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囗另类BBWSeⅹHD,av狼论坛,精品一卡2卡三卡4卡乱码理论,体育生gv老师浪小辉3p警察

認真地對待常識--司法規律的幾個問題(《潘恩選集》讀后感)

時間:2023-04-28 03:35:22 讀后感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認真地對待常識--關于司法規律的幾個問題(《潘恩選集》讀后感)

"有些作者把社會和政府混為一談,弄得它們彼此沒有多少區別,甚或完全沒有區別;而實際上它們不但不是一回事,而且有不同的起源。社會是由我們的欲望所產生的,政府是由我們的邪惡所產生的;前者使我們一體同心,從而積極地增進我們的幸福,后者制止我們的惡行,從而消極地增進我們的幸福…這便是政府的起源和興起"。(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分科本·政法《潘恩選集》第3頁,商務印書館2011年版)這是美國獨立戰爭爆發時政治思想家托馬斯·潘恩(1737-1809)所發表的《常識》中的一段話。潘恩從"社會"與"政府"的區別的"常識"入手,揭示了世襲君主制度的罪惡,痛斥英國國王殘暴無能,主張獨立后的美國應該建立共和國,公開提出美國獨立問題。這些看似平淡的論述,卻點燃了北美人民心中郁積的怒火,指引了獨立戰爭的發展方向。就這樣,《常識》成了獨立戰爭時期人民大眾的教科書,奠定了美國獨立建國的思想根基。

認真地對待常識--關于司法規律的幾個問題(《潘恩選集》讀后感)

"常識"問題,表面看似簡單,實則關系重大。所謂"常識",就是那些人所共知的普遍道理和知識;"常識"之中,往往包含著一般的規律,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是"自然和理性"的呼聲,代表社會生活的"常態"。我國古人常說"世道人心",拿現代的話說,就是人性和國情,實際上也就是生產、生活和做人的基本法則。這方面,我國有著豐富的"國粹"。例如,"二十四節氣"、《增廣賢文》等等,都是傳統社會中國人必須自幼學習、爛熟于心、靈活運用的"生活法則"、"生存策略"。不了解這些國粹,就是"沒文化";違背這些"常識",必然與社會格格不入,甚至"離經叛道",成為反社會的力量。因此,遵循"常識",按照"常識"的要求行為,是保持社會和諧穩定和實現國家長治久安的必然要求,也是現代公民的基本素養。認真地對待"常識",按客觀規律辦事,也是各項事業建設和發展的基本要求。

然而,在當前我國的司法活動和司法改革過程中,卻出現許多與法治的"常識"和司法的規律要求不符的現象,不能不引起人們的關注和思考。

"司法機關依法獨立行使職權",也就是通常所謂"司法獨立"或"獨立司法",不僅是世界各國公認的基本法治準則,也是我國憲法和法律明文規定的基本法則。但是,最近幾年來,法院系統在審理一些社會影響較大的案件時,往往受到各種干擾甚至破壞。有的案件,符合立案標準,卻不能立案,原因是"領導關照",擔心糾紛進入司法程序,會"妨礙招商引資",或"影響社會穩定";有的案件,事實清楚,證據確鑿充分,程序也沒有問題,該按時結案的卻不能結,當事人無可奈何,只好尋求其它途徑解決問題;有的案件,按照合法的司法程序,已經形成司法裁判,但是經過"某方面"研究,一切程序推倒重來,必須按照新定下的"基調"重新審理。

司法公開是現代法治國家的另一個司法信條,是法治社會的重要標志,是我國民主與法制建設的現實需要,也是踐行司法為民、實現司法民主的關鍵。我國相關法律明文規定,除涉及國家機密、商業機密、個人隱私或未成年人利益的案件外等,其余案件必須公開審判。今年初,最高人民法院公布實施了《關于司法公開的六項規定》,加大司法開放性和透明度。按照這一原則,公開審理的案件,新聞機構有權采訪報道;同時,司法機關得到新聞機構的關注和監督,也有助于克服壓力,促進司法公正,使司法工作得到更多的理解。然而,司法公開的原則在一些地方卻不能得到尊重和實現。一方面,該公開的案件不公開審理,新聞記者上了"黑名單",被勒令限制采訪,當事人也被限制表達自由,不能尋求輿論的幫助;另一方面,有的媒體罔顧事實,在報道中偏聽偏信,"一邊倒",夸大矛盾,渲染對立,先入為主,導致"媒體審判"的詬病。上述情況都破壞了司法公開和新聞自由的平衡,既不利于塑造公正、廉潔的司法形象,也妨礙了公眾和媒體的表達和監督的權利。

法治國家的建設,不僅取決于公正、廉潔、高效的司法職業人員,取決于敢于仗義執言、為民請命的新聞輿論,更決定于自覺維護法律權威、信守司法裁決的普通民眾。如果民眾在打官司時只接受自己想要的裁判結果,一旦判決不能滿足自己的訴愿,甚至于不完全滿足自己的訴求時,便無端懷疑司法審判的公正性,不履行法律義務,纏訟鬧訪;或者轉移財產,不執行生效法律文書;或者對司法人員伺機報復,捏造事實,誹謗誣告,惡語中傷等等,都背離了法治國家對公民的基本要求。只享受法律帶給我們的權利和好處,卻不愿承擔法律加于我們的義務和不便,這難道不是違背了人類社會生活的基本常識嗎?如果一個國家的公民都做如此打算,怎能指望去建成一個法治的國家呢?

上述違背法治常識和司法規律的現象,給我國正在起步的法治事業造成嚴重的障礙和損失--當事人的權利不能得到有效的保護,司法資源遭到嚴重浪費;法律的權威總是處于"零"起步階段,無法形成積累,司法公信也無從談起,公眾也始終無法真正享受司法帶來的福祉。更為嚴重的是,社會矛盾的疊加,不僅造成信訪壓力不斷增加,增加處理問題的社會難度和成本,還為非法"調查"、非法"執行"、非法"保護"等惡勢力提供了生存空間,為"黑社會"的存在和發展提供了土壤。人們常說,司法是實現社會公正的最后一道防線。上述情形,卻始終在破壞這道防線。這既是司法的悲哀,更是公眾的損失!

"司法就是以和平的方式解決社會糾紛"。人類文明的發展表明,沒有法治的支撐,社會必將處于分崩離析的邊緣;沒有公正的司法,就喪失了起碼的社會正義的標準和法律秩序的柱石,也就不可能發揮法治的應有功能。因此,視法治"常識"為玩物,把司法規律當作兒戲,無論如何也無法真正建設一個法治的國家,所謂司法公正永遠只是個高貴的夢囈而已。認真地對待法治的"常識",嚴格按照司法的規律辦事,這是現代法治國家的基本要求,也是現代社會公民的應有素質和覺悟。

羅馬法是西方文明給世界做出的基本貢獻之一,它開創了一個依靠法律治理國家的偉大傳統,而且還"持久地征服了世界"(耶林語)。羅馬法的偉大,就在于它使得人類權利獲得了一個真實可靠的法律保障,在市民的自由和法律權威之間維持了一個高度的平衡。德國歷史學家特奧多爾·蒙森曾說,"羅馬人民肯定并忍受一項法制,因為在這一法制中,自由和管轄的、所有制和法律程序的永恒原則曾經不折不扣地、毫不容情的起著統治作用,而且直到今日仍然如此,羅馬的偉大正是存在于此并奠基于此。"要把我國建設成為一個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我們所需要的不正是偉大的羅馬法和同樣偉大的羅馬市民嗎?!

(國家法官學院曹全來文章《學習時報》2011年9月19日供稿人zf-wlp)

【認真地對待常識--司法規律的幾個問題(《潘恩選集》讀后感)】相關文章:

《認一認》教案02-20

《認一認4》教學反思08-30

《認一認》教案設計09-08

選集的作文09-19

小班數學《認一認》教案03-29

合起來認一認二教案04-26

商鋪認籌方案04-02

認位置教學反思04-05

認籌活動方案01-04

規律的作文08-3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化隆| 城步| 云霄县| 峡江县| 铜陵市| 无棣县| 屏东县| 香格里拉县| 衡山县| 瑞金市| 潼关县| 呈贡县| 刚察县| 克拉玛依市| 涟源市| 舟曲县| 响水县| 广昌县| 威远县| 平利县| 泗水县| 肃宁县| 星座| 平乡县| 正宁县| 汉沽区| 偃师市| 南陵县| 旌德县| 洪江市| 宣汉县| 广水市| 吉木乃县| 阳江市| 梧州市| 弋阳县| 蓝山县| 明溪县| 富川| 安西县| 仙桃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