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囗另类BBWSeⅹHD,av狼论坛,精品一卡2卡三卡4卡乱码理论,体育生gv老师浪小辉3p警察

質量管理試題及答案

時間:2023-05-02 08:39:47 資料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質量管理試題及答案

  在日常學習和工作生活中,我們很多時候都會有考試,接觸到試題,試題是考核某種技能水平的標準。什么樣的試題才是好試題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質量管理試題及答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質量管理試題及答案

  第一篇 基本概念和原理

  第1章 質 量

  一、填空題

  1.質量是指一組 固有特性 滿足 要求 的程度。

  2.ISO 9000標準把質量特性定義為:與要求有關的 或體系的

  3.產品質量特性包括:性能、和經濟性。

  4.服務質量特性一般包括:功能性 、時間性、安全性 、經濟性、舒適性 和文明性等六個方面。

  5.產品的自然壽命是指產品在規定的使用條件下完成 的 。

  6.產品的可靠性是指產品在規定的 和規定的 ,完成規定功能的 。

  7.產品的經濟性是指產品在整個壽命周期內的費用,是 制造 費用和 使用 費用的總和。

  8.過程是一組將 轉化為 的相互關聯或相互作用的

  9.質量職能是指為了使產品具有滿足 顧客 需要的質量而進行的 全部活動 的總和。

  10.質量環是指對產品質量的 、形成和 過程進行的抽象描述和理論概括。

  11.魅力特性是指如果充分的話會使人產生 ,但不充分也不會使人產生 的那些特性。

  二、判斷題

  1.質量是指產品或服務滿足顧客需求的程度。 ( × )

  2.產品的可靠性是指產品滿足使用目的的所具備的技術特性。 ( × )

  3.美國質量管理專家朱蘭博士從顧客的角度出發,提出了著名的“適用性”觀點。他指出,“適用性”就是產品符合規范或需求的程度。 ( × )

  4.從質量和企業關系方面看,提高質量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保證。 ( √ )

  5.由于質量特性是人為變換的結果,因此我們所得到的或確定的質量特性實質上只是相對于顧客需要的一種代用特性。這種變換的準確與否直接影響著顧客的需要能否得到滿足。 ( √ )

  6.顧客滿意是指顧客對其要求已被滿足的程度的感受。 ( √ )

  7.顧客是指組織外接受服務和使用產品的個人或團體。 ( × )

  8.國際標準化組織把產品分成了四個大類:即硬件、軟件、服務、流程性材料。 ( √ )

  9.提高質量能帶來全社會的效益,但是生產企業的成本會增加。因為質量越高,成本也越高。 ( × )

  10.魅力特性是指那些如果充分就會使人產生滿足,不充分就會使人產生不滿的特性。 ( × )

  三、選擇題

  1.產品從設計、制造到整個產品使用壽命周期的成本和費用方面的特征是 _。

  A.性能 B.壽命 C.可靠性 D.經濟性

  2.服務質量特性中_A_是指顧客在接受服務過程中滿足精神需要的程度。顧客期望得到一個自由、親切、尊重、友好和諒解的氣氛。

  A.文明性 B.舒適性 C.功能性 D.安全性

  3.那些即使充分提供也不會使顧客感到特別的興奮和滿意,一旦不足就會引起強烈不滿的質量特性是

  A.魅力特性 B.必須特性 C.固有特性 D.賦予特性

  4_。

  A.產品 B.服務 C.過程 D.一切可單獨描述和研究的事物

  5.“適用性”的觀點是由_C_提出來的。

  A.戴明 B.菲根鮑姆 C.朱蘭 D.休哈特

  6._

  A.質量特性 B.質量環 C.質量圈 D.全面質量管理

  7.汽車、機床為__產品。

  A.硬件 B.流程性材料 C.軟件 D.服務

  利益方面的要求。

  A.心理方面的 B.時間方面的

  C.安全方面的 D.社會方面的

  第2章 質量管理

  一、填空題

  1.質量管理是指在質量方面 指揮和控制 組織的協調一致的 活動 。

  2.一般可以將現代質量管理分為 階段和統計質量控制階段和 階段。

  3.ISO 8402:1994將全面質量管理定義為“一個組織以 為中心,以 為基礎,目的在于通過讓 顧客滿意 和本組織所有成員及社會受益而達到長期成功的管理途徑"。

  4.我國企業在實踐中將全面質量管理概括為“三全一多樣",即 、 和全組織的質量管理,全面質量管理所使用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

  5.全過程質量管理強調必須體現兩個思想,一是預防為主、不斷改進的思想, 。

  6.朱蘭提出了質量管理三部曲,即 。

  7.質量策劃致力于制定 質量目標 并規定必要的 運行過程 和相關資源以實現質量目標。

  8.全面質量管理要求把管理工作的重點從“事后把關轉移到 ”上來;從管結果轉變為管 素 。

  9.質量改進和基本工作程序是PDCA 循環。

  二、判斷題

  1.質量檢驗階段是一種事后把關型的質量管理,因此不是一種積極的質量管理方式。 ( √ )

  2.最早提出全面質量管理概念的是美國的戴明博士。( × )

  3.朱蘭的質量管理三部曲是一個由質量策劃、質量控制和質量改進三個互相聯系的階段所構成的一個邏輯的過程。 ( √ )

  4.全面質量管理強調“始于識別顧客的需要,終于滿足顧客的需要",顧客就是指外部的最終的顧客。 ( × )

  5.質量策劃明確了質量管理所要達到的目標以及實現這些目標的途徑,是質量管理的前提和基礎。 ( √ )

  6.質量控制致力于提供質量要求會得到滿足的信任占。 ( × )

  7.質量改進意味著質量水準的飛躍,標志著質量活動是以一種螺旋式上升的方式不斷提高。( √ )

  三、選擇題

  1.質量檢驗的實質是_B_。

  A.事前預防 B.事后把關 C.全面控制 D.應用統計技術

  2._況。

  A.全過程 B.全企業 C.全員 D.全面

  3.菲根鮑姆在_C_年首次提出全面質量管理的概念。

  A.1945 B.1956 C.1961 D.1967

  4._

  A.早期質量管理 B.統計質量控制 C.全面質量管理 D.質量檢驗

  5.實現全面質量管理全過程的管理必須體現__的思想。

  A.預防為主、不斷改進 B.嚴格質量檢驗 C.加強生產控制 D.為顧客服務

  6.朱蘭提出了質量管理三部曲,質量控制是實現質量目標的保障,它的具體內容應是

  A.設定質量目標 B.評價實際績效 C.將實際績效與質量目標對比D.對差異采取措施

  7.現代質量管理發展經歷了A B D 三個階段。

  A.質量檢驗階段 B.統計質量控制階段 C.質量改進 D.全面質量管理階段

  8.我國企業在實踐中將全面質量管理概括為“三全一多樣”,其中“三全”包括。

  A.全過程的質量管理 B.全員的質量管理 C.全組織的質量管理 D.全方位的質量管理

  第3章 質量文化

  一、填空題

  1.組織文化是指組織所有成員所共有的 核心價值觀、信念、共識 及規范的組合。

  2.質量文化主要由、制度文化層和 三個是質量文化的核心層。

  3.愿景是組織未來 達到的一種狀態,它為組織提供了一個清晰的圖景,描述了組織正在去,以及希望成為什么或被看成什么。

  4.2005版ISO 9000標準提出的質量管理八原則構成了質量文化的基本內容。它們分別是以顧客為關注焦點、領導作用、全員參與 、過程方法、管理的系統方法、持續改進、基于事實的決策方法和與供方互利的關系。

  5.被世界各國普遍認可的卓越績效模式提出了追求卓越績效企業應該遵循的核心價值觀。包括:卓識的領導、顧客驅動的卓越、培育學習型的組織和個人、建立組織內部與外部的合作伙伴關系、靈活性和快速反應 、關注未來、促進創新的管理 、基于事實的管理、社會責任和公民義務 、重在結果和創造價值和 系統的觀點 。

  6.質量文化的功能包括 和輻射功能。

  7.組織依存于顧客。因此組織應當理解顧客當前和未來的需求,滿足 顧客要求并爭取 超越 顧客期望。

  8.使命是指一個組織的總的 "的問題。

  二、判斷題

  1.組織文化可以通過職工的著裝、標志、行為模式、組織的規范等完全反映出來。 ( × )

  2.質量文化主要由三個層次構成,其中制度文化層就是指通過各種規章制度來約束員工行為和組織行為。 ( √ )

  3.精神文化層是質量文化的核心層。精神文化層決定了物質層和制度層,也是質量文化建設的最終目標。 ( √ )

  4.使命是一個組織存在的理由或價值。組織的每一個成員都非常清楚這一點,所以沒有必要形成文件。 ( × )

  5.愿景是指期望組織及其成員如何行事的指導原則和行為準則。 ( × )

  6.領導作用體現在領導者確立組織統一的宗旨及方向,創造并保持使員工能充分參與實現組織目標的內部環境。 ( √ )

  三、選擇題

  1.使命是指一個組織的總的功能,說明組織存在的理由或價值,回答__的問題。

  A.組織的計劃 C.完成計劃的時間 B.完成計劃的措施 D.組織要實現什么

  2.核心價值觀說明組織 B C 等問題。

  A.完成計劃的措施 B.代表什么 C.處事的原則是什么 D.要實現什么

  3.在八項質量管理原則中提出_C_,就是體現各級人員都是組織之本,只有他們的充分參與,才能使他們的才干為組織帶來收益的思想。

  A.以顧客為關注焦點 B.領導作用 C.全員參與 D.過程方法

  4.在八項質量管理原則中提出_A_,就是將活動和相關的資源作為過程進行管理,從而更高效地得到期望的結果。

  A.過程方法 B.管理的系統方法 C.持續改進 D.基于事實的決策方法

  5.質量文化是由_

  A.物質文化層 B.制度文化層 C.獎懲文化層 D.精神文化層

  6.質量文化的功能包括_B C D_。

  A.物質功能 B.凝聚功能 C.約束功能 D.輻射功能

  第4章 質量管理系統

  一、填空題

  1.過程是一組將 輸入 轉化為 輸出 的相互關聯或相互作用的 活動 。

  2.將相互關聯的過程作為 來看待、理解和 ,以利于提高組織的 和 。

  3.質量管理體系是在質量方面 和 組織的管理體系。

  4.質量方針是由組織的 最高管理者 正式發布的關于質量方面的 全部意圖 和 方向 。

  5.ISO 9001:2008 和 和改進 四大過程。

  6.卓越績效評價是對組織 的評價。

  7.卓越績效評價準則包括 、戰略、、資源、、測量、分析與改進和 結果 等七大類目的要求,包括 過程 和 結果 兩個方面。

  8.過程方法就是系統地 和 組織所應用的過程,特別是這些過程之間的 。

  9.卓越績效模式的主體內容包括 卓越績效核心價值觀 、卓越績效評價準則 和 卓越績效評分系統。

  二、判斷題

  1.質量管理體系是為實現質量方針和質量目標而建立的管理工作系統。 ( √ )

  2.ISO 9001標準與ISO 9004標準所述的質量管理體系具有相似的結構,一致的過程模式,因此這兩個標準有著相似的目的和適用范圍。 ( × )

  3.系統的識別和管理組織所應用的過程,特別是這些過程之間的相互作用,可稱之為“管理的系統方法"。 ( × )

  4.ISO 9001.標準規定的質量管理體系要求是對有關產品要求的補充。 ( √ )

  5.卓越績效評價準則和ISO 9001.一樣,都是符合性評價標準。 ( × )

  三、選擇題

  1.一組將輸入轉化為輸出的相互關聯或相互作用的活動就是_

  A.產品 B.過程 C.程序 D.體系

  2.ISO 9000_。

  A.ISO 9000 B.ISO 9001和ISO 9004 C.ISO 19011 D.以上全部

  3.組織建立、實施、保持和持續改進質量管理體系的目的是_D_。

  A.提高組織的知名度 B.證實組織有能力穩定的提供滿足要求的產品

  C.增進顧客滿意 D.B+C

  4.PDCA循環的方法適用于_

  A.產品實現過程 B.產品實現的生產和服務提供過程

  C.質量改進過程 D.構成組織質量管理體系的所有過程

  5.GB/T 1 9001_。

  A.進一步明確規定組織的產品要求 B.統一組織的質量管理體系文件和結構

  C.統一組織的質量管理體系過程 D.穩定的提供滿足要求的產品并增進顧客滿意

  6.質量管理體系可以__。

  A.幫助組織實現顧客滿意 B.為組織提供實現持續改進的框架

  C.向顧客提供信任 D.使管理過程標準化

  7.GB/T 19580《卓越績效評價準則》標準有助于組織_

  A.取得認證 B.獲得長期的市場競爭優勢

  C.作為卓越績效自我評價的準則 D.提高其整體績效和能力

  8.對組織的經營結果的評價要點包括:_

  A.組織績效當前水平以及績效改進廣度和速度 B.與競爭對手和標桿的對比績效

  C.結果對應組織特定情景的重要度 D.改進方法的應用

  四、簡答題

  1.什么是質量管理體系?

  答:質量管理體系是在質量方面指揮和控制組織的管理體系。組織為了實現所確定的質量方針和質量目

  標,經過質量策劃將管理職責、資源管理、產品實現、測量、分析和改進等相互關聯或相互作用的過程有機的組成一個整體,構成質量管理體系。

  2.什么是過程方法?

  答:系統的識別和管理組織所應用的過程,特別是這些過程之間的相互作用,稱為過程方法。

  3.什么是管理的系統方法?

  答:管理的系統方法就是:將相互關聯的過程作為系統加以識別、理解和管理,以利于提高組織的有效性和效率。

  4.卓越績效評價準則包括哪幾大類目的要求?

  答:卓越績效評價準則包括領導,戰略,顧客與市場,資源,過程管理,測量、分析與改進及經營結果等七大類目的要求。

  第5章 全面質量管理的基礎工作

  一、填空題

  1.按照ISO 1 oo 1 5標準,組織實施培訓一般包括 、設計和策劃培訓、提供培訓和 價培訓效果 四個階段的活動。

  2.培訓效果評價的主要目的是衡量 和培訓目標是否實現,著眼于培訓的有效性和 。

  3.標準是為在一定的范圍內獲得 ,對活動或其結果規定共同的和重復使用的 、導則或 特性文件 。

  4.在開展標準化工作中,組織應堅持顧客第一和 原則。

  5.質量信息是有關質量方面 ,是組織經營活動的重要信息和做出決策的主要依據。

  6.推薦性標準是指生產、交換、使用等方面,通過經濟手段調節而 的一類標準。

  二、判斷題

  1.按照標準的約束力分類,標準可以分為國家標準和企業標準。 ( × )

  2.計量的準確性是指在統一計量單位的基礎上,無論何時采用何種方法,使用何種計量器具,以及由何人測量,只要符合有關的要求,測量結果應在給定的區間內一致。 ( × )

  3.計量的特點為準確性、一致性、溯源性和法制性四個方面。 ( √ )

  4.質量責任制是指企業中形成文件的一種規章制度,它是規定各個職能部門和每個崗位的員工在質量工作中的職責和權限。并與考核獎懲相結合的一種質量管理制度和管理手段。 ( √ )

  5.計量是為在一定的范圍內獲得最佳秩序,對實際的或潛在的問題制定共同和重復使用的規則的活動。 ( × )

  三、選擇題

  1.按性質,標準可以分成_三類。

  A.管理標準 B.國家標準 C.作業標準 D.技術標準

  2._D_是企業進行生產技術活動的基本依據,是企業標準

  化體系的核心。

  A.管理標準 B.國家標準 C.強制標準 D.技術標準

  3.計量的__是指測量結果與被測量真值的一致程度。

  A.準確性 B.一致性 C.溯源性 D.法制性

  四、簡答題

  1.結合企業實際,說明開展質量教育培訓應注意的問題。

  答:開展質量教育培訓應注意以下問題:(1)提供培訓后沒有及時地讓員工實踐。(2)在設計培訓內容時缺乏管理層的參與。(3)僅依靠講座的方式進行培訓。(4)培訓中交流不善。

  2.企業如何做好標準化工作?

  答:在開展標準化工作中,組織應堅持兩個原則:

  (1)必須以“顧客第一"的思想為指導。標準化是實現組織目標的重要手段,產品或服務能夠滿足顧客的需要是衡量組織標準化工作的最重要的標志之一。需要特別說明的是,符合標準的產品是合格品,但并不一定是顧客滿意的產品,產品質量最終只能由顧客評價。因此,標準必須隨著經濟、技術的發展和顧客需要的變化而及時修訂。

  (2)必須堅持“系統性"原則。標準化的對象是組織運營全過程中具有多樣性、相關性特征的重復性事物。這些重復性事物彼此之間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作用,相互影響,存在著一定的內在聯系。組織的各級各類標準之間應互相聯系、協調統一。如果顧此失彼或重此輕彼,則標準系統的功能便難以充分發揮。

  3.企業開展計量工作時,要注重抓好哪幾個環節?

  答:企業開展計量工作時,要注重抓好以下幾個環節:

  (1)按照生產和設計的要求配備計量檢測設備。(2)合理確定計量檢測設備的校準周期,堅持間隔校準制度。(3)加強計量檢測設備的日常管理,建立健全管理制度。(4)及時、正確處理不合格計量檢測設備。(5)保證計量檢測設備使用的環境條件。(6)健全管理機構,配備高素質的計量人員。

  4.實施質量信息管理,要做好哪幾方面工作?

  答:實施質量信息管理,要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1)確定各類活動對質量信息的需求。(2)收集和獲取所需的數據信息。(3)對收集到的數據進行分析。(4)充分利用所掌握的信息資源。(5)對信息應用的效果應進行評估。

  第二篇 實施與推進

  第6章 方針目標管理

  一、填空題

  1.ISO 9000;2005標準中對質量方針的定義是:由組織的 最高管理者 正式發布的該組織總的 全部意圖 和方向:

  2.ISO 9000;2005標準中對質量目標的定義是:組織在質量方面所追求的 。

  3.目標管理是一種以 自主管理 為核心的管理方法。

  4.方針目標展開過程中是部門的負責人根據分配給部門的課題、目標,結合部門提出的課題,研究課題的實施方案,逐步展開 ,最后落實到實施 責任人 ,制定出每項工作責任人的實施計劃。

  5.對一個部門方針目標管理的評價采用打分制,便于 和橫向 。

  6.方針目標的評價可分為 評價和 評價。

  二、判斷題

  1.質量方針應與組織總方針相一致并為制定質量目標提供框架。 ( √ )

  2.方針目標管理是現代管理的一種方法,它可以替代計劃職能。 ( × )

  3.方針目標制定的依據是過去的實際成績、問題兩個方面。 ( × )

  4.平衡計分卡是最近很流行的工具,它是通過一整套財務指標傳達戰略的方法。 ( × )

  5.目標是指在一定期限內要達到的水平或應取得的成果,通常要用量化的指標表示。 ( √ )

  6.方針目標的評價可分為自我評價和上級評價,評價的頻次根據管理層次不同而有所不同。 ( √ )

  三、選擇題

  1.目標管理是在20世紀50年代由管理專家 D __提出來的。

  A.朱蘭 B.休哈特 C.菲根堡姆 D.德魯克

  2批準發布。

  A. 上級機關 B.最高管理者 C.質量管理辦公室主任 D.總工程師

  3

  A. 企業的經營理念、經營規劃和中長期計劃 B.部門年度目標及重點對策

  C.上一年度方針實施中存在的問題 D.企業自身的資源情況

  4.方針目標管理在企業經營管理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包括 。

  A. 企業進行戰略部署,實現戰略目標的重要方法之一 B. 調動企業各級員工的積極性

  C. 提高企業管理水平的重要工具 D. 增強滿足質量要求的能力

  四第一文庫網.簡答題

  1.簡述方針目標管理的特點。

  答:方針目標管理具有以下特點:(1)強調系統管理。它層層設定目標,建立目標體系,按PDCA循環原理開展工作,重視整體策劃,進行綜合管理。(2)強調重點管理。它不代替日常管理,只是重點抓好對組織和部門發展有重大影響的重點目標、項目和措施,其他則納入到組織的日常管理中去。(3)注重措施管理。管理的對象必須細化到實現目標的措施上,要切實將目標展開到能采取措施為止,對具體措施實施管理。(4)注重自我管理。它要求發動全體員工參與方針目標管理的全過程,而且為各級各類人員規定了具體而明確的目標,從基層員工到管理人員都要被目標所管理;同時又要為完成目標調整自己的行為,實行“自我管理"。

  2.簡述方針管理在企業經營管理中的作用。

  答:方針目標管理在企業經營管理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是組織進行戰略部署,實現戰略目標的重要方法之一。(2)可以調動各級員工的積極性。(3)是提高組織管理水平的重要工具。

  第7章 現場管理改善方法

  一、填空題

  1.5 S由5、清掃、 和 的簡稱。

  2.5 S的基本含義為:整理即區分清理;整頓即 定置標識 ;清掃即 點檢維護 ;清潔即 維持效果 ;素養即 約束習慣 。

  3.研究物品的取用方法,合理安排所需物品的擺放位置,并根據需要恰當標識的活動是 。

  4.整頓活動遵循的3定原則是:定點 、定容 、和 定量 。

  5.明確區分用與不用,并將不用的物品清除現場的活動為 。

  6.做到現場沒有垃圾、灰塵及污垢,查找并消除造成臟污的源頭,對設備工具等作業器具進行清潔養護的活動屬于 清潔 。

  7.全面生產維護的英文簡稱。企業實施全面生產維護的宗旨是通過提高 的保全能力和 備 、的效率,力求達到 零災害 、零不良 、零故障 的目標。

  8.全面生產維護是以 和 為基礎,以 為依托,通過 來實現意識的更新和行為的改善,而達到最佳的設備綜合效率和經營效率。

  9.全面生產維護的八大支柱為:自主保全 、計劃保全、逐項改善 、質量保全、業務改善、初期管理 、安全環境 和教育訓練。

  10.設備綜合效率由 時間利用率 、性能開動率 、以及 產品合格率 三個關鍵要素組成。

  11.現代防錯理念認為,可運用預防性 、使作業者在作業時能及時、明顯地發現失誤,或使操作失誤后不會導致缺陷。

  12.目視管理是利用 形象直觀 、色彩適宜 的各種 視覺感知信號 來來組織現場生產活動,達到提高勞動生產率 的一種管理方式。

  13.現場管理的兩大基礎管理系統是 與 。

  14.目視管理的三大基本原則是 視覺化 、透明化 、和 界限化 。

  15.根據防錯理念和特點,采取防錯的手段和方法主要可包括兩個基本方面:一是 出現的差錯,二是設置 防錯裝置 。

  二、判斷題

  1.5 S就是整理、整頓、清掃、清潔、安全。 ( × )

  2.對物品進行規劃布局,確定存儲擺放的場所的活動屬于整理的范疇。 ( × )

  3.清掃就是突擊打掃衛生,使工作場所符合衛生要求。 ( × )

  4.5 S活動的5個步驟互為依托、層層遞進,是不可分割,缺一不可的整體。 ( √ )

  5.全面生產維護是全面質量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 ( √ )

  6.全面生產維護就是消除機械故障,延長設備壽命,提高設備運轉率。 ( × )

  7.全面生產維護的兩大基礎管理系統是5S管理和目標管理。 ( × )

  8.全面生產維護僅適用于設備密集性企業。 ( × )

  9.組織推行全面生產維護活動,既能明顯的提高生產效率,又能增強員工的改進意識。 ( √ )

  10.全面生產維護活動目標是努力提高企業生產設備的使用效率,其參與部門為企業的生產部門和設備管理部門。 ( × )

  11.“我操作,你維修”的分工概念,是全面生產維護的一個基本原則。 ( × )

  12.目視管理的方法不宜與其他現場管理方法結合起來開展。( × )

  13.生產任務與完成情況的圖表化是目視管理的唯一方法。 ( × )

  14.防錯法只有人人樹立預防差錯的意識,并共同參與缺陷預防才是關鍵。 ( √ )

  15.教育與懲罰相結合是最有效的防錯方式。 ( × )

  16.建立持續追求完善、追求零缺陷的企業文化是實現防錯的根本保證。 ( √ )

  三、選擇題

  1.對現場物品進行整理分類,明確區分要用的和不用的,并把不用的清除現場的活動是__ A __。

  A.整理 B.整頓 C。清掃 D.清潔

  2.5 S的最大功效是__ D___。

  A.消除無效勞動和損耗,降低成本

  B.保持干凈整潔、條理有序的現場環境,消除事故隱患,保障安全

  C.引導員工養成良好的行為習 D.A+B+C

  3.對過去一年都沒有使用過的物品,在整理時可選擇__ ___的處置方法。

  A.存放在稍遠的場所 B.作業場所內集中擺放 C.撤離、丟棄 D.就近擺放在工作場所內

  4.目視管理的原則不包括__ D ___。

  A.視覺化 B.透明化 C.界限化 D.形式化

  5.全面生產維護的六方面指標包括。

  A.質量、成本、交貨期 B.安全、生產力 C.士氣 D.A+B+C

  6.通過檢測出現的差錯的防錯方式,不包括__ ___。

  A.后繼檢測 B.抽檢 C.預防性檢測 D.自我檢測

  7.在沒有生產制造設備的業務部門中,最有代表性的損失一般表現在___。

  A.時間損失 B.工作質量損失 C.物品數量損失 D.以上全部

  8.全面生產維護以___ C ___為基礎,以八大支柱為依托。

  A.全員培訓和自主保全B.現場管理和安全環境 C.5S活動和目視管理 D.全員參與和小組改進

  9.反映設備損失情況的綜合陛指標是設備綜合效率。即:__ A ___。

  A.設備綜合效率=時間利用率×性能開動率×產品合格率

  B.設備綜合效率=設計速度/實際速度×100%

  C.設備綜合效率=(生產產品數×設計速度)/時間×1 OO%

  D.設備綜合效率=(負荷時間一停機時間)/負荷時間×1 oo%

  四、簡答題

  1.5 S活動的含義是什么?

  答:5 S活動的含義是:整理、整頓、清掃、清潔和素養。其中,整理是指區分清理,明確區分要用的和不用的,把不用的物品清除出現場。整頓是指定置標識,研究物品的取用方法,合理安排所需物品的擺放位置,并根據需要恰當標識,防止誤用省時省力。清掃是指點檢維護,做到現場沒有垃圾、灰塵及污垢,查找并消除造成臟污的源頭,對設備、工具等作業器具進行清潔養護。清潔是指維持效果,使現場始終保持整潔有序的狀態。素養是指約束習慣,通過外在約束和內在約束,提高素養,養成自覺遵守規章制度及標準化作業的好習慣。

  2.5 S活動的作用有哪些?

  答:5 S活動的作用是,能夠事半功倍地減少或消除無效勞動和損耗,通過改善現場環境、消除人身及生產、服務過程中的事故隱患,保障安全,引導員工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直接或間接地促進生產、服務效率的提升、經營績效的實現。

  3.目視管理的作用是什么?

  答:目視管理的作用是:①迅速快捷地傳遞管理信息,提高工作效率。②形象直觀地顯示潛在的問題。

  ③有助于體現管理的客觀、公正和透明。④有助于促進企業文化的建立和形成。

  4.目視管理的內容可包括哪些方面?

  答:目視管理的內容可包括:①規章制度與工作標準的公開化。②生產任務與完成情況的圖表化。③與定置管理相結合,實現視覺顯示信號的標準化。④生產作業控制手段的形象直觀與使用方便化。⑤物品的碼放和運送的數量標準化。⑥人員分類著裝與掛牌制度。⑦色彩的標準化管理。

  5.實施全面生產維護的宗旨和目標是什么?

  答:企業實施全面生產維護的宗旨是通過提高員工的保全能力和設備的效率,力求達到“零災害"、“零不良"和“零故障"的目標。其中,員工的保全能力是指操作人員要有自主保全的能力;保全人員要有高度專業保全的能力;生產技術及管理人員要有提高設備效率的設備管理及設計能力。設備效率則指綜合效率,包括其壽命周期成本和快速批量生產能力。

  6.全面生產維護八大支柱是什么?

  答:全面生產維護的八大支柱分別為:自主保全、計劃保全、逐項改善、質量保全、業務改善、初期管理、安全環境、教育訓練。

  7.目視管理的工具和方法有哪些?

  答:推行目視管理,可采用如下工具和方法: ①信號燈;②顏色線/膠帶;③管理板;④圖表;⑤樣本;⑥提醒板;⑦公告板;⑧標識牌等。

  8.實施防錯法的一般步驟是什么?

  答:實施防錯法的一般步驟是:①確定產品/服務缺陷,并收集數據;(②追溯缺陷的發現工序和產生工序;③確認缺陷產生工序的作業指導書;④確認實際作業過程與作業指導書之間的差異;⑤確認該工序是否存在問題;⑥分析缺陷原因;⑦分析作業差錯原因;⑧設計防錯裝置或防錯程序以預防或檢測同類差錯;⑨確認防錯效果,必要時進行過程調整;⑩持續控制及改善。

  五、計算題

  1.如果注塑機日歷工作時間為8小時,班前計劃停機為20分鐘,更換模具、設備調整用了30分鐘,故障停機30分鐘,每件產品理論生產周期為9分鐘,而實際生產周期為10分鐘,一天共生產產品32件,廢品2件。求設備的時間利用率、設備性能率、合格品率以及設備綜合效率。

  解:時間利用率=480—20一30—30/480—20=400/460=20/23=87%

  性能開動率=生產產品數×設計速度/有效利用時間=32 × 9/400=288/400 = 72%

  產品合格率=(32—2)/32=94%

  設備綜合效率=87%×72%×94%=58.9%

  第8章 QC小組活動

  一、填空題

  1. QC小組是在生產或工作崗位上從事各種勞動的職工,圍繞企業的 經營戰略 、方針目標和 現場存在的問題,以改進質量、降低消耗 、提高人的素質和 經濟效益 為目的的組織起來,運用質量管理的 理論和方法 開展活動的小組。

  2 .QC小組活動的特點突出表現為明顯的 高度的 。

  3. 根據選題性質的不同,QC小組的活動分為“ ” 和“ ”兩種類型。

  4. QC小組活動課題分為五種類型,即:“現場型”、“ 服務型”、“ 攻關型”、“ 管理型”和“創新型”。

  5. QC小組實施改進,解決問題除運用專業技術外,所涉及的管理技術主要有三個方面:其一是 循環 ;其二是 以事實為依據,用數據說話 ;其三是 應用統計方法及其他多種工具方法 。

  二、判斷題

  1.QC小組活動是組織的自主行為,推進QC小組活動健康持久地發展,是領導和有關管理部門的職責。 ( √ )

  2.QC小組的課題來源于上級下達的指令性課題和質量部門推薦的指導性課題。 ( × )

  3.QC小組等同于行政班組,其組建需經行政批準。 ( × )

  4 . QC小組活動成果評價更注重經濟效益方面。 ( × )

  5.現場型QC小組的課題以解決技術關鍵問題為目的。 ( × )

  三、選擇題

  l. Qc。

  A攻關型課題 B創新型課題 C.現場型課題 D.管理型課題

  2.通常所說的QC小組活動的“四個階段”包含

  A.6 B.7 C.8 D 10

  3. QC小組活動成果發表的作用是。

  A.聯誼交流,相互啟發,共同提高 B展示QC小組活動的技巧和方法,推廣應用

  C.鼓足士氣,滿足小組成員自我實現的需要 D. A十B十C

  4.Qc小組活動起源于。

  A.日本 B.美國 C. 德國 D. 挪威

  5.Qc小組從選題到完成,每個課題的活動周期一般為左右:

  A . 3個月 B.6個月 C. 9個月 D.12個月

  四、簡答題

  1.什么叫QC小組?其特點表現在哪些方面?

  答:QC小組是在生產或工作崗位上從事各種勞動的職工,圍繞企業的經營戰略、方針目標和現場存在的問題,以改進質量、降低消耗、提高人的素質和經濟效益為目的的組織起來,運用質量管理的理論和方法開展活動的小組。QC小組活動的特點突出表現為:明顯的自主性、廣泛的群眾性、高度的民主性和嚴謹的科學性。

  2.QC小組活動遵循PDCA循環,其基本步驟有哪些?

  答:QC小組活動遵循PDCA循環,其基本步驟為:①找出所存在的問題;②分析產生問題的原因;③確定主要原因;④制定對策措施;⑤實施制定的對策;⑥檢查確認活動的效果;⑦制定鞏固措施,防止問題再發生;⑧提出遺留問題及下一步打算。

  第9章 精益管理

  一、填空題

  1.精益管理強調以 為本,以 手段以 為最終目標。

  2.價值流是指從 轉變為 活動,并賦予 的全部活動。

  3.看板是對生產過程中各工序生產活動進行控制的 信息系統 。

  4.企業追求精益之旅實質上是一個 的過程,改善過程需要綜合運用一系列方法與工具,因此精益生產是一個包含了多種 制作 技術和 管理 技術的綜合體系。

  5.標準作業的三個要素是 標準周期 、標準作業順序 和 標準在制品 。

  6.支持準時化生產的技術主要包括 和 。

  二、判斷題

  1.拉動就是按企業的計劃投入和產出,使用戶在他們需要的時間得到需要的東西。 ( × )

  2.精益生產的兩大支柱是JIT和TPM。 ( × )

  3.多能工是指那些能操作多種機床的生產作業人員。( √ )

  4.7種浪費中,過量生產是指生產出的產品數量超過顧客的需要,或沒按訂單生產出的產品。( √ )

  5.精益中強調的價值,是從企業經營的角度定義的。 ( × )

  6.生產節拍是指按顧客要求生產一個單位成品的時間。( √ )

  三、選擇題

  1.均衡生產的前提不包括( B ) 。

  A.工裝設備良好 B.客戶訂單要均衡 C.材料毛坯供應準時 D.工人技術好、出勤率高

  2.經常使用的看板一般分為( D )。

  A.取料看板 B.管理看板 C.生產看板 D.A+C

  3.以下關于價值流圖,錯誤的是( C ) 。

  A.價值流圖常用來分析過程中的非增值環節和因素

  B.價值流圖是協助人們了解物流和信息流的可視化工具

  C.繪制價值流圖時主要依據書面資料和記錄

  D.價值流圖便于員工了解企業的狀態,提供參與改進的機會

  4.價值流流動的必要條件不包括( A )

  A.拉動 B.消滅缺陷 C.環境和設備的完好性 D.系統地進行流程設計和能力規劃

  5.標準作業的前提包括( D )。

  A.設備故障少 B.來件質量穩定 C.生產線波動小 D.以上全部

  四、簡答題

  1.企業管理及生產活動中存在哪7種典型的浪費?

  答:企業管理及生產活動中存在的七種典型浪費是過量生產、等待、運輸、額外作業、庫存、多余動作和返工返修。

  2.精益管理的五個基本原則是什么?

  答:精益管理的五個基本原則是:正確地確定價值、識別價值流、流動、拉動和盡善盡美。

  3.什么是標準作業?

  答:標準作業是指在生產過程中,以人的操作為中心,去掉浪費的動作,把有價值的作業編排成有效的操作順序,使之與設備布局以及節拍時間相吻合。標準作業經過對作業方法的研究后制定標準操作法,包括對有關設施、環境、材料、負荷、動作等實施標準化。

  4.自慟化的主要理念是什么?

  答:自慟化的主要理念是:應該在作業流程中及時進行源頭質量管理,必須用有效的方法在發生異;蛸|量缺陷時立即探測到,并立即使生產暫停,使員工可以立即解決問題,避免異常擴大或質量缺陷進入到下游流程。這種品質管理比事后檢驗出問題再設法糾正問題更具成效且成本更低。自慟化在很多時候含有“自動化"的含義,但絕不僅僅限于用機械化設備代替手工作業。

  5.設備快速換型的要點是什么?

  答:設備快速換型的要點是把設備換型調整的所有作業劃分為兩大部分,即“外部換型調整作業"和“內部換型調整作業"。所謂“外部換型調整作業"是指那些能夠在設備運轉時同時進行的換型調整作業,而“內部換型調整作業”是指那些必須或只能夠在設備停止運轉時才能進行的換型調整作業。為了縮短換型調整時間,一方面操作人員必須在設備運行中完成所有的“外部換型調整作業”,一旦設備停下來則應集中全力于“內部換型調整作業"。另一方面是要盡可能地把“內部換型調整作業"轉變為“外部換型調整作業"?s短這兩種作業的時間,可以保證迅速完成換型調整作業。

  6.企業實施精益管理的步驟是什么?

  答:企業實施精益管理的步驟是:①企業領導層了解精益管理理念,改變舊有的思維定勢。②在企業內部建立持續改進的氛圍和環境條件。③當前價值流的穩定與改進。④企業價值流整體的連接與改進。⑤全面與持續深入地應用精益管理,建立“盡善盡美”的精益文化。

【質量管理試題及答案】相關文章:

國學試題及答案02-23

環境試題及答案05-01

體育理論試題及答案06-24

混凝土結構試題A及答案05-01

微機原理試題及答案05-01

安全知識試題及答案(一)05-01

中醫助理試題精選及答案(四)04-29

中醫助理試題精選及答案(一)04-29

水處理試題答案05-01

安全知識試題及答案(二)05-0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巴尔虎左旗| 迭部县| 新郑市| 安远县| 敖汉旗| 修武县| 城市| 卓资县| 寻乌县| 柘荣县| 乐昌市| 中江县| 林芝县| 萨嘎县| 定西市| 哈巴河县| 吕梁市| 泗水县| 浠水县| 沁阳市| 黑龙江省| 华安县| 新余市| 平潭县| 察隅县| 铜山县| 措勤县| 耒阳市| 兴宁市| 仁布县| 湘阴县| 睢宁县| 武清区| 绥江县| 平顶山市| 莱西市| 衡东县| 西昌市| 芮城县| 恩施市| 昭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