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囗另类BBWSeⅹHD,av狼论坛,精品一卡2卡三卡4卡乱码理论,体育生gv老师浪小辉3p警察

《撈鐵!返慕贪

時間:2023-02-20 18:10:32 教案 我要投稿

《撈鐵!返慕贪 15篇

  作為一名教師,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撈鐵牛》的教案 ,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撈鐵牛》的教案 15篇

《撈鐵牛》的教案 1

  教學目標:

  1.認識9個二類字,學會8個一類字,會用“出色”“議論紛紛”造句,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讓學生利用“邊讀邊想”的方法理解文章內容,知道懷丙是怎樣撈鐵牛的。

  3.通過了解懷丙和尚是怎樣利用水的浮力打撈鐵牛的,從中感受到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智慧,立志從小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

  教學重點、難點:

  1.弄清懷丙在撈鐵牛時做了哪些準備工作,是怎樣把鐵牛撈上來的。

  2.讓學生理解能撈上鐵牛的原理。

  教學準備:

  1.水桶、鐵塊和課件。

  2.可以做有關水的'浮力的試驗(準備:兩只杯子、泥沙、鐵塊、線)。

  基礎知識:

  浮橋:在并列的船或筏子上鋪上木板造成的橋。

  淤泥:河流、池塘等水底沉積的泥沙。

  第一課時

  教學重點:

  初讀課文,學習生字,理解文章大意。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演示:將沉在水中的鐵塊撈起來。

  2.質疑:如果沉在水里的是52000斤的大鐵牛,那該怎么撈呢?

  3.出示課題,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

  1.教師范讀。

  2.學生自由讀、指讀。

  三、學習生字。

  四、理清課文思路。

  (1)課文的主要人物是( ),他指揮( )撈起了鐵牛。

  (2)課文是按照( )順序寫的。

  a、時間b、方位c、事情發展

  (3)撈鐵牛的原因是( ),經過是( ),結果是( )。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1.深入理解課文內容,弄清懷丙是怎樣把鐵牛撈上來的。

  2.初步了解浮力的原理。

  教學過程:

  一、深入學文,理解意思,激發情感。

  (一)學習第1自然段

  1.指讀思考:人們為什么要撈鐵牛?

  2.浮橋是什么?(出示圖片幫助學生理解)

  (二)學習第2自然段

  指讀第2段,說說你對哪句話印象最深?(鐵牛是被水沖走的,我還叫水把它們送回來。)

  (三)學習第3自然段

  1.自由讀,思考:這段主要寫了什么?

  2.準備工作有幾項?請用序號標出來。

  3.請用最簡單的詞語歸納這四項工作。

  (1)潛水摸牛(教師示范)

  (2)船裝泥沙

  (3)并船搭架

  (4)粗繩拴牛(演示)

  4.將本段中的“很大的”、“裝滿”、“緊緊的”、“很粗的”、“牢牢的”去掉,與原文比較,體會這些詞語的重要與準確。

  5.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本段。

  6.這也說明懷丙和尚撈鐵牛的準備工作做得很周密,也很符合科學道理,從中可以看出他是個——出色的工程師。

  (四)學習第4——5自然段

  1.默讀這兩段,說說它們各講了什么?

  第4段:水手們拔鐵牛。

  (1)一生讀本段,其他學生閉眼想象當時的場面。

  (2)讓學生進行實物演示(準備:杯子、鐵塊、線)。

  第5段:水手們拖鐵牛。

  (1)為什么不把鐵牛撈上來,放在船中,而是要在水中拖著走呢?(做實驗)

  (2)這就是靠了——水的浮力

  (五)學習第6自然段

  1.指讀思考:這段寫了什么?

  2.詳寫還是略寫?

  3.讀到這里,你想對這位和尚說些什么?

《撈鐵!返慕贪 2

  設計理念:

  以讀為本,讀中理解,讀中感悟,輔以多媒體課件(或掛圖)演示,和小組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結合實踐,在讀中有所感悟。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全文,了解懷丙和尚是怎樣利用水的浮力打撈鐵牛的,感受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智慧,教育學生愛科學、用科學,

  2.練習抓住課文的主要內容。

  教學重點:

  1.了解懷丙和尚利用水的浮力打擾鐵牛的經過。

  2.練習抓住課文的主要內容。

  教學準備:

  1.演示所需的材料:玻璃缸、裝有石子的圓口瓶、木尺、棉線、鐵塊。

  2.覆蓋式投影片。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題,質疑激趣。

  同學們,今天我們要學的課文是——《撈鐵!。齊讀課題。你們讀了課題,有什么問題?(為什么要撈鐵牛?撈鐵牛有什么困難?怎樣撈鐵牛?鐵牛撈起來了嗎?)

  二、通讀課文,整體感知,了解課文敘述順序。

  1.學生自由輕聲讀課文。

  2.每個自然段請一位同學讀。讀中,教師相機指導讀準“宋、拴、尚、繩、繃”的字音。強調“拴、潛、陷、鏟”是前鼻音,“潛”讀去聲!八巍⑸、繩、繃”是后鼻音。和尚的“尚”讀輕聲。

  3.了解課文敘述順序。

  (1)從課題上看重點應該寫什么?

  (2)默讀,找出描寫撈鐵牛的經過部分。(課文的第三至第六自然段)

  (3)可見課文可分為幾部分?(三部分)

  (4)如果撈鐵牛的經過部分再分為“準備工作”和“撈出一只只鐵!钡膬刹糠值脑挘n文可分為幾部分?(四部分)接下來我們就按照這四部分來進一步學習課文。

  三、深入深究,讀懂課文第一部分。

  1.讀第一部分,用自己的話說為什么要撈鐵牛?(因為八只鐵牛是拴住浮橋用的,河水沖斷浮橋,鐵牛也就被沖走,陷進淤泥。要修浮橋,必須要撈起鐵牛。)

  2.比較句子:河水沖斷浮橋,鐵牛也就被沖走,陷進淤泥。

  河水沖斷浮橋,鐵牛都就被沖走,陷進淤泥。

  “也”換成“都”兩句話有什么不同?

  單就一句話說,“也”或“都”都可以,意思也明白。但就聯系課文和故事來說,兩個字的作用是不同的。“也”與上文呼應表示同樣。如果不用“也”而用“都”,這句話就只是講鐵牛是被沖走這一件事。

  3.鐵牛有多笨重呢?據記載,黃河大鐵牛最輕的有26.1噸,最重的達45.1噸。在一千多年前的宋代有沒有打撈工具?(沒有)有沒有科學簡易的打撈方式?(沒有)可見,要打撈這八只大鐵牛是多么的不容易!

  4.指導讀句子:“人們議論紛紛!崩斫狻白h論紛紛”

  5.指導讀句子:“讓我來試試。鐵牛是被水沖走的,我還叫水把它們送回來!睂W生聯系上下文說說自己對這句話的理解。

  當人們議論紛紛的時候,懷丙站出來說話了,你們從他的話里聽出了什么?

  ——他當時胸有成竹,所以才主動要求打撈鐵牛的。

  ——他是一個虛心的人,明明胸有成竹,卻還說“試一試”。

  6.比較句子:讓我來試試,鐵牛是被水沖走的,我還叫水把它們送回來。

  讓我來試試,鐵牛是被水沖走的,我要叫水把它們送回來

  “還”換成“要”兩句話有什么不同?

  “還”常常用于講同樣的情況,有表示現象繼續的作用。懷丙的這句話前后講的都是水,鐵牛被沖走的是水,把鐵牛送回來 的是水。用“還”很自然。如果用“要”,就不一定有這種繼續的意思。

  7.再讀第一部分。學生評議。

  四、學習第二部分:撈鐵牛的準備工作。

  1.同學們通過自讀,已經知道了人們為什么要撈鐵!,F在我們來解決同學們提出的第二個問題:怎樣撈鐵牛?我們先來看看懷丙和尚為撈鐵牛做了哪幾項準備。請大家自由讀第三自然段,并用筆畫出表示撈鐵牛順序的詞語。(先……然后……再……又……)

  2.學生自由朗讀,圈畫重點。

  3.師生交流,概括出要點:(1)摸清鐵牛沉沒的位置;(2)準備兩只大船,船里裝滿泥沙;(3)兩船拴緊,跨船搭架;(4)鐵牛和木架兩端,用繩子相連。

  4.用覆蓋式投影再現這次的準備工作,再請學生按順序簡要復述準備工作。(用上“先……然后……再……又……)師生評議。

  5.讀懂了這一部分,誰能用一句話概括出這一部分的主要內容?(懷丙和尚為撈鐵牛做了充分的準備。)

  小結:認真讀書,讀懂內容,然后用比較簡練的語言進行概括。這就是我們今天要掌握的一種讀書方法。

  五、學習第三部分。

  這一部分請同學們自己學,要求認真讀書,思考:(出示投影題)

  1、懷丙和尚用什么力量撈起鐵牛?

  2、想想帶點的詞語之間是什么關系,能不能用什么關聯詞把它們連起來?

  3、學生自由學習、討論。教師巡視。

  4、師生交流。

  (1)懷丙和尚用什么力量撈起鐵牛?(水的浮力)讀出關鍵語句:“船靠著水的'浮力,把鐵牛從淤泥里一點兒一點兒地向上拔!

  看有關“水的浮力”的演示:在玻璃缸中裝入大半缸水,缸內盛一裝有石子的圓口瓶,缸口上架一木尺,木尺的兩端系上棉線,線下吊一鐵塊,沉入缸底。教師將圓口瓶內石塊兒逐一取出,讓學生觀察會出現什么現象。(缸底的鐵塊為什么會往上生?)通過觀察交流,得出結論:利用了水的浮力。

  (2)交流:帶點詞語之間的關系。

 、賹W生讀這段話。

 、趲c詞語:“泥沙減少……船身向上浮……繩子越繃越緊……把鐵牛向上拔”,這些詞語之間可以用上關聯詞:因為……所以……。(因為泥沙減少,所以船身向上浮;因為船身向上浮,所以繩子越繃越緊;因為繩子越繃越緊,所以鐵牛被向上拔。)

  3.指導朗讀第四自然段,強調:帶點詞語表現了事物之間的因果關系,這些詞語要朗讀的特別分明。兩個“慢慢地”、“越繃越緊”這幾個詞語也要讀出味道來。學生讀后評議。

  4.讀第五自然段。

  (3)學生讀。

  (4)引導質疑:鐵牛為什么不放在船上拉回來?(鐵牛太沉了,沒辦法拉上船;即使拉上船也因為太沉,不容易劃到岸邊:懷丙和尚利用水的浮力,把鐵牛放在水里拉回來,可以省力氣。)

  (5)多么聰明的和尚呀!把第四、五兩自然段讀一讀。

  5.讀第六自然段。

  (1)學生讀。

  (2)誰能以這一自然段為基礎,結合前兩個自然段的內容概括一下這一部分的主要內容?(懷丙和尚利用水的浮力把八只笨重的鐵牛從淤泥里拖了回來。)

  小結:同學們通過一段一段地讀課文,讀懂了內容,要概括出這一部分的主要內容。這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方法。

  六、學習課文第四部分。

  1.學生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2.師生交流:這一自然段主要寫了什么內容?

  七、回顧全文,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

  1.這篇課文可以分成幾部分,每部分講了什么?(可以分成四個部分:(1)鐵牛陷進了淤泥,懷丙和尚說他有辦法撈。(2)懷丙和尚做撈鐵牛的準備工作。(3)懷丙和尚利用水的浮力把八只鐵牛撈了上來。(4)懷丙和尚是個出色的工程家。)

  2.把每部分內容連起來,說說這篇課文的主要內容。同桌練習說,全班交流。(拴浮橋用的鐵牛陷進淤泥,懷丙和尚利用水的浮力把八只鐵牛撈了上來,他不愧是個出色的工程家。)

  八、延伸課外。

  1.懷丙和尚是個出色的工程家,他打撈鐵牛的辦法確實好,不過,他撈一只鐵牛需要兩船泥沙,撈八只鐵牛就得16船泥沙,以現代的環保觀點看,有沒有什么問題?(泥沙鏟到黃河里去會阻塞航道,還會污染河水。)你們想想,有沒有什么辦法既能撈出鐵牛,又注意了環保?

  2.學生討論、交流,教師引導創新。(實際上只要用四只船就可以解決問題。先把兩只裝滿泥沙的大船劃到鐵牛沉沒的地方,搭好架子,拴住鐵牛,然后讓另外的兩只空船分別靠在前面兩邊,讓水手們把泥沙鏟到空船里,再將鐵牛拖到岸邊。接著,用裝滿泥沙的兩只船去拴第二只鐵牛,等前面兩只船把鐵牛運回來后,在分別靠在這兩只船邊上,再把泥沙鏟到那兩只船上。用這樣的方法來回七次就能把八只鐵牛全部打撈上來,而不用向黃河里鏟泥沙。)

  3.要是現在打撈水底沉物的話,有沒有其他辦法?結合學生查閱的資料,交流各自了解到的知識;蛘哂山處熯m當地介紹,現代有哪幾種打撈方式。(浮筒打撈、浮吊打撈、混合打撈和解體打撈)

  九、板書

  撈鐵牛

  懷丙聰明了不起 謙虛

  潛水找牛

  準備工作 裝沙上船

  拴船搭架

  拴牛連駕科學成就

  鏟沙下船浮力人民的智慧

  打撈工作拖?堪

  拖牛上岸

  十、布置作業

  選做:你還有什么其他的好辦法能把鐵牛撈上來呢?(可以和同學討論合作完成)

《撈鐵!返慕贪 3

   教學目的

  1.從我國古代出色的工程家懷丙利用水的浮力撈起鐵牛的事中,使學生認識到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智慧,啟發教育學生愛科學,學科學,懂得利用科學原理解決問題的道理。

  2.給課文分段并學習正確概括段意。

  3.學會本課生字新詞,會用“熟悉”、“出色”造句。

  4.練習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1.弄清懷丙和尚在撈鐵牛時做了哪四項準備工作,是怎樣把鐵牛撈上來的。

  2.引導學生抓住語言文字體會懷丙和尚的出色表現。

  教學時間

  3課時。

  教學準備

  小張填空片,準備有關水浮力試驗的工具、生字卡片、投影片。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語

  自古以來,中華民族就是最勤勞、最聰明、最勇敢的,為世界人民所稱頌,歷史上像祖沖之、李時珍、李春等對人類作出重大貢獻的科技人材為數很多。今天,我們再來認識一位了不起的工程家,他就是一千多年前宋代的和尚懷丙。

  二、齊讀課題、激發興趣

  (一)讀課題。

 。ǘ┨釂栴}!翱吹秸n題后想知道什么?”

  (學生可能提出疑問:誰撈鐵牛?為什么撈?在哪撈?怎么撈的?結果怎樣等問題。)

  三、帶著疑問自讀課文

  初步了解內容,提出自讀要求。

  (一)邊讀邊劃出生字詞和不懂的詞語。

 。ǘ顺鲎匀欢,想想每個自然段主要說的是什么。

  四、檢查自讀情況

 。ㄒ唬┱規酌瑢W按自然段讀書(查生字讀音是否正確、語句是否流利。)

  (二)認讀生字詞卡片。注意多音字“沒”,本課讀m音。

 。ㄈ┨岢鲭y懂詞語。

  五、利用字典或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

 。ㄒ唬┩坏耐瑢W之間查找詞義。

  (二)全班進行交流解答。

  重點理解的詞語有:

  淤泥 浮橋 宋朝 熟悉 出色

  六、練習給課文分段、歸納段意

  (一)回憶分段方法:

  一讀 二想 三并

 。ㄗx:讀全文。想:想想每個自然段都講了什么?并:把圍繞一個意思寫的段落合并在一起。)

  (二)分別找七名同學讀書,其他同學思考每個自然段講的是什么?

  (三)議論每個自然段的內容和自然段之間有什么聯系。

 。ㄋ模└鶕n后思考練習的第2題的提示,給課文分段,再選擇相應的段意。

  1.出示投影,讀給提示的段意。

  2.從文中找到相應的段落。

  3.把序號填入括號中。

  4.想想各段段意為什么這樣概括。

 。ㄗプ≈攸c,不遺漏主要意思,語句簡練。全文是按事情的發展順序記敘的,故此段意的句式可以是:誰干什么?什么怎么樣。答案為1、3、4、2)

  七、練習正確、流利朗讀課文

  八、作業:預習課后思考練習題

 。ɡ首x課文)

  第二課時

  一、導語

  上節初步了解了課文內容,本節課在此基礎上,加強語言文字訓練達到對課后內容的深入理解,懂得利用科學的原理來解決問題的道理。

  二、請四名同學讀書

  大家思考:撈鐵牛的辦法是誰想出來的?課文第幾段有描述。

  三、齊讀課文最后一段,比較句子

  體會“出色”一詞的作用。

 。ㄒ唬┏鍪就队埃x句子。

  (二)分析每句的意思。比較哪句好,好在哪里。

 。ǖ谝痪潼c明和尚的名字,交代不是一般的和尚,而是工程家。第二句話在此基礎上強調了什么時候的工程家!爱敃r”一詞指的就是宋朝的時候。第三句具體寫出懷丙是宋朝時什么樣的工程家!俺錾币辉~指的是格外好,超出一般。這里用這個詞突出強調懷丙和尚具有非同一般的智慧和能力,是個了不起的人。)

  過渡:這個懷丙和尚到底有什么聰明的智慧,為什么被人們稱為出色的.工程家,究竟出色在哪里?請深入學習課文。

  四、抓住重點段和重點詞語,認真理解課文內容,進行語言文字的訓練

  (一)學習課文第一大段。

  1.指名讀(1~2自然段)思考問題:(1)為什么要撈鐵牛?(2)撈鐵牛有什么困難?(3)大家議論些什么?

  2.討論回答。(為什么要撈鐵牛?要從兩點回答。(1)是大水沖走了鐵牛。鐵牛共八只相當于八個鐵柱,拴住浮橋。(2)是修橋需要鐵牛,所以就要撈出來。)

  3.提問題:“就在人們毫無辦法,一籌莫展的時候,和尚說了什么?他到底有沒有辦法?從哪句話可以看出有把握,請劃出來。

  4.讀一讀“讓我來試試。鐵牛是被水沖走的,我還叫水把它們送回來!斌w會意思。

  (這句話說明和尚說話留有余地。但卻充滿信心,并且已經想好了撈鐵牛的辦法。)

  過渡:和尚是怎樣叫水把鐵牛送回來的,也就是怎么撈的呢?

  (二)學習課文第二大段。

  1.默讀課文第3自然段。思考:和尚為撈鐵牛做了哪些準備。

  2.找四名同學分別讀這四句話,找出關鍵詞,運用關鍵詞說出意思。

  3.討論:

 。1)這幾步準備工作能前后顛倒嗎?為什么?

 。2)練習用“先……然后……再……最后”這些順接詞說說準備工作的過程。想想還可以怎么說。(運用“先……接著……然后……最后……”這組連詞練習說。)以后遇到類似表示先后的句子就可以用上這些連詞。這段話前后承接是按事情的發展順序記敘的,不能顛倒。

  3.提問:從撈鐵牛的準備工作中你了解到什么?

  (了解到懷丙和尚準備工作細致,周密,有條不紊,顯示出他高超的工程技術水平。)

  4.回憶這段的學習方法。

  (是通過讀、找、議、悟來學習的。)

 。ㄈ⿲W習第三大段。

  1.運用第2段的學法,自學第3段。

  2.出示投影,做課后思考、練習第3題。

 。1)讀這段話,共說幾句,每句話的意思是什么。

 。2)找出帶點的詞,看看它們之間的聯系。(一句接一句,它們之間是順承關系,不能隨意變換前后順序。)

 。3)用連詞說說是怎樣把鐵牛撈上來的。

  3.演示操作撈鐵牛的經過。(學生可喊號助威。)

  4.邊演示邊提問。

 。1)做準備時,為什么要往船里裝沙?(盡量讓船下沉。)

 。2)拴好鐵牛后,為什么又把沙鏟掉?(船上泥沙減少,木船才會逐漸上升。)

 。3)拴鐵牛的繩子是松的還是緊的?為什么?(緊的。拴得越緊,鐵牛和船之間的繩子就越短,船對鐵牛的作用力也就傳遞得越快,隨著船的浮起,鐵牛也就很快地浮起。)

 。4)撈鐵牛利用了什么科學道理?(水的浮力。)

  5.齊讀第6自然段。

  提問:(1)這樣的辦法指的是什么?

 。2)課文為什么不詳寫撈其它幾只大鐵牛的經過?

 。3)結尾點明懷丙和尚是一位出色的工程家,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膿畦F牛過程中,人們就對懷丙和尚從了解到敬佩,此時點出“出色”,有如水到渠成。令人信服,也有助于突出文章的中心。)

  五、自由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思考議論:

 。ㄒ唬┰趽畦F牛的過程中,懷丙在哪個字上下功夫?沖走鐵牛,水給人們帶來什么?送回鐵牛,水又給人們帶來什么?

 。ǘ⿹畦F牛一事給我們什么啟示?

  六、教師總結

  我們從小要學好科學,認識事物,變害為利,為人民造福,長大做個出色的社會主義建設者。

  第三課時

  一、交代本節課的學習任務

  重點掌握12個生字新詞。練習用“熟悉”、“出色”造句。

  二、練習朗讀課文,溫習課文內容

  (一)個人讀。

 。ǘ┘w讀。

  三、學生自學生字新詞

  (一)個人讀生字表內的生字和課后詞語。

  (二)分析每個字的字形結構,抓住特點,注意偏旁部首和書寫筆順。

 。ㄈ⿺U詞練習,積累詞語。

  四、檢查自學情況

 。ㄒ唬┏鍪旧衷~卡片,檢查認讀情況。

 。ǘ┱f說每個字的偏旁部首。

 。ū菊n12個生字只有兩個要強調一下,可讓學生通過查

  部。其它字比較容易判定部首。)

  五、集體學習

 。ㄒ唬┲笇б族e的字形。

  潛:(1)什么結構?

 。2)注意什么地方?(右邊“替”的上半部分兩個“夫”的最后一筆。一個是點,一個是捺。)

  綁:(1)什么結構?

  (2)哪一筆易錯?(中間部分的第三筆,是提不是橫。)

  拔:與哪個字易混?(和“撥”區別)

 。ǘ┲笇Ь毩曉炀洹

  1.先理解“熟悉”和“出色”兩個詞的意思。(略)

  2.教師出示范句。

  熟悉——山娃熟悉上山的這條路,不會帶錯路。

  出色——媽媽是個出色的鋼琴演奏家。

  3.學生練習造句。

  (教學中一定注意以學生自學為主,課堂上要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有時可以讓同學之間互教互學,字形部分教學時,要提高學生的識字能力,交流記憶方法。造句時,要充分讓學生口頭造句,然后再寫下來。)

  六、鞏固練習

 。ㄒ唬┛雌匆魧懺~語:

  sng cháo héshàng shuān zhù

 。 ) ( ) ( )

  shéng zi gōng chéng jiā

 。 ) ( )

 。ǘ┘悠裕M詞語:

  付__() 本__() 全__()

  產__() 木__() 替__()

 。ㄈ┻M行語言文字單項訓練。

  1.出示投影思考練習第3題。

  2.注意帶點的詞,說說句與句之間的聯系。(有3句話,句與句之間是因果關系。)

  3.練習用因果句式說說鐵牛往上拔的原因。

  4.填空練習。

  和尚請水手們一起動手,把船上的泥沙都( )到黃河里去。船里的泥沙慢慢地( ),船身慢慢地( ),拴住鐵牛的繩子(

 。。船靠著水的浮力,把鐵牛從淤泥里一點兒一點兒地( )。

  七、練習正確、流利朗讀課文

  八、布置作業

 。ㄒ唬┏瓕懮衷~語。

  (二)根據課文內容,自己動手做個試驗,進一步了解有關浮力方面的知識,知道撈鐵牛方法的科學性。

  板書設計

  建議 叫水把它們送回來 懷丙

  潛水摸牛

  裝沙行船

  準備 并船搭架

  粗繩搭架 利用浮力

  粗繩拴牛

  打撈 鏟沙

  使勁劃船 出色的工程家

《撈鐵!返慕贪 4

  第一課時

  1、請同學們自讀本單元的導讀部分。通過讀這部分,你知道了哪些內容?(本組的訓練重點:了解敘述的順序;學習這組課文的方法:要一邊讀課文,一邊思考課文的敘述順序……

  2、明確了本組的訓練重點,今天,我們來學習《撈鐵!罚ò鍟,讀了課題,你知道課文是圍繞哪個字來寫的(撈)?圍繞‘撈’字,同學們想弄懂《撈鐵!芬徽n中的哪些問題?學生動腦筋思考后,各抒己見,提出以下問題:“誰撈鐵牛?”“為什么撈鐵牛?”“用什么辦法撈鐵牛?”“撈鐵牛的結果怎樣?”“這件事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等等。教師梳理,并歸納為四個問題:

  1、誰撈鐵牛?

  2、為什么撈鐵牛?

  3、用什么辦法撈鐵牛、結果怎樣?

  4、這件事說明了什么?“這些問題都是大家提出來的,也是我們這課學習的目標。下面,我們就通過讀書來解決這些問題!

  3、請同學們自已讀課文,讀后找出和“誰撈鐵牛?”“為什么撈鐵牛?”“用什么辦法撈鐵牛?”“撈鐵牛的結果怎樣?”等問題對應的段落,并按課文的敘述順序給這幾個問題排序。(指名同學到黑板上為這幾個問題排序,明確事情發展順序的意義。)

  4、請同學們再讀課文,畫出文章中的生字新詞。同桌齊讀兩遍,交流討論如何記住這些生字。然后在本上抄寫一遍。

  5、請同學們繼續讀課文,畫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自己查資料或同桌討論解決,再不能解決作上記號。

  6、同學們到黑板上自由默寫生詞。個別容易寫錯的,老師及時糾正(如:淤、艙等)。

  7、給生字組兩個新詞寫在課堂本上。

  8、布置作業:搜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運用“浮力的原理”解決實際問題的事例。

  第二課時

  1、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已經知道,《撈鐵!愤@篇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本文具體敘述了宋朝的'懷丙和尚利用水的浮力將沉于河底中的八只大鐵牛撈起拖回岸邊的經過。)

  2、指揮撈鐵牛的懷丙和尚是一個怎樣的人呢?請同學們邊讀書邊思考這個問題,讀完后,畫出這句話。

  3、齊讀文章的最后一段,給“出色”、“工程”、“專家”標上“△△△”

  4、“出色”是什么意思?“工程家”呢?

  5、請同學們以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想,一邊勾畫。從文章的哪些方面能看出懷丙是出色的工程專家?——先自讀、思考,然后小組討論,再課堂發言。

  6、同學們發表的意見可以概括為三個方面:——設想出色(叫水送回)準備工作出色(準備工作)操作出色(撈起鐵牛)

  7、八只大鐵牛被水沖進了黃河。而懷丙卻說“鐵牛是被水沖走的,我還叫水把它們送回來!闭埻瑢W們自讀文章的第二自然段,思考:懷丙是在什么情況下說這句話的?

  8、指名讀這句話,從這句話中你想到了什么?——大家議論紛紛,卻束手無策,他們看到的是水的危害,懷丙想到的卻是利用水的巨大力量,這與眾不同的想法反映出他出色的智慧。齊讀這句話,體會他的勇氣和智慧。

  9、可是,1988年從黃河古道中挖出的四只大鐵牛,最輕的每只鐵牛重26.1噸,最重的有45.1噸。在一千多年前的宋朝,沒有先進的起重設備,要把八只鐵牛都撈上來,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當時的懷丙為此做了哪些準備工作呢?指名同學朗讀課文第三自然段,其他同學邊聽邊把表示準備工作先后順序的詞用“△”標出(如“先”)。讀后,指名學生說出懷丙和尚為此做了幾項準備工作?同桌齊讀后共同討論,各用一句簡練的話概括這四步(潛水摸牛;備船裝沙;并船搭架;粗繩拴牛;),意思接近即可。

  10、懷丙不做這些準備工作行嗎?從中你體會到什么?——潛水摸牛:摸清位置,便于打撈。備船裝沙:吃水深,縮短船與牛的位置,卸沙后,船才能在上浮的同時繃緊繩子,從而拔出鐵牛。并船搭架:

 。1)、保持平衡(舉劃船的經歷說明),

  (2)浮力大且一致(接觸面積大浮力大)。粗繩拴牛:保證牢固!獪蕚涔ぷ髦苊芗氈拢O計科學,不愧是出色的工程家。

  11、準備工作做好了,懷丙是怎樣指揮大家撈鐵牛的呢?請同學們自讀課文第四自然段,看看他是怎樣撈鐵牛的?邊讀邊畫出文章中表示撈牛動作的詞,你覺得哪些詞用得好?進行換詞指導:“鏟”與“撒、掀”、“拔”與“提、拽”等的不同。

  12、看看課文是怎樣把這個過程寫清楚的,抽讀和尚……向上拔。其他同學一邊聽,一邊用“……”把表示泥沙、船身、繩子、鐵牛在鏟沙過程中變化的詞標出來(指導理解這種因果關系)。

  13、觀看課件,理解“鏟沙拔牛”的經過。

  14、這幾句話寫清了鏟沙拔牛的經過,寫出了懷丙巧用自然規律,主持拔牛工程的出色才能。

  15、鐵牛從淤泥里拔出來了,真令人高興啊,可和尚為什么不急著把鐵牛撈上船?——聰明的才智,出色的操作(小結)。

  16、男女分段展開朗讀比賽。體會懷丙的聰明才智。

  17、就這樣,懷丙把八只鐵牛全部撈了起來。一千多年前,懷丙就能用這樣的方法撈起陷在河底淤泥里的鐵牛,說明什么?①懷丙是當時出色的工程家。②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具有非凡的智慧和才能。

  18、其實,我國歷史上像懷丙那樣運用“水的浮力”解決實際問題的卓越人物有許多,誰能說說你還知道哪些呢?(《曹沖稱象》,上一冊積累運用上的《挑水過橋》等)我們為他們驕傲,更為我們中華民族自豪。下面請同學們齊讀第四段,注意讀出對懷丙敬佩、贊嘆的語氣。

  19、討論:想象一下,在當時還有其他辦法能把鐵牛撈上來嗎?要是現在呢?

  20、布置作業:

 。1)填空:課后第二題。

 。2)小試驗:

  找一大盆作黃河,泡沫塑料做小船,砝碼當鐵牛,準備好繩子和沙子回家做這項實驗后,寫出實驗經過。

《撈鐵!返慕贪 5

  一、教學目標

  1、學習課文生字新詞,了解課文內容,明白懷丙和尚怎樣利用水的浮力打撈鐵牛的,體會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與才干。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熟記課文重點段落的內容,能復述懷丙撈鐵牛的步驟、過程。

  二、教學重、難點:目標1

  三、教學課時:2課時

  四、教學準備:(撈鐵牛的各種材料)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題導入

  1、對課題質疑

  2、導入新課。

  〈二〉、初讀課文,略知大意

  1、指名讀課文,余生畫出生字新詞,讀完評點。

  2、說說課文按什么順序敘述的,介紹了什么內容。

  〈三〉、學習本課生字新詞

  1、指名讀生字新詞

  2、指導生字的字型記憶、書寫

  3、理解詞義:陷、潛、繃、淤泥、笨重、出色、浮橋

  4、讀課文,鞏固生字新詞的讀音、意義。

  〈四〉、學習課文第一部分

  1、默讀課文,想一想:為什么要撈鐵牛?課文什么地方說明了原因?

  2、學習1、2

  自然段,分析撈鐵牛的原因

 。1)大水沖走鐵牛

 。2)笨重的鐵牛陷入淤泥里

 。3)重修浮橋需要鐵牛

  3有感情地朗讀懷丙和尚說的話(自信而不外露地),明白這樣讀的原因。

  4、學生質疑:什么叫叫水把它們送回來?

  〈五〉、課堂小結

  〈六〉、布置作業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懷丙和尚說的話是什么意思?結合自己課后的閱讀說說

  2、指名讀課文1、2自然段

  3、導入:這節課我們要學習了解懷丙和尚如何撈鐵牛的。

  〈二〉、學習第二部分:準備撈鐵牛

  1、默讀課文,思考:為了撈鐵牛,懷丙做了哪些準備工作,分幾步?用豎線將它們劃分開來。先獨立思考,后小組討論。

  2、全班交流:(1)(2)(3)(4)

  3、想想:懷丙為什么要做這樣的.準備?結合課文第四自然段說說。

  4、試著給每一步的準備工作加小標題

  5、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注意讀出準備工作的不同層次,抓住重點詞語。

  6、試著復述準備工作

  〈三〉、學習第三部分:撈鐵牛

  1、根據第二部分的學習方法,小組學習第三部分

  2、小組學習,教師巡視輔導

  3、匯報交流學習收獲:

 。1) 撈鐵牛的幾個步驟

 。2)給撈鐵牛的步驟加小標題。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復述課文

  〈四〉、課文小結

  1、懷丙和尚為什么能撈起鐵牛?原因有哪些?

  2、這說明了什么?從課文中找出一個詞解答。

  3、再讀課文開頭懷丙的話,談談體會。

《撈鐵牛》的教案 6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讀懂課文,了解懷丙和尚是怎樣利用水的浮力打撈鐵牛的,從而感受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智慧,受到愛科學、用科學的教育。

  2、指導學生讀懂課文,理解課文的重點段落是怎樣把意思表達清楚的。

  教學準備:

  多媒體、讓學生查找資料,要是現在要打撈這八只鐵牛,你有什么辦法?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導入新課。

  1、自古以來,中華民族就是一個聰明、勤勞、勇敢的民族,為世界人民所稱頌。我們已經知道的張衡、李時珍、茅以升等人對人類做出了重大貢獻。昨天,我們已經學習一個發生在宋朝的歷史故事,大概了解了當時出色的工程家懷丙的事跡。今天我們繼續學習第10課《撈鐵牛》,看看懷丙是怎樣把鐵牛打撈上來的。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生自讀課文,說說課文主要寫了哪些內容?指名說。

  2、小結:這篇課文主要講懷丙和尚利用水的浮力打撈陷在河底淤泥里的鐵牛的事。先講撈鐵牛的原因;再講準備工作;最后講怎樣撈鐵牛。

  三、指導學習,點撥解疑。

  (一)、學習第1、2自然段。

  1、指名讀第一段,讓學生邊聽邊思考:為什么要撈鐵牛?

  板書:大水沖牛

  2、點撥:要撈起這八只鐵牛容易嗎?從哪里可以看出?指名說。

  據文件記載每只鐵牛重四、五萬斤,帶上感情讀出來。

  3、引導學生理解“人們正在議論紛紛。”“議論紛紛”是什么意思?想象他們在議論些什么?

  4、正當人們議論紛紛的時候,一個和尚出現了,他說了一句什么話?你能從課文里把這句話找出來嗎?用“——”劃出來。

  5、從這句能看出什么?(和尚有了撈鐵牛的辦法,而且這辦法跟水有關系)

  板書:叫水送牛

  6、指導朗讀:大家議論紛紛,卻束手無策,他們看到的是水的危害,懷丙看到的卻是利用水的巨大力量,這與眾不同的想法反映出他出色的智慧。齊讀這句話,體會他的自信和智慧,用胸有成竹的語氣讀。

  (二)、學習第3自然段。

  過渡語:每只鐵牛都重達萬斤,要把八只鐵牛都撈上來,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懷丙為此做了四項準備工作。

  1、請默讀第二段,找一找哪4項準備工作?用自己的話說說。(第一步、第二步等或先、然后等)

  2、看看課文是怎樣寫的,讀一讀,把表示這4項準備工作,先后順序的詞用"△"標出(檢查落實,指名說。)

  3、討論:

  和尚做了哪四項準備工作?

  第一項準備工作是什么?(先讓學生用自己的話簡單地說,然后引導學生用四個字把這項準備工作概括出來。)

  板書:潛水摸牛

  其他三項準備工作是怎樣的?能不能分別用四個字概括出來?(先讓學生按四個小組共同研究,然后在全班交流)

  板書:大船裝沙

  并船搭架

  粗繩拴牛

  3、懷丙做四項準備工作,他為什么要這么做?

  4、男、女生輪讀讀第3自然段,你一句,我一句。

  5、小結:回顧四項準備工作,我們感受到四項準備工作做得認真和周密,準備工作出色。

  (三)、學習第4~6自然段。

  1、自由朗讀第4~6自然段,思考:懷丙和尚是怎樣撈起第一只鐵牛?

  2、先請同學講,看看課文是怎樣把這個過程寫清楚的,其他同學一邊聽,一邊用"……"把表示泥沙、船身、繩子、鐵牛在鏟沙過程中變化的詞標出來。

  3、課件演示撈鐵牛的過程,讓學生充分認識懷丙利用水的浮力把鐵牛拔出淤泥。

  4、全體朗讀這段話,思考:這個自然段主要寫了什么?請用四個字概括出來。

  板書:鏟沙拔牛

  5、思考并討論:和尚為什么不急著把鐵牛撈上船,而是先讓水手使勁劃船把鐵年拖回岸邊,再讓眾人拖牛上岸。指名說。

  6、思考討論這一自然段主要寫什么?分別用四個字慨括出來。

  板書:劃船拖牛 眾人拖牛

  7、懷丙幾次利用水的浮力?他能把鐵牛撈上來,在哪個字上下了工夫?

  過渡語:和尚才撈起一只鐵牛,還有七只鐵牛呢?哪里寫到了?為什么不具體寫?(詳寫和略寫)

  8、齊讀第六自然段。

  四、引申提高,鼓勵創新

  1、懷丙是當時出色的工程家,他打撈鐵的辦法確實好,不過,他撈一只鐵牛需要鏟掉兩船泥沙,撈八只鐵牛就得向黃河鏟入16船泥沙,你們覺得有沒有問題?

  (學生討論,廣泛發表意見,教師概括:

 、傥廴竞铀

 、诳赡茉斐伤雷枞

 、劾速M泥沙

 、懿环奖,不快捷)

  2、那么就當時的條件水平,你是否想到改進的方法,既能撈鐵牛,又環保、又方便?

  (再次小組討論,各抒己見:

  ①準備四只大船,兩兩并船搭架。

  ②泥沙裝入大麻袋,裝到兩只并好的船上。

 、鬯謧冎恍鑼⒀b有泥沙的大麻袋搬到另外的兩只船上。

 、軐㈣F牛拖回岸。

  ⑤船循環往復,就能很快撈回八只大鐵牛。)

  3、要是現在要打撈這八只鐵牛,你有什么辦法?

  (結合課前查閱、搜集的資料、交流匯報。教師也可適當介紹幾種現代打撈方式,如:浮筒打撈,浮吊打撈、混合打撈和解體打撈等)

  五、總結、談話、鼓勵不斷思考,不斷創新。

  1、“鐵牛是被水沖走的`,我還叫水把它們送回來。”通過剛才的學習,你們對這句話有沒有新的理解?

  點撥:

  洪水沖走了鐵牛,沖毀了浮橋,水可恨嗎?懷丙和尚從這田里看到水給人們帶來的危害。

  “我還叫水把它們送回來”實際上是什么意思?懷丙和尚看到水有利的一面。他幾次利用水的浮力?

  (他既看到水有害的一面,也看到有利的一面,說明他能一分為二地看問題,有一種科學的態度。)

  2、你認為是水的力量大,還是人的力量大?說明了什么?(水的力量大,人有智慧,可以利用水,從這個角度看,人的力量更大。說明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具有非凡的智慧和才能。)

  3、討論:你覺得懷丙和尚這個人怎樣?你會怎樣評價他?從他身上受到什么啟發?

《撈鐵!返慕贪 7

  一、說教材

  (一)、教材所處的地位和前后聯系

  《撈鐵牛》是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教科書語文第七冊第五組的第一篇講讀課文。這篇精讀課文講的是宋代和尚懷丙利用水的浮力把陷在河地淤泥里的八只鐵牛打撈上來的故事,反映了俺國古代科學技術成績以及勞動人民的聰明智慧,說明了無論什么事情都有它自身的變化規律,告訴人們要想把問題解決好,必需要善于考慮,注重調查研究,懂得利用科學原理的深刻道理。從而激發同學學科學、愛科學的熱情。

  本組的重點訓練項目是“抓住主要內容”。教學時,俺們首先可讓同學圍繞著課題提出問題。同學可能提出:為什么要撈鐵牛?誰去撈鐵牛?他是怎樣撈的?結果怎么樣?這樣帶著問題邊讀邊想,就可以從整體上掌握文章的主要內容,初步了解懷丙和尚利用水的浮力將陷在淤泥里的鐵牛撈上來的事跡。還可以引導同學在熟讀的基礎上想想課文可以分成幾局部,每局部各寫了什么;然后把各局部內容連起來想一想,練習抓住文章的主要內容。這一課的教學十分關鍵,為后幾課的學習奠定了基礎。

  (二)、教學目標:

  1. 知識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能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學習文章資料處置上詳略得當的寫作能力。

 。3)懂得關于水的浮力的知識。

  2. 能力目標

 。1)培養同學有感情朗讀課文的能力。

 。2)培養同學的想象力及實驗能力。

 。3)培養同學有條理復述課文的能力。

  3. 情感目標

  (1)初步懂得利用水的.浮力撈起鐵牛的科學道理,激發同學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興趣。

  (2)通過本課教學使同學認識到無論處置什么事情,都要先進行周密的調查研究,摸清具體情況,然后再確定解決問題的方法。

  (3)使同學懂得謙虛是美德,無論個人能力多大,都應戒驕戒躁、謙虛謹慎。

 。4)教育同學從小要學好科學,認識事物,變害為利,為人類造福。

  (三)、教學重點、難點

  課文的重、難點是理解懷丙是以為出色的工程家。要重點理解懷丙和尚撈鐵牛時所做的四項準備工作和具體撈鐵牛的過程,懂得懷丙撈鐵牛方法的科學性。難點的理解可抓住第四自然段的重點詞語弄清船能“把鐵牛從淤泥里一點兒一點兒地向上拔”的原因和先前所做的準備工作的意義,從而懂得打撈過程中對水的浮力的利用。

  記敘層次清楚,行文簡明有序,是這篇課文語言表達上的主要特點。

  二、說同學

  同學是語文學習的主人,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所以,教學中應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同學,因此可以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學中注重讓同學在語言實踐中通過抓各種描寫的句子感悟語言、積累語言、運用語言。從而了解宋代懷丙和尚在打撈鐵牛前做了哪些準備,又是怎樣把鐵牛撈上來的,使同學明確遇事時要善于動腦考慮。 三、說教學流程(第二課時)

  (一)、情景描述與課件演示相結合,導入新課

  教師用生動、充溢激情的語言,借助課件演示“河中府”、“黃河”、“鐵!,把同學引到一千多年前的宋朝河中府城外的黃河上,想象洪水沖斷浮橋、鐵牛深陷河底的情景,把同學的思維帶入遠古科技落后的宋代去體會故事內容。(這一步驟的設計,為理解懷丙撈鐵牛方法在當時的科學性、發現懷丙的聰明才智做好了準備。)

  (二).默讀全文

  用搶答的方式回答:撈鐵牛的方法是誰想出來的?課文第幾段有描述?(這么做有利于激發同學學習興趣)

  (三).齊讀課文最后一段,比較句子

  體會“出色”一詞的作用。 1.出示投影,讀句子 (1)這個和尚名叫懷丙,是工程方面的專家。 (2)這個和尚名叫懷丙,是當時工程方面的專家。 (3)這個和尚名叫懷丙,是當時出色的工程方面的專家。 2.分析每句的意思,比較哪句好,好在哪里。 (這正是體現學科特點,提高同學語文素養的地方,突出強調懷丙和尚具有非同一般的智慧和能力,是個了不起的人。激發同學對懷丙的敬佩之情)

  (四).品讀重點句段,感悟懷丙的出色表示

  1.請同學們自由讀文,邊讀邊想邊勾畫。那些方面看出懷丙是出色的工程家?先自讀考慮,然后小組討論。(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體現了新課標對閱讀教學的要求。)

  2.匯報交流。同學們發表的意見可概括成三個方面。

  (1)設想出色(叫水送回);(2)準備出色(準備周密);(3)操作出色(撈起鐵牛)。

  3.抓語言描寫

  “讓俺來試試。鐵牛是被水沖走的,俺還叫水把它們送回來!睉驯钦J識和理解了水強大的浮力并很好的利用水的巨大力量,這與眾不同的想法反映出他出色的智慧。齊讀這句話,體會他的勇氣和智慧。

  4.抓局面描寫(第二小節)

  大家議論紛紛,卻束手無策,想象人們都議論些什么?懷丙此時能主動承當打撈鐵牛的責任,更烘托出他的過人之處。

《撈鐵!返慕贪 8

  教學要求:

  1、了解懷丙是怎樣利用水的浮力打撈鐵牛的,從而認識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智慧,啟發學生愛科學、學科學。

  2、學習給課文分段,

  3、學會生字新詞,會用“熟悉、議論紛紛”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弄懂撈鐵牛時做了哪四項準備工作,是怎樣把鐵牛撈上來。

  教具準備:

  掛圖、錄音、鵬博士軟件

  教學時間: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發興趣,布置預習。

  1、解題,激發興趣。板書課題后簡介本課主要內容。

  2、提出預習要求。

  二、檢查預習。

  檢查生字詞讀音及朗讀課文。

  三、按照提示給課文分段。

  1、指名讀思考練習2。

  2、討論思考列出的四個“意思”,分別是講哪些自然段的。

  3、在討論的.基礎上,教給分段的方法。

  四、深入理解課文內容。

  1、為什么要撈鐵牛?“議論紛紛”是什么意思?人們為什么事議論紛紛?可能會怎么議論呢?一個和尚是怎么說的?從他說的話,你看出了什么?

  2、默讀第二段,想一想,這段共有幾句話,講了撈鐵牛的哪幾項準備工作?

  3、默讀第三段,想一想,這段包括幾個自然段講了撈鐵牛的哪幾個步驟?(鏟沙拔“牛”;劃船拖“牛”;一只一只全拖回)

  4、鏟了泥沙以后,拴鐵牛的繩子為什么會越繃越緊?為什么能把鐵牛從淤泥里一點兒一點兒向上拔?

  5、齊讀第四段。

  討論:什么是“出色的工程家”?為什么說懷丙是當時出色的工程家?

  五、練習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練習朗讀課文。

  二、把準備工作與撈鐵牛的步驟聯系起來體會一下,懷丙為什么做那幾項準備工作?

  三、把全文聯系起來體會一下,為什么說懷丙是當時出色的工程家?

  (1、懷丙懂得利用水的浮力;2、考慮周密細致;3、具體步驟充分利用了水的浮力。)

  四、練習用“熟悉”“議論紛紛”造句。

  1、從課文中找出帶有這兩個詞語的句子讀一讀,并說一說詞語的意思。

  2、交流造句,互相評議。再把造的句子寫下來。

  五、復習鞏固生字詞。

  1、檢查生字詞讀音。

  2、討論:哪些容易寫錯,寫的時候應注意什么?

  3、將“讀讀寫寫”中的詞語抄寫3遍。

  六、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撈鐵!返慕贪 9

  教學要點:討論學習課文,理解懷丙是一位出色的工程家,[語文教案]四年級語文上冊《撈鐵牛》教學設計。

  教學過程:

  1、讀課題,在預習中,你有哪些不理解的問需要老師、同學們的幫助?--(重要的,帶有普遍性的話板書出來)

  2、指揮撈鐵牛的懷丙和尚是一個怎樣的人?齊讀第四段,請給"出色"、"工程家"標上"……"

  3、"出色"是什么意思?"工程家"呢?--特別好的設計,主持各項工程的專家。

  4、請小聲讀文,一邊讀,一邊想,一邊勾畫。哪些方面看出懷丙是出色的工程家?--先自讀、思考,然后小組討論,再課堂發言。

  5、同學們發表的意見可以把它概括為三個方面:--設想出色(叫水送回)準備工作出色(準備工作)操作出色(撈起鐵牛-)

  6、懷丙是在什么情況下,說出"叫水送回"這個想法的?請讀第一段后答,抽讀這句話,從這句話體會到什么?--大家議論紛紛,卻束手無策,他們看到的是水的危害,懷丙起到的卻是利用水的巨大力量,這與眾不同的想法反映出他出色的智慧。齊讀這句話,體會他的勇氣和智慧。

  7、可是,每只鐵牛都重達萬斤,要把八只鐵牛都撈上來,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懷丙為此做了四項準備工作,請默讀第二段,把表示這4項準備工作先后順序的詞用"△"標出(檢查落實)。

  8、你能用上這幾個詞,指著燈片上的圖說嗎?--學生說。

  9、懷丙不做這些準備工作不行嗎?你體會到什么?--潛水摸牛:摸清位置,便于打撈。備船裝沙:吃水深,縮短船與牛的位置,卸沙后,船才能在上浮的同時繃緊繩子,從而拔出鐵牛。并船搭架:保持平衡,浮力大且一致。粗繩拴牛:保證牢固。--準備工作周密細致,設計科學,不愧是出色的工程家。

  10、請小聲讀第三段,看看他是怎樣撈鐵牛的?--先請同學講,然后課件演示。

  11、看看課文是怎樣把這個過程寫清楚的,抽讀"和尚……向上拔。"其他同學一邊聽,一邊用"……"把表示泥沙、船身、繩子、鐵牛在鏟沙過程中變化的詞標出來。

  12、檢查落實后,師生分讀,想一想:句與句之間是怎樣聯系起來的?--討論。--因果重疊(不要求理性掌握,只是感情認識),這幾句話寫清了鏟沙拔牛的經過,寫出了懷丙巧用自然規律,主持拔牛工程的出色才能,句與句之間聯系緊密,齊讀,注意體會聯系,強調變化。

  13、鐵牛從淤泥里拔出來了,多令人高興啊,可和尚為什么不急著把鐵牛撈上船?--聰明的才智,出色的操作(小結)。

  14、就這樣,懷丙把八只鐵牛全部撈了起來。老師提個有趣的問題,你們怎么看:鐵牛是水送回來的,你認為是水的力量大,還是人的力量大?為什么?--水的'力量大,人有智慧,可以利用水,從這個角度看,人的力量更大。

  15、一千多年前,懷丙能用這樣的方法撈起陷在河底淤泥里的鐵牛,說明什么?--①懷丙是當時出色的工程家。②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具有非凡的智慧和才能。

  16、我國歷史上像懷丙那樣在科學技術上有創造發明的卓越人物有許多,你知道嗎?

  17、我們為他們驕傲,更為我們中華民族自豪,齊讀第四段,注意表達對懷丙的敬佩、贊嘆。

  18、學到這兒,你的疑難問題都解決了嗎?

  19、請用"出色"、"熟悉"各說一句話,寫在作業本上。

《撈鐵牛》的教案 10

  一、 教學目標 :

  1. 了解懷丙和尚為撈鐵牛做的幾項準備工作;

  2. 了解懷丙和尚把鐵牛撈上岸的經過;

  3. 認識浮力,教育學生愛科學,學科學;

  4. 感受勞動人民的聰明和智慧,培養學生熱愛勞動人民的本質。

  二、 教學重點:懷丙和尚撈鐵牛時做的四項準備工作和把鐵牛撈上岸的經過。

  三、 教學難點 :對浮力的認識及利用

  四、 教學對策:借助多媒體顯示,變靜態為動態,變抽象為形象,

  變無聲為有聲來解決難點。

  五、 教學方法:

  1. 借助多媒體建立供對比模型,通過對比,啟發學生思維,達到實質性認識水的浮力的目的。

  2. 借助多媒體顯示,以便教師根據課文文字敘述更好地講解學生形象地感知撈鐵牛前的四項準備工作及撈鐵牛的經過。

  3. 利用多媒體強大的綜合功能、教學時效。

  六、 教學過程 :

  一) 引入:

  1、 懷丙和尚為什么說:“鐵牛是被水沖走的,我還叫水把它們送回來。”?

  2、 懷丙和尚是怎樣叫“水”把鐵牛送回來的呢?

  二) 學習第3自然段:

  1. 整件感知

  1)放錄音朗讀課文,同時演示多媒體(四項準備工作動畫

  片)學生一邊聽,一邊看畫面,初步了解懷丙和尚在

  撈鐵牛前做了哪幾項準備工作。

  2)檢查提問:這段主要寫什么?(撈鐵牛前做的準備工作)

  2. 精讀課文

  1)出示第三段課文。(多媒體)

  閱讀要求:

 。1)自由讀課文,數數這段有幾句?

  (2)劃出每句重點詞,想想每句說什么。

  2)檢查自學情況,隨著學生的回答,演示多媒體

 。1)講讀第一句

  ①出示第一句話,并給“潛、摸”作上重點記號(多媒

  體出示)

  ②多媒體演示“潛水摸!眲赢嬤^程。

  ③小結、歸納,多媒體出示“潛水摸牛”字樣。

 。2)對于第2、3、4句的教學方法同上,其中“裝滿”、“結實”、“很粗”、“緊緊”這些詞作注重記號,先后打出“備船裝沙”、“并船搭架”、“牛架相栓”多媒體演示字樣。

 。3)出示練習:按照準備工作的先后順序,用直線連起來。

  第一步 備船裝沙

  第二步 潛水摸牛

  第三步 牛架相栓

  第四步 并船搭架

 。4)齊讀課文

  三) 學習四、五自然段

 。ㄒ唬┱w感知

  1. 默讀、思考:每個自然段分別講什么?

  2. 檢查自學情況。

  3. 演示打撈鐵牛動畫片。

  (二)精讀課文

  1. 出示第4、5段課文(多媒體出示)

  要求:讀一讀,你讀懂了什么?還有什么不懂的?可以分小組議一議。

  2、檢查自學情況(分小組匯報)

  3、師進一步 (1)為什么船會上?(演示動畫片)提醒學生注意船身變化。

 。2)為什么繩子越繃越緊?(演示動畫片)提醒學生注意繩索、鐵牛。

  (3)為什么能把鐵牛拔起?這與前面的準備工作有沒有關系?

 。4)為什么不把鐵!拜d”上岸,而要“拖”上岸?(演示動畫片)

  (5)從拔鐵牛到拖鐵牛,這都是靠什么呢?(水的浮力)

  4、演示(多媒體出示)

 。1)準備工作做好了,和尚先讓水手們 ,接著 ,最后 (分別分別用四個字概括出撈牛的三個步驟)。

 。2)船越( ),裝的沙就越( ),船的'重量就越( ),船身就下沉的越( ),離鐵牛的距離也就越( );鏟去黃沙,船身漸漸上( ),離鐵牛的距離越來越( ),所以繩子越繃越( ),因此,鐵牛被( )出了淤泥;最后又將鐵牛順水拖回,這些都是利用了水的( )( )。懷丙和尚不愧是( )( )( )工程家。

  5、出示板書(多媒體出示)

  潛水摸牛

  備船裝沙

  準備工作 并船搭架

  牛架相栓

  撈鐵牛 利用浮力

 。☉驯 鏟沙浮船 聰明智慧

  打撈過程 劃船拖牛

  拖牛上岸

  6、師小結:

 。1)讀完了課文,我們知道:懷丙和尚說的“鐵牛是被水沖走的,我還叫水把它們送回來”的意思,原來就是利用水的浮力把它們送回來。

  (2)我們該怎樣讀懷丙和尚說的話呢?(胸有成竹,信心百倍)

  (3)能舉例說說人們怎樣利用水的浮力嗎?

 。4)今天我們可以用什么辦法打撈鐵牛呢?

《撈鐵!返慕贪 11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會用“議論紛紛”造句。

  2、理解課文內容,了解懷丙和尚是怎樣用水的浮力打撈鐵牛的,從而認識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智慧,啟發學生愛科學、學科學。

  3、學習給課文分段,輝歸納段落大意。

  4、能流暢地朗讀課文。會復述課文第三、四、五、六自然段。

  5、能恰當地運用數量詞。

  教學重難點:

  1、重點:理解課文內容,了解懷丙和尚是怎樣利用水的浮力打撈鐵牛的,從而認識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智慧,啟發學生愛科學、學科學。

  2、難點:給課文分段,歸納段落大意。

  教具準備:

  教學掛圖、大字課文

  教學時間:

  三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導入新課:

  1、板書課題:

  10、撈鐵牛

  2、揭示課題:

  三、初讀課文,學會生字新詞:

  1、板書生字新詞:

  fǔshuān shàng kuàà bēng bǐng

  府拴 尚 跨 繃 丙

  2、指導拼讀:

  老師范讀、領讀,讓學生試。

  3、指導理解含義:

  府—河中府。地點。

  拴—用繩子等繞在物體上,再打上結?捎醚菔緛碇v解。

  尚—和尚?山鑸D來講解。

  跨—兩腿分在物體的兩邊坐著或站著。課文中指木架的四條腿分別搭在兩只船上。

  繃—拉緊。

  丙—懷丙。人名。

  4、指導書寫:

  四、鞏固練習:

  1、拼讀生字新詞。

  2、說說生字新詞的含義。

  五、小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課文的生字新詞,初步朗讀了課文,了解了課文內容。

  六、作業:

  書寫生字新詞五遍。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復習檢查:

  看手勢默寫詞語:

  “和尚、繃緊、懷丙、拴住、跨過”

  三、新授:

  1、講讀第一自然段:

 。1)指導朗讀:

 。2)師生討論:

  1)什么時間?有一回發生了什么?

 。ㄋ纬瘯r候,有一回黃河發大水, 沖斷了河中府的一座浮橋。)

  2)鐵牛是做什么用?

 。ㄨF牛是拴浮橋的。)

  3)為什么陷在河底的泥里?

 。ū淮笏疀_走的,因而陷??)

  2、講讀第二自然段。

  (1)指導朗讀

 。2)師生討論

  1)為什么要撈鐵牛?

  (洪水退了,浮橋得重修。)

  2)人們議論什么?

 。]有人能把鐵牛撈起來。)

  3)一個和尚說了什么?

  (“讓我來試試,鐵牛是被水沖走的,我還叫水把它送回來。)

  4)這兩段主要講什么?

  (講拴住浮橋的鐵牛被水沖走,陷在河底的泥里,一個和尚提出能把鐵牛撈上來。)

  四、鞏固練習;

  1、朗讀課文。

  2、說出第一、二自然段的主要內容。

10撈鐵牛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五、小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課文第一、二自然段,了解了宋朝時候有一回發大水,把河中府的一座浮橋沖斷了,鐵牛也被沖走,有個和尚所能把它們撈上來。

  六、作業:

  朗讀課文。

  第三課時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復習檢查:

  說出第一、二自然段的主要內容。

  三、新授:

  1、講讀第三自然段:

  (1)指導朗讀:

 。2)師生討論:

  1)這段共有幾句話?(四句話)

  2)講了哪幾項準備工作?

 。ㄋ南霚蕚涔ぷ鳎1、摸清鐵牛沉在哪兒;1、兩只裝滿泥沙的大船到鐵牛沉沒的地方;3、拴船搭架子;4、下水用繩子把鐵牛拴住。)

  3)從“兩只很大的木船”“裝滿泥沙”“結實的木料”“很粗的.繩子”及“牢牢拴住”這些詞語,可以看出和尚什么?

  (對鐵牛質量大的特點,以科學的態度做了細致、周密的準備工作。)

  4)這段主要講什么?

  (講和尚做撈鐵牛的準備工作。)

  四、鞏固練習:

  1、朗讀課文:

  2、說出和尚做了哪幾項準備工作。

  五、小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課文第三自然段,了解了和尚為撈鐵牛做的幾項準備工作。

  六、作業:

  復述課文第三自然段。

《撈鐵!返慕贪 12

  教材簡析:

  這篇課文講的是宋代和尚懷丙利用水的浮力把陷在河底淤泥里的八只鐵牛打撈上來的故事,反映了我國古代科學技術成就以及勞動人民的聰明智慧。課文的重點是打撈鐵牛的經過,包括準備工作和打撈過程。記敘層次清楚,行文簡明有序,是這篇課文語言表達上的主要特點。這樣的課文,適宜訓練學生抓住課文的主要內容。教學時,要引導學生在熟讀的基礎上想想課文可以分成幾部分,每部分各寫了什么;然后把各部分內容連起來想一想,練習抓住文章主要內容。教學難點是撈鐵牛所憑借的水的浮力的知識,可抓住第二自然段的重點詞語理解船能“把鐵牛從淤泥里一點兒一點兒地向上拔”的原因和先前所做的準備工作的意義,來理解打撈過程中對水的浮力的利用。

  選編這篇課文的主要意圖,一方面是訓練學生理解重點詞句段,進而抓住課文的主要內容。另一方面,使學生感受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智慧,啟發學生愛科學,學科學。

  教學目標:

  1、認識9個生字,會寫9個生字。

  2、指導學生讀懂課文,了解懷丙和尚是怎樣利用水的浮力打撈鐵牛的,從而感受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智慧,受到愛科學、用科學的教育。

  3、指導學生讀懂課文,理解課文的重點段落是怎樣把意思表達清楚的。

  教學重點難點:

  1、弄清懷丙在撈鐵牛時做了哪些準備工作,是怎樣把鐵牛撈上來的。

  2、理解鐵牛能撈上來的.原理。

  教學準備:課前,讓學生懂得一點有關水的浮力的知識,也可做一些有關水的浮力的實驗。

  第一課時

  一、引入:

  一千多年前的宋代,有個叫懷丙的和尚把沉入河底的大鐵牛撈上岸來,他是怎么做的呢?我們一起走進課文看一看吧!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要求認識的字:撈陷淤搭綁鏟減繃丙

  2、要求會寫的字:撈笨潛綁鏟減越丙程

  “淤”讀yū,不讀yú;“潛”讀qián,不讀qiǎn

  3、認讀生字卡片:打撈笨重潛泳綁架出色穿越工程鏟除減輕議論紛紛浮橋結實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了解課文敘述順序。

  1.學生自由輕聲讀課文。

  2.每個自然段請一位同學讀。

  3.了解課文敘述順序。

  第一部分(1):寫為什么要撈鐵牛。

  第二部分(2-3):寫懷丙為撈鐵牛做的準備。

  第三部分(4-6):寫懷丙撈鐵牛的經過。

  第四部分(7):簡介懷丙和尚。

  4、說說課文主要寫了哪些內容?指名說。

  小結:這篇課文主要講懷丙和尚利用水的浮力打撈陷在河底淤泥里的鐵牛的事。先講撈鐵牛的原因;再講準備工作;最后講怎樣撈鐵牛。

  第二課時

  一、引入:

  認讀生字卡片:打撈笨重潛泳綁架出色穿越工程鏟除減輕議論紛紛浮橋結實

  回憶課文的主要內容。

  二、研讀課文

  (一)、1、讀第一部分,用自己的話說為什么要撈鐵牛?

  2.鐵牛有多笨重呢?一千多年前的宋代有沒有打撈工具?有沒有科學簡易的打撈方式?

  3.指導讀句子,加深理解。

  4.再讀第一部分。學生評議。

 。ǘ⒆杂勺x課文2、3自然段,

  1、引導學生理解“議論紛紛”是什么意思?他么在議論什么?

  2、正當人們議論紛紛的時候,一個和尚出現了,他說了什么?在文中把這句話畫出來。

  3、請大家自由讀第三自然段,并用筆畫出重點詞語。

  4、怎樣撈鐵牛?我們先來看看懷丙和尚為撈鐵牛做了哪幾項準備工作。

  完成填空:(先讓學生用自己的話簡單地說,然后引導學生用四個字把每項準備工作概括出來。)

  首先:______________________

  然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又: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懷丙做四項準備工作,他為什么要這么做?

  6、讀懂了這一部分,誰能用一句話概括出這一部分的主要內容。

  小結:回顧四項準備工作,我們感受到四項準備工作做得認真和周密,準備工作出色。

 。ㄈ、默讀課文4、5、6自然段。

  1、思考:懷丙和尚是怎樣撈起第一只鐵牛?

  看看課文是怎樣把這個過程寫清楚的,指名讀和尚……向上拔。其他同學一邊聽,一邊用……把表示泥沙、船身、繩子、鐵牛在鏟沙過程中變化的詞標出來。

  課件演示撈鐵牛的過程,讓學生充分認識懷丙利用水的浮力把鐵牛拔出淤泥。

  2、全體朗讀這段話,思考:這個自然段主要寫了什么?請用四個字概括出來。

  3、用同樣的方法自學5、6自然段。

  4、思考并討論:和尚為什么不急著把鐵牛撈上船,而是先讓水手使勁劃船把鐵年拖回岸邊,再讓眾人拖牛上岸。指名說。

  5、思考討論這一自然段主要寫什么?分別用四個字慨括出來。

  6、懷丙幾次利用水的浮力?他能把鐵牛撈上來,在哪個字上下了工夫?

 。ㄋ模、齊讀最后一自然段。學習文章寫法。

  你覺得懷丙是個怎樣的人?從他身上你能學到什么?

  三、課外擴展:當時條件有限,只能用這樣的辦法撈鐵牛,現在科技進步了,如果是你,能想出什么辦法撈鐵牛?(學生各抒己見)

  四、小結:懷丙雖然不是身體上的大力士,但是卻是知識上的“大力士”,他用自己的知識創造;了奇跡,“知識就是力量”!他巧用水的浮力,依靠科學的力量把鐵牛從水里撈上來,這種做法足以說明他是無愧于“出色的工程學家”這個稱號的。

  板書:

  鐵牛被沖走

  懷丙做準備 摸清位置 準備沙船

  撈鐵牛 拴船搭架 繩拴鐵牛

  鐵牛被撈出

《撈鐵!返慕贪 13

  教學要求

  1、通過學文,感受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教育學生愛科學、學科學。

  2、熟讀課文,理解內容。

  3、進行“抓住課文主要內容”的訓練。

  重點難點

  1、弄清懷丙和尚在撈鐵牛時做了哪四項準備工作,他是怎樣把鐵牛撈上來的。

  2、進行“抓住課文主要內容”的訓練。

  教學課時

  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

  2、初讀課文,了解每個自然段的意思。

  二教具準備

  自己搜集有關本課的資料。(作者的簡介)

  三教學過程

 。ㄒ唬┙馕稣n題,激趣導學

  你認識懷丙這個人物嗎?匯報一下資料。

  (二)指導要求,學生自學生字、新詞

  1、出示自學要求,學生自學。

 。1)讀生字,熟讀記憶,不理解的詞查字典。

  (2)讀課文,找出不理解的問題,質疑訓練。

  2、自學反饋:請學生匯報自學情況。

  (三)讀課文,了解每一個自然段寫了什么。

  1、請七個人讀書,大家思考每個自然段寫了什么。

  2、組內交流匯報,達成共識。

  3、全班反饋,如下。(略)

  4、讀讀這七個自然段的主要內容,再分組討論,圍繞著“撈鐵牛”這件事,哪幾個自然段的內容有關系,課文可以分成幾段?(加強組內合作學習)

  第一段(1、2自然段)講鐵牛被大水沖走,陷在淤泥里,一個和尚提出能把鐵牛撈上來。

  第二段(3~6自然段)講和尚做撈鐵牛的準備工作以及用水的浮力撈起了八只大鐵牛。

  第三段(7自然段)講這個和尚就是出色的工程家懷丙。

  5、練習用“先……再……然后”說說這段話。

  四作業設計

  熟讀課文,抄寫生字、新詞。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1、在讀懂詞句的基礎上,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教學過程

 。ㄒ唬┙忸}質疑

  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為什么撈?誰撈?怎么撈?)

 。ǘ⿲W習課文,理解內容

  1、朗讀第1、2自然段,思考:這兩個自然段說的'是什么?把你讀懂的內容說一說。(結合質疑,解決問題)

  2、出示句子“讓我來試試,鐵牛是被水沖走的,我還叫水把它們送回來。”

 。1)和尚要試試,你說他有沒有辦法,從哪兒看出他有把握?用“——”畫出這個句子。

 。2)從“我還叫水把它們送回來”這句話看出了什么?

 。3)指導朗讀這句話。

  3、默讀第3自然段,思考懷丙和尚為撈鐵牛都做了哪些準備工作?

 。1)找四個人分別讀這段話,每人一句。

 。2)討論每句話的意思,概括句意,(最好用四個字)組內共同討論學習。

  4、出示句子。

  (1)先請熟悉水性的人潛到水底,摸清了八只鐵牛沉在哪兒。(摸清位置)

 。2)然后讓人準備了兩只很大的木船,船艙里裝滿泥沙,找到鐵牛沉沒的地方。

《撈鐵!返慕贪 14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1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全文,了解懷丙和尚是怎樣利用水的浮力打撈鐵牛的,感受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智慧,教育學生愛科學、用科學。

  3.練習抓住課文的主要內容。

  教學重點:

  1.了解懷丙和尚利用水的浮力打撈鐵牛的`經過。

  2.練習抓住課文的主要內容。

  教學準備:覆蓋式投影片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質疑激趣。

  二、通讀課文,整體感知,了解課文敘述順序。

  1.學生自由輕聲讀課文。

  2.每個自然段請一位同學讀。

  3.了解課文敘述順序。

  三、深入探究,讀懂課文第一部分。

  1.讀第一部分,用自己的話說為什么要撈鐵牛?

  2.鐵牛有多笨重呢?一千多年前的宋代有沒有打撈工具?有沒有科學簡易的打撈方式?

  3.指導讀句子,加深理解。

  4.再讀第一部分。學生評議。

  四、學習第二部分:撈鐵牛的準備工作。

  1.同學們通過自讀,已經知道了人們為什么要撈鐵牛。思考第二個問題:怎樣撈鐵牛?我們先來看看懷丙和尚為撈鐵牛做了哪幾項準備工作。請大家自由讀第三自然段,并用筆畫出重點詞語。

  2.學生自由朗讀,圈畫重點。

  3.師生交流,概括出要點。

  4.用覆蓋式投影片再現這次的準備工作,再請學生按順序簡要復述準備工作。

  5.讀懂了這一部分,誰能用一句話概括出這一部分的主要內容?

  小結。

  五、書寫生字詞。

  六、布置作業。

  熟讀課文,查閱課外書,查找懷丙和尚的故事或有關水的浮力的課外小知識。

《撈鐵!返慕贪 15

  教學要求與目的

  1、引導學生自學課文生字、新詞,并利用工具書理解意思,語文教案-《撈鐵!。

  2、熟讀課文,通過講解演示使學生了解利用誰的浮力打撈鐵牛,認識事物的兩重性。

  3、學習本文按使發展有詳有略和補述的寫作方法。

  教學難點:撈前準備‘

  教學課時:三課時。

  第二課時

  一、知識遷移,明確學習目標

  1、提問“一只皮球掉進又深又窄的樹洞里去了,怎樣才能拿出來?

  2、引新揭題。

  3、提出學習目標:(1)了解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認識事物的兩個方面。(2)學習”緊扣關鍵詞“的方法讀懂課文。

  二、導學導練,掌握學習方法

  1、通讀理思路,找出關鍵詞(出示學法(1))。

  2、實驗攻難點、理解關鍵詞(出示學法(2))。

  指名讀第二大段,其余的用序號標出幾句話、用橫線劃出寫了幾件事。

  檢查、4句話4件事,4件事以卡片貼出。

  (1)兩船裝沙這件事做得出色么?

 。2)并船搭架是不是作得出色?演示:一只搭架行不行?

  兩只船并在一起搭架行不行?為什么行?

  (3)為什么用粗繩拴牛?為什么派人摸清鐵牛沉在哪里?

 。4)這四件事準備工作能不能向我這樣的順序去做?(輪讀)

  (5)這四件事不能隨便去做,說明什么?這四句話一句接一句寫,句子之間什么關系?齊讀第二段,體會出色的準備,小學四年級語文教案《語文教案-《撈鐵牛》》。

  3、入境學重點,理解關鍵詞。

  (出示燈片)再現打撈過程。

  按學法第二步自學第三段。

  檢查:7句話2件事,卡片貼兩件事。

 。1)鏟沙這件事是不是做得出色?板書:船浮、繩緊拔牛。

  (2)船靠什么向上浮?

 。3)劃船這件事是不是作得出色?板書:拖回。

 。4)為什么是拖回而不是運回?在哪里拖?靠什么?

  (5)一只鐵牛拖回了岸,剩下7只怎么辦?

  小結:和尚叫水送回的辦法,就是利用水的`浮力把鐵牛拖回岸邊,這么笨重的鐵牛都叫和尚拖回來了,他的辦法是怎樣的辦法?打撈過程呢?齊讀第三段,體會出色的打撈過程。

  4、讀議思結合,領會課文中心,(出示學法(3))

 。1)懷丙為什么會想到這出色的辦法?齊讀懷丙說的辦法一句。(

 。2)他在哪個字上動了腦筋?沖走鐵牛,水給人們帶來什么?送回鐵牛,水又給人們帶來什么?

  小結:任何事物都有兩個方面——有害也有利,懷丙就是利用水有利的一面,變害為利,撈起鐵牛。請舉例說明古代、現代勞動人民利用水利用水的浮力為自己,為人類服務的例子。

  總結:我們從小就要學會認識事物,預防事物對人類有害的一面,利用有利的一面,變害為利,造福人類,做個出色的社會主義建設者。

  三、置疑問難,了解課文寫法

  1、我們用緊扣關鍵詞的方法學了這課,還有什么不懂?

  2、提問兩個問題:(1)課文只詳細撈一只鐵牛的準備工作,打撈過程,為什么不再詳寫第二只……第七只?

  3、按事情發展的記敘文一般開頭都交代清楚四要素,課文到最后才電明人物是誰,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四、總結評價,強化訓練

  對照學習目標,你是否都達標了?

  齊讀學法三步,以《海底世界》為作業,檢查學法掌握或發油印作業,課后延伸。

【《撈鐵!返慕贪 】相關文章:

《撈鐵牛》的教案02-20

《撈鐵牛》教案09-30

撈鐵牛09-30

撈鐵牛12-09

《撈鐵牛》的教案設計08-26

語文教案-《撈鐵!09-30

數學教案-撈鐵牛09-29

17《撈鐵!09-30

17 撈鐵牛12-09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合肥市| 尼木县| 岐山县| 贵溪市| 滨海县| 南江县| 扶余县| 汝南县| 宜丰县| 湛江市| 澎湖县| 那曲县| 夹江县| 乡城县| 揭东县| 靖西县| 泸西县| 清镇市| 衡东县| 长沙市| 苍梧县| 鹰潭市| 华容县| 兰州市| 云龙县| 彭泽县| 林甸县| 邢台市| 陆良县| 扶沟县| 平泉县| 武定县| 枣庄市| 河曲县| 弥勒县| 鹤岗市| 乌鲁木齐县| 舟曲县| 兰考县| 吕梁市| 平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