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數的教學反思
平均數是什么?孩子們總是弄不明白,在所出現的數據中為什么看不到它的影子?學習它有什么用?愛動腦筋的學生總會提出這樣一些很有見地和實質性的問題。剛剛學習完平均數,學生對它確實陌生的很,我知道這塊知識很重要,因為孩子們在以后的學習中還會學習到眾數和中位數,這是三個本質和含義很不相同的概念,可上了一節課,他們還是云里霧里,不清楚的地方很多,在課后的練習求平均數中問題尤其突出。該怎樣調整課堂呢?
在第二節的課堂教學中我是這樣設計的:
首先:出示概念,在分析概念中理解概念的內涵。
平均數:反映一組數據的整體情況。
平均數的實質:是一個虛擬的數。
其次:結合班級內的評價制度進行學習(我們班分四行,每月按行評比一次小紅花的個數)能否按各行的總數進行評比,這樣做公平么?孩子們馬上就能感受的不公平,因為每行的人數不同,只有求出平均數才能做到公平和公正,可這個平均數是不是一定需要出現在每個同學的紅花個數中啊?這些問題的設計更好的幫助學生理解。這樣結合具體的情境學生掌握起來會更容易一點。如此看來,要想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確實是需要動一番腦筋的。
【平均數的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平均數教學反思05-01
平均數的教學反思04-15
《平均數》教學反思04-06
《求平均數》教學反思04-15
《統計與平均數》教學反思05-02
《平均數》教學反思范文04-28
《求平均數》的教學反思05-02
平均數問題數學教學反思04-27
《求平均數》教學反思(一)04-29
《求平均數》的教學反思范文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