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明史紀事本末-東林黨議-與-東林始末-關系考-闞琉聲
總第2
44期
2015年第1期
ILU OURNALQJGeneralNo.244
齊魯學刊
No.1
《明史紀事本末·東林黨議》與《東林始末》關系考
闞琉聲
()南開大學歷史學院,天津300071
谷應泰《明史紀事本末》卷六六《東林黨議》部分與蔣平階《東林始末》一書幾乎雷同,學界多持谷應泰 摘 要:
抄襲蔣氏之說。事實并非如此,蔣平階應是谷應泰編纂《明史紀事本末》的作者群之一,在遵循《明史紀事本末》全東林黨議”這一部分的初稿。后來,蔣氏這一史稿被獨立析出印行,改題目為《東林書布局的情況下具體負責撰寫“
,始末》卻未及進行必要的補充。于是,造成了蔣平階《東林始末》與《明史紀事本末·東林黨議》并行流傳而內容又幾乎雷同這一狀況。
關鍵詞:谷應泰;東林黨議;蔣平階;東林始末
)中圖分類號:K20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022X(201501-0056-03
明史紀事本末》是流傳甚廣的一部歷史著 清初谷應泰《
述,其中卷六六有《東林黨議》一項專題紀事,但其內容與清初另一學者蔣平階《東林始末》幾乎雷同,而且二者語句也基本一致,這早已引起治史者及文獻學者的注意。研討者多指出是谷應泰抄襲了蔣平階①,這個說法幾成定論。然而事實發(fā)現(xiàn)決不存在谷應泰抄襲果真如此嗎?筆者通過仔細考析,
蔣氏的行為,二者雷同,乃另有緣故,謹此辯白,以求商榷。
《一、明史紀事本末·東林黨議》與《東林始末》異同比較《明史紀事本末》與《東林始末》的作者分別是谷應泰與),蔣平階。谷應泰(字賡虞,別號霖蒼,直隸豐潤1620-1690人。清順治四年(進士,十三年(授浙江提學僉1647)1656)事。從事學政之暇,編纂有《明史紀事本末》一書。《四庫全“稱贊曰:排比纂次,詳略得中,首尾秩然,于一代事書總目》
”[(實極為淹貫。蔣平階,主要活動于明崇禎至清康熙1]P443)“、“年間,生卒年不詳,曾用名雯階,馭閎”大鴻”乃其常用稱謂。崇禎年間曾加入幾社,京師陷落,還有過抗清活動,后定居紹興,晚年以堪輿為業(yè),現(xiàn)存其《東林始末》一書。然而比對谷應泰《明史紀事本末》中的《東林黨議》與蔣平階的《東林
收稿日期:2014—04—15
作者簡介:闞琉聲,男,南開大學歷史學院博士研究生。
①
,始末》絕大部分雷同,僅有以下三處相異:
一是《明史紀事本末·東林黨議》于紀事起始之年以及皇帝改元之年均添加有當時帝王廟號,而《東林始末》則無。《如萬歷二十一年(東林紀事起始之年,明史紀事本末1593)·東林黨議》“,[(記曰:神宗萬歷二十一年”而《東林卷六六)2]“”[則記曰:萬歷二十一年。又如明熹宗改元之年即天始末》3]),《“啟元年(明史紀事本末·東林黨議》記曰:熹宗天啟1621”“”[([元年。而《東林始末》則直接記曰:天啟元年。卷六六)2]3]這屬于《明史紀事本末》成書之際對全書統(tǒng)一格式的修訂,內容上沒有實質性的區(qū)別。
二是《明史紀事本末·東林黨議》在某些內容后面,還用而《東林始末》夾行小字標注了與此內容相關聯(lián)的其他章節(jié),
《《則無。如萬歷三十一年(續(xù)憂危竑議》妖書事件,明1603)史紀事本末·東林黨議》載此事后,于文后用夾行小字標注”[(了“詳《爭國本》字樣,即《續(xù)憂危竑議》妖書的具體卷六六)2]事件始末還可以參見《明史紀事本末》卷六七《爭國本》這一《部分。又如天啟元年楊漣因移宮案引歸事,明史紀事本末·東林黨議》”[(在文后也用夾行小字標注了“詳《三案》卷六2]
“)》如謝國楨即云:是篇(按:即蔣平階《東林始末》與谷應泰《明史紀事本末·東林黨(議)全同,或谷氏取材于是”“《篇也。又如對《明史紀事本末》有著深入研究的徐泓也說:蔣平階為明末幾社成員,對東林史事應該很熟,東林始末》應該是他自己寫的,而不會是抄《明史紀事本末》的”等等。謝國楨、徐泓等均是在明清文獻學方面用力《頗深的學者,因而他們對于二書之間關系的認識,在當今學界有著廣泛的影響力。具體參見謝國楨:晚明史籍《,《〈考》卷五,黨社下》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第2徐泓:明史紀事本末〉的史源、作者及其編纂2011年版,03頁;,《水平》史學史研究》2004年第1期。
56
的字樣,因為《明史紀事本末》在卷六八《三案》這一部分中六)
也有關于這一事件的詳細介紹。再如天啟元年王心一、馬鳴《明史紀事本末·東起等因客氏陵工問題彈劾魏忠賢事件,
”[林黨議》在文后也用夾行小字添注了“詳《魏忠賢亂政》2]
(這一在《明史紀事本末》卷七一《魏忠賢亂政》中對這卷六六)
,事本末·東林黨議》其內容上是很不全面的。
《明史紀事本末·東林黨議》如果缺少一些細枝末節(jié),倒然爭國本、爭三案、東林與閹黨之爭,可謂是東林有情可原,
在廟堂之上與其他勢力進行交鋒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事件,是“東林黨議”最值得交代的內容。谷應泰既然欲以《明史紀事本末》為己任,那么對于有明一代的相關史實、基本資料應當有足夠的準備和積累,上述重要內容的完全遺漏,于情理上實難講通。
然而,從《明史紀事本末》的整體架構上來看,卷六六《東林黨議》的這種內容不完備完全可以得到合理解釋,這是因東林黨議”相關的許多內容已詳載于其他篇卷。如《明為與“
、《史紀事本末》卷六七、卷六八有專題紀事的《爭國本》三案》篇章,于爭國本、三案始末極盡其詳,而東林人士的所為是其,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又如卷七一專紀《魏忠賢亂政》其中東林與魏忠賢集團的斗爭不僅是這一篇卷的主要線索,而且《東林黨議》中所闕載或略載的內容在這里均有充分展開,單以楊漣怒上二十四罪疏事件為例,卷六六《東林黨議》僅一句而卷七一《魏忠賢亂政》中于楊漣上疏經過、魏話捎帶提及,
忠賢應對始末、朝臣繼楊漣掀起彈劾魏忠賢浪潮等,均有詳細交代,還不惜筆墨全篇刊錄了楊漣二十四罪疏的原文。因此我們可以認為,正是《明史紀事本末》有詳述這些內容的專卷,所以谷應泰在卷六六《東林黨議》中,對與之相關的部分采取了簡略地處理方式。谷應泰為統(tǒng)籌全書布局的需要對《東林黨議》內容所作的這一安排,還可以從這一篇卷“夾行小字”的相關信息中得到更加充分地印證。如天啟元年楊漣由于卷六八《三因移宮案引歸事是移宮案的重要內容之一,
、“、“案》是專論“梃擊”紅丸”移宮”始末的篇卷。故《東林黨”議》正文中在用“詳《三案》的夾行小字進行標注后,對這一“事件一筆帶過:春正月,兵科給事中楊連予告回籍,漣以“移”。[(一案,御史賈繼春侵之,漣因乞歸。詳《三案》宮”卷六六)2]又如楊漣、魏大中死詔獄可謂是魏忠賢血腥迫害東林人士的也是由于《明史紀事本末》在卷七一《魏忠賢典型代表事件,
亂政》中對于楊、魏死詔獄始末有詳盡的刻畫,故《東林黨議》”正文中在用“詳《魏忠賢亂政》的夾行小字進行標注后,對這“(一內容同樣僅用一句話一筆帶過:天啟四年)十二月,起徐……霍維華、郭興治、楊維垣等皆科、道。兆魁為吏部左侍郎,
以御史梁夢環(huán)追論,復逮汪文言。自是羅織靡已,楊漣、魏大”。《[(中相繼斃于獄。詳《魏忠賢亂政》明史紀事本卷六六)2]末》是一部統(tǒng)一籌劃的史書,其內容如此布局,合乎史學義無可非議。谷應泰《明史紀事本末·東林黨議》并非有意例,
缺略國本、三案、與閹黨之爭等相關內容。《明史紀事本末·東林黨議》之所以會呈現(xiàn)“不完備”這一現(xiàn)狀,顯然是谷應泰《在編纂《明史紀事本末》時進行全書謀篇布局的產物,東林黨議》是與谷應泰《明史紀事本末》其他章節(jié)密切聯(lián)系的有機整體。因此,谷應泰《明史紀事本末·東林黨議》抄襲蔣平階《東林始末》之說,顯然難以成立。
一內容同樣有所涉及的標識。而《東林始末》作為獨立一書,當然無此類夾注和標識,而正文也沒有補充《明史紀事本末·東林黨議》夾注標識所提示的相關內容。
《三是關于崇禎元年(倪元璐頌東林的奏疏,明史1628),紀事本末·東林黨議》較之于《東林始末》內容要完整一些。
《除此三處細小區(qū)別之外,明史紀事本末·東林黨議》與《東林始末》不僅在內容上完全相同,就連語句措辭竟然也是如出一轍,絲毫不差。谷應泰和蔣平階這兩位清初不同的學者在各自的著作中出現(xiàn)了如此雷同之成分,直觀上確實給人以其中一人抄襲另一人之嫌疑。由于谷應泰《明史紀事本末》被傳說有“竊書”之名①,在《明史紀事本末·東林黨議》與《東林始末》幾乎雷同的情況下,學者們自然很容易得出谷應明史紀事本末·東林黨議》抄襲蔣氏這一看法。然而真泰《
相并非如此,谷應泰并沒有抄襲之名,通過分析《明史紀事本末》的內容布局,完全可以為谷應泰洗刷這一嫌疑。
二、谷應泰《明史紀事本末·東林黨議》抄襲蔣氏之說難以成立
《從謀篇布局上看,明史紀事本末》既然在卷六六專題紀,事《東林黨議》那么谷應泰理應完整地記錄與“東林黨議”相關的內容,至少重要和關鍵內容不應當有所缺略,這樣才能夠緊扣主題。
,但是通讀《明史紀事本末》我們發(fā)現(xiàn)卷六六《東林黨議》這一部分缺略不少內容。如爭國本、爭三案均為東林人士參與政治運動、與其他勢力進行激烈交鋒的焦點性事件。對于《東林黨議》基本沒有交代。又如我們最為熟知的東林這些,
與閹黨之爭,即“東林黨議”的高潮,理應是最值得詳述的內,東林黨議》其中不僅沒有系統(tǒng)地介紹東林與容。然而閱讀《
閹黨斗爭始末緣由,更令人不解的是還“回避”甚至缺少了很試舉兩例如下。天啟四年多東林與閹黨斗爭重大事件,
(),楊漣怒上二十四大罪疏,掀起了東林以及其他朝臣1624彈劾魏忠賢的高潮,更是促使魏忠賢對東林進行絕地聲討、
反擊的導火索。而《東林黨議》僅僅在天啟四年葉向高告歸“(時捎帶提及:天啟四年)七月,大學士葉向高予告回籍。向高再入相,政移忠賢。同事者更希意阿旨,向高動即掣肘。楊漣二十四罪疏上,忠賢恨刺骨。御史林汝翥忤珰,群珰圍向高第索之。向高知時不可為,發(fā)憤決去。疏三十三上,后”,[(得請。記述得相當簡略而籠統(tǒng)。天啟六年(卷六六)1626)2]魏忠賢借蘇杭織造太監(jiān)李實之疏殺害或逼死了高攀龍、周宗建、繆昌期、李應升、周順昌、黃尊素、周起元等七人,這是魏忠賢殘酷鎮(zhèn)壓、圍剿東林人士最有代表性的一次事件,而《東林黨議》內竟無此內容。顯然,如果單獨閱看谷應泰《明史紀
①
“《《,有關谷應泰《明史紀事本末》竊書”一事,可以參見葉廷琯:吹網錄》卷四,辨〈明史紀事本末〉非竊書》同治八年刻本。
57
還需要注意的一個問題是:獨立成書的《東林始末》理應明史紀事本末·東林黨議》的記史內容更為詳盡,從《東比《
林始末》的內容布局來看,蔣平階此書并不符合書名所應達明史紀事本末·東林黨議》之篇缺略了爭國到編纂宗旨。《
三案、與閹黨之爭這些東林人士參與政治運動最具有代本、
但卻在其他相關篇卷有所記述,乃是謀篇布局表性的事件,
的統(tǒng)籌方法。而獨立成書的《東林始末》缺少這些重要內容,《則無從彌補。因此,明史紀事本末·東林黨議》與《東林始一書在這一點上的雷同,顯示的只是蔣氏《東林始末》的末》
。蔣平階既然欲以記述重大缺陷,而無傷于《明史紀事本末》“東林始末”為己任,那么以上諸內容自然是最不應缺少的。
[(作為曾經的以“昌明涇陽之學,振起東林之緒”為宗旨4]P3)
史書撰述上的關系,才能合理解釋《東林始末》和《明史紀事在內容上幾乎雷同、在缺略內容上也基本雷本末·東林黨議》同的原因。
明代和清初,一部史書中的部分內容被獨立刊出、另設參與某種史書編寫后將自己撰述部分標題的現(xiàn)象普遍存在,
也屢見不鮮,連清康熙年間參與官方獨立另行刊印的情況,
編纂《明史》的史官,也可以將自撰史稿刊刻印行,如湯斌、尤侗、汪琬等等均有這種做法。《明史紀事本末》為多人參與撰更不乏一些篇卷改換標題而被單獨印行的事例,例如:寫,
《明史紀事本末》中的《沿海倭亂》一篇,就另有谷應泰署名的《《明倭寇始末》一書單獨流傳;明史紀事本末》中的《河漕轉運》一篇,也有曹溶署名的《明漕運志》單獨刻行。因此,蔣平《階在按照谷應泰的指導方針編纂完成《東林黨議》后,東林這一部分以《東林始末》為書命單獨刻印流傳,是不足黨議》為奇的。
總之,我們考察古代歷史書籍和歷史文獻,必須立足于當時社會文化的背景之上,細致考析相關學者與相關文獻的之間的真實關系,不應將雷同的撰述,簡單化地看作抄襲或被抄襲。就《明史紀事本末》一書的個案而言,完全應當洗刷還原歷史和史學史的真確面貌。谷應泰抄襲蔣平階的嫌疑,
參考文獻:
]永瑢,[等.四庫全書總目[北京:中華書局,1M].1965.[]谷應泰.明史紀事本末[清光緒五年王氏謙德堂刊畿輔2M].
叢書本.
[]蔣平階.東林始末[民國九年上海涵芬樓影印清道光十3M].
學海類編》本.一年《
[]杜登春.社事始末[北京:中華書局,4M].1991.
[]倪會鼎.倪文正公年譜[清道光至光緒間南海伍氏刻《粵5M].
雅堂叢書》本.
[]李亨特,等.紹興府志[乾隆五十七年刊本。6M].]清史列傳[[北京:中華書局,7M].1987.
的幾社成員,蔣平階應當較為完整地了解東林黨的歷史事因此,如果說現(xiàn)存《東林始末》一書是蔣氏獨立著述而與實,
谷應泰之書無關,那是不通情理的判斷。
《三、東林始末》應是蔣平階參撰《明史紀事本末·東林黨議》部分的抽印稿
筆者認為,蔣平階有可能是谷應泰編纂《明史紀事本末》的作者群之一,具體負責撰寫“東林黨議”這一部分的初稿,而且是遵從谷應泰的其書的布局、按照谷應泰的指示記述哪些內容、省略哪些內容。后來,蔣氏這一史稿被獨立析出印,行,改題目為《東林始末》卻未及進行必要的補充。于是,造成了蔣平階《東林始末》與《明史紀事本末·東林黨議》并行流傳而內容又幾乎雷同的這一狀況。
眾所周知,谷應泰《明史紀事本末》并非成于谷應泰一人之手,有著其他人士的參與,有記錄可查的便有徐倬、張壇二倪文正公年譜跋》中便提到谷應泰曾經“命倬人。如徐倬在《
”。而且,[同張子壇(張壇)為《明史紀事本末》蔣平階抗清5]“[(四處奔波后,定居紹興,樂會稽山水,遂家焉”失敗,卷六6]。順治時期,,(谷應泰曾擔任浙江提學僉事[兩十三)7]P5706)人存在接觸的可能。因此,蔣平階被谷應泰招募編纂《明史紀事本末》中的《東林黨議》部分,不僅具有很大可能性,而且簡直是理所應然。只有如此考析谷應泰與蔣平階之間的在
責任編輯:楊春梅
”TheRelationsDnastabout“DonLinPartStrulesImliedin yygyggp
“””HistoroftheMinDnastChronicleInsandOutsand“DonLinChronicleInsandOuts ygyyg
KANLiushen -g
(DeartmentoHistorNankaiUniversitTianin300071,China) pf y,y,j
:””AbstractThe“DonLinPartStrulesImliedin“HistoroftheMinDnastChronicleInsAndOutswhichwas gyggpygyy ”with“DonLinChronicleInsAndOutswhichwascomletedbJianPiniewerealmostidentical.Manacadem-GuYintai gpyggjyg icsbelievethatGuYintaiPlaiarizedtheworkofJianPinie.Thatisnotthefact.JianPiniearticiatedinthecomilation ppggggjggjp ”“”ofthe“HistoroftheMinDnastChronicleInsAndOuts.JianPiniecomiledtheDraftofDonLinPartStrulesin ygyyggjpgygg ’,“”thecaseofthelaoutofGuYintaiswork.LatertheDraftofDonLinPartStrulesublishedsearatelandrenamed yggyggppy “”,“”DonLinChronicleInsAndOutsinthecaseofintact.ThusitformedthesituationthatDonLinPartStrulesImlied ggyggp ””in“HistoroftheMinDnastChronicleInsandOutsand“DonLinChronicleInsandOutssreadarallelandhadthe ygyygpp content.Same
:;;;KewordsGuYintaiDonLinPartStrulesJianPinieDonLinChronicleInsandOuts ggyggggjgy
58
【-明史紀事本末-東林黨議-與-東林始末-關系考-闞琉聲】相關文章:
《通鑒紀事本末》原文06-08
東林書院導游詞 -書信03-13
金門之戰(zhàn)始末04-28
感恩節(jié)始末04-24
本末之見優(yōu)秀作文03-08
《追求》--欒弗報道始末04-30
德治與法治關系歷史形態(tài)考辨04-29
民心河工程雕塑紛爭始末04-28
清明紀事作文03-03
國慶紀事作文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