- 相關推薦
網絡財務對會計領域的沖擊
隨著電子商務這種特殊運作方式的出現,網絡財務也應運而生。它基于網絡計算機技術,以整合實現企業電子商務為目標,能夠提供互聯網環境下財務管理模式、會計工作方式及各項功能,從而能夠進一步實現管理的數字化,并最終實現管理信息化。網絡財務沖擊著會計領域,使廣大財會人員重新審視我國傳統的會計體系。 1.對會計分期假設提出質疑。傳統的會計分期假設是指會計主體在持續經營過程中截取一定等長的時間段落來考核其經營成果。我國采用的是日歷年度,會計年度末,必須辦理年度決算,并編制財務會計報告。為了及時了解企業情況,一般還在一個會計年度內要求企業分季、分月辦理期中結算和編制中期財務會計報告。而在網絡財務系統中,會計分期的涵義卻要發生相應的變化。在傳統的模式下,由于提供會計信息的技術受到限制,系統加工信息需要較長的時間,劃分一個個相對獨立又相互銜接的期間,可實現會計報表的連續性和規律性。在網絡財務系統中,由于高科技通訊技術以及計算機網絡的采用,交易可以在極短的時間內完成,在瞬間內可能會發生無數筆交易,信息量十分龐大,如果再按傳統做法來劃分會計期間就不合適了,網絡財務系統完全能夠實時反映交易狀況,人為地劃分會計期間已無過多的約束。 2.對權責發生制原則的沖擊。權責發生制原則也稱應收應付制,它是以權利和責任的發生來決定收入和費用歸屬的一種核算原則。凡是當期已實現的收入和已發生或應負擔的費用,不論款項是否收、付,都應作為當期收入和費用來處理。而在網絡財務中,會計期間等同于交易期間,無跨期分攤收入和費用的問題。所以,權責發生制就失去了其賴以存在的基礎,而另一種辦法——現收現付制則更適用于網絡財務系統的應用。 3.對會計報表編制的沖擊。編制會計報表的目的主要是為決策提供真實、可靠、及時的會計信息。傳統的會計報表一般是在一個會計期間結束后編制,所以無論是動態報表還是靜態報表都有面向歷史的缺陷,如國家規定在經濟業務都完成后,有七天報送會計報表的時限。而一旦使用了網絡財務系統,只要結了賬,就會立刻自動生成會計報表,這種即時處理隨時提供信息的特點是傳統會計報表處理模式所無法比擬的。此外,電子會計報表的運用還可有效地擴大報表所含的各種信息容量。 4.對傳統會計職能的沖擊。傳統會計強調核算和監督這兩個職能,而在網絡財務中,核算職能與傳統會計的內容基本類似,監督職能卻與之相差甚遠。傳統會計的監督職能主要是針對“交易中”這一環節進行的。然而在Internet環境下,企業進行電子商務時,網絡財務在交易前、交易中、交易后這三個階段上的監督職能均有所不同:交易前的監督主要是保證交易雙方的信用度;交易中的監督主要是為了合同執行、支付等過程的合法、合規;交易后的監督則是為保障售后服務的進行。 綜上所述,隨著互聯網技術和電子商務的不斷擴展,網絡財務會得到更廣泛的應用,它將最終實現財務的動態控制,使傳統的會計核算系統過渡到財務管理系統和決策支持系統。網絡財務浪潮對會計領域的沖擊將推動其逐步走向當代會計和財務管理的中心,發揮巨大的潛力和優勢。(宣寧寧)會計 更多信息請訪問:育路網財會頻道 希望與其他考生進行交流?點擊進入初級會計考試論壇>>> [我要投稿] 標題 全文 作者 【評論】【加入收藏夾】【大 中 小】【打印】【關閉】【網絡財務對會計領域的沖擊】相關文章:
網絡時代對傳統會計的沖擊04-30
面對網絡的沖擊……04-27
EVA對傳統財務管理的沖擊04-28
國際企業綠色會計對傳統會計成本概念的沖擊04-28
論知識經濟對會計體系的沖擊和挑戰04-27
談網絡商務與網絡財務04-30
試論戰略管理理論對管理會計的沖擊04-30
衍生金融工具對傳統會計理論的沖擊及對策04-29
網絡語言對現代漢語的沖擊的論文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