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要認錯嗎? (跟上孩子成長的腳步讀后感)
作者: 小巫 書名: 跟上孩子成長的腳步:國際化視野中的教育感悟 出版社: 民主與建設出版社 出版年: 2007-01-01 (跟上孩子成長的腳步讀后感) TITLE=要認錯嗎? 8/7/2009 10:44:24 AM 小巫算是大陸育兒教育專家的當紅炸子雞,在論壇上很多爸媽會推薦他的書,我還在小區里見一位媽媽一口氣將小巫前三本書買齊,準備好好學習!父虾⒆映砷L的腳步」是我拜讀的第一本,翻看了目錄后我從下篇「讓孩子做孩子」開始讀,馬上被一個似乎是真實發生過的幼兒園雪球事件震憾住。 看了這個事件與書中園長的話,給了我在處理幼兒肢體沖突很大的沖擊與反思。我甚至不禁思考以前我是否做錯了呢? 「千萬不要逼迫孩子承認錯誤。沒有任何一個孩子愿意在家長面前承認自己做錯了,讓他們進行口頭檢討,是極大的羞辱。不要為了滿足自己成年人的尊嚴感,而去傷害孩子的自尊心!筽237 當Ray二歲后,我會要求他在做錯事后向對方道歉,那時可能是年紀小,他還不是很明白道歉的內含意義,因此很順從的去說對不起。不過幾個月后我發現他開始有”我不要說對不起”的抵觸心理,尤其是他還在生氣時,可能是覺得自己沒有錯,或者對方錯的比較多時。 我會特別注意不要讓小孩的道歉流于形式,有些長輩會教孩子”你去向媽媽道個歉就好了”,有時還加上一句”你去跟媽媽說以后我不會再做了”,然后小孩照念,事情不了了之。我覺得這種做法混淆了焦點,好像爸媽生氣需要小孩道歉來消氣,而小孩什么地方做錯了,要怎么做才對,他還是搞不清楚。 最初我認為小孩去向對方(通常是小孩)為自己的行為表示歉意還是必要的,盡管對方也不明白,或者早不介意了。當我苦心讓Ray同意了自己做得不好的地方,并同意去道歉時,見到對方小孩早就忘了曾經爭同一個玩具、或者被咬的事,我也曾想過這個”道歉形式”的必要性,或者讓二個小朋友自己和好(又在一起)更自然? 有一回在沙坑玩,Ray奪了他人手上的挖沙工具,我把他拉到一旁,告訴他他的行為哪里不好,并且問他類似的情形還可以怎么做,然后要求他去向對方道歉,看了小巫的書,我反思到:對大人而言,要公開認錯都不容易,我如此要求Ray,會不會太嚴苛了。可是根據小孩的特性,若不立即處理,達不到糾正的效果。怎么做比較好呢? 以前我會要求Ray道了歉才可以繼續玩,如果覺得自己沒有錯,那就得在房間里”好好想一想”,回到臺灣雖然Ray有時有些對大人不禮貌的行為,但我也就當時指出來,沒有再多說什么。 沒想到回到了上海,一天Ray突然告訴我”我兇青青阿姨了”,我沒怎么在意的說”是呀,你兇青青阿姨,她好傷心”,他自己又進一步的反省”我還踢青青阿姨”。于是我提議要不要打個電話給青青阿姨,他說「好」,然后在電話中聽到他自己說「以后我不會再兇你」,把另一頭的青青阿姨感動死了。 「早在1歲多,孩子就有了”標準”和”原則”這種概念,一旦自己的行為達不到標準,他們會焦慮、憤怒或者沮喪,甚至會大哭大鬧,這是秩序感敏感期的特點。兒童天生的秩序感,就是道德感的起源和基礎。在4~6歲這個階段,當兒童看到自己的行為違背了某些標準和原則的時候,即便沒有成年人目睹事件的過程,他們也會經歷強烈的自我譴責。當內疚和自我譴責逐漸超過對懲罰的恐懼時,兒童的道德感就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 父母應該做的,就是盡量保持平靜,淡化孩子對懲罰的恐懼,不要讓我們的情緒反應嚇著他們,不要剝奪他們體驗自己情緒的機會。因為當孩子體驗了過深的恐懼,而不能接觸自我譴責時,他們就無法成長了。一旦發現掩蓋事實能夠讓他們脫離責任,那么他們就的確掌握了”撒謊”這門武器了!挂浴负⒆诱娴牟粫比鲋e”嗎?」p235 看到這段話,再想起這件事,也許以后我應給Ray更多的時間去想,而不是在壓力下承認錯誤。以他現在的認知,我相信他能分辨自己什么樣的行為是不適當的了。也恍然明白1歲多時,Ray遇到很簡單卻做不到的事會特別焦急的亂叫,我們以為是像Ray爸的個性,聰明的人對愚笨的行為特別沒有容忍度,這時才明白是秩序感使然。 【相關鏈接】 豆瓣帥帥媽媽的評論【要認錯嗎? (跟上孩子成長的腳步讀后感】相關文章:
成長的腳步02-20
成長的腳步02-20
成長的腳步作文01-17
成長的腳步作文01-07
成長的腳步小學作文04-29
成長的腳步初中作文11-19
成長的腳步作文15篇02-11
成長的腳步作文(精選43篇)09-11
成長的腳步作文15篇01-09
成長的腳步作文(15篇)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