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第一單元教學反思(原創:2015.10.19)
在這次測試中,五一班90—100分有27人,85-89分有15人,80-84分有2人,80分以下有6人,五二班90——100分有25人,85-89分有10人,80-84分有5人,70——79分9人,不及格1人。本單元是對小數乘法計算進行考核,難度不大,但出現的問題很多,具體問題分析如下:
1.關于基礎性知識掌握不牢,導致出錯。
(1)3.6時=( )時( )分,5.04千克=( )千克( )克這個知識是上學期學過的知識,把單名數改寫成復名數,學生對于改寫的方法掌握的不牢固,不知道怎樣進行換算,特別是多名同學都寫成了3時6分和5千克4克。
(2)兩個因數的積是8.4,如果這兩個因數同時擴大到原來的10倍,則積是( ),這個知識由于受到第三單元小數除法的干擾,導致學生都寫成了8.4,與商不變規律出現了混淆,導致出錯。
對于基礎性的知識學生遺忘的很快,不復習就會出現不少的錯誤。另外學生對于知識點的掌握并不清晰,對于因數因數積與被除數除數商之間的在小數乘除法計算中的特點存在知識點的模糊。
2.讀題不仔細,粗枝大葉導致出錯。
(1)0.25時=25分學生不仔細觀察名數導致改寫出錯。
(2)0.835<1.018×0.835<1.018,學生對于一個數(0除外)乘大于1或小于1的數,積就比原來的數大或小記憶比較熟練,但是沒有看清是1.018×0.835<1.018比的是誰,導致出錯。
對于此類問題,在做題中要把題目讀完整,在檢查中應用筆一個字一個字指著去讀,而不能只是去看著檢查。
3.計算能力欠缺。
0.46×0.87(結果保留兩位小數)59.5×42.5(得數保留整數)這兩道題主要錯在計算上,特別是第二題在計算中應為三層積,不細心導致出錯很多。
對于此類問題要求學生在檢查時一定要列豎式計算才能避免出現類似的錯誤。
4.解決問題不理解題意,不規范答題簡單。
(1)第二題主要錯在我比樂樂高多少,出現了學生列式一步的現象1.3×1.4,這一步只是求我的身高米數,而問題是求兩人身高的相差數,導致讀題不仔細以致出錯;第六題同樣是犯類似的錯誤。
(2)第七題主要錯在不理解題意上,分段計費的問題就是用前段費用加上后段費用等于總費用,學生對于后段費用能夠理解,但是對于前段費用“每戶每月用水12噸以下(含12噸),按每噸2.40元收費”中不明確每噸2.40元收費,而認為是前段總費用,以致出錯。
綜合以上問題,這單元還需要針對性的加強練習,特別是一些基礎性、理解性的知識要牢記,要加強學生的理解問題能力的訓練。
【第一單元教學反思原創:.10.19】相關文章:
第一單元的教學反思(原創)05-07
「原創」《雨后》教學反思04-27
「原創」《簫》教學反思04-29
負數教學反思(原創)04-27
比的認識教學反思(原創)04-28
《小鳥的家》教學反思(原創)05-06
「原創」《臥薪嘗膽》教學反思04-29
(原創)《月亮灣》教學反思04-27
原創《木蘭從軍》教學反思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