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囗另类BBWSeⅹHD,av狼论坛,精品一卡2卡三卡4卡乱码理论,体育生gv老师浪小辉3p警察

端午節作文

時間:2023-05-01 23:49:32 作文網 我要投稿

描寫端午節三年級作文

  導語:每年的陰歷初五是端午節,端午節這天家家戶戶要吃粽子,有的地方還要比賽劃龍舟,活動非常精彩。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端午節作文,歡迎大家閱讀。

描寫端午節三年級作文

  端午節作文1

  端午節是農歷的5月5日,過端午節吃粽子,所以有的地方把端午節叫撐傷節。

  過端午節的那天早上,我早早起來,外公已經把粽子煮熟了,外婆正在包餃子,媽媽、爸爸正在幫忙,我也趕快加入了他們的行列,一家人忙都忙不過來,大家都很開心。

  端午節這天我還聽說過這樣一個傳說,在很久很久以前,楚國有一位大夫,他的姓名叫屈原,百姓們很喜歡他,大臣和貴族們都很嫉妒他。有一天大臣在皇上面前說了屈原的`壞話,然后皇上就把屈原趕出了楚國,不久楚國就滅亡了。

  屈原知道自己的祖國滅亡了,很傷心。于是屈原走到了一條河邊,用一條繩子綁在自己的肚子上,再用繩子的另一頭綁在石頭上,最后屈原連人帶石跳進河里,屈原死了。

  人們擔心魚蝦蟹會吃屈原,就去河里打撈屈原。人們怎么找也找不到屈原,就回家去包粽子,他們把粽葉做成一個個三角形、長方形的樣子,把米放進去然后用線把粽子綁起來。把粽子放去鍋里煮,煮好后,人們拿著粽子走到河邊,把粽子扔到河里。人們想:讓那河里的魚蝦蟹吃粽子,魚蝦蟹吃飽了,就不吃屈原的尸體了。

  屈原死的那天正是五月初五,人們為紀念屈原,定為端午節。以后每年五月初五的端午節吃粽子的習俗便在民間流傳開來。

  端午節作文2

  又到了飄滿棕子香味的端午節了,讓我想起了我們家鄉端午節的習俗。

  我五歲那年,在湖南老家過了一個端午節。那天上午,爸爸領著我去看劃龍舟比賽。還沒有到江邊,遠遠地就聽到了鑼鼓喧天,非常熱鬧。走近一看,江邊插著許多彩旗,岸上人山人海,五條龍舟在江里一字排開,劃船手摩拳擦掌在準備著。正式比賽開始了,只聽一聲炮響,五條龍舟像五支離弦的箭一樣向前駛去,你追我趕,爭先恐后。加油聲、鑼鼓聲、歡呼聲……異常熱鬧。

  這時天空下起了綿綿細雨,但是人們一點也不在乎,完全沉浸在這歡樂的海洋里。在人們的歡呼聲中,有一條龍舟劃到了終點,笑聲、歡呼聲更響亮了。

  我看見岸上看熱鬧的人往江里扔粽子和雞蛋,我非常奇怪地問:“爸爸,他們在做什么,為什么要把好端端的`粽子扔進水里呢?”爸爸說:“賽龍舟起源于古時楚國人因舍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劃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后,追到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以后每年五月五日劃龍舟紀念他。借劃龍舟趕走江中之魚,同時丟粽子等食物喂給魚吃,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

  我愛家鄉的端午節。我們家鄉的愛國詩人屈原值得我們永遠懷念。

  端午節作文3

  我小時候是在贛榆長大,我的家鄉每年端午節也有很多習俗,我現在仍記憶猶新。

  那天最有趣是小孩的裝扮,首先小孩要穿上黃色的新衣服,領子下面縫著一個長長的香荷包,香荷包是用不同顏色的碎布拼成,上面是一個“貓”型的臉,還繡一個“王”字,下面掛著許多“心”型的墜子,一直拖到腰上面,走起路來一擺一擺有趣極了,伴著荷包里面裝著香料香氣撲鼻,當時的心情不知有多么得快樂。

  衣服袖子下面還縫著兩小塊長方型的紅布條黃布條;兩個小手腕還要用紅、黃、綠三種顏色線穿一個桃核系上,據說這些都是為了避邪。

  穿戴整齊后,然后開始品嘗媽媽包的粽子,粽子用長長的竹葉包的,里面有的.包肉、花生、紅棗、總之都有糯米。接著媽媽把放在粽子鍋里一塊煮的鵝蛋、鴨蛋、雞蛋裝在用五彩線編織的網里,放在我的脖子上掛著,我小心翼翼保護這三個蛋,等到上幼兒園時和小朋友玩“碰蛋”游戲。到中午時媽媽用許多艾葉、蒲草放在水盆里給我洗澡,說能祛病健身,用少量雄黃涂耳朵眼……

  這些就是我的家鄉贛榆端午節那天的習俗,我喜歡這習俗,喜歡那粽香的味、荷包的味和“碰蛋“給我帶來的歡樂和幸福!

【端午節作文】相關文章:

端午節作文[精選]07-08

端午節作文06-28

端午節作文03-01

端午節作文08-26

【精選】端午節作文07-09

端午節的作文01-29

端午節作文12-28

端午節的作文09-07

端午節優秀作文12-22

端午節優秀作文07-12

主站蜘蛛池模板: 通榆县| 高陵县| 龙门县| 永兴县| 东至县| 汝城县| 贵溪市| 竹溪县| 布尔津县| 瓦房店市| 博罗县| 龙川县| 惠安县| 蓝田县| 碌曲县| 喜德县| 宜州市| 盐源县| 惠来县| 长宁区| 永济市| 科技| 文昌市| 石河子市| 达日县| 上思县| 盐池县| 泸水县| 株洲县| 滁州市| 沿河| 清水县| 永德县| 平塘县| 平舆县| 化德县| 蒲城县| 凤凰县| 象州县| 吴桥县| 合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