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用數學原理解釋凸透鏡成像規律
學習凸透鏡的成像規律后,我一直在想,能否用數學原理來解釋物理現象呢?在一次數學活動上,我和老師討論了這個問題。
凸透鏡的成像規律如下表所示:
(u為物距,v為像距,f為焦距)
凸透鏡成像離不開三條特殊光線,如圖1所示:
1.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線在經過凸透鏡折射后匯聚于焦點(A-H-K);
2.通過凸透鏡光心的光線傳播方向不變(AK);
3.經過焦點射向凸透鏡的光線,經過凸透鏡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軸(A-J-K)。
此時如圖2所示,物體在一倍焦距處,由作圖過程可知,四邊形AHOF2為矩形,故有AH∥OF2且AH=OF2,又OF1= OF2,則有AH∥OF1且AH=OF1,即四邊形AHF1O為平行四邊形,故有AO∥HF1,即直線AO與直線HF1沒有交點,當然不能成像啦!
【用數學原理解釋凸透鏡成像規律】相關文章:
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教學反思04-28
初二物理《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教案08-26
滬科版八年級上 凸透鏡成像規律 教案05-01
基于測井新技術解釋有效裂縫發育規律04-27
極弱光成像-量子成像技術04-30
凸透鏡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