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記敘文常見題型和答題技巧
記敘文的主要特點是以記敘為主,采取綜合表達的方法,包括記敘中的描寫。記敘中的說明。記敘中的議論和抒情等。下面是記敘文常見題型和答題技巧,為大家提供參考。
一、概括文章內容和歸納文章中心思想
技巧:找出中心句,中心句通常在文章首、尾的議論抒情句中。
方法:看題目、人物(事物)、事件,進行綜合、概括。 強調三個部分:內容是什么,文章怎么樣,作者怎么看待。即:內容+作者情感態度。
答題格式:此文記敘了(描寫了、說明了)……的故事(事跡、經過、事件、景物),即 什么人+干什么(這可以作為一句話概括文章內容),表現了(贊美了、揭示了、諷刺了、反映了、歌頌了、揭露了、批判了)……或抒發了作者的……的感情。
二、劃分層次
1、按時間劃分(找表示時間的短語)
2、按地點劃分(找表示地點的短語)
3、按事情發展過程(找各個事件)
4、按照情感變化過程分(找表達情感詞)
5、總分總(掐頭去尾)
三、記敘線索及作用
線索種類:物線、事線、人線、感情線、時間線、地點線、見聞線
線索判斷技巧:看題目,看議論抒情句,看多次出現的字眼
作用:是貫穿全文的脈絡,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機地連在一起,使文章條理清楚、層次清晰。
示例:
。1)以具體事物或事物的特征為線索。
。2)以人物或人物的特征為線索。
(3)以中心事件為線索。
。4)以思想感情為線索。
。5)以時間推移或空間變換為線索。
(6)以“我”的所見所聞為線索。
四、為文章或文段擬標題
為文章擬題目技巧:找文章的線索或中心,依據有(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 (3)核心事件(4)作者情感
為文段擬小標題技巧:看開頭、看結尾、看中心句、看過渡句、看反復出現的詞語、句子。語言要求簡練,一般在6個字左右。
五、理解題目的含義及作用
題目是文章的“眼睛”,文章的題目總能或顯或隱地傳達出文章的主題。分析題目的含義應從字面意思和深層含義(即與中心相聯系)兩方面來考慮。具體、形象的題目,能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含蓄雋永、意味深長的題目,能引起讀者的思考;也有的題目直接揭示中心、點明主旨。
六、分析詞語的含義與作用
方法: 結合語境分析結合內容分析語意的變化(主旨、人物心理性格、感情等)從修辭、語氣、句式、感情色彩、語體色彩、語言風格等方面分析表達效果。
答題格式:答:“××”一詞原指…,這里指…,起到了…的作用。
如問能不能換,則答題格式為:“××”用一詞,生動形象地表現了…,如果換成“××”,就沒有這種效果了,所以不能換。
七、分析句子的作用和評析句子
1、劃線句的作用
答題格式:結構上承上啟下(——結合文章內容,如何承上,如何啟下);內容上為下文寫什么鋪墊;與下文什么對比,突出什么的……的特點;揭示了……的中心;語言上運用……修辭手法,表達了什么的……特點(感情)
2、一句話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開篇點題;渲染氣氛(記敘文、小說),埋下伏筆(記敘文、小說),設置懸念(小說作鋪墊;總領下文;
(2)文中:承接上文、引出下文、承上啟下(過渡)、為后文作鋪墊、埋下伏筆
(3)文末:點明中心、深化主題、照應開頭
3、評價、賞析一句話應從兩個方面入手
。1)評寫作特色、語言特色,如用了什么修辭手法、表現手法,語言或生動或優美或講求對稱或準確嚴密……
(2)再評思想內涵,即闡明這一句表達了什么觀點,給你什么感受、啟迪、教育……
八、表達方式的作用
表達方式有:記敘(敘述)、議論、抒情、描寫、說明
1、議論:是引發讀者思考,點明人物或事件的意義,突出中心,升華主題,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記敘文結尾的議論:畫龍點睛地揭示人物和事件的意義,以深化主題。
段與段之間的議論,能起到承上啟下和突出中心的妙用。
2、抒情:是抒發作者真摯深沉的情感,引發讀者的感情共鳴,使文章具有強大的感染力。
記敘文中的抒情有直接抒情,有間接抒情。
直接抒情是直抒胸臆,直接抒發自己對事物的思想感情。
間接抒情包括借景抒情、融情于敘、融情于議、借物抒情、借夢抒情等
3、說明:是為了簡要地解說事物,闡明事理,使所敘之人、事、物更清楚。
九、常用寫作手法及作用
1、象征手法: ……象征……,表達了……的情感,增強了文章的表現力。
2、對比手法 :通過對比,突出事物或描寫對象的特點,更好地表現了文章的主題。
3、諷刺手法。運用比喻、夸張等手段和方法對人或事物進行揭露、批判和嘲笑,加強深刻性和批判性,使語言辛辣幽默 。
4、 欲揚先抑和先揚后抑。 先貶抑再大力頌揚所描寫的對象,上下文形成對比,突出所寫的對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
5、襯托(側面烘托)手法和正面描寫。 以次要人或事物襯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點、性格、思想、感情等。
6、前后照應(首尾呼應) 使情節完整、結構嚴謹、中心突出。
7、設置懸念能引起讀者注意,引出文章的說明內容等。
十、記敘順序及作用
1、順敘(按事情發展先后順序) 作用:敘事有頭有尾,條理清晰,讀起來脈絡清楚、印象深刻。
2、倒敘(先寫結果或事件過程中的一部分,再交待前面發生的事。) 作用:制造懸念、吸引讀者,避免敘述的平鋪直敘,增強文章的生動性。
3、插敘(敘事時中斷,插入相關的另一件事。) 作用:對情節起補充、襯托作用,豐富形象,突出中心,使故事情節更集中。
十一、人稱的作用
第一人稱:親切,自然,真實,適于心理描寫,便于刻畫人物形象及性格特征。
第二人稱:便于情感交流。
第三人稱:顯得客觀,不受時空限制,便于敘事和議論
十二、修辭方法及作用
注意:必須結合相關語句分析。
1、比喻:形象生動、簡潔凝練地描寫事物、講解道理。生動形象地寫出xx事物的xx特點;表達某種情感或觀點。
2、擬人:賦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動作,使物人格化,生動形象地寫出xx事物的xx特點。
3、夸張:突出特征,揭示本質,給讀者以鮮明而強烈的印象。
4、排比:增強語勢,便于表達強烈的感情。議論文中增強文章氣勢,增加感染力、說服力。
5、對偶:形式整齊,音韻和諧,互相映襯,互為補充。
6、反復:強調某種意思,表達強烈的感情,富有感染力。
7、設問:自問自答,引人注意,發人深思。
8、反問:態度鮮明,加強語氣,強烈抒情。
十三、根據語境,補寫心理活動:
1、必須用第一人稱;2、必須仔細研讀具體語境。
十四、分析描寫的作用
1、解描寫的幾種形式
。1)從不同的感覺來描寫(視覺、聽覺、味覺、嗅覺、觸覺)
。2)以動襯靜,動靜結合
。3)正面與側面,直接與間接
2、人物描寫的方法
(1)正面描寫:包括肖像描寫、外貌描寫、神態描寫、動作描寫、語言(對話)描寫、心理描寫等。其作用是: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和作品主題。
答題格式:
①肖像(外貌)描寫(包括神態描寫)(描寫人物容貌、衣著、神情、姿態等):交代了人物的××身份、××地位、××處境、經歷以及××心理狀態、××思想性格等情況。
、谡Z言(對話)描寫和行動(動作)描寫:形象生動地表現出人物的××心理(心情),并反映了人物 的××性格特征或××精神品質。有時還推動了情節的發展。
、坌睦砻鑼懀盒蜗笊鷦拥胤从吵鋈宋锏摹痢了枷耄沂玖巳宋锏摹痢列愿窕蛘摺痢疗焚|。
。2)側面描寫作用是:襯托了人物某種思想感情或某種性格特征。
3、環境描寫:分社會環境描寫自然環境描寫。
答題格式:
(1)自然環境(描寫自然景觀如人物活動的時間、地點、天氣、季節和景物場景):交代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及人物活動的空間,渲染××環境氣氛、烘托人物的××情感、預示人物的××命運、表現人物某性格、推動故事情節的發展; 揭示文章主題。
(2)社會環境(描寫社會狀況或者人物活動的場景和周圍(室內)的布局、陳設):交代故事發生的××時代背景、時代特征、社會習俗、思想觀念和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渲染××環境氣氛。襯托人物心情,推動情節發展,深化主題,揭示人物性格和命運產生的原因。
十五、談閱讀的看法、體會、啟示等
要用第一人稱,按總分總的順序答題。
先指出本文蘊含著的思想意義以及你從文中得到的收獲、體會、明白的道理,可找出文中能表現作者情感的句子和文章主題的句子回答。
再結合文中和生活中具體的事例、材料加以舉例說明,闡明理由,最后點明所以我們應該怎樣怎樣。
十六、限字題的解答
要做到句子簡明、完整、通順、明確。
1、根據題目要求作完全準確的表述(此時不要過多地考慮字數的多少);
2、對照字數要求進行簡縮:① 去除無關緊要的修飾語,② 多音節詞改為單音節詞,③用簡稱(尤其是地名)。
3、將句子連起來讀一遍,看是否有語病,如有,必須修改。
十七、句子比較分析題
常見題意:原句換成改句行不行?或原句與改句哪個好?
答題方法及步驟:先表明觀點(行不行,哪個好);再分析原句優點;最后分析改句缺點。
十八、去掉某詞或換詞比較分析題
先回答可以還是不可以;(一般情況不可以,特別是書上的原文時)。
再解釋詞義,比較兩個詞含義上的差別,并結合句子分析為何要用該詞(強調突出了或限制說明了或修飾限制了+句子具體表達效果,哪個表達效果更好,更能形象或恰如其分地表現某物某特點)
最后點明不用或調換后,語境有何變化(不用,不能體現語言的準確、嚴密、生動、形象或與事實不符或太絕對,用了,體現語言的準確、生動、形象或嚴密。)
十九、文中的關鍵詞語、句子的位置能否調換
先答:能或否(一般不能)
再分析,詞語:分別解釋兩個詞。句子:簡單概括這兩段或兩部分的內容。
最后說明理由,詞語:為何這樣安排先后順序(強調其中一個或與前文順序一致或符合搭配習慣,內在的順序)。句子:指出這兩句有什么關系,所以不能調換(若是說明文則看是時間順序或空間順序或邏輯順序;若是其他文體則看是并列式或層進式或總分式)。
記敘文文體知識梳理 ?碱}型及答題技巧
記敘文文體知識梳理
1.記敘文六要素
2.線索
3.記敘順序及作用
4.記敘人稱
5.寫作手法
記敘文?碱}型及答題技巧
1.內容概括
2.段落作用
3.題目含義及作用
4.賞析句子
5.景物描寫作用
6.分析人物形象
7.分析人物心理
8.次要人物的作用
【記敘文常見題型和答題技巧】相關文章:
初中古詩詞鑒賞常見題型及答題技巧12-13
中考歷史類題型答題技巧02-02
2016考研英語:新題型答題技巧解讀05-01
高考短文改錯題型分析及答題技巧初探05-02
聽力測試考查點和答題技巧05-04
考研英語新題型答題方法04-28
中考語文記敘文閱讀答題技巧及套路04-30
散文答題技巧01-29
散文閱讀答題技巧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