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實踐技能)外科手術刀使用方法
(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實踐技能)外科手術刀使用方法臨床執業醫師考試分為兩個部分,其中實踐技能的考核至關重要,實踐技能之外科手術刀使用方法介紹如下:
手術刀(scalpel,surgical blade)由刀柄和可裝卸的刀片兩部分組成。刀柄一般根據其長短及大小來分型(圖3-1),一把刀柄可以安裝幾種不同型號的刀片。刀片的種類較多,按其形態可分為圓刀、彎刀及三角刀等;按其大小可分為大刀片、中刀片和小刀片(圖3-2)。手術時根據實際需要,選擇合適的刀柄和刀片。[實際臨床基本只用10號刀片(圓刀)、11號刀片(尖刀)、15號刀片(小圓刀)、22號刀片(圓刀)22號刀片-普外手術,做腹部長切口(因其刃接觸面積大),皮下、肌肉層用電刀(可以防止出血)(闌尾切除術,肌層用血管鉗鈍性分離),腹膜用圓刀或者組織剪切開(不能用電刀,因電刀傳導的熱量對腹腔內組織有影響)。10號刀片-腹部取皮,相較與剖腹探查,其手術切口及創傷小。圓刀沒有尖刀鋒利,但勝在可控性好。當然了,如果你用15號小圓刀切腹部皮膚絕對能讓你郁悶死。15號小圓刀-重瞼術,切開上瞼皮膚。因為小,所以靈活。面部整形手術的首選。11號尖刀-雙側眼袋去除術取的下瞼皮膚切口。因下瞼皮膚松垂較上瞼重,如果用圓刀,就很難切開。試想下拿把圓刀反復切割皮膚的樣子,基本這個患者就要毀容了。但尖刀容易折斷,尤其是其尖頭。不適合切開強度高的組織,如較厚的皮膚、肌腱。12號刀片(彎刀)耳鼻喉科常用氣管切開15號在手外科切精細組織或是皮瓣時也用
刀柄通常與刀片分開存放和消毒。刀片應用持針器夾持安裝,切不可徒手操作,以防割傷手指。裝載刀片時,用持針器夾持刀片前端背部,使刀片的缺口對準刀柄前部的刀楞,稍用力向后拉動即可裝上。取下時,用持針器夾持刀片尾端背部,稍用力提起刀片向前推即可卸下(圖3-3)。手術刀主要用于切割組織,有時也用刀柄尾端鈍性分離組織。
(一)執刀方式(圖3-4)
依據切開部位、切口長短、手術刀片的大小,旋轉合適的執刀方法。
圖3-1手術刀柄圖3-2手術刀片
圖3-3手術刀片的裝卸
圖3-4執刀方式
1.執弓式是最常用的一種執刀方式,動作范圍廣而靈活,用力涉及整個上肢,主要在腕部。用于較長的皮膚切口和腹直肌前鞘的切開等。
2.執筆式用力輕柔,操作靈活準確,便于控制刀的動度,其動作和力量主要在手指。用于短小切口及精細手術,如解剖血管、神經及切開腹膜等。
3.握持式全手握持刀柄,拇指與示指緊捏刀柄刻痕處。此法控刀比較穩定。操作的主要活動力點是肩關節。用于切割范圍廣、組織堅厚、用力較大的切開,如截肢、肌腱切開、較長的皮膚切口等。
4.反挑式是執筆式的一種轉換形式,刀刃向上挑開,以免損傷深部組織。操作時先刺入,動點在手指。用于切開膿腫、血管、氣管、膽總管或輸尿管等空腔臟器,切斷鉗夾的組織或擴大皮膚切口等。
(二)手術刀的傳遞
傳遞手術刀時,遞者應握主刀片與刀柄銜接處,背面朝上,將刀柄的尾部交給術者,切不可刀刃朝向術者傳遞,以免刺傷術者。
(三)手術刀的切開方法
切割前固定皮膚小切口由術者用拇指和示指在切口兩側固定。較長切口由助手在切口兩側或上下用手指固定。切開皮膚時,一般可使用垂直下刀、水平走刀、垂直出刀,要求用力均勻,皮膚和皮下組織一次切開,避免多次切割和斜切。
(四)其他的刀類
有截肢刀、骨刀、軸式取皮刀、鼓式取皮刀等。此外,還有各種電刀、氬氣刀、超聲刀和激光刀等,通過特定的裝置來達到切割組織同時止血的目的。下面簡單介紹高頻電刀(high frequency electrocautery and electrotome knife)。目前高頻電刀在外科領域中使用很廣泛,其工作原理是高頻電流對組織細胞能產生電解、電熱和電刺激效應。在醫學應用中,主要利用其電熱效應來進行組織切割、解剖、間接或直接電凝,使手術出血量減少到最低程度。高頻電刀類型很多,使用前必須了解其性能及使用方法。手控開關的高頻電刀具有切割和電凝兩個按鈕。使用高頻電刀有一定的危險性,為預防意外,使用時應注意:①事先檢查電器元件有無故障;②移去手術室內易燃物質;③安置好病人身體的負極板,應盡量靠近手術部位,以便使電流通過最短的途徑安全地返回電凝器,注意不要弄濕負極板,防止燒傷;④電凝器的功率不應超過250W,電灼前用紗布吸去創面的積血;作一般切割分離時不要使用單純電凝;電器元件未與組織完全接觸前不能通電;⑤通電時電刀頭和導電的血管鉗不應接觸出血點以外的其他組織或其他金屬器械,盡量減少組織燒傷;⑥隨時剔除電刀頭末端的血痂、焦痂,使之導電不受障礙;⑦重要組織器官的附近慎用或禁用電刀。
(中國大學網)
【(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實踐技能)外科手術刀使用方法】相關文章:
臨床執業醫師歷屆真題解析07-31
執業醫師實習證明01-17
臨床醫師述職報告05-11
臨床醫師述職報告05-30
臨床醫師個人總結05-08
執業醫師崗位職責03-28
中醫執業醫師考試技巧08-21
辦理執業醫師注冊指南11-01
臨床醫師自我鑒定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