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學前兒童科學活動方案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得以順利進行,往往需要預先制定好方案,方案的內容多是上級對下級或涉及面比較大的工作,一般都用帶“文件頭”形式下發。方案應該怎么制定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學前兒童科學活動方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學前兒童科學活動方案1
活動目標
1、幼兒通過自主地操作實驗材料,進行各種探索,觀察蠟燭燃燒的有趣現象,初步感知空氣與燃燒的關系。
2、培養幼兒科學實驗的認真態度,激發幼兒探究科學的欲望。
3、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4、學習用語言、符號等多種形式記錄自己的發現。
5、激發幼兒樂于探索科學實驗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每位幼兒3支蠟燭(一支長、兩支短),一個透明的大杯子,一個透明的小杯子,一個盛有色水的碟子,一張記錄紙和一支筆,同時每組桌上放一支主蠟燭和一個打火機。
2、多媒體課件及展示臺。
3、歌曲磁帶一盤,錄音機一臺。
活動過程
(一)運用課件激發幼兒興趣,了解蠟燭的用途。
1、課件引入。
師:你們看。誰來了(多媒體演示蠟燭寶寶)?讓我們一起來和蠟燭寶寶說說話好嗎?
2、了解蠟燭的用途。
蠟燭寶寶:小朋友們好!你們想一想,人們在什么時候需要我呢?
幼兒:過黑黑的山林時,停電的時候,過生日的時候……
蠟燭寶寶:小朋友們說得很對,我的用途確實很大,我不僅可以給別人帶來光明,還可以給你們帶來快樂呢!
師:小朋友,下面請你們點燃桌上的蠟燭,和蠟燭寶寶一起來唱歌吧!
幼兒點燃蠟燭,并和蠟燭寶寶一起唱《生日快樂歌》。
(二)啟發聯想,初步感知空氣與蠟燭燃燒的關系。
1、啟發聯想。
師:請小朋友們仔細想一想,我們用什么方法可以將燃燒的蠟燭熄滅呢?
幼1:用嘴巴可以把蠟燭吹滅。
幼2:用扇子扇也可以將蠟燭扇滅。
幼3:把蠟燭拿到外面讓風一吹也會熄滅。
幼4:把蠟燭放在水里就熄滅了。
幼5:我上次在科學區玩兒的時候,發現用瓶子蓋在蠟燭上面,蠟燭就熄滅了……
師:用瓶子蓋上去真的能使蠟燭熄滅嗎?讓我們來試一試吧!
2、幼兒操作實驗。
3、引導幼兒之間交流實驗結果。
師:這個辦法行嗎?(行!)那你們知道為什么瓶子蓋到燃燒的蠟燭上,蠟燭會熄滅嗎?(請3位幼兒自己解釋。)
師:小朋友,讓我們來聽一聽蠟燭寶寶是怎么說的吧!
放多媒體,邊觀看蠟燭熄滅的過程邊聽蠟燭寶寶的解釋:小朋友,你們知道嗎?我燃燒時需要空氣中的氧氣。當我被杯子蓋住后,里面的氧氣就會越來越少。最后氧氣沒有了,我也就熄滅了。
師:噢!原來蠟燭燃燒還需要氧氣呢!
(三)引導幼兒自主探索,讓幼兒在探索中發現蠟燭燃燒的有趣現象。
1、師:小朋友,蠟燭寶寶還有許多有趣的秘密呢!你們想知道嗎?(想!)那你們看一看你的桌子上有什么?
幼:一支長的蠟燭、兩支短的蠟燭、大的瓶子、小的.瓶子、有水的碟子。
師:我們就來學做小小科學家,去找一找蠟燭燃燒的秘密。不過我們做實驗時要象科學家一樣仔細地看一看,耐心地做一做,還要不怕困難。只要你們仔細地看,耐心地做,你們一定會發現一些有趣的現象。然后請你們將發現的現象記錄在這張表上(出示記錄表)。記錄時可以想想我們平時學過的記錄方法。
2、幼兒探索,教師指導,引導幼兒用不同的方法去探索,同時注意鼓勵膽小的幼兒(有些孩子怕燙,有些縮手縮腳)和認真實驗的幼兒。
3、組織幼兒交流。請小朋友將自己發現的現象放在展示臺上與大家交流。
幼兒A:我發現大瓶子蓋在小蠟燭上火熄得比小瓶子的慢……
幼兒B:我發現瓶子一蓋到3支蠟燭上,蠟燭很快就熄滅了……
幼兒C:我把蠟燭放到有水的碟子里,發現火熄滅了,水就跑到杯子里去了,還冒泡泡。
幼兒D:我發現火要滅時,就把瓶子拿起一點。一拿起瓶子,火又變旺了。
幼兒E:我將長的和短的蠟燭一起放在大瓶子里,發現長蠟燭的火熄滅得快。
幼兒F:我發現我的瓶子變熱了,而且變黑了。(若有幼兒提出這個現象,師可追問幼兒:你們的瓶子是不是也這樣?(是)咦!瓶子怎么會變熱、變黑的呢?幼:是蠟燭火燒熱的,黑的是煙。)
(四)引導幼兒再次探索,驗證。
1、師:剛才小朋友們發現了這么多有趣的現象,你們可以看一看,哪種現象自己還沒有發現,再去做一做實驗吧!還可以和別的小朋友交流一下自己實驗中的想法。
2、幼兒再次自主地實驗,教師注意引導幼兒將各種有趣現象都做一做。
學前兒童科學活動方案2
活動名稱:
《好吃的西瓜》(小班下學期)
組員:印雅婷、朱遠雪、朱雯珊、吳琦
活動目標:
1、運用多感官觀察認識西瓜的基本特征(外形、顏色、味道等),并能使用簡單的詞句進行表述。
2、勇于表達自己的發現,喜歡吃西瓜,樂于和西瓜寶寶做朋友。
延伸目標:
知道夏天吃西瓜對身體的好處,樂于用西瓜或瓜皮進行美術活動。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
①知道西瓜的名稱。
②吃過西瓜,知道西瓜的瓤是紅色的(或黃色的),味道是甜甜的。
2、物質準備:
①②西瓜每組1個:外形顯著不同的西瓜,紅、黃瓤的西瓜。(盡量保證大小、形狀、外皮顏色的不同)西瓜PPT注:在本次實施過程中準備紅、黃瓤西瓜各1個。(盡量保證大小、形狀、外皮顏色的不同)
活動過程:
一、導入
今天我們小5班來了兩位小客人,我們來看看它們是誰啊?(展示2個西瓜)
二、觀察過程
㈠未切開的.西瓜(摸一摸、看一看)
你們都認識西瓜寶寶,那你們看看自己的西瓜寶寶長得什么樣?(幼兒觀察本組的西瓜)它是什么顏色、什么形狀的呢?(補充提問)
你們真棒,西瓜寶寶高興地打了個滾(推西瓜),西瓜寶寶是怎么滾動起來的?我們摸一摸西瓜寶寶。
你們感覺西瓜寶寶摸上去怎么樣,誰來告訴我?那我們捏捏看、拍拍看呢?這兩個西瓜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
小結:
1、西瓜皮的顏色
西瓜是綠色的,有的地方有黃色。西瓜皮上可能會有花紋。
2、西瓜的形狀
西瓜有的大,有的小;有的是圓形的,有的是橢圓形的,推一推會滾。
3、西瓜的外皮
西瓜摸上去滑滑的、硬硬的;西瓜皮上有西瓜梗。㈡切開的西瓜
(復習上部分內容)西瓜寶寶穿了身漂亮的綠衣服,那你們知道它里面是什么顏色的嗎?
是不是像你們猜得那樣呢?我們打開來看一看??
小結:
1、西瓜里面有什么
有一層白色的西瓜皮,有肉肉,有西瓜籽
2、西瓜里面的肉肉、籽是什么顏色的,
肉肉有的是紅色,有的是黃色的;籽兒是黑色的(可能有白色的)㈢吃西瓜
哇,西瓜看起來很好吃啊,要不要嘗一嘗!(播放幻燈圖片)
西瓜的肉肉嘗起來是什么味道的呢?甜的?酸的?干干的?有許多水?
三、總結
和西瓜寶寶做朋友,把它吃到我們的小肚子里面去,你們喜不喜歡和西瓜寶寶做朋友啊?今天我們和西瓜寶寶做朋友,知道它長得圓圓的(有的是橢圓),有的大,有的小,穿著一身綠衣服,上面還有花紋。西瓜寶寶的肉肉甜甜的,有紅色的、有黃色的,肉肉里面有好多水,還有黑黑的、小小的籽兒??那我們今天回家問問爸爸媽媽和西瓜寶寶做朋友有什么好處呢?
區角活動:搬運“小西瓜”
(在操作中鞏固對西瓜形狀特點的認識)自然角材料:
西瓜籽一盤
不同品種的西瓜照片若干也可依據幼兒興趣投放其他材料
學前兒童科學活動方案3
一、《學前兒童科學教育》實踐教學的重要性
《學前兒童科學教育》是一門以教學論的一般原理為依據,運用教育學、心理學來研究學前兒童科學教育活動過程的課程。具體研究對象是學前兒童生活中常見的數學和自然科學類問題,因而,它是一門應用性較強的學科。實踐教學是學前學生學習《學前兒童科學教育》重要的教學環節。通過實踐教學,學生可直觀具體地了解學前兒童科學教育的內容和教學過程等,加深對課程知識的理解,從而更好的掌握教材內容。此外,通過實踐教學,還可以提高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助于學生把所學知識融入到教學實踐中。
二、《學前兒童科學教育》實踐教學的教學目的
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學前學生應能掌握幼兒園科學類和數學類教育活動設計的目標、內容、方法、活動設計和評價等專業知識,提高自身對幼兒園科學活動組織與指導的認識,從而具有進行幼兒園科學教育工作的實際能力和開展有關學前兒童科學教育科研工作的初步技能。
三、《學前兒童科學教育》實踐教學的教學內容
第一周學前兒童科學教育概述
(一)教學目標和基本要求
通過教學,了解科學的內涵;掌握幼兒科學教育活動的含義和意義;熟知本門課程的學習方法;理解幼兒學習科學的典型心理特點。
(二)重點和難點
重點:掌握幼兒科學教育活動的含義和意義。
難點:理解幼兒學習科學的典型心理特點。
(三)主要內容
第一節幼兒園科學教育的基本問題
1.幼兒園科學教育這門課程的性質
2.幼兒園科學教育的含義
3.幼兒科學教育的價值
4.怎樣學習本課程
第二節科學是什么
1.科學的界定
2.科學的特征
第三節兒童怎樣學習科學
1.好奇性
2.探索性
3.動手性
第二周學前兒童科學教育的有關理論
(一)教學目標和基本要求
通過教學,了解當前關于兒童科學教育的相關重要理論,熟悉當前集中有影響的學前兒童科學教育改革實驗。
(二)重點和難點
重點:理解關于兒童科學教育的相關重要理論。
難點:理解關于兒童科學教育的相關重要理論。
(三)主要內容
第一節皮亞杰的認知發展理論
1、認知發展階段理論
2、知識分類理論
第二節布魯納的學習理論
1、發展階段論
2、學習與教學
第三節維果斯基關于概念形成的理論
1、概念的形成
2、日常概念與科學概念
第四節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論
1、生活即教育
2、教育措施
第五節幾種有影響的學前兒童科學教育改革實驗
1、“探究—研討”教學法及其啟示
2、“動手做”科學教育改革實驗及其啟示
作業:結合實例分析如何將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論運用到學前兒童科學教育活動中。
第三周學前兒童科學教育活動的目標
(一)教學目標和基本要求
通過教學,了解制定幼兒科學教育目標的三大依據;理解幼兒科學教育的總目標和各年齡的階段目標。
(二)重點和難點
重點:理解學前兒童科學教育的總目標。
難點:理解學前兒童科學教育的總目標。
(三)主要內容
第一節確定科學教育目標的依據
1.依據學前兒童的認識特點
2.依據當代社會的發展需要
3.依據學前兒童科學教育活動的特性
第二節學前兒童科學教育的目標
1.學前兒童科學教育的總目標
2.學前兒童科學教育各年齡的階段目標
第四周學前兒童科學教育活動的內容
(一)教學目標和基本要求
通過教學,理解幼兒科學教育活動內容選擇的依據;掌握幼兒科學教育活動的范圍;掌握幼兒科學教育活動內容選擇的要求與方法。
(二)重點和難點
重點:掌握幼兒科學教育活動內容選擇的要求與方法。
難點:掌握幼兒科學教育活動內容選擇的要求與方法。
(三)主要內容
第一節幼兒科學教育活動內容選擇的依據
1.依據《幼兒園工作規程》、《綱要》的主要精神
2.符合幼兒科學教育活動的目標
3.適應幼兒認知發展的特點
4.遵循科學自身的規律和特點
第二節幼兒科學教育活動的內容范圍
1.關愛、探究身邊的有生命物質、探索無生命物質及其環境與人們生活的關系
2.關注、感受、探究身邊的自然科學現象
3.科學與數學有機結合,進而建構兒童初步的數概念,并學習用簡單的數學方法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問題
第三節幼兒科學教育活動內容選擇的要求與方法
1.選擇幼兒科學教育活動內容選擇的要求
2.選編幼兒科學教育活動內容的具體方法
作業:選擇一所幼兒園,調查該園本學期學前兒童科學教育的內容概況,做好記錄,并用本章知識進行分析。
第五周學前兒童科學教育活動設計與組織指導
(一)教學目標和基本要求
通過教學,基本掌握組織幼兒科學教育活動的各種基本方法和組織指導原則;能靈活運用幼兒科學
教育的方法和原則開展各類科學活動的設計與組織指導工作。
(二)重點和難點
重點:能靈活運用幼兒科學教育的方法和原則開展各類科學活動的設計與組織指導工作。
難點:能靈活運用幼兒科學教育的方法和原則開展各類科學活動的設計與組織指導工作。
(三)主要內容
第一節觀察類科學教育活動的設計與組織指導
1.觀察類科學教育活動概述
2.觀察類科學教育活動的設計
3.觀察類科學教育活動的組織指導
第二節實驗操作類科學教育活動的設計與組織指導
1.實驗操作類科學教育活動概述
2.實驗操作類科學教育活動的設計
3.實驗操作類科學教育活動的組織指導
第三節技術制作類科學教育活動的設計與組織指導
1.技術制作類科學教育活動概述
2.技術制作類科學教育活動的設計
3.技術制作類科學教育活動組織指導
第四節交流討論類科學教育活動的設計與組織指導
1.交流討論類科學教育活動概述
2.交流討論類科學教育活動的設計
3.交流討論類科學教育活動的組織指導
作業:結合實習觀摩,任選一堂科學教育課進行記錄和評課。
第六周學前兒童數學類教育活動設計與組織指導
(一)教學目標和基本要求
通過教學,了解幼兒數學類教育活動的主要任務、內容和目標;掌握數學類教育活動的主要方法、技能;了解各年齡段兒童數學活動的基本特點;初步掌握數學類活動的設計與組織指導的基本方法。
(二)重點和難點
重點:掌握數學類教育活動的主要方法、技能。
難點:掌握數學類教育活動的主要方法、技能。
(三)主要內容
第一節數學類教育活動的概述
1.幼兒數學教育活動的含義
2.幼兒數學教育活動的意義
3.幼兒數學教育活動的主要內容
第二節數學類教育活動的.設計與指導
1.集合概念的教育;數概念的教育
2.10以內數的加減運算
3.認識幾何形體
4.量度教學
5.等分
6.識空間方位
七、認識時間
作業:制定一份“5以內數的加法”的教案。
第七周學前兒童區域科學教育活動設計與指導
(一)教學目標和基本要求
通過教學,掌握并理解區域科學教育活動的特點、價值和類型;具有設計與組織幼兒園自然角教育活動、科學活動區教育活動、數學角教育活動的基本能力。
(二)重點和難點
重點:能合理設計區域科學教學活動。
難點:能合理設計區域科學教學活動。
(三)主要內容
第一節區域科學教育活動概述
1.區域活動的含義
2.區域科學教育活動的特點
3.區域科學教育活動的價值
4.區域科學教育活動的類型
第二節自然角科學教育活動的設計與組織指導
1.自然角科學教育活動的含義
2.自然角科學教育活動的設計
3.自然角科學教育活動的組織指導
第三節科學活動區科學教育活動的設計與組織指導
1.科學活動區活動的概述
2.科學活動區活動的設計
3.科學活動區活動的組織指導
第八周學前兒童科學游戲活動設計與指導
(一)教學目標和基本要求
通過教學,了解科學游戲的特點和價值;掌握科學游戲設計與指導的基本方法、具有設計與組織幼
兒園科學游戲的基本能力。
(二)重點和難點
重點:掌握科學游戲設計與指導的基本方法。
難點:掌握科學游戲設計與指導的基本方法。
(三)主要內容
第一節科學游戲活動概述
1.科學游戲活動的含義
2.科學游戲活動的價值
第二節科學游戲活動的設計與組織指導
1.科學游戲活動的設計
2.科學游戲活動的組織指導
四、建議教學參考書
1.吳新武等編著,《學前兒童教育活動設計》,研究出版社,20xx年版。
2.施燕編著,《學前兒童科學教育》,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
3.夏力主編,《學前兒童科學教育》,復旦大學出版社,20xx年版。
4.張慧和、張俊著,《幼兒園數學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20xx年版。
5.徐苗郎著,《我的幼兒園數學活動模式》,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xx年版。
6.《全國幼兒幼兒科學教育活動課例評析》,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xx年版。
五、《學前兒童科學教育》教學的考核方式
本課程的考核由平時作業和期末考核構成。平時作業由四次作業的平均成績構成,占總成績的40%,期末考核采取開卷考試的方式。期末考核采取開卷考試的方式。期末成績占課程總成績的60%。期末考核內容:結合所學知識,任選一種科學教育類型,設計一份學前兒童科學教育的教案。
上述作業和期末考核內容均以電郵的方式交至:yunshu125@sohu.com。
交稿的截止時間為:20xx年4月6日。
若有任何疑問,請詢問:13617697511李雪老師。
【學前兒童科學活動方案】相關文章:
學前兒童社會教育活動方案01-14
學前兒童科學教育目標模型的構建12-10
學前兒童語言教育活動設計方案09-19
學前教育專業學前兒童科學教育探討論文08-27
學前班六一兒童節的活動方案04-22
科學活動方案04-17
科學活動方案03-14
六一兒童節學前班游藝節目活動方案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