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端午節主題作文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存儲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敘方式。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端午節主題作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端午節主題作文1
今天我和幾個同學以及我們的爸爸媽媽一起去光瑞美好鄉村過端午節。一進鄉村大門,眼前兩條路,都是用木頭條搭的,路兩旁的護欄也是木頭條,順著大門左邊的木頭通道走了一會兒,右邊出現一大塊金黃的麥地,此時麥子已成熟,金黃金黃的,這讓我想起一首歌《風吹麥浪》。沿著木頭通道繼續走了一會兒,右拐進一木頭通道,通道左下方有三個大籠子,其中一個里面關著四只肥大的兔子。我拔些野草,它們爭著搶著吃。籠子前方是一個蔬菜大棚,里面種的全是玉米,高高的桿上已結了玉米穗。房子也用木頭條搭建,就一層。屋里大小大概跟自己家客廳的大小差不多,擺有倆沙發、一張床、一個茶幾、一對木凳,角落里還有個小木桌,往里走有一間小小的廚房和一間超小的廁所,墻上掛著電視,可以看。
屋外有個小院,小院被木橋分隔成二個地方,稍小那塊擺了一個雙人吊椅,吊椅對面是大太陽傘,傘下有一個木頭桌。稍大那塊有一個大遮陽棚,下面有一張長方形大桌,能夠圍坐十幾人。
我們放下行李,返回大門口,放眼望去,鄉村到處都是同學家那種小木屋。順著主道往前走。主道像小橋,橋下左右兩邊是小木屋,屋前地面鋪著一層假草坪,草坪上豎著個大遮陽傘,傘下是大木頭圓桌或小木桌和一些藤椅,還有鳥巢一樣的吊椅。再往前走,進入的木頭屋是總服務臺,穿過去又走上木頭橋,橋下右邊棚下有個很大的'整套的石磨,石磨上有面粉,我推著石磨上的木棍感受了下驢拉磨磨面感覺,感覺挺輕的。接著往前走,左右兩邊有個帶頂棚的長廊,廊里有好多休閑桌椅,用來喝茶聊天休息。再往前走,一大片綠草坪上有幾個底色是白色的蒙古包,很漂亮。總之,我們進入了一個木頭的世界,木頭房子木頭路,木頭桌子木頭椅,這里的一切設施基本都用的木頭條,感覺很像我們小時候拼的木頭玩具一樣,只不過是放大版的。除了木頭,就是到處鋪著綠草坪,一派田園風光。
回到同學家的小木屋,和同學們一起吃燒烤,吃粽子,玩三國殺,玩抓人……
這個地方真美,我們玩的不亦樂乎,今年過了一個別樣的端午節。
端午節主題作文2
陰歷5月初五是大家傳統節日——端午節。在這天大家要吃粽子,玩龍燈,在家門口掛菖蒲和陳艾,以此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今天,麓山國際社區為業主們舉辦了盛大的游園活動。
小孩們穿上節日的盛裝,有些手拿五彩粽子,有些佩帶香包,還有些身上掛著菖蒲,個個喜氣洋洋,臉上洋溢著歡快的笑容,紛紛涌向會所。
在會所大廳的一角,聳立起巍峨雄偉的攀巖墻。很多小朋友們爭先恐后地向上爬。看著小朋友們開心的樣子,我也擠進人群排隊。輪到我了,我迫不及待地拴好保險繩,開始手腳并用地向上爬。剛開始,我非常順利地爬了三格。可當我爬到第三格時,發現上面的攀巖石釘間距愈加寬,我的手如何也夠不著了。心開始像一只小鹿又蹦又跳,頭腦一片空白。往下一看,哎呀,黑鴉鴉一片人頭!忽然,手一松,我便懸在了空中,繩索攜帶我不停地晃動,被人感到毛骨悚然。我并拼命大叫:“放我下來!放我下來!”員工對我說:“堅持就是勝利,續繼往上爬吧!”可我還是不敢,不爭氣的金豆豆噼哩啪啦地落了下來。員工無可奈何地把我放了下來,觀眾們也用惋惜的見地看著我,我紅著臉擠出了人群。
舅舅不停一安慰著我,把我帶到一排籃球電玩架下,很多小孩也在這里排隊投籃。我的舅舅天生喜歡打籃球,他丟下我,不由自主地走進了長長隊伍中。輪到他了,他挪動著笨重而又肥胖的身體。在籃球架旁,舅舅的.身體幾乎占了整個籃球架,胖胖的舅舅投著籃,身子一晃一晃,簡直就像羊群里白大狗熊,又滑稽又好笑。看著他,我開心地笑了。
捏彩泥館里人潮涌動,五顏六色的彩泥吸引了我,我也走向前去玩起來。我捏出來的小人、動物、汽車個個不成形,而其他人的呢?稀奇古怪。大家都相視而笑了,說:“重在參與嘛!”
今天是開心的一天,節日是開心的,我也是開心的!
端午節主題作文3
隨著端午節的漸漸臨近,商場、超市里已擺滿琳瑯滿目的各色粽子,預示著節日的臨近。大街小巷仿佛充滿了粽子的香味,空氣都帶著淡淡的粽香,忙的都有些遺忘了,又是端午了啊!
父親住院有半個月了,幾日來都是在忙忙碌碌中渡過的,送孩子、上醫院、做飯,幾乎天天如此,如果不是看到超市里的各色粽子,幾乎忘卻了端午節的來臨。
父親在家的時節,此時家里早已是粽香滿屋,孩子們歡歌笑語的嬉鬧著,等待那美味的粽子在滾燙鍋里翻騰個夠了以后,拿到桌上的那一刻。拿起熱氣騰騰的粽子,迫不及待的扯下包裹在粽衣上的絲線,剝除掉美味最后的保護,沾上甜甜的白糖,小心翼翼的塞入嘴中,呼出一口熱騰騰的蒸汽,閉上眼睛,品味著那濃濃的粽香從嘴里一路向下,直到全身被粽香包裹,真是一個美呀!
父親一直說我手笨,怎么也學不會包粽子,試過許多次,一直不得要領,如今,父親不在家中,只有靠母親一人了。抽時間回家了一趟,說是幫母親包粽子,其實,也就是打一個下手,自己實際也幫不了多少的忙。拿起放著的竹葉,看著母親熟練的擺動著,不一會,一個完美的'粽子就成型了,可我擺弄了半天,不是包不緊,就是包不住,母親看不過去了,及時喝止了我,把我趕到了一邊,只好坐到一邊看著母親包了。
母親的白發又增多了!這一陣由于父親生病,母親益發的操心,白發愈發多了起來!
如今我家端午節倒是講究不多,無非是包個粽子,家門口插上幾株艾葉而已,完全不如故鄉那樣了。故鄉的端午節端是熱鬧不凡,龍舟、懸掛菖蒲、艾草,飲用雄黃酒,吃咸蛋、粽子等等不一而足。唉,好久沒有回故鄉了!
看著母親包完粽子,煮在鍋里,才匆匆而去。傍晚時分,砰砰的敲門聲響起,打開門一看,原來是父親,手里提著一兜的粽子,往家里一放,沒說幾句話就走了,看著那兜粽子,只覺得兩眼發酸,眼淚幾乎奪眶而出,久久無法平靜。
那一個個的粽子,就是濃濃的愛意!濃濃的深情!那一顆顆的米粒、一個個的蜜棗就是一顆顆跳動心,一片片不舍的情啊!
悠悠端午節,濃濃粽香情!
端午節主題作文4
我國傳統節日比較多,有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春節等。其中端午節我最喜歡。因為端午節有賽龍舟活動。
關于龍舟的競渡,文字的記載始于公元五百年前梁代吳均的的《續齊諧記》。較后,許多的記載中都可以找到有關賽龍舟的文字記載。現存中國各地的數千種方志中,共有227種方志有龍舟競渡的記載。端午劃龍舟,龍舟競渡的說法,包括有大眾舟齊出發,趕往丞救屈原。及一吶喊鼓樂嚇退蛟龍。
這項活動在端午節前后舉行,是一種聲勢浩大的自發的節日文化活動。龍船就是龍形和舟楫。古代帝王出巡江海湖河乘的船,其首尾作巨龍形狀,叫龍船或龍舟。荊州市五月端午競渡的龍般是在普通木船的首尾,臨時扎上龍頭、龍尾,也有特制的專用龍船。《荊楚歲時記》載:五月五日競渡,俗為屈原投汩羅,曰傷其死,故命舟楫以拯之,舸舟取其輕利謂之下鳧,一自以為水軍。一自以為水馬,州將及士人悉臨水觀之。宋莊季裕的《雞肋篇》記載了江陵賽龍船的盛況:湖北以五月望日為大端陽,泛舟競渡,逐村之人,各為一舟。明代袁中道《午日沙市龍舟》云:旭日垂楊柳,傾城出岸邊。黃頭郎似馬,青黛女如仙。龍甲鋪江麗,神裝照水鮮。萬人齊著眼,看取一舟先。
端午節的還有一大特點就是吃粽子。每到端午節,人們都會吃粽子,有的自己包,有的'上街買。我非常喜歡吃粽子。我還聽過一個關于粽子來歷的故事:在古代,有一個人叫屈原,他在戰場上戰死了。人們為了紀念他,做了一個透明棺材,放進了水池里。為了給屈原敬一些貢品,就把用糯米做的糖棒一一扔進水池里。過了幾天,人們才發現水池里有魚,那些糖棒都被魚吃掉了。人們很生氣。這時,有一個人叫道:“大家伙們,魚最怕菱角,可以用干凈的草葉去包糯米糖棒,做成菱角形的!”以后,人們將包好的糖棒扔進水池,魚看到糯米糖棒以為是菱角,就不敢吃了。所以人們把糯米糖棒叫成“粽子”。
煮熟的粽子又香又好吃。有綠豆味的,有蜜棗味的,有香腸味的等等,我們家通常包的就是這三種。這三種我都喜歡吃。
賽龍舟、粽子和端午節是親密朋友。因為我喜歡吃粽子,所以我也喜歡端午節。
端午節主題作文5
今天就是陰歷5月初五為端午節,又稱端陽節、午日節、5月節、艾節、端5、重午、午日、夏節。雖然名字不同,但各地人民節日的風俗就是相同的。端午節就是國內二千多年的舊風俗,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懸鐘馗像,掛艾葉菖蒲,賽龍舟,吃粽子,飲雄黃酒,游百病,佩香囊呢!
上午,大伙家就開始包粽子,籌備好喂我肚子里的“蛔蟲”了。說道端午,大伙肯定不知曉端午節的常識,就讓我這個大博士來對你說們有關端午節的常識吧!
說起端午,大伙還要請出一位詩人讓他來幫大伙先開頭說起他吧,可此人到底就是何方神圣?他就就是大名鼎鼎的愛國詩人——屈原呀!屈原就是戰國時期出國人,非常有學問。他在楚王身邊做官,以形象就是我們的國家富強起來。昏君楚王卻聽信_臣的話,把屈原削職流放。在流放中,屈原聽說楚國的的.都城被敵人占領,百姓遭難,悲憤極了。5月初五這一天,他來到汨羅江邊,懷抱一塊石頭,以縱身跳入汨羅江中。出國的百姓聽到屈原投江的消息,都十分悲痛。他們含著淚劃著船趕來打撈屈原,還把粽子扔到江里喂魚,期望魚兒不要傷害屈原的身體。這就就是5月端陽包粽子的來歷。
還就是再來講說端午節賽龍舟的故事吧。當時楚人由于舍不能賢臣屈原死去,于就是有很多人劃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就是為龍舟競渡之起源,后每年5月5日劃龍舟以紀念之。借劃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尸體。競渡之習,風靡于吳、越、楚。清乾隆二十九年臺灣開始有龍舟競渡,當時臺灣知府蔣元君曾在臺南市法華寺半月池主持友誼賽。目前臺灣每年5月5日都舉行龍舟競賽。
如何這就就是我采集到的端午常識,目前大伙對端午節有肯定的認識了吧,目前大伙就是不就是該為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感到惋惜?假如不就是楚王的一意孤行我想屈原還會給大伙帶來很多不朽的詩篇,可就是屈原的縱身跳入洗干凈了大家的心,他留下來的不只就是悲壯的詩歌還就是自強不息的精神!我相信偉大的愛國詩人永遠留在大家心中!
端午節主題作文6
我總記得小時候曾學過一篇關于粽子的課文。老師反復地糾正粽字的念法,而我的心中卻疑疑惑惑——似乎從未聽過有這樣一個詞在端午的時候出現。那天回到家,我便嚷著要吃粽子,然而那味道卻并不盡如人意:我完全忘記了我是一個不喜歡甜食的人。從小就不喜歡。可是卻仿佛鑄成的習慣,我會在每一個端午銘記著粽子,在母親耳畔嚷叫。之后卻只勉強吃半個就撂下碗筷,用力地搖搖頭。母親嗔怪:“你既然不愛吃,為什么總是要買呢?”我微微沖她笑:“第一口是愛吃的,可是甜得太膩了。”我只是喜歡懷著期待,將粽子從那深綠色的閃著水珠的`箬殼里剝離,然后就看到晶瑩的乳白色,每一粒糯米都粘稠地聚在一起。粽子是很符合我對美食的印象,然而它終究不是我愛吃的'。
實際上,家里是并不講究什么節日的。因為父親固執得什么也不相信,而每日的豐盛菜肴,也終于讓節日沒有什么值得期待的。生活的日趨美好,也讓節日消去了它對孩子對人們強大的召喚力。可是我骨子里,卻希望成為許多故事里對每個節日都充滿了歡喜的孩子,喜歡這些古老的在歷史中沉淀千百回的節日。端午節,多么詩情畫意的名字。它是紀念一個人的,紀念書寫了《離騷》的屈原。那樣一個文弱的書生,卻懷冀著慷慨激昂懷冀著對祖國恒久的愛,投入了汨羅江。我敬仰他,因為他敢于在一片灰暗之中活出絢爛,他懂得崇高所謂何,他在太多的流離失所中,仍堅定地執著地走著。其靈魂所向,定是純凈而不加著染的。于是,我總要堅持吃些粽子,也是因為我覺得它見證了一個高尚的靈魂,亙古不變的愛國情操。
忽然記得有一個端午節,我在一排長長的槐花樹下走,那時的槐花正是滿樹滿樹燦白的時候,搖了我一身。而現在,似乎時間空空錯后,或者是短暫的遺失了那么一段子。槐花謝了,在單單的深綠葉上勉強地枯萎了。而我也無暇去看那百般美好的風光,只在房間里捧著歷史書背誦。端午節卻依舊未變,還是那么晶瑩純白的粽子,還是寫在日歷上大大的端午。它有著如此可愛的執著,是我直到今日才發現的。于是這一次,我堅持吃了一個粽子。為了紀念這個在時光中并不算熠熠生輝的端午節。是怎樣的情愫,我終究也說不清楚。
端午節主題作文7
一大早便聞到粽子的香味,集市上人來來往往,小販吆喝道:“賣粽子嘞!賣粽子嘞!”便揚長而去……
“小懶蟲,起床啦,快快快,趁熱吃粽子!”眼前還是系著圍裙漂亮的媽媽。粽子很香,很甜。從我慢慢為它“寬衣解帶”,那潔白的肌膚便裸露出來。窗外依然熙熙攘攘,叫賣聲,鳴笛聲,討價還價此起彼伏。咬入一口棗粽,臉上洋溢出滿足的笑容。旁邊坐著的弟弟早已按耐不住,焦急地用小胖手指著粽子,雙腳不停地踢著桌子,使著小性子。一個個粽子下肚,遲早會有些脹。抱著安安,出門看晨曦中洱海的景象。
洱海上早已布滿條條龍舟,顏色賽似夜景大理的燈光。燈紅酒綠惹人醉,現在是五彩繽紛的龍舟耐人欣賞。安安掙脫我的雙臂跑去海邊,于正啄食粽子的白鴿嬉戲。海邊,粽子,不禁聯想到投河的屈原,有理想,有抱負,多才多藝。自從《思美人》開播后,更是欽佩他的.愛國情懷。
人越來越多,聲音愈發嘈雜,都聚集在海邊。
下午,日光曝曬,船員們個個高大魁梧,怒吼著。聲聲號令響起,一片片水花涌到臺上,箭似般飛向終點。“咚咚咚……咚咚”鼓聲有節奏響起“咚咚”“咚咚”觀眾欣喜若狂,看著紅衣隊馬上就要勝了,不停地叫著“好!”“好!”安安邊吃粽子,雙眼邊放出光芒興奮地看著龍舟賽。只見藍衣隊不甘落后,緊跟著紅衣隊船尾,兩艘船靠得越來越近越來越近越來越近!終于,在殘酷的競爭中,紅衣隊僅以不到一秒之差輸給了藍衣隊。觀眾為這反轉局面驚得目瞪口呆,久久無聲。突然,一個年輕氣盛的小伙子在人群中大喊:“精彩!”隨后掌聲如雷鳴。
晚飯,同樣有香味兒十足的粽子。一家四口比賽誰解開的粽葉最長,長者為勝,獲得最美味的甜粽。安安專心致志地解開粽葉,小手謹慎地拉開繩線。一雙美麗的眼睛與我突然交匯,示意我解慢些、撕短些。大概五分鐘后,一個個粽子雪白地立在盤上。再看四個盤里的粽葉大多細而短,唯獨安安盤里的長且漂亮。我們笑了,他也笑了,像花兒一樣,他拿著甜粽天真的笑至今難以忘懷……
賽龍舟,品粽,解粽葉,傳統佳節令人回味無窮……
端午節主題作文8
年年歲歲節相似,歲歲年年節不同。國家將端午節列入法定假日,這使得大部分國人都能在假期中享受端午節的快樂和風光。
在端午節,我們更忘記不了一個人,那就是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為此人們認為端午節起源于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屈原投江自殺這一事件,魏晉時期,周處撰《風土記》記載:“仲夏端午,烹鶩角黍。”南朝吳均《續齊諧記》記載了屈原投江自殺后,楚國人民哀悼他,便在每年端午以竹筒貯米投于水中祭吊的事。
隨著人們對我國傳統文化的忘記,國家將端午節列入法定節日,就是保護我國的傳統節日,更是發揚光大我國傳統文化,讓我國優秀文化傳統萬古長青,似水長流。
“五月五,是端午。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鼓,滿街路。”可見端午節不僅僅是吃粽子,祭祀屈原,還有門前插柳放艾葉=,手上脖子上戴上香囊,各種各樣的文化活動。當然地方不一,文化形式不一。我們農村端午節除每個人能穿上新衣服外,還能吃上各種各樣的綠豆糕。大人小孩子圍坐在周圍互話農桑,拉著家常。孩子們只顧玩高興。當然還要五月五走親戚,定了親的姑娘會收到婆家一份精致的禮物,婆家的好朋友借機會到親家看看媳婦什么樣。
如今,似乎在人們的心目中,端午節卻成了粽子節,或者屈原節,而沒有挖掘出真正的端午節的文化傳統。端午節,既不是粽子節,也不是屈原節。端午節就要真正挖掘出其傳統文化的深意,進行傳承,不能簡單的一個“吃”,更不是一個“祭”,而要的是文化內涵。
在文化的`傳承上更應把文化內涵和現代化的生活方式結合起來。在關注人們的生活、關注人生命的質量和關注親情友情上下功夫,在文化方式和形式上來些創意,更要繼續傳統。確實讓端午節豐富起來,活躍起來,讓節日轉起來,唱起來,傳下去,形成中華民族特色的文化節日理念。
端午節主題作文9
本人不是很喜歡端午節,不過端午節卻值得回味!端午的歷史悠久,有很高的文化價值,但是在端午節中,我最看重的卻是那不起眼的美味的粽子!
粽之源
粽子的由來是什么呢?就讓我們一起打開時代的大門,走進粽子的源頭吧!
那是烽火連綿的戰國時期,楚國有一位大臣,名叫屈原。他總是向楚王提出良計,但卻從沒被采用過。后來屈原被亂臣賊子所迫害,他跳進了汨羅江中自盡。百姓們聞訊,匆匆趕來,并把糯米飯團扔到河里,想讓魚不去吃屈原的遺體。這就是粽子來源的最初之雛形。
粽之形
粽子的形狀千變萬化,有羊角粽、三角粽……總之,什么粽都有,只要你想的出來。粽子是用粽葉包成的,粽葉是墨綠色的,咋一看好像是一個果實,仔細一看才發現是個粽子。粽子既像一塊碧綠的翡翠,又像是一個靈巧的玩具,讓人拿在手中既舍不得吃掉,又舍不得放下。
粽之味
粽子大多都是一團糯米包裹著餡,餡的花樣可數不勝數,有豆餡、肉餡、棗泥餡……打開粽葉,對著雪白的糯米咬一口,“啊!太美味了!”你一定會發出這樣的驚嘆,因為這時你嘴里肯定還徘徊著粽子甘甜的味道,絲滑而不粘、柔順而不糙、嫩而不疏。如此美味,怎能不讓人大塊朵頤?
粽子固然是好,但端午節總不能光吃粽子吧!讓我們去看看端午節的'其它習俗吧!
賽龍舟
賽龍舟是為了趕跑來吃屈原遺體的魚而發明的。每當賽龍舟的時候,大家便用盡力氣喊,既為了湊熱鬧,又為了鼓舞士氣。龍舟其實只是把舟做成了龍的形狀,取了個名字叫“龍舟”罷了!賽龍舟是非常熱鬧的,每次都有好幾百人來觀看!
其它
端午節更有許多細節的習俗,如:門前掛艾葉--能驅鬼神,身上戴香包--吉祥如意……
端午節是不錯的,希望能快點到來下一個端午節。
端午節主題作文10
又到端午節了。
去年的這個時候,我還在美國上學,跑遍了周圍所有的中國超市,終于在100公里外的地方買到了幾個凍得硬邦邦的五仁粽子。屁顛屁顛地回到家,蒸出來,粽子竟是稀軟的,完全失去了應有的棱角,扣在盤子里,軟趴趴的,像一盤炒飯。仔細看了看包裝袋,竟然是4年前生產的。猶豫了一會兒,還是沒舍得扔。扔進鍋里加水煮,改造成了一碗臘八粥
在中國的重要節日中,為紀念人物而存在的,僅有端午。相比之下,大多數的美國節日,都是為了紀念人物而設立的,比如馬丁·路德·金日、林肯日、華盛頓日、哥倫布日。節日人物中排場最大的是耶穌,誕生,受難,復活,一個人占了三個節,憑一己之力為美國人帶來了將近20天的`法定假期,實在是功德無量。
端午節的假期并不長,它的“附加值”之一,是推廣了一種偉大的食品——粽子。小時候,每年夏天來臨,西瓜上市的那段時間里,總會有那么一天,家家戶戶都吃粽子。我一直認為這個令人期盼的節日叫做粽子節,而它存在的意義就是為了讓大家能吃上粽子。
我并不關心它的由來和典故,只關心今年媽媽單位發的粽子,是豆沙餡兒的還是肉餡兒的。對于孩子而言,對于粽子的關心大于對屈原的懷念,這是事實。恐怕已經很難說,是端午延續了粽子,還是粽子延續了端午。
在我看來,這并不可悲。節日的意義,就是讓人們的生活有節奏,變得像一部商業電影,有鋪墊、高潮和尾聲,幫助人們消磨周而復始枯燥乏味的年復一年。無論以怎樣的名目,無論當初多么莊嚴,終究還是會在時間的踐踏下被打回原形,成為人們數著手指過日子的一個個目標。
我相信,在中國歷史上,一定有過許多節日,紀念著許多偉大的人物。這些節日之所以漸漸地淡出了我們的生活,主要原因在于,它們沒有粽子和龍舟,它們太清高了。沒有美食和娛樂伴隨的節日,就像沒有權利伴隨的義務,太過單薄,無法跨越千年的滄桑。節日就應該像一個MALL,有得吃,有得玩,還有點文化。
端午節,飽含著愛國主義情操和浪漫主義情懷。有粽子,有龍舟,還有點屈原。這就使它注定會深入人心源遠流長。
端午節主題作文11
又是一年的端午,迎著棕葉的清香我們來到了祖母家。
一進家門,便看到了一捆又一捆綠色的、細長的葉子懸掛在院子里的各個角落,我疑惑地看著,隨手摘了一根自言自語道:“這是什么呀?”在一旁忙著的祖母笑道:“這是艾葉,用來驅蟲的。來,咱們進屋去包粽子吧!”
一聽到馬上就有粽子吃了,我似乎聞道了那香噴噴的糯米味,嘴里仿佛嘗到了那美味的五花肉。想著想著,我不禁垂涎欲滴,催著祖母快點包。祖母笑呵呵地說:“別急,別急,我還要準備材料呢。”
只見祖母先把糯米洗干凈,然后淋干,再放入醬油、酒、鹽、味精。同時她又準備了一些繩子,把碧綠的棕葉放在鍋里煮了一會兒,然后把一塊塊五花肉切好,浸在了醬油里。過了一會兒,我發現糯米的顏色終于變成醬色了。“萬事俱備,只欠東風,”終于可以開始包了。只見祖母挽起袖子,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輕車熟路地把一張棕葉卷成圓椎形,在里面放了一些糯米,然后再放了一塊大肉,接著撒了些糯米并蓋平,最后用繩子把棕葉一圈又譯全綁緊,嘿嘿!一個“枕頭娃娃”在祖母手里悄然誕生了。
看著看著,我不禁躍躍欲試,“祖母,您到一邊去包,我要和媽媽來次比賽。”我學著祖母的`樣子拿起兩片棕葉,慢慢地把它卷成園錐形,從盆里撈出一把糯米放入其中,精挑細選了一塊又肥又嫩的五花肉放在糯米的中間。我瞟了瞟媽媽,哈哈,可憐的媽媽正在為裹棕葉發愁呢,這次我肯定贏定了!然而,好景不長,手里的粽子就像一個咧著嘴大笑的娃娃。嘴巴怎么也合不上,眼看著媽媽就要趕上來時,我靈機一動,把棕葉一轉,立刻用繩子綁緊,一個“枕頭娃娃”在我手中誕生了,媽媽笑著祝賀我贏了。接著,越來越多的“枕頭娃娃”在我們手里誕生了……
粽子熟了,我一口一口地品嘗這透著濃濃棕葉清香的粽子,心里愉快極了。在這個端午節中,我體會到了包粽子的樂趣,這香噴噴的粽子中,有我對端午的喜愛,也包含著我對愛國詩人屈原的敬佩。
端午節主題作文12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放假六天,我們有幸回到老家,這是我自出生以來在家鄉度過的第一個端午節!
離家門口還好遠呢,我就發現院門上插著一大把碧綠秀頎的艾葉,媽媽說門口插艾草是多年以來老家人端午節的風俗,據說艾葉能灸百病,而且還能防止毒蟲入屋。一進廚房,就聞見粽葉的清香和糯米的味道,哦,原來是外公外婆正在有條不紊地包粽子啊。青青的大竹葉,紅紅的豆沙餡,還有白白的浸糯米,一看就能勾起人的食欲。只見外婆手腳麻利,將粽葉卷成一個錐形,滿滿一勺的糯米灌滿粽葉的三分之一,然后再放三分之一的粽餡,接著又將空著的地方用糯米填滿,再拿剩余的粽葉把上面的缺口一蓋,多余的竹葉就順著粽子的邊沿慢慢繞過去,直至整個粽身被服服帖帖的包裹起來,最后,細長的棕櫚葉派上了關鍵的用場,它就是捆綁粽子最好的天然的繩子——之后,一個小巧玲瓏結結實實的粽子就完成了。粽餡分好多種,根據個人的口味添加,咸的有腌肉和香腸,甜的有蜜棗和豆沙。
我想:這還不容易嗎? 我胸有成竹的提出了要幫外婆包粽子,我試著包了幾個,但是粽子一到我手上就不那么乖巧聽話了,不是餡料放的太多就是糯米外泄,而且由于捆綁的力度不夠,所以,我包出來的粽子顯得是那么的.笨拙無形,外表很難看,動作不麻利沒有外婆包的好看,也沒外婆包得嫻熟,最后想想還是放棄吧!
中午時分,太婆手里端著一口碗過來了,我很好奇的問她碗里是什么東西,太婆邊告訴我這是雄黃酒邊拿艾草蘸著雄黃酒灑到我和弟弟的身上,還有院子屋里的每個角落。媽媽給我解釋說雄黃酒有辟邪和殺毒的功效,在孩子的身上噴灑雄黃酒的寓意是讓孩子遠離邪氣,順利成長的意思。
我只知道端午節和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有關,沒想到老家的端午節還有那么多風俗啊,真的很有意思!
幾個小時之后,噴香的粽子就上桌了,就著可口的蔬菜點心,品嘗著家鄉的美食美味,大人們談笑風生,孩子們嬉戲玩耍,一片其樂融融的景象!
難忘老家之旅,難忘端陽佳節!
端午節主題作文13
今天是我國傳統節日端午節。吃過午飯,我們興致勃勃地到行政中心去看賽龍舟。只見那里早已人山人海,河岸的兩邊被人們圍得水泄不通。有些小孩鉆進人海中,索性爬到了護攔上。我望著起了點點風浪的河面,焦急地等待龍舟劃來。
隨著一陣響亮的敲鼓聲,賽龍舟開始了。一條條打著鮮艷旗幟的龍舟乘風破浪,徐徐前進,仿佛一條條真龍在水面上雄糾糾,氣昂昂地游行。船尾的白旗上“憑吊屈原”這幾個字格外顯眼。劃漿手鼓作了氣,脹紅了臉,使勁地劃著船漿。每條龍舟的龍尾,都有一名搖著一把大刀似的船櫓的舵手,臉上的表情顯得非常沉著。弟弟指著一個白色的劃漿,興奮地說:“劃漿上有一條俯臥的青龍,看起來多像關羽用的‘青龍偃月刀’啊!”我愣了一下,情不自禁地笑了起來。
漸漸地,觀眾的情緒推向了高潮。我跟弟弟也為劃漿手們加起油來,連聲喊:“加油,加油!”劃漿手們聽到了吶喊聲,更加用力劃了起來,沖到橋頭,摘下了從橋上垂掛下來的`紅球,然后穩穩當當地調了個頭,又奮力劃起漿來,向終點駛去……
龍舟賽接近了尾聲,比賽結果揭曉了,我們也在喊鬧聲中慢慢離開了行政中心。這時,我想到了家中還有各種口味的綠豆糕等著我們去品嘗,心情又變得特別興奮了。
今天是農歷五月初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每年端午節外婆都要包粽子,給我和弟弟做香囊包,今天我也包粽子了,我覺得還挺好,挺有意義的!
外婆昨天,就把蘆葦葉、米、豆子泡好了,今天上午,包粽子開始了,外婆教我,先把葉子折成一個漏斗狀,把米和豆子,紅棗放進去填滿,然后把長的的葉子折過來,把米和豆子、棗包住,最后用線捆好,一個粽子就包好了,我和外婆比賽誰包的又快又好,外婆包的很快,可我總是包不好,不是漏米就是破葉,再看外婆,一會兒就包好了十幾個,外婆看到我包粽子這么難,笑著說:“要吃上你包的粽子得猴年馬月。”沒想到小小的粽子是這么難包,不過我還是成功地包了兩個,不過也挺開心的,凡事只要用心去做,總會干好的。吃著自己包的粽子,看著電視上的龍舟比賽,這個端午節過的好開心啊!
端午節主題作文14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到了,我們都很開心。屈原投江的故事,流傳至今,大家都還是能耳熟能詳。而我也因為內心有期待,迫不及待的迎接端午節的到來。
屈原投江的故事,據說是因為古時候有一個皇帝非常喜歡屈原,而其中有一個大臣忌妒他,那一個大臣就向皇帝一直說屈原的壞話,讓皇帝把屈原開除,屈原因此過度傷心,農歷五月五日中午在汨羅江投江自殺。屈原投江的故事從古自今流傳著,這個故事在我心中,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端午節的前一天,也就是農歷五月四日,我和媽媽一邊包粽子,一邊談天,包著包著,也到晚上了。親戚朋友全都到我家,大家都玩得不亦樂乎,享受著天倫之樂。玩累了,大家就決定留下來住一晚。第二天,也就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一早,大家七嘴八舌的討論今天的行程,經過一番討論之后,終于有個結論了,中午先去看龍舟比賽、下午去溪邊玩水、晚上再去吃當地小吃。爸爸說:“既然已經決定好了,那就二話不說,快走吧!”就這樣,開始了一天的'行程。
我們開了一小時的車才到湖邊,到的時候剛好中午十二點,我們就坐在湖邊看龍舟比賽,我聽到劃龍舟的人喊著”加油!”“加油!”非常賣力。我要感謝劃龍舟的人給我們看這么精彩、好看的龍舟比賽。接下來,該去一探究竟,溪邊的景物到底長的怎么樣子?到了溪邊,果然是景觀優美、碧水縈回。這里讓我們身心放松,可以好好的休息。而我和姐姐用石頭打起“水漂兒”,有趣極了!玩著玩著,到晚上了,我們一起到夜市吃小吃,我的肚子一直“咕嚕”“咕嚕”的叫著。當一桌豐盛 好吃的菜擺在我面前的時候,我迫不及待狼吞虎咽的吃起來,大家也都津津有味的吃著。吃完以后,我們一起逛夜市、買東西,最后一起拍照,為今天,今年的端午節留下一個美好的句點。
這次的端午節,讓我非常開心,希望下次也能像這次端午節一樣快樂。
端午節主題作文15
端午節,大家常常想到的就是吃粽子和賽龍舟,但是,端午節還有一項不可忘記的習俗——戴香包。香包一般是從外面買的,就幾種款式,還不怎么好看,所以,我決定今年自己動手做香包。
準備材料有新意
媽媽告訴我,香包的成敗主要是看布的紋樣和繡出來的形狀好不好看,首先,先找到一塊好看的布吧!這個不是太難,我姥姥當過裁縫,家里的布料自然多,紋樣也少不了,所以,我很快就找到了心儀的布料——白色的`底子上面印著蛋青色的花紋,十分典雅。
按照傳統習俗,我應該在香包里面塞上中藥和驅蚊藥品,可是,現在上哪去找中藥這些東西呢?中藥店早已消失得一干二凈,驅蚊品也只剩下花露水、風油精了,怎么辦呢?正當我想得兩鬢長出白發時,我想到了一個好主意,我可以用花瓣來代替呀!那一定很香!家里有一些玫瑰花瓣,可以用用。
裁裁剪剪不容易
先設計一個形狀吧!先在布料上面畫了一個小魚圖像,然后沿著小魚圖像的邊緣對折,接著,再沿著圖案邊緣剪出小魚圖像。這時候,就是兩個小魚圖像啦!我一邊看教程一邊信心十足地想到。那么,開始吧!
我小心翼翼地畫上小魚圖像,然后對折,拿起剪刀,“咔嚓咔嚓”剪起了布,在勝利向我招手的美好時刻,我一個不小心,整個小魚圖像都毀了,媽媽咪呀,我得重新做!我差點沒一頭撞在墻上!我只好重新做了,這一次,我格外小心,生怕再有什么差錯出現,終于,我成功地將小魚圖像剪了出來。
我只想說一句話:裁縫也不是好當的啊!
穿針引線苦難言
我一手拿針一手拿線,努力將毛毛糙糙的線頭向細得不能再細的針眼里穿,集中注意力,將線穿進針眼里面,然后開始縫。可是才縫了一小會,我就不想縫了——針總是扎在手指上,弄得我痛不欲生,我一抬頭看見了一個大字——韌,我馬上拿起針。又一次縫里起來。我越縫越熟練,終于,我將香包縫好了,接下來,就該塞花瓣了,我使出九牛二虎之力,將花瓣塞進香包里面,按照古老香包的做法,應該有驅蚊之效,那么,我既沒有香樟樹葉,也沒有其它驅蚊藥品,怎么辦呢?我這時候看見了風油精,就將它灑在香包上面,在將口封上,一個香包就做好了。
看著小小的香包,聞著它散發的氣息,我仿佛聞出了端午的味道。
【端午節主題作文】相關文章:
端午節主題作文端午節主題作文09-17
端午節主題作文07-31
端午節主題作文07-14
端午節的活動主題主題07-21
飄香端午節端午節主題作文11-22
家鄉的端午節端午節主題作文08-30
快樂端午節主題作文11-14
端午節的來歷主題作文08-24
小學“端午節”主題作文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