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囗另类BBWSeⅹHD,av狼论坛,精品一卡2卡三卡4卡乱码理论,体育生gv老师浪小辉3p警察

小學數學日記

時間:2023-01-21 13:01:16 日記 我要投稿

小學數學日記【熱】

  一天將要結束了,相信大家都有不少體會吧,需要認真地為此寫一篇日記了。為了讓您不再為寫日記頭疼,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學數學日記,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學數學日記【熱】

小學數學日記1

  以前,我一直認為學習求最小公倍數這種知識枯燥無味,整天與求11和12最小公倍數類似這樣問題打交道,真是煩死人,總覺得學習這些知識在生活中沒有什么用處。然而,有一件事卻改變了我看法。

  那是前不久事了,爺爺和我一起乘坐2路汽車去青少年宮。就在車子快要出發時,1路汽車正好與我們同時出發,此時爺爺看前面這兩輛車,突然笑著對我說:“澤群,爺爺出個問題考考你,好不好?”我胸有成竹地回答道:“行!”“那你聽好了,如果1路車每3分鐘發車一次,2路車每5分鐘發車一次,這兩輛車至少要經過多少分鐘后又能同時發車呢?”稍停片刻,我說:“爺爺,你出這道題還缺一個條件:1路車和2路車起點是在同一個地方。”爺爺聽了我話,恍然大悟地拍了一下自個聰明禿頂腦袋,笑著說:“我這個‘數學博士’也有糊涂時候,出題不夠嚴密,還是澤群想得周全。”我和爺爺開心地哈哈大笑起來。此時爺爺說:“那好,現在假設是同一個起點站,你說說用什么方法來解答?”我想了想,脫口而出:“再過15分鐘。因為3和5是互質數,求互質數最小公倍數就等于這兩個數乘積(3×5=15),所以15就是它們最小公倍數,也就是兩路車至少要再過15分鐘能同時發車。”爺爺聽了,夸我:“答案正確!100分。”耶!聽了爺爺話。我高興地舉起雙手。

  這件事中,我明白了一個道理:數學知識在現實生活中真是無處不在啊。

小學數學日記2

  今天,我去學校回家后,包好書皮,就開始計算這學期我支出的費用。

  首先是學費。學費410元,加上飲水費20元,共430元。接著是奧林匹克數學學校的收費180元,估計還要20元的乘車費用,共200元。還有練習本的'錢:《課課通》2本21·5元;《英語練習》1本9·9元;2本《試卷課課通》15·9元;《江蘇大試卷》3本21元。21·5+9。9+15·9+13+21=81·3(元)。

  學習用費:430+200+81·3=711·3(元)。

  生活用費:這學期大概要喝完5箱牛奶,5×30=150(元)。每頓飯大概要2~3元,算它2·5元,2。5×3×30×5=1125(元)。“還有什么呢?”我咬著鉛筆自言自語道,“還有你的學習用品。”哎,媽媽回來了。沒錯,還有學習用品。

  學習用品:一只筆袋8元,一只鉛筆盒3元(很便宜,清倉貨),六枝鉛筆3元,一塊橡皮0·5元,兩把三角尺1元,兩枝自動鉛筆5元,8+3+0·5+1+5=20·5(元)。

  總支出:711·3+150+1125+20·5=20xx·8(元)。

  哇,沒想到,平時不太花錢的我,竟然會讓父母花20xx·8元錢在我這一學期上。看來,我可要節約用錢呀!

小學數學日記3

  今天,天氣晴朗,我和母親來到百惠商場準備春節的食物。

  走進商場,我首先想到的就是蛋黃派。我飛快地左躲右閃地跑到擺放蛋黃派的貨架前,看見標價上寫著14元。我毫不猶豫地拿下了一包。我一眼看見了外盒上寫著凈含量279g,共有12枚。

  我拿著蛋黃派蹦蹦跳跳地回到母親的身邊。

  我用試探的口吻問母親:“我們買立頓奶茶好嗎?”母親爽快地回答說:“好的。”我慢慢地走到買立頓奶茶的'貨架前,看見有五種味道的立頓奶茶。我想了想,就選了一種“金裝倍醇”的奶茶。我看見標價每盒18.5元,凈含量165g,內含10包。我一把拿下一盒,又跑回了母親的身邊。

  母親說:“你去幫我拿一盒雀巢咖啡吧”。我仔細地找呀找呀,終于找到了擺放咖啡的貨架。我選了一盒內裝42包還送6包的雀巢咖啡,標價才40元,那就是48包了。我看了看凈含量624g。我拿著咖啡不緊不慢地回到母親身邊。母親看看手表說:“時間不早了,我們今天的購物就此結束吧。我們現在去收銀臺結帳。”

  今天,我和母親去百惠商場買了蛋黃派、立頓奶茶、咖啡。我們來到收銀臺前結帳。我算了算,這次購物共花了72.5元,所有物品的凈含量一共有1068g。

  這次購物使我感受到了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是多么廣泛。

小學數學日記4

  6月13日 星期五 晴

  今天中午,為了能把筷子體積測得更準確,我叫爸爸從化學室拿了一個細長的量筒,刻度單位更小,每個單位只有1立方厘米。此時,我似乎感覺到了勝利在向我招手,真可謂萬事具備,只差動手實驗了。首先,我用鉛筆在一次性筷子上劃了一道分界線,將筷子平均分成兩段,并用水浸泡,以免筷子在測定過程中洗水。隨后,將筷子插入量筒中,并用滴管將水滴入量筒中,讓量筒內的水漲到筷子的分界線上,記下量筒內的.水位刻度(38毫升)后,將筷子從量筒內取出,再記下量筒內的水位刻度(34.5毫升),前后兩次水位刻度之差就是這一部分筷子的體積,即3.5立方厘米。用同樣的方法,我又測量了筷子另一部分的體積是5立方厘米,兩次測定結果相加得到這雙筷子的體積為8.5立方厘米。當我得到這個結果時,我興奮地叫了,此時的我是多么自豪、多么驕傲啊!接著,我又按每人一天使用3雙計算出了我們學校(1500人)及全國(12億)一年消耗的一次性筷子量,分別是13.96立方米和11169000立方米。結果使我大吃一驚,每年竟有這么多的木料做成一次性筷子被浪費了,真是太可惜!在此,我呼吁在校的同學,不!是全國人民,也不!應該是全世界的每個人都不要再使用一次性筷子了,只有這樣,才能保護好我們的森林資源,使我們共有的地球環境更加美好,讓地球上的每一個人呼吸到干凈、清新的空氣。

小學數學日記5

  晚飯后,我和媽媽在樓下散步,我們一邊走一邊聊天,聊到了媽媽退休后向往什么樣的生活。媽媽說她向往著能在鄉村擁有“一畝三分地”,三間屋舍,在園子里種些花草,養些小動物過著美好的田園生活。

  我問:“一畝三分地”是有多大呀?

  媽媽說:“畝是中國市制土地面積單位,農民伯伯種的田地都是以畝為單位來計算”。現在計數大都以十為一個單位進位,古代的進位則多以“60”為一個單位進位。比如一畝為60平方丈,一甲子為60年等。

  媽媽問:“15畝=1公頃,那么1畝等于多少平方米呢”?

  哈哈!我預習了四年級上冊的知識,知道1公頃=10000平方米,那么1畝=10000÷15≈666.7平方米。

  媽媽又問我,一畝三分地就是1.3畝,那么1.3畝是多少平方米呢?我當時一下子小腦袋還真是沒有轉過來,因為帶有小數點的數我還沒那么熟悉它。媽媽說兩畝地是多少平方米?我立馬就答出2×666.7,那么1.3畝就是1.3×666.7=866.71平方米。

  哇!我被驚訝到了,原來一畝三分地這么大,我們家90平方米左右,約等于有十個我們家的大小啊!媽媽的.退休生活原來要求那么高啊,看樣我要更加努力為媽媽的退休生活助一份力!

  我還知道了“一畝三分地”在數學上它表示面積有866.71平方米大的一塊地,在語文的詞語中它還表示人與人交往中指責他人的利己主義,表示一個人的生活圈子或是勢力范圍。

小學數學日記6

  20xx年X月X日X天

  今天,老師在復習時間單位,提到了平年閏年,閏年就是每四年才有一次的年份。在那一年,二月就會有29天,全年就有366天,這個我是可以理解的,因為地球公轉一周的時間為365天有大約1/4天,四年后就會多出一天,就被加到天數最少的2月去了。

  可是,我最不能明白的是,為什么整百數的年份要是400的倍數才是閏年,像20小學生數學日記400字年,1800年都能被4整除,也應該算閏年才對,為什么一定要400的倍數呢?

  為了尋找答案,我翻閱書籍,也沒有找到答案,只得到了一個數據,地球公轉一周的時間為365天5時48分46秒,我想:咦,說不定可以通過這個計算出來。

  說干就干,我先把5時46秒轉化為20926秒,一天則有86400秒,用20926÷86400≈0.2422(天),這就是人們每年少計算的.天數,所以把這個數乘4等于0。9688天,人們為了簡便,就看成一天,而這樣就多算了1—0.9688=0.032(天)=46分4.8秒,再用46分4.8秒×(100÷4)=19時12分,就是每一百年中多算出的時間,人們就把這些時間看作一天不貼在其他99(100—1)個年份上,而這樣,就又多算了24—19.2=4.8小時,就這樣,每四百年就多了4.8×(400÷100)=19。2天,又將近一天,所以,四百年又一閏,即100—3=97(個),所以每四百年中只有97個閏年。

  哦!原來是這樣,功夫不負有心人,終于算出來了,雖然挺麻煩的,但也解開了我的一個心結。那感覺真棒。其實數學離我們生活很近,幾乎無處不在,只要我們細心,就會有許多收獲的!

小學數學日記7

  今天中午,我正在做數學寒假作業。寫著寫著,不幸遇到了一道很難的題,我想了半天也沒想出個所以然,這道題是這樣的:

  有一個長方體,正面和上面的兩個面積的積為209平方厘米,并且長、寬、高都是質數。求它的體積。

  我見了,心想:這道題還真是難啊!已知的只有兩個面面積的積,要求體積還必須知道長、寬、高,而它一點也沒有提示。這可怎么入手啊!

  正當我急得抓耳撓搜索腮之際,我媽媽的一個同事來了。他先教我用方程的思路去解,可是我對方程這種方法還不是很熟悉。于是,他又教我另一種方法:先列出數,再逐一排除。我們先按題目要求列出了許多數字,如:3、5、7、11等一類的質數,接著我們開始排除,然后我們發現只剩下11和19這兩個數字。這時,我想:這兩個數中有一個是題中長方體正面,上面公用的'棱長;一個則是長方體正面,上面除以上一條外另一條

  棱長(且長度都為質數)之和。于是,我開始分辯這兩個數各是哪個數。

  最后,我得到了結果,為374立方厘米。我的算式是:209=11×1919=2+1711×2×17=374(立方厘米)

  后來,我又用我本學期學過的知識:分解質因數驗算了這道題,結果一模一樣。

  解出這道題后,我心里比誰都高興。我還明白了一個道理:數學充滿了奧秘,等待著我們去探求。

小學數學日記8

  “請在1-999的數字中任選1個數字,用這個數字減去它各個位數上的數字之和,然后將這個差的數字任意一位隱去,我就可以猜出這個數字是什么。”“牛娃奧數課程”創始人、錢塘文理院校長、世界數學團體錦標賽金牌教練章老師一開場就給大家出了個神秘的“魔法題”。他話音剛落,我們就爭先恐后地選數字、算數字,紛紛舉手讓章老師來猜數字。沒想到,章老師真是太神奇了,每個數字都能猜對,果然是奧數王國的大神!

  我們一下子就被吸引到了有趣的'數學王國里。接著,章老師給我們認真分析起三四年級的數學課本知識點,結合剛剛結束的三四年級數學期末考卷的易錯點,比如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面積等,進行了細致的講解。章老師出了幾個和期末考試類似的題目讓我們回答,使我們對一些知識點掌握得更加牢固了。

  通過學習和分析,把本來不會的題目研究明白,是遨游數學王國最有意思的地方。考試雖然辛苦,甚至有點枯燥,但是考試是檢驗我們學習有沒有效果的最好方法,如果我們考完試后不注意總結,考完就算了,那么我們考試就沒有意義了。因此,考后總結是非常有必要的。我們可以通過分析試卷,來看看自己的知識點掌握情況,幫助我們更好進步,更好徜徉在數學知識的海洋里。

小學數學日記9

  “走了,走了。上數學班去”媽媽這一句話把我從電視屏幕上拽了回來,我一愣,上數學班?“開什么玩笑呀。媽媽。我不看電視了這就去學習。”“我可不是嚇唬你的。我上午已經給你報好班了”“不會吧?報班都是在剛放假時,現在已經快開學了”“哦?不去是嗎?”“不是……但是……可是……”我剛要辯解什么,可是自己的心中早已經有了答案。誰讓自己考了一個找抽型的分數的呢。唉。這就是傳說中的自作自受,沒辦法只好去了。

  我不情愿的跟著媽媽走,不到十五分鐘的時間我就到了補習班,簡單地交待了一下媽媽就走了,老師是個和藹可親的女老師。這個同學怎么熟悉,哦。是原來英語班的同學,被安排為我的同桌,嘿嘿我暗自高興。還不錯,就像見到老鄉一樣我們敘起舊來。不一會就開始上課了。老師蠻照顧我的講題的時候總問一句我聽懂了嗎,我總是點頭。

  在中間有十分鐘的'休息時間,就是這十分鐘,足以和班里的幾個同學打成一片,很快我們就互相認識了,結識了很多新朋友,使得我把來時的不愉快統統的拋在腦后,我這人就是這樣,剛才的煩惱轉眼間就忘卻了,就像有健忘癥一樣。

  時間過得飛快不一會的時間一節課一晃而過,說句實話,我想再“玩”一會。可是時間已經到了。回到家媽媽問我怎么樣,我說:“好玩得很,認識不少新同學呢。”“可別像以前一樣半途而廢呀。”“放心吧。不能。”真有趣的數學班,我好喜歡呢。

小學數學日記10

  學校的數學題不難,題都會做,但是拿到滿分的時候卻不多,不是除和除以沒看清,就是忘寫單位名稱,要不然就是計算有誤,總是扣個一兩分。問問同學,不少人和我同病相憐答卷時瀟瀟灑灑,發卷后后悔不已。這問題歸根到底,就是不認真!

  計算和審題是個難啃的'骨頭,為了它,老師可費盡了心思。比如做百分數題時為了讓我們找好單位1,老師絞盡腦汁想出個好方法:先判斷1是否已知或間接已知,如果已知則用乘法,未知則用除法或方程,并且要一字一句的審,標出易錯的地方。這方法實施了沒幾天,則在審題方面大有改觀。

  可是好景不長,由于這樣審題太麻煩,耽誤時間,沒幾天又開始犯老毛病,做題屢屢出錯,無論老師如何囑咐、三令五申,還是有不少同學栽跟頭。因為考試出錯畢竟是少數,大家老懷有僥幸心理,而且總想快點做完,不愿意落在后面。慢工出細活,速度一快,錯誤也就接踵而來。

  其實,考試時間很充裕,完全可以做得仔細些,就算是平時,成績不很重要,但最起碼也要做到認真,我們的老師做題時都圈圈點點,更何況我們呢?

  老師經常說:認真可以彌補我們身上的許多不足。真的是如此,或許一些學習不太好的同學因為認真而給了自己更多成功的機會,少丟了許多分數,而我們這些自作聰明的小馬虎卻在做題時給自己判了死刑。

小學數學日記11

  世間物中有很多好玩有趣的事,一提到玩大家一定很興奮,但是一提到數學,有相當一部分同學肯定會覺得枯燥無味,垂頭喪氣,甚至覺得頭痛。其實,數學很有趣,只是你沒有發現,數學是一門充滿智慧的學科,生活中處處和我們密不可分,如果沒有認真學好數學,一不小心就會被數學里的煙霧彈迷惑,吃虧時會叫苦不迭。不信,聽我講一個故事吧。

  賣魚市場上一個老爺爺和老奶奶在賣魚,盆里的魚兒個個都很大,活蹦亂跳,新鮮極了。價錢是4元1斤,簡直是物美價廉。這時有兩位年輕人來買魚,和老爺爺砍起價來。兩個人和老爺爺商量想讓他把魚分開賣。其中一人說最喜歡吃魚頭,只想要魚頭;另一個人說不喜歡吃魚頭,只想要魚身,魚頭1元1斤,魚身3元1斤,正好是4元1斤。老爺爺和老奶奶一聽全要了,高興得眉開眼笑,爽快地答應了。一過秤魚頭10斤,是10元;魚身子40斤是120元。付完錢兩人就走了。老爺爺和老奶奶也準備收攤回家。老奶奶邊數錢邊嘀咕,我怎么琢磨著不對勁啊。一共帶了50斤魚,賣4元一斤,應該賣200元呀,為什么才賣130元?老爺爺細細想了想,一拍頭幡然醒悟,才知道被兩個年輕人忽悠了。

  雖然這只是個故事,但是聽起來還是忍不住讓人生氣,替老爺爺老奶奶抱不平,也為騙子的`行為感到氣憤!騙子利用數學中的技巧釋放出煙霧彈來迷惑人。魚頭和魚身都是魚的一部分,應該全部按4元一斤算賬才對。

  如果世界上沒有數學,我們就無法生存,更無法計算。你是否被數學煙霧彈迷惑過呢?

小學數學日記12

  20xx年X月X日X天

  一年級的時候我學會了加法,二年級一開學,王老師就教會了我乘法。老師說:‘‘乘法和加法其實是一家。”我問媽媽:“媽媽,你能理解老師說的話嗎?”媽媽搖了搖頭,說:“我不太懂,你能理解就講給我聽聽,好嗎?”我沉思了一會,說:“老師上課的時候是這樣對我們說的:比如5+5+5+5+5等于幾呢?如果你用加法做,要算四次;如果你用乘法做,只要會背‘五五二十五’的口訣就能算出來。”媽媽聽了笑了笑問我:“是不是所有的加法都能用乘法做呢?”我想了一想回答說:“老師在課堂上是這樣講的:“假如加法中的加數不相同,就不可以用乘法來算了;而假如加數相同的.話,就可以用乘法來算。”其實,乘法就是相同加數相加的簡便方法。媽媽聽了我的回答后說:“既然你已經學會了乘法,下午我帶你去超市買東西,考考你是不是真的學會了?會不會算賬?”

  下午,我和媽媽來到超市。媽媽去買QQ糖,一袋是兩元錢,一共買了五袋,媽媽讓我算算五袋QQ糖一共要付幾元錢?我說:“2乘以5等于10”。媽媽說:“6袋呢?7袋呢”?我說:“二六十二,二七十四,早就會啦”!媽媽:“看來乘法真有用!我聽了媽媽的話心里喜滋滋的。我覺得學數學真有趣!

小學數學日記13

  今天,我同媽媽一起去買菜,街上的菜鋪可真多呀!我和媽媽看的眼花繚亂。我媽媽開始挑選了,她左挑挑,右挑挑,上挑眺,下挑挑,最后,她終于在一個菜鋪挑到了她認為好的西紅柿,西紅柿是2元錢一斤,她買了1斤9兩,她給了賣菜的`3元,賣菜的找給了我媽媽1毛錢。她又買了排骨,排骨是5元一斤,她買了2斤2兩,她給了賣排骨的50元,賣排骨的找給了她39元。她又買了土豆,土豆是1元錢1斤,她買了3斤3兩,她給了賣菜的5元,找了她1元7角。她又買了豆芽,豆芽是1元錢1斤,她買了5兩,給了賣菜的1元,找了5角。她又買姜,姜是2元1斤,她買了1斤半,給了賣姜的10錢,找了9元。她買菜一共花了18.7元。

  四年級下冊數學日記300字二:四年級下冊數學日記(287字)9月26日星期日晴

  今天我又遇到一道數學難題,費了好大的勁才解出來。題目是:兩棵樹上共有30只小鳥,乙樹上先飛走4只,這時甲樹飛向乙樹3只,兩棵樹上的小鳥剛好相等。兩棵樹上原來各有幾只小鳥?

  我一看完題目,就知道這是還原問題,于是用還原問題的方法解。可驗算時卻發現錯了。我便更加認真地重新做起來。我想,少了4只后一樣多,那一半是13只,還原乙樹是14只;甲樹就是16只。算式為:(30—4)÷2=13(只);13—3+4=14(只);30—14=16(只)。答案為:甲樹16只,乙樹14只。通過解這道題,我明白了,無論做什么題,都要細心,否則,即使掌握了解題方法,結果還會出錯。

小學數學日記14

  小學是我們人生的第一次轉折,面對小學,各位學生一定要放松心情。下面為大家分享了小學四年級數學日記作業,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星期六下午,我做完作業閑著沒事,媽媽就給我出了一個問題:“你知道2的倍數有什么特點嗎?”我一聽,一下子就回答了出來:他們都是雙數。“那它們有什么特點呢?”媽媽又問。“它們的個位上都是0、2、4、6、8。”媽媽說:“你真了不起。那你知道4的'倍數懂得特點嗎?”這下可把我難倒了。

  于是,我就找了一些4的倍數,發現他們的個位上也都是0、2、4、6、8,于是我就把這個規律告訴了媽媽。可媽媽隨口說了一個數,就推翻了我的發現。媽媽讓我繼續觀察,可我左看右看還是找不出來。媽媽就給我一個提醒:你看看這些數的最后兩位。我根據媽媽給我的提示,右這些數觀察了一番,頓時恍然大悟。

  原來,4的倍數的特點是:一個數的最后兩位是4的倍數,這個數就是4的倍數。然后,我找了一些數來試了試,例如:437,37除以4=9……1,照規律來說437就不是4的倍數,我隨后用437除以4=109……1,符合這個特點。我又找了一個數1024,24除以4=6,找規律1024就是4的倍數我又用除法驗證了一遍:1024除以4=256,所以1024就是4的倍數。我高興地把這個發現告訴了媽媽,媽媽滿意地點了點頭。

  這就是我的發現,同學們不妨也去試一試。

  以上就是為大家分享的小學四年級數學日記作業,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小學數學日記15

  今天,我和媽媽來到了超市。咱們先去買面包,牛角包5元,肉松包7元,香腸包9元,咱們買了兩個牛角包,一個肉松包和一個香腸包。媽媽問了問我:“這些加起來一共是多少元呀?”我想了想:2x5+7+9=26元,便回答媽媽:“一共是26元。”

  接著,咱們去買飲料,咱們買了四瓶冰紅茶和一瓶可樂,一瓶冰紅茶是4.5元,一瓶可樂是2元,那么就是:4.5x4+2=20元,咱們還買了一些零食,咱們買了兩包薯片,三包餅干,兩桶口香糖,薯片7元一包,餅干14元一包,口香糖3元一桶,那咱們一共要給:2x7+3x14+2x3=62元。

  咱們又來到了被子區,準備買一個床具四件套,咱們看了一下,枕頭套兩個是24元,被子套是45元,床套是43元,而四件套的售價是:105元,媽媽跟我說:“你算一算,單件買和四件套哪個便宜?便宜多少?”我想了一想:24+45+43=112元,而四件套是105元,112-105=7元。我回答媽媽:“四件套便宜,便宜7元。”媽媽說:“沒錯,讓咱們買四件套吧。

  到柜臺付錢的.時候,媽媽問我:“你還記得今天買的東西一共多少元嗎?”我想了一想:咱們買了兩個牛角包、一個肉松包、一個香腸包、四瓶冰紅茶、一瓶可樂和一個床具四件套,一共是:26+20+62+105=213元。我回答媽媽:“一共是213元。”付完錢后,咱們就高高興興的回家了。

【小學數學日記】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日記08-03

數學的小學日記12-16

數學小學日記10-27

小學數學日記07-04

小學數學日記【薦】01-18

【薦】小學數學日記01-20

【熱門】小學數學日記01-10

小學數學日記【推薦】01-12

【推薦】小學數學日記01-12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丰县| 崇左市| 大埔区| 定日县| 香河县| 南漳县| 凭祥市| 屯留县| 德钦县| 长海县| 寻乌县| 古蔺县| 扎赉特旗| 平阳县| 多伦县| 清苑县| 肃南| 陵川县| 大荔县| 西林县| 秭归县| 太湖县| 深泽县| 志丹县| 兖州市| 济宁市| 宽城| 崇信县| 岑溪市| 新泰市| 南开区| 夹江县| 池州市| 苗栗县| 九龙坡区| 武威市| 乐亭县| 古田县| 阿克苏市| 茂名市| 永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