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端午節戴香包的習俗 -資料
端午節的香包一說是避邪,一說是為討吉利,
端午節戴香包的習俗
。傳說屈原投江時正值夏天,蚊蟲四飛,民眾唯恐屈原遺體遭叮咬,紛紛用艾草點燃,以煙熏蟲,后有人建義,何不以布包檀香。后來,人們用針線縫好香包后,再串以布繩,緊掛頸間,人人一串,蚊蟲污物不敢近,相傳下來,端午做香包就成了中國傳統習俗,資料
《端午節戴香包的習俗》(http://www.ipr-jzsc.com)。 早期的香包作法簡單,造型單調,小小一方布能包住檀香末即可。那是的香包大多都是長輩自己做的,在香包里邊有有朱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可愛。 后來為了美化,開始講究布料及造型,由最具涵意的粽子形狀發展成各式動物造型。【端午節戴香包的習俗 -資料】相關文章:
小年由來及習俗資料04-25
六月六習俗資料07-25
端午節資料06-11
有多少人戴黑帽子? -管理資料03-25
中秋美食無錫吃芋頭的習俗資料10-11
中國過年習俗資料02-06
中國主要傳統節日的由來與習俗資料05-23
端午節有什么習俗節日04-17
2023年端午節的傳統習俗06-21
春節習俗之臘月27、28 洗浴資料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