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寫數、數的組成》教學反思范文
本節課的主要教學目標是:讓學生通過老師的演示、自己的動手操作和思考,去認識數位,知道“個位和十位”,了解會寫“11~20各數”,掌握20以內各數的組成,能比較大小,知道數的順序。學會用計數器表示數字。重點是要讓學生掌握11~20各數的組成,從而根據不同的題目要求作答。
新課開始之前,我先復習了上一節課的認數,讓學生讀一讀數字。接著引入新課。對于數的組成,主要采用的教學過程:
1、用小棒擺一擺相應的數;
2、用計數器表示這個數;
3、用數字寫出這個數;
4、理解數的組成。主要是要讓學生通過自己動手、研究,最后得出結論,這樣,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與掌握,效果會加倍。
首先,請學生在桌上用小棒擺出“11”,由于上節課已經接觸過用小棒表示數字了,所以學生大部分都能用一捆小棒加一根小棒來表示“11”,接著用計數器表示“11”,因為之前課堂上接觸過,所以我就拿出計數器給學生介紹了“個位、十位”,讓他們注意位置。給學生強調:雖然是一顆珠子,但是放在“個位”就表示“1”,放在“十位”就是“10”了。讓學生自己觀察一下擺的小棒,去看看“11”里面有幾個“十”,幾個“一”。明確:一捆小棒就表示有一個“十”,外面還有一個一根,所以表示有一個“一”。這一個內容,學生理解起來沒什么困難,但是學習“12”數的組成時,學生會說有“一個十2個一”。
不足之處:課堂導入部分由于學生本來就已經認識了那些數,所以對于學生的吸引不是特別大,可以設計一個有趣一點的游戲導入新課。另外,沒有在課堂上強調一下“計數器右邊第一位是個位,右邊第二位是十位”,學生在之后的練習中作者道題有困難。
【《寫數、數的組成》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數數和千以內數的組成》教學反思04-28
幼兒數的組成教案11-23
近似數教學反思04-07
數的認識教學反思04-16
《數的認識》教學反思04-16
《數的運算》教學反思04-06
數花生教學反思08-30
數的產生教學反思04-12
數的順序教學反思04-28
《學習5以內數的組成》教案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