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事物不止一個正確答案教案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事物的正確答案不止一個(教案)
事物的正確答案不止一個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初步了解議論文的論證結構和論證語言的嚴密性。 2、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教學難點和重點 1、重點:在初步朗讀的基礎上,借助圈劃、品讀等方法,要求學生找到“表明作者的觀點和態度”的語句。理清“事物的正確答案不止一個”的論題與如何具備創造性思維、創造力之間的關系。 2、難點:通過穿插解數學題目、講創新故事等環節來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預設 學生活動預設 導入新課 激發興趣 1、 展示一道數學多解題,請學生思考。 2、 由此可見,事物的正確答案并不是唯一的。恰如蘇軾有詩云: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這是為什么呢?帶著這個問題,我們一 起來學習《事物的正確答案不止一個》 請學生踴躍解題,鼓勵學生多角度解題。 朗讀課文 初步感知 1、 學生以自己的方式自由朗讀課文 解決疑難的字詞 根深蒂固 孜孜不倦 汲取 鍥而不舍 2、本文要談的是什么話題? 學生查字典解決疑難或重要的字詞。 自由朗讀課文,圈劃“表明作者觀點和態度”的語句。 學生自主探究 1、作者在本文開頭設置了一個有趣的問題,這是為了告訴我們什么觀點?有什么作用? 2、為什么要確立“事物的正確答案不止一個”的思維方式?是用了怎樣的論證方法闡明這一事理的? 3、產生創造性思維必須具備哪些條件?又用了怎樣的論證方法論證的? 4、區分一個人是否擁有創造力,關鍵看什么? 5如何才能成為一個富有創造性的人? 1、不滿足于一個答案,不放棄探求,這一點非常重要。 2、如果你認為正確答案只有一個的話,當你找到某個答案后,就會止步不前。 3、(1)要經常保持好奇心,不斷積累知識。 (2)不滿足于一個答案,而去探求新思路,去運用所獲得的知識。 (3)一旦產生小的靈感,相信他的價值,并鍥而不舍地把它發展下去。 能力遷移 1、為了證明“發揮創造力的真正關鍵,在于如何運用知識”,作者列舉了哪兩個事例? 2、老師可另舉一個創新思維的故事,讓學生分析是否符合以上分析的三個條件。例如:海帶既是一道好菜,又是一劑良藥。而味精則是人們在煮菜時所用的一種調味品,一個來自海邊,一個出自工廠,兩者何以扯為一談?原來,它們之間還有一段不可分割的親緣史呢!有一天,日本帝國大學一名叫池田菊苗的化學教授,在喝湯時不覺一怔,連忙問妻子:“今天這碗湯怎么如此鮮美?”接著用勺在碗里攪動了幾下,發現湯里除了幾片黃瓜之外,還有一點海帶。他以科學家特有的機敏和興趣,對海帶進行了詳細的化學分析,他發現海帶中含有一種物質——谷氨酸鈉,并給它取了一個雅致的名字——味精。 1、你能否也說說你所知道的創新故事? 2、一位哲人說過:“人的天職在于探索!敝灰覀儾粷M足于一個答案,不放棄追求,大膽想象,小心求證,相信大家都能成為富有創造新思維的人! 1.(1)約翰。古登貝爾克將葡萄壓榨機和硬幣打制器組合起來,發明了印刷機和排版術。 (2)羅蘭。布歇內爾把電視接收器作為實驗對象,發明了對戰型的乒乓球游戲,從此開始了游戲機的革命。 2.學生可依據三個要素對故事分析。借此再一次熟悉文本內容,感知議論文的嚴謹。 3.說說自己所知道的創新故事。 課后作業 學習反饋 1、解釋詞語 2、收集有關創新的名人名言,抄在積累本上。 3、知識與創造力是什么樣的關系?請用簡練的語言表述你的認識。 學生按照要求完成作業。 板書: 不滿足于一個答案 激發 尋求第二種答案 需要 創造性思維 必備 學識 活用能力(關鍵)(舉例論證) 恒心和毅力 具備幾個要素,任何人都會擁有創造力(結論) (【事物的正確答案不止一個(教案】相關文章:
事物不止一個正確答案教案02-27
事物的正確答案不止一個反思03-15
事物的正確答案不止一個教案(精選13篇)08-12
《事物的正確答案不止一個》課堂實錄05-30
事物的正確答案不止一個八年級下冊語文教案10-14
一個正確的決定作文10-21
中班美術教案對稱的事物10-13
健康正確的使用網絡教案12-07
通往廣場的路不止一條教案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