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名師教育觀宣講心得體會
名師教育觀宣講心得體會 臺頭完小 潘天勝 3月26日聽了名師教育教學觀宣講,我感觸很深,他們的教育事跡、教育觀念讓我耳目一新。他們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確實值得我們學習。 我深刻體會到:教師必須有一顆愛心,即愛事業、愛學習、愛學生。 第一,熱愛教育事業。教師的責任是圓滿完成教育教學任務,搞好教育教學工作。面對每一位學生,使每一位學生茁壯成長,教師也應當把師愛融入每一位學生的心中,把每個孩子都當作自己的孩子去關心愛護。正如張紅平老師的《學困生轉化的有效方法》中所講:用心和學生交流、用愛感化每一位學生,善待每一位學生。當好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是每位教師的愿望,教師只有陶醉于教育事業,全身心投入教育事業,才能做好本職工作。為此,我深知自己任重而道遠。 第二,熱愛學習,完善自己。當今社會發展之快,科技發展之快,教育事業的發展要求我們教師要不斷學習,不斷更新,提高自己的政治水平和業務能力,努力做到業務精湛,教學科研水平爭創一流。教育教學的主陣地是課堂,要構建和諧課堂,就要不斷學習新教法,真正發揮教師的魅力。讓學生在豐富多彩的課堂活動中學習。只有通過學習來豐富工作經驗和增強敬業精神,提高自己的認識、知識及才能。靜坐獨思:我們教師中有相當一部分背不出“三字經”。這不正說明我們應不斷學習鉆研,并做到精益求精嗎? 第三,熱愛學生。愛,是教育的基礎;沒有愛,就沒有真正的教育,樹立了正確的學生觀,尊重和充分信任學生,以平等的態度對待學生,并深入了解學生,真誠關心學生的進步和成長,力爭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正如李阿麗老師宣講的《用心澆灌學生一生的精彩》,“幫助孩子成長靠的是愛心、寬容、再寬容。”當然,愛學生不是一味的遷就、放縱學生。在對學生提出嚴格要求的同時,又要循循善誘,耐心啟發,講清道理,說明利害關系,并加以啟發。曉之以理,動之以情。 熱愛學生要從做學生的朋友開始,在課上課下,只有使師生關系變為“朋友”,互相尊重,才能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使教師的教學水平得到提高。親密無間的師生關系,能讓學生走近教師、敞開心扉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學生才能信任、親近老師,把自己成長中的問題、苦悶、困難、困惑向老師傾訴,老師才可以更好地了解學生,更好地從心靈上、思想上、身體上、學習上去關心、熱愛、幫助學生,教育學生。做學生的朋友,既加深了師生感情,又讓學生從老師那兒受到教育,這樣才能做到教學相長。 總之, 通過這次名師教育觀宣講的學習,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要更進一步從思想上行動上提高自己的工作責任心,樹立一切為學生服務的思想。努力使自己做一個師德優、業務精、學生、家長、領導歡迎的教師。【名師教育觀宣講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返校宣講心得體會09-13
回校宣講心得體會03-21
名師心得體會03-15
艾滋病宣講心得體會11-18
回校宣講心得體會9篇04-19
名師講堂心得體會05-04
名師講座心得體會11-24
訪名師心得體會10-09
名師課心得體會02-09
名師講堂心得體會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