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論民營企業高資產負債率的成因危害及對策
摘 要:本文探究了民營企業高資產負債率在增長過快、經營策略失當等主觀方面的成因,分析了高資產負債率的主要危害,并提出了降低高資產負債率的主要措施和對策。
關鍵詞:民營企業;資產負債;成因和危害;問題及對策
中圖分類號:F2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4428(2013)10-85 -02
近年來,民營企業的資產負債率大幅上升,甚至一些已經達到或超過國際會計標準認定的“紅線”。2011年,國際會計標準調整了對高負債企業的界定,認定標準由原來的75%降低至70%。中國證券會將資產負債率偏高的民營企業及所屬上市公司劃分為重點關注企業(70% -75%)、重點監控企業(75% -80%)和特別監管企業(80%以上)。高資產負債率的情況在房地產、建筑、電力、鋼鐵等行業及投資巨大的民營企業中表現得最為明顯。
我們要清楚地認識到,在當前國際經濟形勢動蕩不明、市場景氣指數持續低位徘徊、物價水平居高不下、金融調控政策日趨緊縮等宏觀經濟環境下,如何有效合理地控制負債總體規模、降低資產負債率、鑄牢企業資金鏈條、規避經營風險,是民營企業防范經營風險的必然選擇。
一、民營企業高資產負債率的成因探究
民營企業高資產負債率是由多方面因素綜合引起的,既有其歷史形成、行業特點等客觀因素,也有增長過快、經營策略失當等主觀原因,綜合考慮不外乎有以下五大成因:
(一)由自身發展特性決定的
我們知道,不少民營企業是伴隨著改革和企業改制過來的,家底薄,承擔著大量的改制債務負擔。企業固有資金本來就比較少,長期以來主要靠銀行貸款等方式維持企業生存,經過長年的日積月累,企業負債水平不斷攀高。
(二)由業務過度擴張引起的
近幾年,受做大做強意識的驅動,民營企業投資與兼并重組的力度不斷加大。業務的快速增長超過了企業的承受能力,投資資金來源大多依靠銀行貸款甚至是短期債券,使得還本付息的壓力不斷增加,特別是投資的項目由于受到政府調控和宏觀環境等因素的影響,項目的實際效益與預想的效益差距很大,不可避免地推動企業資產負債率持續上升。
(三)因經營管理失誤而產生的
債務結構不合理,長短期借貸資金失調,存在短貸長用的情況;內部資金使用分散,資金使用效率較差;應收賬款及存貨快速增長,大量的應收賬款不能按時收回甚至成為壞賬;大宗原材料及燃料存貨庫存增加以及過程中成品、半成品儲備上升擠占了企業大量的現金等。特別是墊資、帶資業務給企業資金回收埋下隱患,致使民營企業負債水平“雪上加霜”。如,一些建筑類民營企業這兩年大量實施BT項目,結果政府卻想方設法不兌現“回購”承諾,墊資的項目難以及時“變現”,BT變成BOT,不可避免地導致資金鏈出現緊張。
(四)因經營成本上升而形成的
受通貨膨脹及物價上漲等因素的影響,企業的經營成本逐年提高,具體表現為:原料與燃料價格上漲過快,人力用工成本的節節攀升,運輸費用大幅度提升,財務成本不斷增大,環保、安全、土地等非生產性支出增多等,讓本來就不寬裕的資金更加“捉襟見肘”,加大了企業的資金負擔,增加了企業經營壓力,使民營企業降低資產負債率更是“難上加難”。
(五)因經濟環境改變而導致的
我國經濟增長模式是典型的投資拉動型。2008年為應對美國金融危機帶來的不利影響,國家迅速出臺了四萬億元投資規模,帶動了礦產、鋼材、水泥和通信等需求大幅上升。隨著投資拉動效應的逐漸減弱,經濟不景氣導致需求不振,產能大量過剩,一些民營企業產品出現滯銷,效益下滑,現金收入減少,但是企業對現金的需求并沒有減少,致使企業陷入資金困境。
二、民營企業高資產負債率的主要危害
高資產負債率給企業帶來的危害是顯而易見的,它不僅影響企業正常的生產經營活動,還關系企業的聲譽及未來發展,特別是經濟動蕩時期,甚至會危及到企業的生存。
(一)影響企業的經營業績
企業是以營利為目的的。高負債給企業帶來的最直接的危害是侵蝕企業的經營成果。因為企業的負債率越高,財務費用就相應越重,利潤就會被“吃掉”,特別是在目前融資成本正處于上升通道中,使企業盈利能力受到直接沖擊。有的中小企業平均融資成本在15%,財務費較重。如果負債規模不能顯著下降,將嚴重影響企業經營業績考核目標。
(二)降低企業的品牌信譽
品牌信譽是企業的立身之本。高負債最直接的表現是資金短缺,無力按期償還貨款和借款本息,急需用的生產資料難以及時購進,施工項目不能按時完成和交付,容易引發違約風險,正常的生產經營活動將被打斷,使企業的品牌和信譽大打折扣,并形成惡性循環。
(三)增加企業的經營風險
企業是各種風險的“聚合體”,往往一著不慎則滿盤皆輸。特別是在持續的通貨膨脹期間,國家必然要推行從緊的貨幣政策,融資難度不斷加大,使企業資金供給持續發生短缺,資金成本持續升高,加上企業經營日漸困難,“三角債”越來越多,資金回籠的難度加大,容易導致企業資金鏈條的斷裂,最終走向破產倒閉的邊緣。
(四)制約企業的戰略發展
企業要想在市場上站穩腳根,必須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和產品創新步伐,然而這需要企業擁有強大的資金與財力支持。高資產負債率的企業由于固有資金的短缺以及外部籌融資的困難,沒有力量進行技術產品研究與開發,市場競爭力將越來越弱,從而使企業陷入更大的困境。
三、民營企業降低資產負債率的主要措施及對策
民營企業降低高資產負債率是一項長期、艱巨的任務,需要企業從長計議,并從管理體制與運行機制等方面進行全方位的改造與創新。具體來講,要重點做好以下幾方面的措施或對策。
(一)將降低高資產負債率提高到戰略高度 首先,民營企業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視降低企業資產負債率的必要性,將其納入到集團戰略發展的高度統籌考慮,在確保戰略順利實現的前提下盡快將負債規模控制在合理水平,切實降低企業經營風險。其次,民營企業要結合自身發展戰略規劃、年度經營計劃和經營業績考核的需要,根據國家宏觀經濟發展政策趨勢、行業的發展狀況及現有產品的生命周期,加上不同階段生產經營管理的需要,制訂切實可行的降低負債水平的實施方案和目標,滾動編制,動態管理,分步實施,確保資產債務率呈現逐年下降的態勢。最后,要結合民營企業成員單位的不同情況,分門別類地提出有針對性地降低資產負債率的措施和目標,并將其納入該企業年度經營責任制考核范圍,真正將降低資產負債率的任務層層分解,責任到人,落實到位。
(二)搭建內部資金管控平臺
民營企業要充分發揮集團及本級財務部、資金結算中心及財務公司各自的資金管理職能,借助現代化網絡信息技術,選擇合適的合作銀行搭建滿足自身管理需求的資金管控平臺,通過與預算、核算及其他業務的橫向集成,建立一體化的內部資金計劃、撥付、往來結算管理體系,實現跨區域、跨成員單位資金的統一歸集和封閉運行,達到資金存量、流量的實時全程管理的目的。該管控平臺要以信息化建設為支撐、以賬戶管理為主線,各成員單位只能在結算中心或財務公司設立內部賬戶,然后由結算中心或財務公司在指定的合作銀行開立外部賬戶,內容涵蓋以賬戶為核心的收付款交易管理、以現金集中控制為核心的流動性管理、以創造現金流量值為核心的理財管理等。這樣做的好處是有利于實現內部資金的統一調度、集中管理和合理使用,避免資金的體外循環,最大限度提高內部資金使用率。
(三)重視存貨及債權的管理
一方面,要強化對設備與存貨的管理,盡量避免資金的重復占用。進一步盤活存量資產,對大型專用、通用設備可組建設備租賃(管理)中心,集中調度與使用,避免重復購置,對主要物資材料、設備備件嘗試建立統配中,實行統一管理和供貨,降低采購成本。要優化庫存結構,對生產過程中主要原材料、燃料實施信息化管理,設定庫存警戒值和最大值,防止因庫存過高而占用大量資金、造成資產減值的風險。另一方面,加大債權的清收、結算力度。因產品銷售、工程結算款不及時造成的大量債權資金難以回籠,也是造成民營企業資金緊張的重要因素。要制定切實可行的債權清收方案,創新債權清收機制,健全清收責任制,分階段、分步驟進行清收,尤其是要加強對3年以上的壞、呆賬清理,必要時可動用司法手段、采取財產保全和強制執行措施。此外,還要建立對應收賬款的動態管理機制,有效避免形成新的壞賬而陷入惡性循環。
(四)不斷優化資金籌措方式
在目前貸款利率上升、籌資成本日益加大的背景下,要切實改變目前過分依賴銀行借款的籌集模式,積極探索新的融資方式:一是高度重視股權融資,通過引進戰略投資者或進行IPO、增發、配股等股權融資,不但能迅速籌集到大量資金,而且沒有到期日和固定的利息支出,也有利于實現企業股權結構的多元化。大量民營企業先后通過IPO方式募集到大量的資金,降低了整體負債率。二是認真做好債券融資,利用上市公司的平臺,發行短期融資券、企業債券及可轉換債券,實現銀行債務融資與市場債務融資的有機結合,切實改善債務融資結構。三是積極嘗試新的融資產品,結合業務經營特點,積極開展融資租賃、票據融資、供應鏈融資、應收賬款保理和信托融資等新型融資工具和金融產品,借助其成本低、審批程序簡化等優勢,豐富融資品種,優化融資結構,降低財務費用。
(五)積極開展資本運營及再融資工作
一是合理把握投資的節奏。民營企業近幾年資產負債率迅速攀升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投資規模過大、攤子鋪得過快、過寬,導致對資金的需求直線上升。這種情況如果得不到有效遏制,那么降低民營企業的資產負債率將是一句空話,必須從源頭上剎住企業的投資沖動心理,將投資重點放在主業和投入產出高的項目上,切實避免無效投資。二是加強資產的剝離與變現。盡快將資產質量差、盈利能力差的非主業資產通過公開出售、轉讓等形式剝離出去,能變現的則變現,不能變現的則無償轉讓,以提高資產的流動性和企業的償債能力。三是加大債務重組的力度,根據企業經營實際,通過破產免債、債權變股權、非現金資產清償債務、修改負債條件等形式,達到降低企業債務水平、盤活閑置資產、減緩企業償債壓力的目的。
參考文獻:
[1]黃新炎.國有企業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典型問題[D].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10.
[2]王俊霞.民營企業如何迎接“后金融危機”時期的挑戰—基于西部某省民營企業的調研[J].國有資產管理,2010,(09).
[3]沈建山.國有企業高負債率—偶恙抑或痼疾[A].管理科學與系統科學—全國青年管理科學與系統科學論文集(第4卷)[C].2007.
作者簡介:
王小寧,江蘇亨通高壓電纜有限公司財務總監。
【論民營企業高資產負債率的成因危害及對策】相關文章:
論行業壟斷的成因、危害及治理04-28
論幼兒暴力傾向的成因及對策04-27
論旅游決策風險的成因及對策04-28
論當代大學生心理問題的成因及對策04-30
雷電的成因、危害及預防04-28
淺析誠信危機的成因及對策04-30
英語學困生的成因及轉化對策04-29
論審計風險的成因與防范04-30
振動的危害及防治對策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