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鋼鐵行業分析
鋼鐵成本、行業分析
2.1.鋼鐵工藝流程
鋼鐵生產工藝主要包括:煉鐵、煉鋼、軋鋼等流程。
1、煉鐵:就是把燒結礦和塊礦中的鐵還原出來的過程。焦炭、燒結礦、塊礦連同少量的石灰石、一起送入高爐中冶煉成液態生鐵(鐵水),然后送往煉鋼廠作為煉鋼的原料。
2、煉鋼:是把原料(鐵水和廢鋼等)里過多的碳及硫、磷等雜質去掉并加入適量的合金成分。
3、連鑄:將鋼水經中間罐連續注入用水冷卻的結晶器里,凝成坯殼后,從結晶器以穩定的速度拉出,再經噴水冷卻,待全部凝固后,切成指定長度的連鑄坯。
4、軋鋼:連鑄出來的鋼錠和連鑄坯以熱軋方式在不同的軋鋼機軋制成各類鋼材,形成產品。
2.2.成本構成分析
煉鐵工藝的生產成本構成主要為原材料(球團、鐵礦石等)、輔助材料(石灰石、硅石、耐火材料等)、燃料及動力(焦炭、煤粉、煤氣、氧氣、水、電等)、直接工資和福利、制造費用、成本扣除(煤氣回收、水渣回收、焦炭篩下物回收等)。根據高爐冶煉原理,生產1噸生鐵,需要1.5-2.0噸鐵礦石、0.4-0.6噸焦炭以及0.2-0.4噸熔劑。
煉鋼工藝的生產成本構成主要為生鐵、廢鋼、合金、電極、耐火材料、輔助材料、電能、維檢和其他等費用。中國目前主要的煉鋼設備為轉爐和電爐,基于冶煉原理的不同,轉爐和電爐在主要的原料(生鐵、廢鋼)配比有一定的差異,
轉爐工藝一般需配置10%的廢鋼,而電爐工藝廢鋼的使用量則占到80%。
結合國內鋼鐵企業的平均情況,煉鐵工藝中影響總成本的主要因素是原料(鐵礦石、焦炭)成本,而包括輔料、燃料、人工費用在內的其他費用與副產品回收進行沖抵后僅占總成本的10%左右,而煉鋼工藝中因為耗電量的增加、合金的加入以及維檢費用的上升使得除主要原料外的其他費用占到煉鋼總成本的18%左右。煉鐵、煉鋼工藝中的其他費用波動不大。
本文以1噸鋼生鐵需要1.6噸鐵礦石、0.45噸焦炭為計算依據,并參照2007年中國鋼鐵行業的平均鐵鋼比(0.96)和廢鋼單耗(0.15噸)作為測算依據,形成以下模型:
生鐵噸制造成本=(1.6×鐵礦石+0.45×焦炭)/0.9
粗鋼噸制造成本=(0.96×生鐵+0.15×廢鋼)/0.82
鋼鐵企業的粗鋼成本因受多因素的影響,不同的工藝、不同的爐況、冶煉不同的產品均會使成本發生很大變化。上述模型僅是從行業研究角度,對整個鋼鐵行業所測算的一個平均水平。
在實際研究時,考慮到煉鐵、煉鋼工藝中其他費用波動不大,一般僅對價格波動大且對成本有較大影響的鐵礦石、焦炭、廢鋼的價格變動所引起的粗鋼成本的變動值進行測算。
本文以2008年鐵礦石長協礦價格變動而引發粗鋼成本的增加值為例,做簡單測算。
2.3.長協礦價格上漲對粗鋼成本的影響中國鋼鐵生產企業中,鐵礦石來源主要有進口長協礦、現貨礦(包含進口現貨礦和國內礦)和企業自有礦山。因企業情況不同,上述三種礦所占的企業采購比例會有相當大的差異。因此,長協礦價
格上漲對不同的企業會有不同的影響。
為了保證鐵礦石的供應和穩定運費,一些鋼企與船運公司簽訂了長期租船協議(COA),該價格遠遠低于海運費的現價。不同的企業與不同船運公司簽訂了不同COA,統計起來難度較大。
為簡便計算,本文以全部采用長協礦且海運費完全是現貨價的企業為例分析長協礦價格的上漲對粗鋼成本的影響。
2.3.1.長協礦漲價的影響
長協礦主要來源于澳大利亞和巴西,印度等國家大部分為現貨礦,因此計算長協礦變動時只需考慮澳大利亞和巴西的價格波動即可,且將澳礦與巴西礦的比例粗定為0.6:0.4。
巴西CVRD南方系統的粉礦價格上漲65%,VALE-Carajas粉礦因體現優質優價上漲幅度為71%。中國大部分使用的是來自南方系統的粉礦,且兩種漲幅相差不大,故巴西CVRD的漲幅按65%來計算。
中國鋼鐵企業高爐生產主要采用粉礦進行燒結后入爐冶煉,少數爐況較好的大型高爐會混合少量塊礦入爐,寶鋼新式的Corex熔融還原爐采用新技術省去了煉焦、燒結流程,全部塊礦入爐。但這些冶煉裝置在國內的比重依然偏少,粉礦仍占據了進口礦主導地位。
2.3.2.海運費的影響
中國鋼鐵企業采購的外礦通常采用海運,因此海運費是外礦成本構成的重要部分。由于受高油價、旺盛需求及投機者的炒作等影響,2007年國際鐵礦石海運費一路高歌,屢創新高,最高點與2002年相比翻了8-13倍,比鐵礦石價格上漲更加迅猛。雖然近期鐵礦石海運價格從高點處有所回落,但仍舊保持小幅向
上的態勢。
2008年1-7月巴西圖巴朗-北侖/寶山、西澳-北侖/寶山的平均海運費分別為80美元/噸、32美元/噸。海運費上漲幅度與油價的上漲幅度幾乎同步,雖然目前海運費價格處于調整狀態,但整體上仍會處于高位運行。基于此以08年1-7月的平均海運費估算為全年的平均運費。
2.3.3.匯率的影響
進口的鐵礦石結算時,一般以美元計價。自2006年起,人民幣對美元不斷升值,2008年6月已經突破6.9:1。
人民幣升值能夠緩解進口鐵礦石成本上升的壓力。根據央行的預測,08年人民幣升值將達到8%,即7.00:1。升值需要一個漸進式的過程,因此取最大升幅的一半為平均升幅,即08年平均匯率為7.31:1。
08年長協礦平均漲價為384.24元/噸,可得由于長協礦價格的上漲, △生鐵成本=1.6×384.24=614.78元/噸
△粗鋼成本=0.96×614.78=590.19元/噸
3.鋼鐵行業與宏觀經濟的周期關系
鋼鐵行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原材料行業,與宏觀經濟、固定資產投資水平密切相關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國民經濟進入了一個較快的增長周期,帶動了鋼鐵工業的迅速成長,同時鋼鐵業對國民經濟增長同樣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3.1.高度相關的GDP
作為典型的經濟周期性行業——鋼鐵行業景氣周期與經濟增長周期高度正相關。具體來說,當經濟強勁復蘇和增長時,必然會帶動鋼鐵行業進入較高景氣狀態;反之當經濟增長速度有所放緩時,鋼鐵工業景氣度也相應進入下降軌道。
近年來中國GDP增長率與粗鋼產量的增速、消費增長率之顯示出較強的正相關性。
自2001年起,粗鋼產量以大于GDP增速約一倍以上的高速增長。鋼消費彈性系數在(1,2)之間波動,顯示出鋼鐵行業在經濟高速發展的進程中,需求的持續增長勢頭明顯。
2000-2003年,鋼材消費增長率大于生產增長率,表現為需求拉動型的增長態勢。這種高速增長是由中國工業化發展的大背景對基礎原材料需求激增的性質所決定,鋼鐵生產與消費以大于GDP一倍以上的速度增長。
2004年起國家對鋼鐵行業進行宏觀調控,行業景氣度大幅度振蕩,中國的鋼鐵消費從高速增長時期遠高于GDP的增長,下降至基本與GDP的增長同步,鋼材需求彈性系數一度降為1。
3.2.領先性指標-行業固定資產投資
宏觀和產業政策的調整通常都將對鋼鐵行業的周期與行業經濟指標產生重要影響。其中鋼鐵行業固定資產投資作為行業周期性變化的主導性因素對鋼鐵需求的影響較為顯著。
2001-2003年投資高漲:鋼價自1993年以來,經歷了連續7年的下滑。2000年在需求增長和供給控制的復合作用下,鋼價出現了明顯回升,在2001年和2002年一路上漲,鋼鐵企業利潤率大增,由此也導致鋼鐵行業的投資大量增加,并在2003年達到歷史高點。
鋼鐵行業從投資到產能釋放一般需要兩年時間。2005年是新增產能的集中釋放期,產能過剩問題凸現,鋼價大幅下挫,大中型鋼鐵企業的虧損面大大增加。隨之而來的極低的利潤率阻礙了鋼鐵行業新的投資,投資的同比增長到2006年
放緩至-2.5%,顯著低于2003年的89.7%,2004年的39.3%以及05年的27.5%的增長率。06年行業投資增速的大幅減緩是成為08年產量增速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
從歷史數據來看,2000-2006年經歷了一個較為完整的周期走勢。歷史可以作為判斷今后走勢的有效參考,但歷史不會重演,目前中國鋼價井噴式的暴漲,有方方面面的原因。但除了成本上升之外,鋼鐵企業產量增速下降無疑也是一個重要的支撐力量。
在產能擴張放緩與淘汰落后產能步伐加快的前提下,鋼鐵供給將從高速增長轉變為低速增長。在2006、2007年鋼鐵固定資產投資連續兩年低增長之后,2008年呈現明顯加快趨勢。據國家統計局統計,2008年1-5月全國城鎮鋼鐵項目累計完成投資額為965.5億元,同比增長20.9%,比去年同期上升16.0百分點,但若扣除通脹因素后,增幅不到15%,仍徘徊在低位。在嚴控產能增長的政策限制下,可以預計鋼鐵行業未來幾年的投資增速不會出現大幅回升。
4.中國鋼鐵行業競爭力分析
4.1.競爭強度
4.1.1.完全競爭的鋼鐵行業
中國鋼鐵行業擁有上千家鋼鐵生產企業和十幾萬家流通企業,產業集中度偏低。
近年來國內寶鋼、鞍本、武鋼等龍頭企業不斷通過自身擴張及兼并重組提高企業產量,但總體而言,行業集中度并未改善。2007年前十大鋼鐵集團粗鋼產量占全國比例僅為35.75%。2007年國內年產粗鋼500萬噸以上的企業只有23家,年產1000萬噸以上的企業,僅有10家。
雖然行業生產規模快速發展,但集中度并沒有實質上的改善,距離產業政策的要求還有明顯差距。競爭的市場產業集中度低意味著長期盈利不夠穩定,所帶來的直接影響是鋼鐵市場秩序混亂,對于上游行業的話語權小,國家和行業的政策執行力差。長遠的影響是中國鋼鐵行業的發展進程被延緩,給國外鋼企發展和搶占中國市場留下了時間和空間。
4.1.2.資產的專用性
鋼鐵行業的投資中,固定資產的比例將近70%,大部分是基本建設投資和更新改造投資。資產的高度專用性提高了行業的退出成本,導致在宏觀經濟不景氣時,企業也很難做出市場化的理性選擇,退出行業的選擇幾乎不能成為現實,因此在行業低迷時,便會導致更加激烈的市場競爭。
4.1.3.產品的同質性
隨著中國鋼鐵行業的不斷壯大,鋼鐵技術水平也在不斷的提高。但中國鋼鐵企業的產品雷同度較高,大部分企業均主要生產需求量較大的建筑用鋼和板材等低技術含量的產品。而一些高附加值的汽車用鋼、大型設備用鋼、橋梁用鋼等精品鋼材僅局限在寶鋼、武鋼等少數企業,國內對此類產品的需要進口依賴度較高。
對于所含比例較高的普鋼類產品,質量的差異已經越來越小,越來越多的企業會尋求將價格作為競爭的有效手段,因此中國鋼鐵行業處于激烈的價格競爭狀態;而高附加值的產品直面來自國際鋼企的競爭,在國內的市場上則處于相對價格領導者的競爭態勢。
近年來煉鋼、鋼加工項目投資完成額相對于煉鐵項目投資完成額的比例提高,進一步表明鋼鐵工業更加注重鋼鐵產品的深加工,注重鋼鐵產品的多元化,同時表明更多的鋼鐵企業正在努力調整產品結構,生產更多的高附加值、高效益
的新產品。
4.2.供給者力量
隨著全球鋼鐵產能的擴大,鋼鐵生產原料的需求將保持強勁增長勢頭。中國作為世界最大的鋼鐵產出國,原料的需求日益成為制約鋼鐵行業發展的瓶頸。
4.2.1.瘋狂的石頭-鐵礦石
中國是一個鐵礦資源較為貧乏的國家,鐵礦資源品味低、雜質含量高,采礦、選礦成本高。隨著鋼鐵工業的的發展,國內鐵礦石資源難以撐起中國現有鋼鐵工業規模。鐵礦資源呈現嚴重不足的狀態。
鐵礦石已成為中國生鐵規模的制約因素。中國的鐵礦以貧礦為主,鋼企往往青睞優質低價的外礦。近幾年來,中國進口鐵礦石數量逐年遞增,國際鐵礦石的價格也是水漲船高,很多鋼企不得不加大了對國內鐵精粉的配比,使得內礦價格逐漸攀升。可以預見在鋼鐵生產繼續保持較高增速的情況下,原料的供給狀況將成為鋼鐵行業盈利能力的主要因素。
4.2.2.稀缺的資源-煉焦煤
中國是煤炭大國,但焦煤資源相對不足(焦煤僅占全國煤炭保有儲量的
5.88%),并過于集中在山西省(可采儲量占全國的50%),造成中國焦煤供應與鋼鐵工業需求日益不均衡。一方面是國內需求旺盛,焦煤使用量持續明顯增加;另一方面,山西省煤炭行業整頓及國內運輸瓶頸制約,焦煤供應量難以明顯增加。因此,中國焦煤進口量在不斷上升,對外依賴程度加深。
鐵礦石、焦炭等鋼鐵生產企業的原料作為不可再生資源,需求旺盛,價格剛性強,自05年起,鐵礦石、焦炭等價格一路走強,并屢創新高。原材料的大幅上漲引發鋼鐵企業成本不斷上升,鋼企面對原材料的價格上漲只能被動接受,議
價能力偏弱。
4.3.購買者力量
中國正在進入工業化中期,正在形成一批高增長產業鏈,如基礎建設、汽車、機械、化工等產業,這些產業群大多是鋼鐵消費大戶,其快速增長將帶來鋼材消費的快速增長。同時這些行業集中度的提高使得鋼鐵廠商面臨價格上的壓力。
由于購買者對鋼材等原材料的質量要求在不斷升級,并且大批量、同質化的產品逐漸向小批量優質化發展。為使鋼材產品能針對下游生產要求進行生產,鋼企與下游行業企業之間的合作越來越多的出現。
4.4.替代品
現階段,很多材料的應用與鋼鐵材料的競爭程度變得很激烈,如鋁材、塑料等都在很多行業中凸顯他們的性能優勢。但是鋼鐵作為工業產品、民用、建筑骨架等的主要原材料,從強度、韌性、塑性等物理性能及經濟上,還沒有任何一種材料可替代鋼鐵,鋼鐵作為國民經濟發展所需的基礎材料的地位不可替代。
現階段鋼鐵材料的使用量沒有因替代品的出現而下降,替代品目前還尚未成為影響行業盈利能力的主要因素。
4.5.新侵入者
鋼鐵行業是資金、資源與技術密集型產業,作為大宗生產資料,鋼鐵行業的過熱或過冷都會引發上下游行業的劇烈波動,所以鋼鐵行業一直都是國家宏觀調控的重點行業,新侵入者存在以下的壁壘:
4.5.1.資金壁壘
鋼鐵是資金密集型的行業,規模經濟的效用非常明顯。鋼鐵企業的投資對資金需求非常大,巨大的投資產生的退出壁壘對新進入者會產生深層次的威脅。
4.5.2.技術壁壘
鋼鐵從原材料采購到成品鋼材的產出,需要經過復http://http://www.ipr-jzsc.com/news/557DFA6480610704.html雜的作業流程,每一個流程都需要較高的技術含量,需要配備專業的技術人員。鋼鐵行業的的工藝技術結構、產品結構不斷優化,競爭越來越多的集中在高質量高性能的產品領域。這也勢必要求企業的科研技術實力相應提高,對新進入者是一個比較大的障礙。
4.5.3.政策壁壘
中國鋼鐵行業在發展過程中受宏觀經濟環境、國家政策影響很大,隨著建立節約型、環保型社會意識的提高,鋼鐵行業逐漸從粗放型向集約型轉化,對工藝落后、產品質量不高等缺乏競爭力的低水平重復建設項目,國家進行了嚴厲控制,陸續關停了一批不適合發展趨勢的落后產能。2005年《鋼鐵產業發展政策》的頒布,進一步限制了市場的準入。
5.供需分析
5.1.經濟增長趨緩,長期需求強勁
作為經濟發展和工業的主要原材料,鋼鐵需求與全球經濟增長高度相關,自2001年以來在中國和美國經濟的帶動下,全球經濟進入快速增長期。
美、日、歐洲等發達國家在上世界70年代均出現了階段性的消費高峰,人均鋼材消費量都達到了峰值,從而實現了工業化向后工業化轉移的進程。而中國則處于工業化中期,在很大程度上仍依靠鋼材等高物耗的固定資產投資的拉動,中國2007年人均鋼材消費量為370公斤/年,遠遠落后于發達國家的平均水平,中國的工業化進程尚在進行中,鋼材需求量仍處于上漲階段,遠沒有達到需求的頂峰。
中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速依然強勁,受政府換屆效應以及對奧運經濟增長的樂
觀預期等因素影響,發改委預測2008全年的固定資產投資將繼續保持25%左右的增長。
房地產行業:建筑用鋼約占鋼材消費總量的55%,其中約有70%主要用于房地產行業,因此房地產行業的增長速度是影響鋼材需要的主要因素。近年來,房地產投資增速依然高漲,隨著居民收入的提高及城市化進程的推進,預計未來5年,房地產行業仍然能保持15%左右的增速。
機械行業:“十一五規劃”提倡自主創新、中國制造、裝備中國,把機械行業中的裝備制造業提高到了戰略高度,未來5年,中國裝備制造業在數控機床、大型石化成套設備、火電空冷設備、重型礦山成套設備等領域將實現突破,同時高速鐵路和城軌設備、大型船舶及配件、農業機械等也會獲得較快發展。
鐵路行業將受益于國家加大鐵路建設投資的力度,造船與集裝箱行業受益于全球制造中心向中國的轉移,汽車行業隨著居民收入的提高,維持一定的增長仍然是可以預期的。
近期由于美國經濟的衰退引發了全球的經濟的減速,據IMF最新預測2008年下半年全球經濟將繼續減緩,到2009年才逐漸恢復。
今年以來國際需求的萎縮所帶來的不利影響已經初步顯現,建筑、汽車、家電行業雖保持了較快的增長速度,但有效需求明顯下降。需求的下滑將成為供需中最不確定的因素,并將較大程度的影響后期走勢。
5.2.鋼鐵生產由高速增長轉入適度增長
受國家宏觀經濟調控及鋼鐵產業政策的影響,鋼鐵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幾年來逐步下滑,粗鋼產量的增速放緩趨勢明顯。
5.2.1.產能擴張放緩
近年來,新增鋼鐵固定資產投資多集中于下游的鋼延項目,煉鐵項目所占比重逐步萎縮,這必將影響到生鐵的產能增量,進一步限制粗鋼、鋼延產品的增長能力。
生鐵、粗鋼、熱軋產能增速的逐年下滑,勢必導致后期產量增速的放緩。
5.2.2.淘汰落后加速供求關系轉變
中國落后的煉鐵和煉鋼能力分別達到1億噸和5500萬噸,政府將節能減排、淘汰落后產能的工作列為對地方政府的考核之一。自2007年起發改委分兩批與全國28個省市政府簽訂了關停、淘汰落后產能的責任書,到2010年,將關停和淘汰全部的落后煉鐵、煉鐵能力,涉及企業573家,幾乎包括了中國所有的鋼鐵主產區。
各地將有一批落后產能被淘汰,而新建的項目不能及時投產,消失的產能不能完全替換,將進一步加劇供求增長的不均衡。
2010年前計劃關停和淘汰的煉鐵能力比煉鋼能力要高出近4500萬噸,關停和淘汰落后產能的過程中雖然會遇到一定的阻力,但可以預見的是:煉鐵能力低于煉鋼能力會在一段時間內顯現,生鐵的供應將進一步趨緊。
5.2.3.原材料的短缺導致中小企業減產
國內礦石、焦炭、廢鋼等原材料市場供應緊張,價格持續上漲,同時煉鐵環節由于近兩年投資不足,產能增長緩慢,造成生鐵、鋼坯價格大幅上漲。
鐵礦石:進入2008年以來,國內鐵礦石價格上漲趨緩。長協礦的大幅上漲并沒有引起現貨礦的連鎖反應,只是進一步拉近了長協礦和現貨礦的價差。
08年以來,中國鐵礦石產量持續增長,增速遠遠超過生鐵的增速,港口庫存和鋼廠庫存大幅增加。新增的鐵礦石產量已經基本能夠滿足今年以來新增的高
爐產能,無需通過進口來補充。
鐵礦石高額利潤激發了礦山投資的快速增長,上半年礦山的投資增長率達到50%,可以預計鐵礦石的供求關系今后將會發生較大的變化,價格繼續上漲的動力不足,下行的風險較大。
焦炭:受國際焦煤價格上漲及原料資源短缺影響,08年焦炭價格大幅上漲。煉焦煤的稀缺性是此輪價格上漲的根源。
煉焦煤的資源儲量僅占中國煤炭總儲量的26.3%,其中強粘結性的肥煤和焦煤更為稀有,二者合計僅占煤炭總儲量的9.34%。
近年來鋼鐵產量的劇增,拉動了對焦炭和煉焦煤的需求。2007年以來,各省大力控制地方煤礦增產,小煤窯關停力度加大,煉焦煤供應大幅減少。煉焦精煤產量的增速一直低于生鐵產量增速,使煉焦煤的稀缺性更加突出。
進入2008年,煉焦煤價格的增速強于焦炭價格的上漲。按照平均水平,生產1噸焦炭約需1.4噸煉焦精煤,考慮到焦化企業存貨成本的滯后效應,價差在初期有明顯的放大,隨著存貨的耗盡,新采購的焦煤成本的上漲已經侵蝕了焦化企業的利潤空間。
由于資源的稀缺,煉焦煤價格的高位運行將在一段時間內持續存在。近期鋼價大幅調整,獨立焦化企業、鋼鐵企業的利潤空間都受到了很大的影響,迫切需要原料價格的理性回歸,一味瘋漲的勢頭會得以遏制。預計焦炭價格在后期將趨于平緩,高位運行。
廢鋼:廢鋼主要是用于短流程電爐的煉鋼主料或是長流程轉爐中的煉鋼填料。廢鋼具有節能和環保的雙重功效,同采用礦石煉鐵后再煉鋼相比,用廢鋼直接煉鋼可節約能源60%,減少廢物排放80%。
中國廢鋼資源主要有企業內部回收量,企業社會采購量和進口廢鋼量。
【鋼鐵行業分析】相關文章:
鋼鐵行業對聯01-26
鋼鐵行業口號02-07
鋼鐵行業對聯02-05
鋼鐵行業并購凸顯04-29
加入WTO對我國鋼鐵行業的影響04-26
中國鋼鐵行業運行報告04-26
渣處理技術的發展與鋼鐵行業的環境經營04-26
渣處理技術的發展與鋼鐵行業的環境經營04-30
日本鋼鐵行業節能減排經驗及啟示04-29
鋼鐵行業鹽酸酸洗的環境影響評價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