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色彩斑斕的文化生活”教學設計
本堂課的知識點比較清晰、簡單,所以我把能力目標的達成作為本堂課的主要任務,通過本堂課的學習培養、鍛煉、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解題能力。對于重點和難點的處理主要是采用情境探究法。我從課堂就地取材,并且這些材料一直貫穿整堂課的始終,這樣可以使學生更好、更深刻地理解文化現象和本堂課的知識。 一、情境設置,導入新課 1.情境展示。 展示本班學生的藝術節照片,導人新課。 2.設計目的。 積極引用學生自己身邊的例子作為導入,從一開始就調動了學生的情感和參與課堂的積極性,而且使學生初步感受到文化生活的特點,同時直接點題,簡單明了。 二、情境探究,學習新知 1.文化生活素描。 (1)文化生活的特點。①情景創設:剛才了解了同學們的校園文化生活,那同學們的假期文化生活是什么樣的呢?現在我們為什么可以選擇這些文化消費方式呢?②設計目的:從學生自身實際引導學生自己得出結論,便于學生理解和記憶,而且很自然地完成了知識的遷移訓練,更好地鍛煉了學生分析社會現象的自覺性,提高了學生運用已有知識的能力。(2)色彩斑斕的文化生活的原因:科技、傳媒、經濟。①共同探究:你為什么要選擇這些消費方式呢?在選擇這些消費方式的時候有沒有看到一些令人憂慮的現象呢?②設計目的:文化生活的喜與憂是本堂課的重點內容,所以我通過設置情境的方式引導學生探究。在教學過程中,我有意側重選擇學生身邊的文化生活現象,由淺入深,從具體到抽象,符合學生認知規律,讓學生自己說出什么是正確的和錯誤的,尊重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而且辨析類問題也是高考的命題思路,在客觀題和主觀題中都是高頻率出現的,所以教學中要注意培養學生的辯證思維能力。③圖片展示:“深圳最美女孩”文芳;散布H7N9流言者被刑拘。④設計目的:現在的學生經常上網,網絡中令人憂慮的現象是與時俱進的,有著強大的吸引力,所以必須要讓學生有意識地辨別虛假的和不健康的東西,要使學生明辨是非,第一文庫網增強法律意識,明確責任意識,以實現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升華。 2.文化生活的喜與憂。 (1)共同探究:針對同學們所說的上述問題,我們該怎么做?(2)設計目的:引導學生探究關于措施類的問題,如果教材上沒有現成的知識體系可抓,一般應該從主體角度去分析,弄不清楚主體一直是學生丟分的原因,所以設置這個問題來探究,加深學生對行為主體的認識。(3)幻燈片展示:解決的措施。國家:加強管理,正確引導。公民:加強自身修養,提高鑒別能力。企業:加強行業自律,遵守法律和職業道德,增強社會責任感,堅持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統一,提供健康有益的文化產品。(4)設計目的:選用這樣的順序講解是為了承上啟下,引出國家要正確引導、發展人民喜聞樂見的大眾文化。 3.發展人民大眾喜聞樂見的文化。 (1)共同探究。①為什么?學生根據剛剛學過的知識總結第一點原因和第二點原因。對比學生們的文化選擇。父母的選擇和你一樣嗎?這說明文化需求呈現出什么特點?為什么有這樣的特點?文化市場和大眾傳媒的發展對文化生活有雙重影響。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文化的需求呈現出多層次、多樣化、多方面的特點。②設計目的: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自己得出結論,培養學生分析、總結、推理的能力。(2)是什么?(根據原因,我們要發展什么樣的文化產品?)人民大眾喜聞樂見的社會主義文化:面向廣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與呼聲,采取人民喜聞樂見的形式發展社會主義文化。(3)共同探究:流行文化就是我們倡導的社會主義文化。(4)設計目的:我們倡導的社會主義文化是本堂課的重點和難點,要讓學生學會辨別流行文化與我們倡導的大眾文化的區別。使學生全面深刻理解我們倡導的大眾文化,提高學生的思辨能力。 三、情境回歸,總結新知 文化生活百花爭艷,漸迷人眼,我們要提高眼力,拒絕污染,作出正確的文化選擇。
【“色彩斑斕的文化生活”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色彩斑斕的春08-06
色彩斑斕的春05-02
色彩斑斕的秋天作文04-30
關于文化生活的作文03-22
教學設計的特征與教學設計(一)04-25
教學設計的特征與教學設計(二)04-25
圓的面積教學設計教學設計04-25
教學設計及作業設計04-25
澳洲華人社會的語言文化生活04-27
教學設計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