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財務制度機制風險
1、目標控制與程序控制相接合。
企業財務風險的發生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而財務風險的控制目標是可以確定的,因此企業財務風險控制采取目標控制應是可行的。程序控制強調依據完善的控制程序,通過嚴密的過程管理,以減少執行的隨意性。
2、實行預算約束,細化目標落實責任。
財務預算是企業財務目標的細化,財務風險的管理所要控制的就是實際財務狀況與財務目標的偏離。作為企業全面預算的一部分,財務預算為企業生產經營的各個方面確立了明確目標和任務,也為生產經營控制和業績評價提供了依據和尺度。另外,實行預算管理通過預算責任中心的界定,使企業的預算得到執行及控制。
3、財務管理與業務管理相結合,依照企業目標制定財務風險管理制度。
企業財務管理與業務管理密切相關,從財務角度上講,在制定風險管理制度時,應考慮制度對業務的影響。首先,在設定制度時要考慮企業業務的特點,注意風險管理目標與企業目標的一致性;其次,在風險管理上,應盡可能適應企業經營方式的變化,在規避財務風險的同時,有效支持企業的市場競爭。再次,根據企業工作流和實物流,加強管理,及時發現異常,并采取有效措施解決問題,預防風險,構建有效的財務風險辨別機制。
4、注重采用各種技術方法防范財務風險,防范財務風險從技術上主要包括以下幾種方式:
(1)分散法。即通過企業之間聯營、多種經營及對外投資多元化等方式分散財務風險。對于風險較大的投資項目,企業可以與其它企業共同投資,以實現收益共享,風險共擔,從而分散投資風險,避免因企業獨家承擔投資風險而產生的財務風險。
(2)回避法。即企業在選擇理財方案時,應綜合評價各種方案可能產生的財務風險,在保證財務管理目標實現的前提下,選擇風險較小的方案,以達到回避財務風險的目的。
(3)轉移法。即企業通過某種手段將部分或全部財務風險轉移給他人承擔的方法。轉移風險的方式很多,企業應根據不同的風險采用不同的風險轉移方式,如企業可以通過購買財產保險的方式將財產損失的風險轉移給保險公司承擔。對外投資時,企業可以采用聯營投資方式,將投資風險部分轉移給參與投資的其它企業。在投資建造固定資產時,企業可以采用出包方式建造,將建造過程中存在的風險轉移給承包方等。
(4)降低法。即企業面對客觀存在的財務風險,努力采取措施降低財務風險。如企業可以在保證資金需要的前提下,適當降低負債資金占全部資金的比重,以降低債務風險。另外,企業也可以通過付出一定代價的方式來降低產生風險損失的可能性。例如建立風險控制系統,配備專門人員對財務風險進行預測、分析、監控,以便及時發現及化解風險。也可建立風險基金,以此降低風險損失對企業正常生產經營活動的影響。
【財務制度機制風險】相關文章:
營銷風險預警機制研究04-26
人社局制度機制風險04-27
論風險投資退出機制04-30
公司審計風險評估機制的完善的論文04-29
風險投資稅收優惠機制探討05-01
企業技術創新的風險防范機制04-27
建立風險管理機制防范線路外力破壞05-02
風險投資稅收優惠機制探討論文05-01
工程項目招投標機制與風險研究論文05-01
論中國風險投資退出機制的建立與完善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