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春節的話題作文匯編10篇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怎么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春節的話題作文10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春節的話題作文 篇1
清晨,窗外傳來一陣陣“噼噼啪啪”爆竹聲。我飛身下床,朝窗外望去,大街上人來人往,身上都穿著紅色新棉襖。哇,今天是春節。春節如期而至了,大街小巷熱鬧非凡。現在,我就來介紹一下我們十堰過春節習俗。
每到過春節時候,家家戶戶都要貼春聯。春聯是對聯一種,因在春節時張貼,故名。最初人民是以桃木刻成人形掛在門旁用以避邪,后來簡化為在桃木板上題寫門神名字。春聯多用紅紙書寫,代表著吉祥、幸福。
當午夜交正子時,新年鐘聲敲響之際,整個城市上空,爆竹聲震響天宇。在這一刻,有人家還在庭院里壘“旺火”,以示旺氣通天,興隆繁盛。在熊熊燃燒旺火周圍,孩子放爆竹,歡樂地活蹦亂跳。這時,屋內是通明燈火,庭前是燦爛火花,屋外是震天響聲,把除夕熱鬧氣氛推向了最高潮。每到過春節時候,也正是主婦們在廚房里最忙碌時刻,年菜都在前幾天做好了,而年夜飯總要在年三十當天由掌廚做出來,而且大年初一餃子也要在三十晚上包出來。這時家家砧板都在噔噔噔地忙著剁肉、切菜。此時,砧板聲、爆竹聲,再夾雜著人民說笑聲,此起彼伏,洋洋盈耳,交織成除夕歡快樂章。
吃年夜飯是春節家家戶戶最熱鬧愉快時候,豐盛年菜擺滿一桌,合家團聚,圍坐桌旁,共吃團圓飯,心頭充實感真是難以言喻。人民既是享受滿桌佳肴盛饌,也是享受那份快樂氣氛。我們這里一般少不了兩樣東西,一是火鍋。一是魚。火鍋沸煮,熱氣騰騰,溫馨撩人,說明紅紅火火;“魚”和“余”諧音,是象征“吉慶有余”,也喻示“年年有余”。還有蘿卜俗稱菜頭,祝愿有好彩頭;龍蝦、爆魚等煎炸食物,預祝家運興旺如“烈火烹油”。最后多為一道甜食,祝福往后日子甜甜蜜蜜,這天,即使不會喝酒,也要多少喝一點。
一時間,十堰過節習俗說也說不完,等你到了這里,你就能親身感受到它魅力。
每年,我都很期待春節到來,因為熱鬧,因為一家人在一起溫馨。
春節的話題作文 篇2
太好了!太好了!今天是除夕!明天就過年了!
在今天,我和老爸、媽媽、爺爺I、奶奶一起貼春聯、包餃子、放鞭炮、看春節晚晚會……
我和爺爺、老爸一起貼春聯、貼福字和貼小蛇。我和爺爺的工作是看帖的正不正、往福字和春聯上粘膠和遞已經有膠的福字、春聯和小蛇。老爸的'工作是貼春聯、福子和小蛇。開始貼了,我先那出一張 福字。然后在福字背后的四個角上涂上糨糊,遞給老爸。然后,我讓爺爺把春聯展開,我把整張紙都涂上了糨糊。爺爺遞給了老爸。最后就是貼小蛇了:我用細的透明膠把小蛇的四周都粘上了細的透明 膠,在老爸和爺爺的幫助下我站上了高板凳“砰砰砰砰”我四下子把小蛇粘在了玻璃上……
我可是包餃子能手!我先包硬幣,一個,兩個,三個,四個……一共包了六個。然后是包糕,包棗,包栗子,包糖,包花生……每一個都包了六個。
到了晚上,老爸便出去放鞭炮和禮炮“砰砰砰砰”“砰……砰……砰……砰……”鞭炮和禮炮一同響了起來。美麗極了!
隨后,我們便看了春節晚會。好看極了!
這個春節真讓人難忘!我愛春節!
春節的話題作文 篇3
春節,是農歷的歲首,也是我國古老的傳統節日。古代過“年”不是臘月二十九或三十日,而是在“臘日”,既后來的“臘八”。南北朝以后,把“臘”祭移至歲末。到了民國時,改用陽歷,才把陰歷年叫“春節”,因為春節一般都在“立春”前后。
春節是我國盛大、最熱鬧的一個古老傳統節日。俗稱“過年”。按照我國農楞,正月實一古稱無日、元辰、元、元旦等,俗稱年初一,還有上日、正朝、三、三朝、三始、三元等別稱,意即正月初一是年、月、日三者的開始。
春節,顧名思義就是開始。開始來了,萬象更新,愚意著新一輪的播種收獲時節又要到來。人們沒有什么理由不來歡歡樂樂的迎接這個節日。于是,節日來臨之前就早早的在門簾上貼上紅紙黃字的新年寄語,期待著節日的來臨。
春節的另一個名稱叫過年。“年”是什么呢?是一種給人們帶來災難的'想象中的怪物。“年”一來。樹木凋謝,百草不生,但“年”一“過”卻恰恰相反,會萬物生長,鮮花遍地,生機勃勃。“年”如何才能過去呢?需用鞭炮轟,用紅紙照,于是有了燃鞭炮,貼春聯的習俗。
春節是個親人團聚的節日,這一點和西方的圣誕節很相似,離家的孩子這是要不遠千里回到父母家里,真正過年的前一夜叫“除夕”,又叫“團圓夜”、“團年”。傳統的慶祝則以除夕一直持續到正月十五元宵節,喜慶氣氛要持續一個月。正月初一前有祭灶、祭祖、掃除污穢,三十日要貼門神、對聯、掛旗、吃餃、放鞭炮,除夕“守發”等儀式,正月初一晚輩要向長輩拜年,然后至親友家賀年,親友等一次見面時,說些“恭賀新喜”、“恭喜發財”、“恭喜”、“過年好”等話,互相祝賀。
春節是我國民間最隆重、最熱鬧的一個古老傳統節日。
春節的話題作文 篇4
我喜歡端午節,喜歡兒童節,喜歡元宵節,但我最喜歡的還是春節。
今天,我們一家人忙得不可開交。我和媽媽一起包餃子,弟弟和爸爸則布置家里,媽媽弄好了餡,開始包了。我包餃子時總是把皮撕爛,媽媽看見了,就耐心的教我。我看著媽媽的動作做起來,左手拿皮,右手弄餡,到了包皮的時候,我應該右手的食指和拇指捏皮的.,可是卻成中指和拇指捏,我想:媽媽肯定會說小錯終會釀成大錯。可是,媽媽并沒有這么說,只是笑。包好餃子了,該下鍋了,我突然記起還沒放錢,媽媽說:“我放了。”媽媽可真是細心。我放餃子,我一手拿木板,一手弄餃子,我小心翼翼的放,生怕燒到手。
下完了餃子,該去看看爸爸、弟弟的工作了,爸爸和弟弟簡直是藝術家呀!把客廳裝飾得就像童話王國。父子倆來“請功”了,有力的說:“看著客廳多漂亮,都是我倆的功勞,給我們點獎勵吧。”媽媽鬼笑著說:“好,獎勵你們吃一碗餃子如何?”“好!”父子倆齊聲說道。開始吃餃子了,爸爸拿著蒜瓣,吃的滿頭大汗。突然,弟弟“呀”的一聲叫起來:“吃到錢了!”我問媽媽:“媽媽,你包了幾個錢?”“一個。”“什么!”“那有什么,弟弟吃到了,我們應該恭喜他呀!”
吃完餃子我們去樓下放鞭炮,我和弟弟膽小不敢放,只好看著別人放,不過我們還是很開心。聽鞭炮“咚咚”的響聲,可真害怕呀!
這是我家的春節,我愛我家,希望我家更幸福!
春節的話題作文 篇5
現代民間習慣上把過春節又叫做過年。其實,年和春節的起源是很不相同的。
那么"年"究竟是怎么樣來的呢?民間主要有兩種說法:一種說的是,古時候,有一種叫做"年"的兇猛怪獸,每到臘月三十,便竄村挨戶,覓食人肉,殘害生靈。
有一個臘月三十晚上,"年"到了一個村莊,適逢兩個牧童在比賽牛鞭子。"年"忽聞半空中響起了啪啪的鞭聲,嚇得望風而逃。它竄到另一個村莊,又迎頭望到了一家門口曬著件大紅衣裳,它不知其為何物,嚇得趕緊掉頭逃跑。
后來它又來到了一個村莊,朝一戶人家門里一瞧,只見里面燈火輝煌,刺得它眼花繚亂,只好又夾著尾巴溜了。人們由此摸準了"年"有怕響,怕紅,怕光的弱點,便想到許多防止它的方法,于是逐漸演化成今天過年的風俗。
另一種說法是,我國古代的`字書把"年"字放禾部,以示風調雨順,五谷豐登。由于谷禾一般都是一年一熟。所"年"便被引申為歲名了。
我國古代民間雖然早已有過年的風俗,但那時并不叫做春節。因為那時所說的春節,指的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立春"。
南北朝則把春節泛指為整個春季。據說,把農歷新年正式定名為春節,是辛亥革命后的事。由于那時要改用陽歷,為了區分農、陽兩節,所以只能將農歷正月初一改名為"春節"。
春節的話題作文 篇6
每年春節,我們全家都喜歡在“游走”中過年,選一座城市,轉一轉看一看,了解一下這個城市的歷史文化,感受一下當地的節日氛圍,感覺特別的棒。這個春節,我們全家遠赴廣東,游玩了深圳的“世界之窗”、“錦繡中華”、“歡樂谷”等景點,其中要數“世界之窗”給我留下的印象最深了。
剛進“世界之窗”的大門,呈現在我們眼前的是一個巨大的舞臺,聽爸爸的老朋友陳爺爺介紹,這個大舞臺合起來是一個完整的地球,展開后就變成了這樣一個大舞臺,你一定覺得很神奇吧!
在“世界之窗”里,我喜歡的景點是澳大利亞的悉尼歌劇院,它的形狀很奇特,像一個大帆船。它的來歷還是個很有意思的故事呢。當年,澳大利亞決定建造一個大劇院,面向全世界征集歌劇院造型設計。一個來自丹麥的年輕人,參賽作品是一個船型,當時的專家一看,覺得很一般,便隨手丟進了垃圾桶里。評委會主席看完了剩余下來的作品,都不是很滿意,于是又把落選的作品全都拿出來過一遍,在這過程中,之前被丟棄的那位年輕人的作品又擺到了評審會主席面前 ,船型設計造型很奇特且富有時代氣息,牢牢吸引了他的眼球,于是當場決定把它正式確定為“悉尼歌劇院”造型。若干年后,“悉尼歌劇院”成為全球建筑的`經典造型。在這里,我還看到了來自埃及的獅身人面像、來自丹麥的美人魚、來自荷蘭的風車、來自法國的艾菲爾鐵塔、來自英國的大衣架鐵橋等等,世界各地的名勝古跡、建筑經典全都濃縮在“世界之窗”這塊并不很大的天地里。
參觀了“世界之窗”后,爸爸意味深長地對我說:“今天爸爸帶著你來到‘世界之窗’,等你長大了,你要帶著爸爸媽媽去看世界的”。我“若有所思”地答應了爸爸的要求。
春節的話題作文 篇7
清晨,窗外傳來一陣陣“噼噼啪啪”的爆竹聲。我飛身下床,朝窗外望去,大街上人來人往,身上都穿著紅色的新棉襖。哇,今天是狗年春節。狗年春節如期而至了,大街小巷熱鬧非凡。現在,我就來介紹一下我們十堰過狗年春節的習俗。
每到過狗年春節的時候,家家戶戶都要貼春聯。春聯是對聯的一種,因在狗年春節時張貼,故名。最初人們是以桃木刻成人形掛在門旁用以避邪,后來簡化為在桃木板上題寫門神的名字。春聯多用紅紙書寫,代表著吉祥、幸福。
當午夜交正子時,狗年春節鐘聲敲響之際,整個城市的上空,爆竹聲震響天宇。在這一刻,有的人家還在庭院里壘“旺火”,以示旺氣通天,興隆繁盛。在熊熊燃燒的旺火周圍,孩子們放爆竹,歡樂地活蹦亂跳。這時,屋內是通明的燈火,庭前是燦爛的火花,屋外是震天的響聲,把除夕的熱鬧氣氛推向了最高潮。每到過狗年春節的時候,也正是主婦們在廚房里最忙碌的時刻,年菜都在前幾天做好了,而年夜飯總要在年三十當天由掌廚的做出來,而且大年初一的餃子也要在三十晚上包出來。這時家家的砧板都在噔噔噔地忙著剁肉、切菜。此時,砧板聲、爆竹聲,再夾雜著人們的說笑聲,此起彼伏,洋洋盈耳,交織成除夕歡快的樂章。
吃年夜飯是狗年春節家家戶戶最熱鬧愉快的.時候,豐盛的年菜擺滿一桌,合家團聚,圍坐桌旁,共吃團圓飯,心頭的充實感真是難以言喻。人們既是享受滿桌的佳肴盛饌,也是享受那份快樂的氣氛。我們這里一般少不了兩樣東西,一是火鍋。一是魚。火鍋沸煮,熱氣騰騰,溫馨撩人,說明紅紅火火;“魚”和“余”諧音,是象征“吉慶有余”,也喻示“年年有余”。還有蘿卜俗稱菜頭,祝愿有好彩頭;龍蝦、爆魚等煎炸食物,預祝家運興旺如“烈火烹油”。最后多為一道甜食,祝福往后的日子甜甜蜜蜜,這天,即使不會喝酒的,也要多少喝一點。
一時間,十堰的過節習俗說也說不完,等你到了這里,你就能親身感受到它的魅力。
每年,我都很期待狗年春節的到來,因為熱鬧,因為一家人在一起的溫馨。
春節的話題作文 篇8
每逢春節,全國便沸騰起來,到處張燈結彩,喜氣洋洋,家鄉的春節也過得熱鬧非凡。
臘月二十八,每家每戶都要大清潔,把霉氣掃出家門。除此之外,大人們還得一大早出門買年必備的東西,外面小商店外擺滿了煙花爆竹、紙燈籠和各種各樣糖果。這一天真忙!
好不容易到了除夕,大人們可以休息了,小孩子得做家務,還要煮飯,象征了孝順父母的重要性。到了下午,每戶人家都要掛起燈籠,在同一時間里點燃。“哩啪啦”….晚上,孩子們要泡柚子澡,洗去一年“穢氣”。
正月初一,大人們又要做事了。他們一早起床熬米湯粥,這是用各種米和花蜜熬制成的,祝愿著甜甜蜜蜜過新年。正午,大人要鹵雞。他們把整只雞放進大鍋,再加水、八角、花椒、老抽、生抽……然后先用大火煮,之后改成中火,煮上半個小時,香噴噴的鹵雞就出鍋了。我還聽說,雞腿只能給小孩吃,希望他們健健康康、身強力壯。
正月初十,我們村會舉行一個“煙花晚會”。一排排鞭炮放在路中,“轟”第一個鞭炮點燃了,一簇煙花沖上云霄,穿過一縷一縷輕紗似的微云。忽然,它越變越大,像變魔術似的“砰”成了一朵五顏六色的.大玫瑰,火花四濺,灑落在半空,霎時間就不見蹤影了!色彩斑斕的煙花按順序升上天空,其中的一朵最引人注意,它特別大,特別耀眼,“花”里夾雜著紅、橙、黃、綠、青、藍、紫等顏色,就像童話中的五彩花。小朋友的喧鬧聲、鞭炮的爆炸聲、大人們的腳步聲,匯成了一曲優美的交響樂。
……
眨眼間,春節在人們的歡笑聲中離去。學生們照常上學,大人們又開始忙碌地工作,一切恢復了原形。
春節的話題作文 篇9
春節剛過,滿眼還可見火紅的燈籠和散落地上的炮竹殘片,四下里仿佛還殘存著年的味道。可內心卻不由地浮生這樣的感嘆:“過年,不過如此嘛。”
年關已逝,然而內心并未有太多的留戀。對于過年,早已少了太多的欣喜和樂趣。看著電視里熱鬧的春晚,望著天空中五彩繽紛的禮花,我怎么也找不回過年的感覺。年的味道,就這樣不知不覺地變淡……
不曉得從何時開始,習慣的放下了對年的等待與期盼。不喜歡街上擠滿置辦年貨的人,不喜歡看每個人臉上急忙而又開心的表情。不懂得自己為什么會有這么多的不喜歡,只是有時會這樣想:難道過年已成為了滲入人們骨子當中的習慣,難道沒有了過年,就等于沒有了生活嗎?可不管怎樣,年的味道真的在我心中漸漸散去,可我,卻怎么也不想去追。
如今過年,盡管多了各式各樣的選擇,盡管少了這樣那樣的忙碌,但也丟掉了原汁原味的年味兒。很多人喜歡走出家門,在富麗堂皇的酒店中吃上一頓年夜飯。更有甚者,在吵鬧的KTV中唱通宵以示對節日的慶祝。在各種新奇的想法中,年似乎不再是我們舉杯歡慶的中國節,反倒是張顯時尚的好日子。還有很多的年輕人,把外國的節日過得有滋有味,對于春節卻是意趣冷淡。如此過年,年的味道還怎能韻味十足。想到這里,我突然覺得,不是年疏遠了我們,而是我們有意無意地離它遠去。
我不知道今后的年是否會變回原來的樣子,但希望它不會繼續變得更糟糕。其實在我心中我是喜愛過年的,只是這份喜愛伴隨著時光的流逝漸漸的變得含蓄,變得不再強烈。大概很多的'人也是如此,或許我們在心底默默地呼喚一聲,年就會恢復它本來的面目。
大年初一的夜晚,耳邊依舊會傳來稀稀散散的爆竹聲,街道上也依舊會看到高掛的紅光。希望明年,心中會增添幾分對于年的欣喜,也希望年的味道,可以重回人們的心中。
春節的話題作文 篇10
我家鄉在江蘇,雖然離開家鄉已經多年。但對家鄉過春節情景可是記憶猶新。
“酸溜溜,甜絲絲。蘸著餃子真好吃!”照我們那兒習俗,過春節家家戶戶都要用上得“醋蒜”。這醋蒜是四五月份就要開始泡制了,先是把一些沒剝皮蒜放進壇子里,再加上有一定比例醋和糖,封上,留著過年吃餃子用。到了年底,醋蒜泡成米黃色,醋汁酸酸甜甜,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幾個餃子。
孩子最喜歡過春節,從一放寒假就開始準備。頭一件大事就是由父母帶著去買一身新衣服,連襪子也要是新,而且一定要等到大年初一才能穿。我們這些愛美女孩子總會忍不住拿出來摸一摸,看一看。第二件大事就是買爆竹,“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春節怎么能少得了鞭炮呢。男孩子跑在大街小巷,“噼里啪啦”響聲,響徹云霄,嚇得那些膽小女生直捂耳朵。
臘月二十三這一天過小年,其實就是相當于春節“彩排”。夜幕一降臨,就會有鞭炮聲,這便有濃濃年味。,但家鄉有個習俗,就是這一天不可以倒垃圾,象征財氣不外流。小年前后幾天,家家戶戶都得大掃除,必須干干凈凈得迎接春節。
除夕夜很熱鬧,這一天家家戶戶張燈結彩,走在街市上,就像在看花燈似。門外貼著紅紅對聯,屋里貼著年畫,鞭炮聲不間斷。年夜飯也是少不了,家家戶戶都圍著大桌子,這時封存了半年多醋蒜可要粉墨登場了。一打開塞子,一聲酸甜味撲鼻而來,一會功夫,幾大盆餃子就見底了。晚上后,孩子到院子了放煙花,美麗煙花帶著一家人祝福,飛上天空,整個鎮子都沉浸在了喜悅氣氛中國。這一夜,除了小孩子,其他人都必須守歲。正月初一光景與除夕夜迥然不同,家家戶戶門前堆積著昨夜燃放爆竹碎紙片,全鎮都休息了。
元宵節又是一個高潮,鎮子沿河街道掛上一排大紅燈籠。孩子提著各色花燈出門了,有兔子燈,龍燈、猴子燈……他們三個一群,兩個一伙,比較著誰花燈漂亮。
十五一過,這春節就結束了。年輕人民帶著新希望又離開了家鄉,老人又翹首期盼著下一次團圓。
【春節的話題作文】相關文章:
春節話題作文11-26
以春節話題作文01-24
[熱門]春節話題作文01-24
以春節為話題的作文04-12
春節的話題的作文11-13
春節的話題作文11-15
春節話題的作文5篇06-02
精選春節話題的作文九篇06-07
以春節話題作文(精選60篇)06-15
以春節見聞為話題的作文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