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人教版生物必修一
高中生物必修1期末試題
(總分100分;考試時間90分鐘)
班級 座號 姓名 總分
第Ⅰ卷(選擇題 共60分)
∷注意:選擇題的答案答在第Ⅱ卷的表格內!
一. 選擇題(每題1.5分,共60分,答案填入后面表格中): 1.下列對生命系統結構層次的研究的正確順序是:( )
A. 細胞→組織→器官→系統→生物體→種群→群落→生態系統→生物圈 B. 細胞→組織→器官→系統→生物體→種群→群落→生物圈→生態系統 C. 細胞→組織→器官→系統→種群→生物體→群落→生態系統→生物圈 D. 細胞→組織→器官→生物體→系統→種群→群落→生態系統→生物圈 2.將低倍鏡換上高倍鏡時,一個視野內: ( )
A. 細胞數目增多,體積變大,視野變暗 B. 細胞數目減少,體積變小,視野變亮 C. 細胞數目增多,體積變小,視野變亮 D. 細胞數目減少,體積變大,視野變暗 3.區別組成蛋白質20種氨基酸的依據是 ( )
A.氨基酸數目不同 B.R基不同 C.羧基不大學網同 D.碳原子數目不同 4.在動物細胞中和植物細胞中以儲存能量的形式存在的糖類分別是 ( )
A.葡萄糖、淀粉 B.淀粉、糖原 C.糖原、淀粉 D.淀粉、葡萄糖 5.在榕樹的細胞和黃牛的細胞中,都能發現的細胞器有 ( )
A.中心體和內質網 B.線粒體和葉綠體 C.核糖體和線粒體 D.核糖體和葉綠體 6.生物體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遺傳信息的攜帶者、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生命活動的主要能源物質依次是 ( )
A.核酸、蛋白質、細胞、糖類 B.糖類、蛋白質、細胞、核酸 C.蛋白質、核酸、細胞、糖類 D.核酸、蛋白質、糖類、細胞
7.某蛋白質由2條肽鏈、502個氨基酸組成。在其脫水縮合的過程中,相對分子質量至少減少了 ( )
A.36 B.9000 C.9018 D.9072
8.牛奶中含有乳球蛋白和奶酪蛋白等物質,在奶牛的乳腺細胞中,與乳汁的合成與分泌功能有密切關系的細胞器有 ( )
A.核糖體、線粒體、內質網和高爾基體 B.線粒體、內質網、高爾基體和中心體 C.溶酶體、線粒體、核糖體和高爾基體 D.核糖體、白色體、高爾基體和內質網 9.圖1為實驗動物(羊)的生殖實驗示意圖。若動物個體II為多利羊,則動物個體II的性狀與下列哪種細胞所屬的個體性狀一致? ( )
A. a B. b C. c D. d 10、白細胞能吞噬綠膿桿菌,與這一現象有關的是 ( )
A.主動運輸 B.協助擴散
C.自由擴散 D.細胞膜半流動性
11.實驗表明,K+不能通過磷脂雙分子層的人工膜,但如在人工膜中加入少量纈氨霉素(含12個氨基酸的脂溶性抗菌素)時,K+則可以通過人工膜從高濃度向低濃度處擴散。則它通過人工膜的方式是 ( )
A.自由擴散 B.協助擴散 C.主動運輸 D.滲透作用
12.二次大戰后,在日本廣島生活的人癌癥發病率很高,原因是受__________作用( ) A.物理致癌因子 B.化學致癌因子 C.病毒致癌因子 D.煤焦油 13.觀察植物細胞有絲分裂實驗中,使細胞分散開的步驟是 ( )
A.室溫下解離 B.把根尖搗碎 C.加蓋玻片后進行壓片 D.以上三項 14.下列物質中,通過自由擴散方式進入小腸絨毛上皮細胞的是 ( ) A.氨基酸 B.膽固醇 C.Na+ D.葡萄糖
15.下列哪一項敘述表明高等動物細胞正在進行有絲分裂 ( ) A.核糖體活動加強 B.線粒體產生大量ATP C.中心體發出星射線 D.高爾基體數目增多
16.在細胞有絲分裂過程中,染色體、染色單體、DNA分子三者的數量比是1∶2∶2
時,該細胞所處的時期是 ( ) A.前期和中期 B.中期和后期 C.后期和末期 D.末期和前期 17.正在發生質壁分離的細胞,細胞液的濃度將 ( ) A.越來越小 B.不變 C.越來越大 D.等于零
18.航天艙里的綠色植物積累18 mol的O2,則可供宇航員細胞內多少摩爾的葡萄糖分解 ( )
A.6 mol B.12 mol C.18 mol D.3 mol
19.在細胞有絲分裂的過程中,DNA分子數相同,而染色體數目不同的時期是( ) A.間期和前期 B.中期和后期 C.前期和中期 D.中期和末期 20.雌果蠅體細胞中有8條染色體,在有絲分裂后期的細胞中染色體、染色單體和DNA
分子數目分別是( )
A.8、16、16 B.8、8、8 C.16、0、16 D.16、16、16 21.要清晰觀察細胞有絲分裂過程中染色體的形態和數目,最好是觀察( ) A.染色體包含兩條染色單體時的狀態 B.染色體開始出現時的狀態 C.染色體著絲點排列在赤道板時的狀態 D.染色體分別移向兩極時的狀態 22.在細胞有絲分裂前期,動物細胞與植物細胞的主要區別在于( ) A.染色體動態不同 B.核仁不發生解體 C.紡錘體形成不同 D.核膜破裂時期不同 23.細胞癌變的機理是( )
A.自然發生的B.原癌基因被激活C.細胞分化中特化出來的D.細胞衰老的必然結果
24.制作洋蔥根尖細胞有絲分裂裝片的次序是( )
A.解離→染色→漂洗→制片 B.染色→解離→漂洗→制片 C.解離→漂洗→染色→制片 D.漂洗→解離→染色→制片 25.細胞分化達到最大限度的時期是( )
A.受精卵時期 B.胚胎時期 C.有絲分裂時期 D.細胞的增殖時期
26.一分子過氧化氫酶能在1 min內使多個過氧化氫分子水解成水和氧,相當于Fe3?
催化速度的109
倍,但對糖的水解不起作用。這種現象說明酶分別具有( )
A.高效性;穩定性 B.高效性;專一性 C.多樣性;穩定性 D.高效性;多樣性 27.下列敘述中哪項不是酶的特征( )
A.活細胞產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質 B.酶的催化效率很高
C.一種酶只能催化一種或一類反應 D.酶在催化反應中本身也發生了變化 28.兩分子ATP中含有的高能磷酸鍵和磷酸基數分別是( ) A.6和6 B.4和6 C.6和4 D.4和4 29.螢火蟲發光所用的能量直接來自于( )
A.葡萄糖 B.蛋白質 C.脂肪 D.ATP
30.在光合作用過程中,光能轉變成活躍的化學能和活躍的化學能轉變成穩定化學能的過程分別發生在( )
A.均在光反應中 B.均在暗反應中 C.光反應和暗反應中 D.暗反應和光反應中 31.下列哪一組是光合作用暗反應所必需的物質( )
A.CO2、ATP、還原劑 B.CO2、ATP、H2O
C.CO2、H2O、葉綠素 D.CO2、H2O、還原劑 32.對質壁分離的正確解釋是( )
A.細胞質與細胞壁發生分離 B.細胞膜與細胞壁發生分離 C.原生質與細胞壁發生分離 D.原生質層與細胞壁發生分離
33.有人通過觀察發現,陰生植物經蒸騰作用散失的水量要比陽生植物經蒸騰作用散失的水量少得多,但陰生植物也沒有表現出礦質營養缺乏癥,這一現象說明( ) A.陰生植物需要的水量少 B.陰生植物需要的礦質營養少 C.蒸騰作用對根吸收水分和礦質元素的影響相同
D.根對水分和礦質元素的吸收是兩個相對獨立的過程
34.在有氧呼吸過程中,水分子參與反應的過程和生成水分子的過程分別在( ) A.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 B.第二階段和第三階段 C.第一階段和第三階段 D.第三階段和第二階段
35.在現代社會中,肥胖是一種常見的現象,很多人為肥胖而煩惱,減肥已經成為時尚。許多廠家也在紛紛開發減肥保健飲料或藥物。下列是有關減肥的幾種說法,你認為最不科學、最不合理的減肥方法是( )
A.控制飲食,使每天攝入的能量小于每天消耗的能量 B.加強鍛煉,增加每天的能量消耗 C.大量服用減肥藥物或減肥保健飲料
D.控制飲食,少吃或不吃含脂肪類物質較多的食物,但可適宜多吃一些含維生素較多的蔬菜水果等,以保證營養的供應
36.用紙層析法分解葉綠素中的色素,結果在濾紙條上出現四條色素帶,從上而下依次為( )
A.胡蘿卜素、葉黃素、葉綠素a、葉綠素b B.胡蘿卜素、葉綠素a、葉綠素b、葉黃素 C.葉綠素a、葉綠素b、葉黃素、胡蘿卜素 D.葉黃素、葉綠素a、葉綠素b、胡蘿卜素
37.制作泡菜時,泡菜壇子必須密封的原因是( )
A.防止產生的乳酸揮發掉 B.防止水分過分蒸發 C.防止氧氣進入壇內抑制發酵 D.防止壇內蔬菜萎蔫
38.在ATPADP+Pi+能量的反應式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物質和能量都是可逆地,酶相同 B.物質和能量都是不可逆的,酶不相同
C.物質是可逆的,能量是不可逆的,酶不相同 D.能量是不可逆的,物質是不可逆的,酶相同
39.將單細胞綠藻置于25℃適宜的光照和充足的CO2條件下培養,經過一段時間后,突然停止光照,發現綠藻體內三碳化合物的含量突然上升,這是由于 ( )
①沒有[H]和ATP供應,三碳化合物的還原停止,三碳化合物不能形成糖類等物質,積累了許多的三碳化合物所致 ②暗反應仍進行,CO2與五碳化合物結合,繼續形成三碳化合物 ③光反應停止,不能形成[H]和ATP ④光反應仍進行,形成[H]和ATP A.④③② B.③②① C.④② D.③②
40.在進行葉綠素提取和分離的實驗時不讓層析液沒及濾液細線的原因是( ) A.濾紙上幾種色素會擴散不均勻而影響實驗結果 B.濾紙上的濾液細線會變粗而使色素太分散 C.色素會溶解在層析液中而使實驗失敗 D.濾紙上的幾種色素會混合起來不分散
班級 座號 姓名 總分 一、選擇題(每個1.5分,共40題,計60分)
第Ⅱ卷(非選擇題 共40分)
1. (1分)實驗表明脂溶性物質(如維生素D)可優先通過細胞膜擴散到細胞內部,這是因為細胞膜骨架是由______雙分子層構成的。
2.(4分)甲圖是細胞在有絲分裂過程中,DNA分子變化曲線圖,乙圖是細胞在有絲
分裂過程中,染色體變化曲線圖。分析甲、乙兩幅曲線圖,回答問題:
(1)在甲曲線中,A→B段DNA含量加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乙曲線中,B→C段染色體數目加倍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結果。
(3)從甲乙兩條曲線可以看出,進入細胞分裂末期后,子細胞中DNA分子數和染色體數與分裂前的母細胞相比________(增多 保持不變 減少)〈選詞填空〉。 3.(7分)下面是綠色植物體內ATP與ADP的互換式:
ATPADP+Pi+能量,請回答:
(1)A代表________,P代表________,~代表________,Pi代表________。 (2)當反應從左向右進行時,釋放的能量供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當反應從右向左進行時,所需的能量來源于________作用和________作用。
4.(10分)下圖表示處于不同生理狀態的三個洋蔥鱗片時表皮細胞,請回答:
(1)A細胞處于何種生理狀態________。
(2)圖中細胞液濃度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圖所示,A、B、C三個細胞處于不同濃度的溶液中,則A圖與B圖細胞所處的外界溶液濃度關系是________>________。
(4)假設將洋蔥鱗片葉表皮細胞制成裝片,并使之處于高滲溶液中而發生質壁分
離,用顯微鏡觀察一個細胞的質壁分離過程,發現該細胞形態變化的順序將如上圖所示的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圖中標號①處的物質是________。
5.(12分)下圖是光合作用過程的圖解,請對圖仔細分析后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H過程表示________________,I過程表示________________。
(2)圖中A代表_____________,其生理功能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圖中B來自于________________,它是通過葉片的________結構排到大氣中的。 (4)圖中C在葉綠體中形成的部位是________________,其生物作用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圖中D物質所含的能量最后貯存到________(填圖中的字母)。
(6)如果將一株在光下的植物,突然轉移到黑暗的地方,則圖中哪一種物質的量將會有較大幅度的增加________。
A.F B.D C.J D.G (7)請寫出光合作用的總反應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請寫出圖中E的結構簡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6分)為驗證PH對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響,實驗如下:
Ⅰ操作步驟:
(1)在1——5號試管中分別加入0.5%的淀粉液2ml。 (2)加完淀粉液后,向各試管中加入相應的緩沖液 3.00ml,
使各試管中反應液的PH依次穩定在5.00、6.20、6.80、7.40、8.00。
(3)分別向1——5號試管中加入0.5%的唾液1ml,然后進行37℃恒溫水浴。 (4)反應過程中,每隔1分鐘從第3號試管中取出一滴反應液,滴在比色板上,加一滴碘液顯色,待呈橙黃色時,立即取出5支試管,加碘液顯色并比色,記錄結果。
Ⅱ結果見下表: (注:“+”表示藍色的程度)
Ⅲ請回答:
(1)實驗過程中要選擇37℃恒溫,原因是 ; 。 (2)3號試管加碘液后出現橙黃色,說明 。 (3)如果反應速度過快,應當對唾液做怎樣的調整? 。 (4)該實驗得出的結論是 ;酶的最適PH是 。
【生物必修一】相關文章:
高一生物必修一教案03-06
人教版生物必修一知識點總結07-23
高一生物必修一總結11-22
生物必修一細胞的增殖知識點總結04-25
生物必修一開學第一課教案11-09
生物必修二教學計劃01-16
生物必修探索生物大分子的奧秘教案08-25
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識點09-16
高一生物必修1實驗計劃03-17
生物必修一第四章知識總結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