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教案:欣賞與設計
作為一名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教案:欣賞與設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學目標〗
1.結合欣賞與繪制圖案的過程,體會平移、旋轉和對稱在圖案中的應用,并學會設計較復雜的對稱圖案。
2.參與收集、設計圖案的活動,感受圖案的美,培養健康的審美情趣。
〖教材分析〗
這一內容是在學生已經掌握對稱圖形的特征,會根據已有圖形畫出對稱圖形;知道平移、旋轉、對稱現象,并能在方格紙畫出一個簡單圖形沿著水平方向、豎直方向平移后的圖形等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
教材中分兩部分進行教學。
第一部分為欣賞部分,有四幅圖,其中第1,4圖是一個簡單圖形(花瓣或剪紙圖案)經過旋轉得到的,其余兩幅圖則是一個簡單圖形(圓形或風箏)經過平移得到的。這四幅圖的呈現不僅要求學生說一說每幅圖的特點,即每幅圖案是由哪個圖形平移或旋轉得到的、哪幅圖案是對稱的,還要適時滲透德育教育。這一部分的教學要引導學生從復雜的圖案中感知平移、旋轉、對稱現象,了解復雜的圖案是簡單圖形經過平移、旋轉或對稱等方法得到的,會從復雜的圖案中抽象出簡單的圖形。
第二部分是畫一畫,有兩個要求:第一,畫出給定圖形的對稱圖形;第二,根據未畫完的圖形的特征繼續畫下去。這一部分教學則要求學生利用平移、旋轉、對稱現象學會欣賞和設計復雜美麗的對稱圖案,激發學生參與欣賞與設計對稱圖案的活動,感受對稱圖案的美,獲得一種以簡馭繁的思想。
〖學校及學生狀況分析〗
我校屬中等發展學校,有現代化教學設備,三年級的學生會上網查詢資料,會制作簡單的幻燈片或網頁。通過三年的課改實驗,學生已初步形成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初步學會調查、探究、質疑。
〖課堂實錄〗
(一)創設情境,建立模型
1.欣賞美麗的圖案,感受圖案的美和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
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美無處不在,請同學們欣賞這幾幅圖案(課件出示書上的四幅圖案),你能說一說看到這些圖案的感受或知道哪些圖案代表的意義嗎?(如圖案二是奧林匹克運動會的會徽等。)
2.運用平移、旋轉、對稱的現象觀察、探究美麗的復雜圖案。
(1)每一幅圖的圖案是由哪個圖形平移或旋轉得到的?在書上把這個圖形涂上顏色。(和同桌同學互相交流自己的想法。)
(2)哪幅圖案是對稱的?(先獨立思考后小組交流、匯報。)
(教師根據學生匯報,利用課件動態展示每幅圖案由一個簡單圖形經過平移、旋轉或對稱得到的過程。)
(設計意圖讓學生感受到對稱圖案的美,并體驗到復雜美麗的圖案其實可以用一個簡單圖形經過平移、旋轉或對稱得到。)
3.生活中你還見過哪些圖案是由一個簡單圖形經過平移、旋轉或對稱得到的?
(先在小組內交流評議課前收集的圖案是不是具有以上特征,再全班匯報交流。)
生活中有這么多美麗的復雜圖案,它們都是怎樣得到的?
(設計意圖讓學生感受到這些美麗的復雜圖案在現實生活中的廣泛應用,進一步強化感知:美麗的復雜圖案可以由一個簡單圖形經過平移、旋轉或對稱得到。)
(二)解釋應用
1.你想不想也來設計一幅美麗的復雜圖案呢?
(1)畫出下面圖形的對稱圖形(教材第24頁)。
(學生在書上獨立畫圖,教師巡視。展示學生的作品,請畫得又快又好的學生說說自己是怎樣畫的,在畫圖的過程中遇到哪些問題,對稱圖形有哪些特點。)
(設計意圖將感知轉化為設計理念,親身體驗應用平移、對稱的現象進行圖案設計,并掌握必要的繪圖策略和技能。)
(2)繼續畫下去(教材第24頁)。
淘氣也畫了一幅圖案,我們一起來欣賞。他畫完了嗎?觀察圖案,它是由哪個簡單圖形運用什么現象,經過怎樣的變化過程得到的。
(學生匯報。根據自己觀察的規律把圖畫完。)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學會利用平移、對稱的現象,觀察、探究圖案和進行圖案設計,理解并掌握復雜圖案是由簡單圖形經過平移、旋轉或對稱得到的,獲得一種以簡馭繁的思想。)
2.小結:你有什么收獲?
利用簡單圖形經過平移、旋轉或對稱的方法設計的圖案,在生活中的應用很廣泛,我們能不能把一個簡單圖形經過旋轉,設計出更美麗的圖案呢?下節課一起來研究。
〖教學反思〗
1.學生收集到的圖案大多是平面圖形,聯系生活較少,教師要有意識地尋找相關圖片,引導學生感受到美麗的復雜圖案可以經過平移、旋轉或對稱得到。
2.部分學生對于根據較復雜的圖案找出一個簡單圖形,運用平移、對稱現象畫出對稱圖形有一定的困難。
〖案例點評〗
學習過程是以人的整體心理活動為基礎的認知活動和情意活動相統一的過程。本節課的教學以“欣賞”為主線,特別突出情意因素,把培養學生積極的學習情感放到至關重要的位置,使學生具有學習的興趣和熱情,從而積極地、主動地學習,使課堂教學充滿生命活力。突出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欣賞與需要結伴而行
教學伊始,在學生眼前呈現四幅充滿生氣而美麗的圖案,讓學生在欣賞之余心靈受到震撼,不但感受到它們的外在對稱之美,而且感受到它們的深刻內含及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價值,感受到生活需要美、世界需要美,從而內心產生一種情感需要,而這種情感需要就形成學生學習的驅動力和對目標的強烈追求。
2.欣賞與探究結伴而行
教學時,讓學生在欣賞之余,感受到這些復雜、對稱圖案是有一定規律的。并促使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平移、旋轉、對稱現象)去探究、去發現這些美麗的復雜圖案都是由一個簡單的圖形,經過平移、旋轉、對稱現象而得到的。從而使學生獲得對稱圖案有關知識與技能的同時學會探究學習。
3.欣賞與設計結伴而行
教學時,讓學生在欣賞之余,多給學生動手實踐的機會,因為實踐是發現知識、獲取知識的源泉。學生在運用平移、旋轉、對稱現象進行設計復雜、美麗對稱圖案的過程中,不但進一步感受到對稱圖形的美,而且提高設計能力,發展審美意識、創新意識,形成正確的價值觀。
【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教案:欣賞與設計】相關文章:
二年級下冊數學欣賞與設計教案02-17
小學數學下冊教案11-15
小學數學下冊教案12-27
《欣賞與設計》教案01-23
《欣賞與設計》教案04-25
三年級數學教案《欣賞與設計》04-07
三年級下冊數學的設計教案02-28
二年級下冊數學欣賞與設計教案3篇02-17
北師大版數學三年級下冊 欣賞與設計說課稿03-03
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教案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