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健康人生心得體會
根據年度學習計劃,我們有幸參加了深圳國際人才培訓中心組織的<健康人生>專題培訓,通過三天來的學習,我們對健康人生的了解不斷加深,對健康人生的認同感不斷拓展,對健康人生系統所包涵的各個子要素的要求慢慢落實到工作之中,生活之中去.及時糾正了一些以前生活中常見的錯誤習慣,進一步地完善了自己的生活方式,樹立了健康向上生活方式,保持了積極進取的良好心態,為下一步更好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學習中我們了解了亞健康產生的根源,預防對策,也明白了運動、飲食與養生之間的互動關聯。但我們尤其感興趣還是要數董衛欣老師所講授的心腦血管疾病的預防,下面我主要談談自己對這個話題的體會與感受。
隨著社會不斷地發展,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越來越注重生活的質量。而人生最大的幸福就是健康,擁有健康的身體才是擁有物質、名譽、金錢等等的前提和基礎。如果沒了健康其他的一切都歸零,毫無意義和價值。那么危脅人類健康,導致人類死亡的三大原因又是什么呢?據可靠調查人類死亡的三大原因分別為心腦血管疾病占百分之三十五,癌癥占百分之二十六,事故占百分之十一。由此可見心腦血管疾病成為了人類健康生存的最大敵人。因此我們非常必要正確地對待,分析它所產生的原因,找到一條行之有效的預防之路。
首先,我們一定要了解心腦血管疾病的基本種類。它主要包括兩個部分。一是“心”方面的疾病。心臟病有以下幾大類:冠心病;心臟瓣膜病;心肌病;心肌炎;先天性心臟病;肺心病;心包疾病;高血壓;心律失常。其中冠心病中又分為心絞痛型,心肌梗死型,心律失常型,衰竭型和心肌病型等類型。瓣膜病也有很多種,最常見的為風濕性心瓣膜病。先心病中也有很多類型。心肌病中有擴張性心肌病,肥厚性心肌病,限制型心肌病,致心律失常型心肌病。反正各類疾病下還有多種心臟病名稱,主要根據病因和病理生理分類的。二是 “腦”方面的疾病。主要包括腦卒中、腦出血、腦梗塞、腦腫瘤、老年癡呆、帕金森癥、癲癇等等。
我們知道了心腦血管疾病的種類后,我們就一定要搞清楚心腦疾病產生的原因,或者說是影響心腦血管疾病發生的條件與因素有哪些?通過學習我感覺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
冠心病和腦卒中等等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與許多危險因素有關。主要危險因素,有吸煙、飲酒、高血壓、高膽固醇、肥胖、身體活動少、不健康飲食等,在全球普遍流行。特別重要的是,發展中國家的人們在心血管疾病發病率增加的同時,他們依然要遭受營養不良、傳染病的折磨。除非洲撒哈拉地區之外,在發展中國家心血管疾病是導致居民死亡的首要原因。如果你有一種危險因素,你不一定會發生心血管疾病。但是,你擁有的危險因素越多,你發生心血管疾病的可能越大,除非你改變你的危險因素,有效預防這些危險因素影響你的心臟健康。我們可以從以下兩個角度去分析:
一是可改變的危險因素
1.高血壓。高血壓是腦卒中最大的、獨立的危險因素,對心臟事件的發生也發揮著重要作用。高血壓如果得到明確診斷并堅持規范治療,高血壓是能夠預防和成功控制的。
2.血脂異常。血脂水平異常,包括高總膽固醇、高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增高、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降低,都可以增加心臟病和腦卒中的危險。健康飲食、適當運動和藥物治療可以改善血脂水平。
3.煙草使用。 煙草使用,無論是吸煙還是嚼煙,都增加發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如果很年輕就開始吸煙、吸煙量很大或是女性吸煙者,那么發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就特別高。被動吸煙也是發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無論你已經吸煙有多長時間了,只要戒煙就可以顯著降低你發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險。
4.缺乏身體運動 。 身體缺乏運動使發生冠心病和腦卒中的危險增加百分之50。肥胖是心血管疾病的一個主要危險因素,也會使患者更易罹患糖尿病。糖尿病是心血管疾病的一個危險因素。
5.糖尿病 。 2型糖尿病是冠心病和腦卒中的一個主要危險因素。糖尿病患者發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險是非糖尿病者的2倍。如果糖尿病患者沒有很好地控制病情,他會比其他人更早發生心血管疾病,而且對全身造成更大的損害。如果糖尿病患者是絕經前期的女性,她的糖尿病會消除雌激素的保護作用,她發生心臟病的危險顯著升。
6.不健康膳食 含飽和脂肪多的膳食是心臟病和腦卒中的危險因素,全球范圍內,估計大約可以引發百分之31的冠心病和百分之11的腦卒中。
7.貧窮 。 無論在地球的什么地方,貧窮增加心臟病和腦卒中的危險。長期緊張的生活、孤獨、焦慮、沮喪等會增加心臟病和腦卒中的
8.大量飲酒 。 每天飲酒1-2個單位可能會降低心臟病危險百分之30,但是,飲酒超過2個單位就會引起心肌損傷。(1個單位飲酒量相當于350毫升的普通啤酒,或者是148毫升的葡萄酒,或者是45毫升的40度白酒。)
9.藥物 。一些藥物,如避孕藥、激素替代療法,可以增加心臟病的危險。
10.其他 。 左心室肥大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危險因素。
二是不可改變的危險因素
1.年齡增加。年齡老化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55歲以后,年齡每增加10歲,腦卒中的危險增加1倍。
2.家族史。心血管疾病的家族史預示著你的危險。如果你的父親在55歲前或母親在65歲前患有冠心病或腦卒中,你患病的危險增加。
3.男性。男性患心臟病的危險比絕經前期女性高,但與絕經期女性相似。男女性腦卒中發病危險水平無顯著差異。
4.民族。非洲和亞洲裔人群發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險比其他民族人群高。
明白了心腦血管疾病發生的根源后,這是我們主要是為何預防打下了基礎。我感覺樹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心腦血管疾病預防與保健的核心。應當堅持綜合治療與個性化理療相結合。我認為可以從以下方面入手。
一是合理膳食。每天一袋奶,250至400克碳水化合物,三份高蛋白(一個雞蛋,二兩魚蝦,一兩豆腐),飲食有粗有細,不咸不甜,三餐規律,七八分飽,500克以下的蔬菜和水果,主要吃顏色較深的蔬菜,每天喝六杯以上的水。
二是適度運動。堅持每個星期步行15至20公里,在傍晚時分也可以散步三十分鐘左右,也可以去游泳,做一些自己能承受的運動項目,而不要為了鍛煉而損傷身體機能,盡量做自己感覺良好的體育鍛煉,在運動的時候保持良好的心情也尤為重要。
三是戒煙戒酒。尤其是煙對人類的毒害是非常巨大的,目前發達國家都在進行控煙活動,因為煙吸進去對自己有害,呼出來對別人有害。我們要大力禁煙。一般不喝酒,只是在特殊情況下飲少量的酒。
四是進行心理調節。藥療不如食療,食療不如心療。我們要倡導積極的生活因素,注重調控情緒,開展“導思維”,欣賞自己的長處,凡事向好處看,遇事不害怕,看事不擔心,出事不后悔,樹立信心,播撒愛心,還要有樂觀主義情懷。
五是注重休養。保持良好的睡眠,嚴格遵循自己“生物鐘”,養成良好的作息時間表。盡量不要過晚休息,睡前不要飲水太多,保持安靜,靜心休息,保持良好的睡姿,防止做夢而降低睡眠的質量。睡覺時還應當注意睡覺的方向與地球引力的方向一致。
六是定期體檢。對發現的問題要及時跟進,有針對性地治療與改善。45歲前每年體檢一次,45后每年體檢兩次。
總之通過學習,我們應當把養生的知識運用到日常生活之中去,注重預防,注重平時,愛惜自己的身體,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與習慣,以預防為主,使自己不受罪,家人不受累,現金再翻倍,有利于全社會。自己做自己最好的醫生。
【健康人生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健康是人生的第一財富04-27
善行--健康人生的基礎(四)04-30
健康是人生第一財富散文05-02
健康心得體會03-25
遠離香煙,健康人生活動總結04-29
挑戰人生要有健康心理作文04-29
健康教育心得體會06-05
健康上網心得體會05-07
健康教育心得體會05-07
健康教育心得體會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