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念故鄉》教學反思
《念故鄉》是一首非常感人的作品,出自《e小調自新大陸交響曲》,是由主題旋律填詞而成。節奏較慢,旋律非常優美、流暢。是一首充滿思念情節的歌曲,具有濃郁的民族風格,這段旋律的歌曲性強,又表現了一種孤獨,悲哀和思念故鄉的情緒.因而引發了許多人的情感上的共鳴,正是如此,在這節課中,我注意情境的培養,始終把握思念淡淡鄉愁的基調,讓學生成功的進入這種意境。
在教學《念故鄉》這首歌時,我首先用比較低沉、緩慢地語速背誦了席幕容的一首詩:故鄉的歌是一支清遠的笛,常在看月亮的時候想起,故鄉的面貌都得一種模糊的悵惘,仿佛霧里的揮手別離,離別后,鄉愁是一棵沒有年輪的樹,永不老去。這就馬上把學生帶入了思故鄉、思親人的情感之中,接著讓同學談談這種基調與感受。
我的學生給這段迷人的旋律填上古詩歌詞.這個環節是個亮點,新課標提倡開發學生的創造性潛能,原因主要是對音樂課程的創造性發展價值認識不足,學生缺乏引導.在這個課中,我依據學生的旋律,以“思鄉”為主題改編歌詞后發現學生的表現欲很強,而且創作的歌詞也很有創新,有不少的意外驚喜。美中不足的是給學生創作時間太少。。。
通過三次聆聽,學生已經可以哼唱歌曲。在學唱過程中學生演唱非常有序,從模唱到視唱旋律,再到演唱歌曲,最后是歌曲處理。但我發覺學生缺乏自主體驗探究的活動,會比較被動接受所學內容學習,容易影響學生的積極性。
音樂與詩又是融會貫通的,那首《念故鄉》所要表現傾吐的思鄉之情,與無聲的思鄉意境巧妙地結合在一起,使學生置身于深沉、悵惘的意境之中。正如偉大的革命導師恩格斯所說,詩能把人類感情中最崇高和最隱深的秘密揭露出來,并且表現在音響之中。五千多年的文明古國,孕育了一大批的優美詩、詞、曲,這塊芬芳絢麗的園圃令人目迷,令人神醉。每每徜徉其中,都會有各自種種的感受,而其與音樂的內涵與外延的結合,又顯得相得益彰。也正是這種詩情畫意的結合,使學生獲得了感知與創造音樂美和表現與鑒賞音樂美的能力,在音樂情感的體驗與抒發的過程中受到良好的情感教育。
【《念故鄉》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故鄉教學反思05-01
《故鄉》教學反思04-29
《故鄉的小路》教學反思04-22
《故鄉》教學設計與反思04-25
有關《故鄉》教學反思04-28
故鄉的小路教學反思02-18
故鄉的教學反思范文04-29
《故鄉》的教學反思范文04-28
《故鄉的蘆葦》的教學反思05-02
《念故鄉》公開課教案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