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囗另类BBWSeⅹHD,av狼论坛,精品一卡2卡三卡4卡乱码理论,体育生gv老师浪小辉3p警察

二年級下冊數學總復習教案

時間:2025-01-16 12:24:50 曉鳳 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二年級下冊數學總復習教案(精選20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的知識。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二年級下冊數學總復習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二年級下冊數學總復習教案(精選20篇)

  二年級下冊數學總復習教案 1

  復習內容:

  綜合復習求比一個數多(少)幾的數的應用題,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復習目標:

  引導學生回顧整理綜合運用多位數加減法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進一步熟悉這類題目的結構(即條件和問題)。

  比較求“比一個數多幾的數是多少”與求“比一個數少幾的數是多少”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從而總結出解決這類實際問題的基本思路。

  讓學生學會合作,大膽交流,能完整的分析應用題。

  使學生學會歸納與總結,學會有條理的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增強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欲望。

  復習過程:

  一、回顧呈現。

  1、揭示課題

  教師談話:同學們,我們在第六單元學完萬以內的數的加減法之后,還學會了解決一些實際問題,這節課我們就來整理一下解決這些實際問題的方法。[板書課題]

  2、回顧呈現

  ①出示教材70頁第三幅圖,引導學生觀察圖:

  圖中有三個小朋友,你能分別給他們起個名字嗎?

  生可能回答:穿綠衣服的小男孩叫小明;穿藍衣服的小女孩叫小青;穿黃衣服的小男孩叫小新等。

 。ń處熢趫D中板書三個名字)

  ②搜集信息提出問題

  師:現在三個小朋友都有名字了,你能從圖中搜集有關的數學信息提出問題嗎?(思考一會兒)把你搜集的信息和提出的問題在小組內交流一下好嗎?

 、廴嘟涣

  學生交流可能會出現如下情況:

  小明有16張卡片,小新的卡片比小明多25張,小新有多少張卡片?

  小明有16張卡片,小青的卡片比小明少7張,小青有多少張卡片?

  教師板書這兩個應用題。

  [設計意圖:回顧整理不能按照新授課的思路教學,既然是復習課就應該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做課堂的真正主人。通過信息圖使學生回顧再現所學知識,逐漸激活學生的思維。]

  二、梳理歸納

  1、獨立思考,組內交流

  ⑴學生讀題,比較兩題,找出相同點和不同點。(生可能有如下想法)

  都是知道了小明有16張卡片,求另一個人有幾張卡片。

  這兩個題都是和小明的卡片數做比較。

  第一題是“小新的卡片比小明多25張”,第二題是“小青的卡片比小明少7張”。

  小結:相同點都是已經知道了“小明有16張卡片”,要求另外一個同學有多少張卡片。不同點是第一題是“小新的卡片比小明多25張”,第二題是“小青的卡片比小明少7張”。

  ⑵分析這兩道題,小組內交流思考方法。

  2、全班交流,展示思維過程

 。1)交流第一題,學生有可能出現如下想法:

  用畫線段圖的方式來分析第一題。(展示線段圖)

  所以要求小新的就是把16和25合起來

  用在腦子中畫圖的方式分析第一題。

  沒有畫圖,這樣想,小新的卡片比小明多25張,說明小新的多,小明的少,要求小新有多少張卡片,就要把16和25合起來。

 。2)交流第二題的解題方法。

 。3)學生口述算式。

  3、分析比較,揭示解題思路

  有的學生用畫線段圖幫助理解的方法解答;有的學生根據題意直接寫出算式。

  引導學生說出解答這類實際問題時應該注意:

  (1)知道誰和誰比。

 。2)知道誰多誰少。

 。3)知道要求誰。

 。4)根據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間的'關系,確定計算方法。

  [設計意圖:新授課中,學生對這部分內容已經通過學具(紙條)的操作,以及操作過程的思考與表達有一定的理解。因此,在復習課中這已經不是難點,而讓學生通過把實際問題“畫”出來,一步一步的分析比較,最后得出思考的方法和注意的問題,是這節課的教學重點。而最終由學生自己總結出解決這類實際問題的思路和方法,會使學生理解得更加透徹,掌握得更加扎實]。

  三、拓展應用

  1、師生共同游戲,提出要求:老師在黑板上用磁卡片組成數403,學生在桌子上組成另一個數,你告訴大家,你的數比老師的數大幾還是小幾,其他同學猜一猜你組成一個什么數。

  2、72頁第六題信息圖

 、俳處熣勗挘嚎斓搅粌和澚,你想怎樣慶祝一下自己的節日?二年級一班的同學開展了向福利院的小朋友獻愛心的活動,他們通過什么方式來表示自己的愛心呢?

 、诔鍪拘畔D,學生觀察。

 、垡髮W生獨立收集信息,在本子上提出問題,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分析問題并解決問題。

 、苋嘟涣。(可能有如下想法)

  一組做剪紙123張,二組比一組多做58張,二組做多少張?123+58=181(張)

  一組賣剪紙320元,二組賣剪紙200元,一組比二組多賣多少元?(二組比一組少賣多少元?)320―200=120(元)

  一組賣剪紙320元,二組賣剪紙200元,兩組共賣多少元?

  320+200=520(元)

  154+160=314(元)115+80=195(元)154+115=269(元)160+115=275(元)154+80=234(元)160+80=240(元)一組可以買一種禮物,也可以買任意兩種禮物。

  115+80=195(元)二組可以買一種禮物,最多能買兩種筆。

  把18支鋼筆平均分給9個小朋友,每個小朋友分幾支?

  18÷9=2(支)

  [設計意圖:學生在獨立分析解決求比一個數多幾(少幾)的數的實際問題的基礎上總結出了方法。在這里安排兩組練習加深理解,鞏固方法,形成技能,再次使學生在頭腦中建立知識和實踐的聯系,有利于提高學生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使學生感覺數學是現實的數學,感受數學的力量,同時掌握了必要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

  四、課堂小結,布置作業。

  1、通過這節課的復習你有什么收獲?還有疑問嗎?請提出來。

  2、作業:完成72頁6題。

  [設計意圖:通過總結不僅使學生有知識上的收獲,而且能有復習方法上的收獲,從而增加學習的經驗,更上一個新的臺階。]

  教學反思:

  綜合運用多位數加減法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回顧整理課,關鍵是幫助學生理清思路,使所學的知識系統化形成網絡,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稊祵W課程標準》關于“解決問題”目標中要求“形成解決問題的一些基本策略”,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能進行有條理的分析思考。低年級的學生遇到這類實際問題不知從何入手或不能準確的列式計算,原因是他們不能有條理的分析思考這類問題,沒能形成解決問題的一些基本策略。我在這節整理復習課中,通過一系列活動讓學生在合作交流中互相取長補短,引導幫助學生理清了這類問題的解題思路,培養學生有條理的分析問題的良好習慣。

  二年級下冊數學總復習教案 2

  一、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通過復習,使學生進一步掌握有余數除法的計算方法,掌握用豎式計算的方法。

  能力目標:在復習過程中,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

  情感目標: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的緊密聯系,從而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

  二、復習重點

  用有余數除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三、教學過程

  (一)復習內容

  1、有余數除法各部分的名稱及聯系

  總結:余數要比除數小。

  2、有余數除法的計算方法

 。1)豎式計算

  43÷747÷934÷6

  (2)計算有余數除法時應注意哪些?

 。ǘ┗A練習

  1、計算有余數除法時,()必須比()小。

  2、在36÷7=5……1中,被除數是36,除數是()商是(),余數是()。

  3、有17個羽毛球平均分給5個班,每班分得()個,還剩()個。

  4、在□÷7=□……□中,余數最大是()。

  5、括號里最大能填幾?

  ()×4<30()×5<32()×7<46()×9<42

 。ㄈ┩卣咕毩

  1、有16個放木塊。

 。1)擺5個過一樣的長方體,每個長方體最多用()個放木塊,還剩()個放木塊。

  (2)每個長方體用3個放木塊,最多可以擺()個長方體,還剩下()個放木塊。

  2、有86個蘑菇,平均放在9個小筐里,每個小筐放幾個?還剩幾個蘑菇?

  3、小猴子爬桿,一秒鐘能爬2米,桿長15米,小猴子7分鐘能爬到桿頂嗎?

  4、有26千克豆油,每個油桶裝4千克油,這些油至少需要多少個油桶?

  5、媽媽買來30個扣子,每件衣服釘7個,最多可以釘幾件衣服?

  (四)提高練習

  1、大汽車:每次可以運5噸牛肉

  小汽車:每次可以運3噸牛肉

 。1)有13噸牛肉,怎樣派車最合理?

 。2)有14噸牛肉,怎樣派車最合理?

  2、32塊餅干,每個小朋友分5塊,還余2塊,共發給幾個小朋友?

  3、在()÷()=5……7中,當除數最小時,被除數是多少?

  4、請算出第22個圖形和第48個圖形分別是什么?

  ☆△△□□○☆△△□□○……

  二年級下冊數學總復習教案 3

  教學內容:

  新課標人教板二年級下冊第122頁第13、14題,練習二十四第11~14題。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通過復習進一步鞏固所學知識,使學生能夠根據題目中的條件和問題正確選擇解題方法,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

  使學生參與復習的全過程,通過合作、交流等活動使學生掌握所學知識。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學生的認真審題的好習慣,激發學生熱愛數學。

  教學重、難點:

  重點:根據題目中的條件和問題,正確選擇解決問題的方法。

  難點: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具、學具以及課件準備:

  情境圖、自測題卡、小黑板等。

  教學方法:

  教法:創設情境、引導發現、啟發談話、嘗試指導法。

  學法:小組討論、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練習法。

  教學過程設計:

  一、創設情境,導入復習。

  你們喜歡去公園玩嗎?公園里有好多好玩的地方,你最喜歡玩什么?今天老師就帶你們一起去玩一玩。(出示小朋友玩碰碰車的情境圖)

  看!他們玩得多快活呀!

  出示問題:玩碰碰車每人一次3元,小明共花了12元。小明共玩了幾次?

  學生嘗試獨立計算后匯報。

  太棒了!解決這個問題需要用到我們前面學習的一些知識,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對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步驟進行整理和復習。

  板書課題:解決問題

 。ㄔO計意圖:創設玩滑梯這一生活情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積極投入到對解決問題的復習中來。)

  二、回顧整理,建構網絡

 。ㄒ唬┳灾髡恚瑢嵤﹦撛

  昨天老師布置同學們回家對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步驟進行整理與復習,現在給大家一些時間,把整理的結果在小組內相互交流一下,小組長作好記錄。

  學生相互交流,教師巡視,掌握學生整理的情況。

 。ǘ┙涣鞒C正,優化再建

  哪個小組先來匯報一下你們小組整理的結果?

  小組長1:我們小組是這樣整理的……

  小組長2:我們小組是這樣整理的……

  小組長3:……

  展示各小組整理的結果,全班同學欣賞交流。

  師生共同總結解決問題的步驟和方法:

 。1)要認真看題,收集信息。

 。2)分析問題,確定運算步驟。

 。3)根據數量關系,列出算式,計算出結果。

  (4)檢查,寫答。

  同學們都整理得非常全面,形成了這么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讓我們對本冊中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步驟有了全面的認識。接下來,我們就針對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來進行重點復習。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間的相互回憶、小組間的合作交流,既幫助學生對所學的知識進行回顧和梳理,建立一個完整的知識系統,又培養了學生間的合作交流,體驗到了同伴相互交流的學習樂趣。學生在整理中讓舊知識煥發出新的生命力。)

  三、重點復習,強化提高

  (一)分層練習,重點突破

  1.總復習第13題

  引導學生觀察題目中的圖畫,并說出從圖畫中你獲得哪些信息和問題?

  讓學生根據從題目中了解的信息和所要求的問題,獨立列算式解答出來。

  2.總復習第14題

  先讓學生在小組中討論、交流,要求一共花多少錢,怎樣求呢?使學生明確解決這個問題的步驟。再讓學生列算式解答出來。

 。ǘ┩卣寡由,整體深化

  1.練習二十四第11題。

  先跟據圖畫中小朋友的想法,使學生明確:一位客人一個碗、兩根筷子。

  再讓學生根據碗和筷子的'數量獨立思考,解決問題。

  8個碗可以給8位客人。

  14根筷子可以給7(14÷2=7)位客人。

  所以這些碗筷只能給7位客人。

  2.練習二十四第12題。

  先讓學生根據畫面上兩位同學的對話,掌握信息。

  再引導學生分析:要把全班分成7名同學一組,可以分幾組?要先知道什么?怎樣解決呢?

  組織學生獨立列算式解答,并在小組中交流。

  3.練習二十四第13題。

  怎樣才能知道哪一種襪子便宜?

  讓學生通過討論明確:通過比較三種襪子每一雙的價錢,才能知道哪一種襪子便宜。再讓學生算一算,比一比。

  (設計意圖:為了突破難點,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給學生創造一個用眼觀察,動腦思考的的機會。孔子曰:溫故而知新。只有充分掌握原來的知識,才能挖掘新的知識。培養了學生初步歸納的能力,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四、自主檢評,完善提高

 。ㄒ唬┳灾鳈z測

  出示檢測題,學生獨立完成。

  自測題

  1.鉛筆3角錢一支,要買3支,給售貨員1元錢,應找回多少錢?

  2.班上男生有26人,女生有22人。體育課上要站成6排,每排站幾人?

  3.從家里到學校需要8分鐘,每天上學共要走多少分鐘?

  4.一本故事書有98頁,小莉看了4天,每天看5頁,她還剩多少頁沒看?

  5.一個毽子3元,一根跳繩5元。

  (1)小青買4個毽子和1根跳繩,共用去多少元?

 。2)你有30元錢,你準備怎樣買呢?應找回你多少錢?

  6.冰激凌零售價每個7元,批發每箱6個,共30元。算一算按箱買每個比零售價便宜多少錢?

 。ㄔO計意圖:讓學生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培養學生實際應用的能力。)

 。ǘ┰u價完善

  1、通過這節課的復習,你又有什么收獲?對自己、小組的表現哪些地方最滿意?

  2、教師評價總結。

  今天我們班的每一個同學都表現得很出色,大家不僅學會很多了知識,還愿意和同學們在一起分享所學到的知識,老師真高興呀!通過你們的發言,我知道你們有又學到了很多的,希望你們能靈活運用我們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設計意圖:通過檢測,給學生一個準確的評價,讓學生正確的評價自己、正確的評價他人,進一步激勵學生在知識、技能、情感態度上進行自我完善。)

  板書設計:

  復習解決問題

  13.12÷3=4(次)

  答:小明共玩了4次。

  14.8×3+6=30(角)

  30角=3元

  答:一共要花3元錢。

  教后反思:

  通過復習,學生對解決實際問題的步驟和方法有了進一步的提高,但是對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有些學生無處下手,比如126頁的11題,學生就不知道到底分給幾個人?課本上這幾道題不全面,課下還需要補充。

  二年級下冊數學總復習教案 4

  教學地位:

  本節課是在學生初步理解乘法的意義和已經具備了豐富的數數經驗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是學習乘法口訣的起始階段,也是進一步學習乘法運算的基礎。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結合小動物回家的具體情境,逐步發展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能力目標: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鞏固2、3、4、5的乘法口訣,能比較熟練的用乘法口訣進行表內乘法的口算。

  3、情感目標: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發展初步的應用意識。

  教學重點:

  根據題意提出問題,并運用乘法口訣解決問題。

  教學教法:

  這一堂課的設計,我力求從學生實際出發,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學數學用數學,課標指出:數學教學,要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引導學生開展觀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動,使學生通過數學活動,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巧,初步學會從數學的角度去觀察事物、思考問題,激發對數學的興趣,以及學好數學的愿望。這一節課的教學對象是二年級的學生。他們年齡小、好動、愛玩、好奇心強,在四十分鐘的教學中容易疲勞,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據這一特點,為了抓住他們的興趣,激發他們的好奇心,我采用了愉快式教學方法為主,方法如下。

  (1)直觀演示,操作發現。教師利用多媒體的.演示,引導學生觀察發現,再讓學生動手操作討論,使學生在豐富感性認識的基礎上探索新知,理解新知,應用新知,從而鞏固和深化新知。

 。2)巧設疑問,體現兩“主”教師通過設疑,指名學習方向,營造探索新知的氛圍,有目的,有計劃,有層次地啟迪學生的思維,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使學生在觀察、比較、討論、研究等活動中參與教學過程,從而達到掌握新知和發展能力的目的。

 。3)運用遷移,深化提高:運用知識遷移規律。培養學生利用舊知識學習新知識的能力,從而使學生主動學習,掌握知識,形成技能。

  教學學法: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使學生學會觀察,比較,概況出知識點,讓學生主動探索、主動交流,主動提問。

  教學過程:

  本節課我主要設計了六個教學程序,情景導入、探索新知、鞏固練習、數學游戲、課堂加油站、總結。

  一、情景導入

  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發,我是這樣導入的:同學們,老師現在有一段語音想讓大家聽一聽,對于我門來說一點也不陌生,每天都可以聽到的,仔細聽完之后告訴老師,你是在什么時候聽到過呢?學生會回答放學的時候聽到過。接下來出示本節課的主視圖說,這是動物園里的小動物們放學的情景,他們在干嗎呢?學生會說回家的路上,因此(板書:回家路上)

  二、探索新知

  1、發現數學信息

  2、小組討論,寫出自己想的數學問題,比一比誰寫的多。

  3、學生反饋(采用你問我答)我會這么問:哪位同學的勇氣先來提一個數學問題,接著請另一個同學進行回答。給予拍檔獎勵。學生邊說教師邊板書。

  三、鞏固練習

  1、看圖回答問題

  2、填一填(引導學生說出每段表示多少)

  3、看圖列示計算

  四、數學游戲時間

  同學們練習了那么久讓我們放松一下吧,接下來有兩個游戲。

  1、乘法口訣小組內對口令

  2、乘法口訣接龍

  五、課堂加油站

  這一部分是本節課學生提升的環節,出示一副情景圖,學生自主發現數學信息,在練習本上寫出自己的想法,教師巡視個別指導,并對于完成好的學生進行當場批改。

  六、總結

  對于本節課我是這樣讓學生總結的,今天學的開心嗎?在我們的生活中隨時隨地都用到數學,你們喜歡數學嗎?

  二年級下冊數學總復習教案 5

  教學目標:

  1、通過復習,學生進一步進解除法意義,熟練計算除法算式。

  2、進一步正確讀、寫萬以內數。

  3、熟練計算萬以內數的加、減法及估算。

  4、能用所學生數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復習除法意義與計算:

  1、出示書上主題圖:你看到了什么?

  2、怎樣計算?

  3、為什么用除法?說說什么情境下要用除法計算?

  4、學生列式計算。

  5、說說你是怎樣計算的?

  6、師出示一些除法口算,學生開火車進行口算。

  二、復習萬以內數的認識。

  1、師出示3569、5643、7800、9860、6089、7008、讓學生讀數。

  2、說說萬以內數的怎樣的?

  3、師出示:四千三百六十九、三千零三、五千七百等數,讓學生說一說萬以內數的寫法是怎樣的?

  4、師出示書上第120第5題,說說哪一些是準確數,哪些是近似數?

  5、舉例說說生活中哪些是準確數,哪些是近似數?

  三、復習萬以內數的加、減法。

  1、學生獨立完成書上第6、7題。

  2、交流計算時要注意什么?

  四、復習估算:

  1、學生獨立完成書第三者121頁第8題,要求用估臬的'方法完成。

  2、小結:只要作出正確的判斷,估算的方法可以不同。

  五、總結: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二年級下冊數學總復習教案 6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青島版二年級數學下冊第五單元回顧整理

  教材簡析:

  這是一節復習課,是學生在掌握了萬以內數的加減法和運用多位數加減法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之后安排的,是對本階段學習的回顧和整理,使這部分知識能通過梳理歸納形成網絡,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材展示一幅生活中熟悉的畫面,讓學生通過自己的觀察搜集信息提出問題,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解決這些問題。另外,教材在71頁第四題還設計了一個猜數游戲,一方面可以使學生進一步鞏固本單元所學的三位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另一方面也復習了求“比一個數多(少)幾的數是多少”的簡單問題的解答方法。72頁第六題是以連環畫形式呈現了學生向福利院的小朋友獻愛心的情境,對本單元的知識進行綜合復習。四幅圖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數學信息,練習時,要指導學生根據圖中提供的信息提出問題并加以解決,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激發學生關愛他人的意識。本回顧整理分為兩課時,第一課時整理萬以內數的加減法,第二課時復習求比一個數多(少)幾的應用題。

  第一課時

  復習內容:

  萬以內數加減法

  復習目標:

  能熟練掌握的計算方法并能又對又快地進行計算。

  體現算法多樣化的思想,拓展學生解決問題的途徑。

  能夠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培養學生發散思維的能力。

  復習重點:

  有條理再現舊知,正確熟練計算萬以內數的加減法。

  復習過程:

  一、回憶呈現,查漏補缺

  談話:同學們我們再一次學習了萬以內數的加減法,那么到現在為止,你對萬以內數的加減法,你都記著那些知識,老師出個題考考大家好嗎?

  小黑板出示:計算下面各題,你喜歡用什么方法就用什么方法算。

 。1)32+47

  (2)546+217

 。3)497+139

  580-200 912-804 603-205

  學生可能出現:用口算、估算、筆算或用撥計數器等方法算。

  (讓學生各自說出不同算法的思路過程)

  談話:通過剛才計算大家觀察比較一下,你能發現什么?

  學生可能說:

  發現這三組題有加法也有減法。

  發現第一組是不進(退)位加減法,第二組是一次進位和一次退位加減法,第三組是兩次進位和兩次退位的加減法。

 。ù颂,學生用“一次、兩次”表示,老師可適時點撥用“不連續、連續”表示更規范)。

  [設計意圖:通過本練習,檢查學生對萬以內數加減法計算知識的掌握情況,達到對學過的知識查漏補缺與再現,并體現算法多樣化,尊重了學生的個性特長。]

  二、比較深化,加深理解

  談話:剛才同學們采用了不同方法進行了計算,也發現了這么多知識。下面大家用筆算計算下列各題并演算:

  837-205 329+182 306-97

  (指3名同學板演)

  計算后在小組內說說你是怎樣算的,再討論一下用筆算計算萬以內數加減法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先讓板演的三名同學向全班同學說說是怎樣算的。

  交流討論結果,學生可能:

 、僦徽f加法計算法則。

 、谥徽f減法計算法則。

  談話:同學們再動動腦筋連起來想一想,筆算萬以內數加減法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學生可能說:

  相同點:都應相同數位對齊,從個位開始算。

  不同點:計算加法時,哪一位上的數相加滿十,要向前一位進1。

  計算減法時,哪一位不夠減就從前一位退1,在本位上加10再減。

 。ù颂帉W生只要能用自己的話說明白即可。)

  [設計意圖:通過討論比較,加深對萬以內數加減法筆算計算方法的理解與掌握,提高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

  三、實際應用,拓展延伸

  1、以組為單位互相出題進行練習,學生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計算。(時間大約8分鐘)

  2、開放題:

  方框里可以填那些數?并計算出結果。

  342-12 =21

  只改變1473+378中第一個加數的最后數字3,使它仍是連續進位加法。

  開放性題目不做統一性要求,根據學生差異,有的可能全部做出來,也可能只做出幾個來。

  [設計意圖:根據低年級學生的好勝心,讓學生互相出題,人人當“小老師”,既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又能提高計算的正確率,達到共同提高的目的'。開放性題目的設計,有利于學生發散性思維能力的培養,又張揚了學生的個性。]

  四、課堂小結:

  同學們,我們這節課對萬以內數的加減法計算進行了整理與復習,你學得開心嗎?有哪些收獲?

  課后反思:

  1、教學目標注重基礎性與發展性

  本節課的設計立足學生的發展,根據教材與新課標的要求,提出了兩個層次的目標——基礎目標和發展目標;A目標是對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掌握程度的要求,發展目標是對學生個性的發展、能力的提高而設計的(與練習中開放性的設計)。教學過程中這兩個層次的目標體現得很好。

  2、創造了學生主體參與的民主氛圍

  和諧、民主的師生關系是主體性得以實現的基本保證。這節課明顯感到學生參與的熱情和積極性很高。學生為活動所吸引,主動、自覺地投入到活動過程中,教師在整個活動中很少干預,課堂中進行的是真正的師生、生生間平等的交流。同時,展示交流活動給予了學生自由表現自己成果和表達自己情感的機會,在無形中強化了學生的主體意識,有利于學生主體地位的形成。

  3、課堂教學以小組合作交流為主,提高了全員參與度

  根據本課內容與復習目標,依據學生的興趣、經驗、能力水平,教師設計、組織了學生的自主性活動,尤其是小組合作、討論交流,從而最大限度地尊重和保證了學生的主體性、差異性,使學生在親自動手算一算、看一看、說一說、想一想中,激發了學生學習的內在動機,教師沒有受教材的束縛,而是積極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尋求知識間的內在聯系,通過交流辯論達到自我提高的目的。

  二年級下冊數學總復習教案 7

  【教學內容】

  教科書100頁。

  【教學目標】

  1.整理、歸納本冊教科書所學知識,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掌握有關知識間的聯系。

  2.經歷整理與復習所學知識的過程,初步學會一些整理數學知識的方法,培養自覺整理與復習的意識和習慣。

  3.培養學生的分析、判斷、概括能力,養成合作學習和勇于探索的良好品質。

  【教學重點】

  1.經歷整理與復習所學知識的過程,初步學會一些整理數學知識的方法。

  2.掌握萬以內數的數位順序、讀寫方法、大小比較等知識。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同學們,這學期的新課學習已結束,從現在開始,我們將對本學期所學知識進行綜合復習。(板書課題)

  二、整理全冊所學內容

  1.小組合作,初步整理

  (1)請同學們回憶一下,本學期我們學習了哪些內容?(學生回答)

 。2)想一想:你能用我們學過的整理知識的方法把這些內容整理出來嗎?怎樣整理才能使這些內容比較清楚地展現出來呢?先獨立思考,然后把自己的想法說給小組的同學聽一聽。

 。3)小組合作:小組內的同學商量一下,選擇你們喜歡的方法整理出本學期所學的知識。

  整理要求:

  A?整理結果要簡潔、清晰、有條理。

  B?整理完后,要能說出整理的過程。

  2.全班匯報交流、完善整理結果

 。1)各小組選一名代表展示、交流整理的'過程、結果。

 。2)結合展示、交流的過程,師生共同評價各組的整理情況:你喜歡哪種整理方法?為什么?有沒有需要補充的地方?哪些內容還需進一步調整?

 。3)根據評價結果,可選一種有代表性的板書。如:全冊內容數的認識:萬以內數的認識

  計算:三位數的加減法

  有余數的除法

  計量單位長度單位:千米、毫米

  時間單位:時、分、秒

  認識圖形:長方形、正方形的認識

  三、整理復習萬以內數的認識

  1.萬以內數的數位順序

  (1)出示數5555,從右往左,你能依次說出每一個數位上的“5”各表示多少嗎?

 。2)填空:10個一是(),10個十是(),10個百是(),10個千是()。

 。3)讓學生做教科書131頁第1題,然后交流。

  2.數數

  (1)一個一個地數,從九百九十八數到一千零一十二。

  一十一十地數,從一千九百八十數到二千一百。

  一百一百地數,從一千七百數到三千。

  一千一千地數,從一千數到一萬。

 。2)寫出3408后面的三個數和3001前面的三個數。

 。3)讓學生做教科書135頁第3題,并交流填的結果。

  3.讀寫方法

 。1)讀出下列各數:教科書135頁第1題。指名讀,然后說一說:怎樣讀萬以內的數。(特別強調中間有0的數的讀法)

 。2)寫出下列各數:教科書135頁第2題。學生獨立完成,然后說一說:怎樣寫萬以內的數。

  4.大小比較

  (1)寫出下列各數,并按從大到小的順序排列。三千零二三百零二二千三百三千二百三千零二十

 。2)說一說萬以內的數的大小比較的方法。

  (3)做教科書第136頁第5題。

  5.較大數的估計

  一個數比400大得多,比20xx少一些,這個數可能是:(在正確的數下打?)999138019005000

  四、課堂小結

  通過本節課的復習,你最大的收獲是什么?還有什么疑惑?

  二年級下冊數學總復習教案 8

  活動目標:

  1、知識目標:在數學游戲的方式下會主動提出問題,并運用所學的乘法口訣解決問題,進一步鞏固了乘法口訣,能正確熟練地計算。

  2、能力目標:提高根據題中信息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初步培養有條理地說明自己想法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利用數學游戲的方式激發學習興趣,感受學習數學的快樂。

  本課的教學重點,難點為:

  根據題意提出問題,并運用乘法口訣解決問題。

  教學教法: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行之有效的教法是取得良好教學效果的保證。根據教材及學生的特點,我主要采用小組合作學習與啟發式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在教學中采取扶——半扶半放——放的教學方式,充分體現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雙主”活動體系。

  教學學法:

  教學活動是教與學的雙邊相互促進的活動。在教學活動中,學生始終是學習的主體,為了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科學的方法,真正做到課堂教學面向全體學生,依據新的課程標準,本節課在學生學習方法上力求體現以下幾點。

  1、在具體的情景中經歷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理解問題和初步解決問題的過程,體驗探索的成功,學習的快樂。

  2、在小組合作交流活動中,來完善自己的想法,構建學習方法。

  3、通過靈活,有趣的練習,鞏固計算方法,提高計算技能。

  教學過程:

  本節課是本單元的總體回顧課,也是綜合復習課,我從以下幾方面設計此課。

  1、通過學生背誦2、3、4、5的乘法口訣來了解學生對口訣的掌握程度。

  2、出示一組口算題,要求學生說出結果的同時,說出對應的乘法口訣,以此來鞏固乘法口訣的`應用。

  3、出示書中圖畫,并用講故事的形式,創設情境,這樣就會引起學生的興趣,接著讓學生觀察圖畫,說說知道的信息(在這里采用自己說,同桌說,全班交流并補充的形式),這樣,調動了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并且培養了學生勤于動腦,善于觀察的能力。

  4、根據信息提出乘法計算的問題,并解答這些問題。在這里采用小組合作的形式邊提問題邊計算,然后同桌合作一人問問題一人回答,這樣能夠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同時學生在交流的過程中,培養了有條理地表明自己看法的能力。

  5、最后做幾組練習題來鞏固所學的乘法口訣。

  總之,這節課的設計,我嘗試運用多種教學策略力圖營造一種積極愉快而又富有智慧的教學環境,更好地將學生的情感與認知,感受與理解,學生的主體與教師的主導有機地結合起來,從而通過教學促進學生數學智能整體而和諧地發展。

  二年級下冊數學總復習教案 9

  教學目標:

  1、讓學生鞏固對長度單位分米、厘米、毫米和質量單位克的認識,熟記相鄰單位間的進率,并能進行簡單的化聚。

  2、讓學生鞏固對直線和線段的`認識,會量、畫線段。

  教學重點:

  復習長度單位、質量單位和直線、線段。

  教學過程:

  一、復習長度單位

  說說我們學過哪些長度單位?(米、分米、厘米、毫米)它們之間有什么關系?

  1米=()分米=()厘米

  1分米=()厘米

  1厘米=()毫米

  二、復習質量單位

  說說我們學過哪些質量單位?(千克、克)

  1千克=()克

  完成第12、13題

  三、復習直線、線段

  什么叫直線?什么叫線段?直線和線段有什么區別?

  完成14、15題。

  四、應用題第16、17、18學生獨立完成。

  二年級下冊數學總復習教案 10

  教學目標:

  讓學生進一步掌握乘除簡單應用題的結構特征和數量關系,提高學生解答這些應用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復習倍數關系和份總關系簡單應用題。

  教學過程:

  一、復習份總關系的應用題

  第19題先讓學生獨立解答,再說說有什么不同。

  (1)求總數

 。2)求每份數

 。3)求份數

  二、復習倍數關系的應用題

  第20題先讓學生獨立解答,再說說有什么不同。

 。1)求誰是誰的.幾倍。

 。2)求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

 。3)已知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求這個數。

  三、第21-25題學生獨立完成。

  第26題注意:不是平均分。

  二年級下冊數學總復習教案 11

  教學目標:

  讓學生進一步掌握連續兩問應用題的數量關系和解答方法,提高解答這類應用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連續兩問的應用題。

  教學過程:

  一、復習兩步計算式題

  第27題做書上

  二、復習連續兩問的文字題

  第28題

  三、復習連續兩問的`應用題

  1、第29題先學生獨立解答,再說說第二個問題和第一個問題有什么關系?(第一個問題是求第二個問題的一個條件)

  2、第31、32題學生獨立完成。

  三、補應用題條件或問題

  第33題學生獨立完成,反饋校對。

  四、口編應用題

  第34題

  思考題:50÷6=8......2紅:8×3+1=25黃:8+1=9

  藍:8白:8

  二年級下冊數學總復習教案 12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對方向有更深刻的體驗,懂得準確地確定方位。

  2、進一步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增強在生活中應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用不同的說法表達景點的具體位置,懂得準確的確定方位。

  教學難點

  設計路線,增強在生活中應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準備

  公園的景點路線圖。(標有距離)

  教學過程

  一、基本練習

  1、出示公園的景點路線圖。

  100米

  100米

  100米

  100米

  100米

  海底世界

  公園大門

  過山車

  公園出口

  中心廣場

  海盜船

  射擊館

  智力迷宮

  激流探險

  150米

  150米

  150米

  150米

  150米

  150米

  100米

  師:小明和媽媽星期六要到兒童公園玩。小朋友友觀察一下,公園的大門在什么方向?(西邊)

  師:你是怎么知道的呢?(地圖是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東記錄方向的。公園的門在左方,也就是在西邊。)

  師:公園的出口在哪個方向?你是怎么知道的?

  2、引導學生用不同的說法表達景點的具體位置。

  師:圖上都有些什么景點呢?(有海底世界、海盜船、智力迷宮、過山車等)

  師:你能說出景點的具體位置嗎?

  師:好吧,同桌的兩個小朋友互相考一考,一個提問,一個回答,比比看誰回答得又對又快。

  生同桌輪流提問、回答,如一個人問:“激流探險在什么位置?”一人答:“激流探險在射擊館的北邊!苯處熝惨。

  學生反饋情況,教師予以評價。對學生說錯的地方,請學生幫助或自己糾正。

  師:具體位置說法最多的是哪一個景點,有幾種說法。

  小組交流后反饋對比,得出結果。

  這里要強調以什么為參照物,教師要先舉例說,在指名學生說,在學生說的基礎上,強調以什么為參照物,參照物這個名詞學生可能不理解,我就把它說成是以什么為中心。要引導學生用不同的方式表敘位置,如中心廣場在誰的哪個方向,誰在中心廣場的哪個方向,中心廣場的東南西北各有什么?

  3、說說路線。

  師:這么多好玩的地方,你最愛玩的是什么?

  師:你能說說從公園大門到過山車景點要怎么走嗎?

  師:說得不錯,其他同學也來說一說你最愛玩的是什么?怎樣走?

  師:這么多的小朋友都爭著說,請大家說給小組其他同學聽。

  生小組交流。

  二、設計應用,培養能力

  師:這么多好玩的.地方,小明多想都玩過去?蓩寢屨f,只能去小明最愛去的4個景點。你能幫小明建議一下,并說明理由嗎?

  師:小明根據大家的意見,選擇了2種方案。(出示)

  小明準備從大門開始,一口氣玩了4個景點,然后從出口離開。

  1、海底世界、海盜船、射擊館、激流探險。

  2、智力迷宮、過山車、還有射擊館、中心廣場。

  以上兩種方案,請每個小組選擇其中的一種,幫小明設計好路線。怎樣走路線最短?

  發給各小組一張景點平面圖,討論,制定好路線在小組內說一說,并計算出距離,然后派1人上臺匯報。

  師按方案的不同,將學生的路線設計分成兩類,引導學生觀察對比。

  師:哪一種設計的路線最短?

  生比較后回答。

  師:按照這種路線,小明應該怎樣走?誰來說一說?

  個別學生說,其他同學做評價。

  三、課堂總結,拓展延伸。

  1、今天,你有什么收獲?

  2、生活中,你遇到過相同的問題嗎?你能自己解決嗎?你還有什么疑問?

  師:今天我們復習了“方向和位置”這一部分的知識,大家用這些知識幫助小明度過一個愉快的星期六。在生活、學習中,大家還會遇到這方面的問題,你也可以用今天學到的知識來解決。

  四、課后作業:你周末打算去哪里玩,設計好游玩路線,并介紹給爸爸和媽媽、老師和同學們聽。

  二年級下冊數學總復習教案 13

  教學內容:

  教材第26-27頁的內容

  教學目標

  1、進一步理解除法的意義,結合練習回憶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及讀法、寫法。

  2、熟記乘法口訣,并能熟練地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

  3、提高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重點: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的方法及解決問題。

  難點:理解除法的.含義和用除法運算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具安排:

  課件

  教學方法:

  練習法講授法

  課時安排:

  總共1課時

  教學過程:

  復習導入:在第二單元中我們學習了哪些知識?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復習表內除法的相關知識。

  回顧整理:

  1、課件出示教材第26頁的第1題圖文

  (1)組織學生用自己的方式舉例說明“平均分”的含義。

  (2)什么是平均分?用自己的方式舉例說一說。

  (3)9根小棒3份,每份3根,是平均分。

  (4)畫了2組圓,每組5個,一組一組地圈,是平均分。

  (5)你們可以根據自己說的例子,寫出除法算式嗎?寫出算式后,說說除法算式的各個部分的名稱。

  2、課件出示教材第26頁第2題圖文。

 。1)乘法口訣是計算表內除法的基礎,組織學生將乘法口訣補充完整。

 。2)復習一個乘法口訣可以列兩道乘法算式和兩道除法算式。(乘數相同的除外)

  鞏固應用

  1、完成教材第27頁的練習六的第2題。

  讓學生讀文字題,理解題目的意思,再根據題意列出算式并計算出結果。

  2、完成教材第27頁練習六的第3題。

  讓學生認真理解題意,獨立完成解答。

  3、完成教材第27頁的第4題。

  引導學生讀題,理解各小題的意思,思考它們之間的區別,想一想這些問題各自應該使用什么方法解決。

  課堂小結

  通過整理和復習,大家對除法的含義、除法算式各個部分的名稱、用乘法口訣求商,以及解決問題都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已經較熟練地這些知識。

  板書設計

  整理和復習

  用乘法口訣求商

  用除法解決問題

  教學反思

  對本單元的知識進行總結與反思,可以培養學生歸納總結的能力。通過比較與分析,進一步理解除法。通過多種形式的練習,使學生進一步掌握除法的計算方法。同時積極開發學生的多項思維,有助于促使學生有條理地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年級下冊數學總復習教案 14

  復習目標:

  1、通過整理和復習,加深學生對除法含義的認識,進一步體驗除法運算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2、鞏固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

  3、鞏固用乘、除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復習重點:

  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的方法及解決問題。

  復習難點:

  除法的含義和用除法運算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復習過程:

  一、舊知鞏固,引入新知

  1、教師出示口算題卡,全部一起回答,個人搶答。

  12÷6= 30÷5= 10÷2= 18÷3=

  8÷4= 20÷4= 9÷3= 36÷6=

  師:剛才我們做的都是什么算式?

  生:除法算式。

  師:對了,這就是我們這單元學習的內容之一。

  師:今天盧老師想帶同學們想去一個特別好玩的地方,那就是竹橋古村(出示竹橋古村的圖片),但是村長想考考大家,只有通過考核才能去古村游玩,考核的'內容是:表內除法(一)的整理和復習。教師邊說邊板書。

  2、村長家有兩只可愛的小猴子,有一天,他們在爭吵著,為什么爭吵呢,我們一起去看看(出示兩只小猴分桃子的情境),引導學生看圖說話。

  生:有兩只猴子分四個桃子,其中一只猴子分1個,另一只猴子分3個。

  師:這樣分有什么問題?

  生:不公平。

  師:那你們覺得怎么分合適?

  生:每只猴子分得2個桃子,這樣是平均分。

  二、師生互動,探究新知

  1、復習除法的意義。

 。1)師:什么是平均分?用自己的方式舉例說一說。

  生:每份分得同樣多叫平均分。

  老師呈現課本26頁第1題的實物圖,引導學生說:9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3根,這就是平均分。

  師:你能舉個我們身邊的例子說說嗎?

  生:……

  師:我們這個平均分可以用什么算式來表示呢?

  生:除法算式(生邊說教師邊貼教具),9÷3=3

  (2)師:請你們指出這個除法算式中的各部分名稱。(同時引出被除數、除數、商之間的關系)

  師:誰來說說這些數字的含義,比如9表示什么?

  2、出示教材第26頁第2題,復習除法計算。(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

 。1)、村長非常謝謝你們,讓他的猴子們懂得了什么叫平均分,但他的村民們對乘法口訣并不是很熟悉,你們愿意幫幫村民們嗎?

  生:愿意。

  教師出示乘法口訣表,讓學生將乘法口訣補充完整。

 。3)、任意指一句口訣,讓學生說出一道乘法算式和兩道除法算式。(引導學生發現只能寫出一道乘法算式和一道除法算式的乘法口訣)

  (4)、總結:我們可以用乘法口訣來求商,這樣可以算得又對又快。

  (5)、出示口算題,請學生開火車的形式回答問題,同時感受到用乘法口訣求商的便捷性。

  3、用除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1)、師出示課件村長的菜地,看圖,引導學生看圖提出數學問題。

 。3)、通過列式,說出運用了那句乘法口訣。同時悟出乘法和除法之間的關系。

  三、鞏固遷移

  1、村長對我們的表現非常滿意,但是村長還想看看,我們之間誰的眼睛最亮,出示火眼金睛課件。

 。1)、6÷3=2讀作:6除3等于2.( )

 。2)、把8分成4份,每份是2.( )

  (3)、12個蘋果,每3個一份,可以分成4份。( )

  2、引導學生完成教材“練習六”第4題,復習除法應用題。

 。1)交流,說說每一道題列式的方法,為什么這樣列式?

 。2)比較習題,你發現解決問題時要注意什么?

  四、課堂小結

  村長對我們今天的表現特別滿意,他在日記里寫到,孩子們,你們真了不起,通過了層層考核終于來到了美麗的竹橋古村。出示竹橋古村的圖片讓學生欣賞。

  本單元結束了,你有什么想說的?

  小結:同學們,這節課我們整理和復習了有關乘法口訣求商和乘、除法的應用題,在解決問題時一定要細心分析數量關系,找出正確的解答方法。

  二年級下冊數學總復習教案 15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100~101頁期末復習第1~7題。

  教學目標:

  使學生通過復習,進一步理解千以內數的含義,掌握和在1000以內的加法與相應的減法,能正確地進行相關的口算、筆算和估算,提高運算能力。

  教學準備:

  0~9數字卡片、計數器。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本學期的新課教學已經全部完成,從今天開始我們就進入期末復習階段,希望小朋友們利用最后復習階段好好復習鞏固前面所學的知識,爭取期末測試中取得滿意的成績。

  二、復習1000以內數的知識

  1.讀數方法的復習。

  出示計數器。請學生從右向左,依次說一說位數位順序的排列情況。

  提問:從右邊起到第三位是?百位的右邊一位是哪一位?左邊一位呢?千位是右起第幾位?

  計數器撥出四十七。

  提問:這個數是由幾個十、幾個一組成的,如果在百位上再撥3個百。

  提問;現在這個數是多少?為什么是三百四十七?指出這個數由幾個百、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就是幾百幾十幾。

  出示:657、972,指名讀一讀。提問;想一想,像這樣的數要怎樣讀?

  想一想:如果一個數的中間有0要怎樣讀?

  出示:906、605。指名學生讀一讀,再齊讀。說一說:中間有0的數要怎樣讀?

  再出示:230、800請學生先說一說數的組成,再讀一讀。提問:末尾有0的數怎樣讀?

  2.寫數方法的復習。

  出示:二百六十三。

  請學生說一說它的組成,該如何寫這個數?先寫什么?在寫什么?最后寫什么?

  出示;三百二十五、六百一十七。

  ①請學生說一說每個數的組成。

 、谡f一說每個數是怎樣寫的。(學生回答,老師板書。)

  出示:五百零七、九百零三。

 、僬垖W生說一說每個數的組成。

 、谡f說每個數是怎樣寫的。(學生回答,老師板書。)

 。喝绻囊晃簧弦粋數也沒有,就在那個數位上寫0。

  出示:六百二十、一千。

 、賹W生寫數。

 、谔釂枺簽槭裁催@兩個數末尾的0的個數不一樣呢?

  ③請學生:如何寫一個千以內的數。

  3.完成復習第1題。

 。1)學生獨立完成。

  (2)組織交流:如何連線的。

  4.完成復習第2題。

  用數字卡片0、2、5、8擺一擺,組成一個三位數,并讀一讀。找出最大的數和最小的數。引導學生要有序思考,怎樣找到最大的'和最小的三位數。

  5.完成復習第3題。

  學生先讀一讀圖上的文字,再寫出橫線上的數。

  三、復習計算

  1.完成第4題,學生獨立完成,比比誰做的又對又快。集體訂正,說說想的過程。

  2.完成第5題

  學生先獨立完成,邊做邊比較每組題的不同點。分組交流,你發現每組題的不同點是什么?(不連續進位和連續進位)、(不連續退位和連續退位)、(退位減和隔位退位減)集體交流計算的時候應該注意些什么?

  3.完成第6題,指名板演,其他學生獨立完成。

  集體訂正,說算理。教師提醒學生加法和減法分別怎樣進行驗算。

  四、全課

  五、作業:期末復習第7題。

  二年級下冊數學總復習教案 16

  教學目標:

  1、整理平均分和除法的含義;

  2、整理2—6的乘法口訣求商;

  3、培養學生分析題意,靈活運用乘法口訣求商的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理解并靈活解答除法的'實際問題。

  教具:

  多媒體課件 8支筆

  教學過程:

  一、復習1—6的乘法口訣

  1、開火車背誦口訣,橫著背,豎著背。

  2、一句口訣說一個乘法算式和兩個除法算式。如:五八三十

  3、練一練:完成P27練習六第1題,集體校對。

  二、復習平均分

  誰來舉例說說什么是平均分,借助8支筆說一說。根據舉的例子寫出除法算式,并指出被除數,除數和商。

  三、除法解決問題

  集體完成P27練習六第2題,課件出示。生讀題,并說說怎么想的,再列式。

  四、思考題

  ()+()+()+()=8

  12=()+()()

  你是怎么想的,說一說

  五、總結

  這節課復習了除法的有關知識,小朋友們還有不明白的問題嗎?

  二年級下冊數學總復習教案 17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通過有序整理和復習表內除法,發現除法算式的一些規律,加強學生對表內除法計算的掌握。在此基礎上,進一步體會除法運算的意義。

  2、培養學生認真、細致的計算習慣。

  3、培養學生積極參與數學學習活動的興趣,對數學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在交流中養成傾聽他們的想法以及尊重他人、與他人進行合作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

  通過有序地整理和復習,能熟練正確地運用乘法口訣求商。

  [教學難點]

  能綜合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卡片紙等。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1、師:同學們,大家還記得我們前幾節課學的有關除法的一些知識嗎?

 。1)要計算除法算式的商需要請誰來幫忙?(乘法口訣)

 。2)1-9的乘法口訣集體背誦一遍(共45句)

  2、師:好,這節課我們就來把這些乘法口訣能解決的除法算式進行歸納和總結。

  師:這么多的算式卡片怎樣整理呢?我們一起來看看歡歡和樂樂是怎樣整理的,請觀察

  生:歡歡,他是按得數相同來整理的,這些算式的得數都是2

  師:樂樂又是怎樣整理的呢?

  生:她是按除數相同來整理的,這些算式的除數都是2

  師:你們覺得哪種方法比較好整理?(樂樂的比較好整理)

  那我們就按樂樂的方法把卡片在桌上擺一擺吧!

  二、探究新知

  1、出示教材中的表格,組織學生觀察。

 。1)一共有多少張算式卡片?45句口訣為什么有81張卡片

  生:每句口訣能寫兩道除法算式,乘數相同的'除外,比如(略)

 。2)豎著看,你發現了什么?

  生:每一數列的除數都相同,并且按照除數是1--9的順序從左至右排列。

 。3)橫著看,你發現了什么?

  生:每一橫行的得數相等,按照得數是1--9的順序從上至下排列。

 。4)整個看,你覺得哪行哪列比較特別?用自己的話總結

  生:除數是1,商和被除數相同。舉例

  生:被除數和除數相同,商是1。

  2、游戲

  組織學生根據寫出的卡片進行下面的活動。

  同學們真棒,下面我們利用這些卡片做兩個游戲吧!

 。1)同桌考一考

  一名學生隨意拿出一道算式卡片,說出算式,另外一名學生說得數。同桌之間互問互答,看誰答得又快又準。

  (2)看誰最會找

  以小組為單位,找出得數相同的所有算式卡片。

  三、鞏固練習

  完成教材“練習十”第3題。

  (1)觀察教材情境圖,說一說從圖中可以獲得哪些信息。

 。2)獨立思考,指名回答。

 。3)討論交流,還能提出哪些用乘法或除法解決的問題,并解答

  師:請在卡片中選一張關于信息的除法算式卡片,提問并解答

  四、課堂小結

  通過今天這節課的復習,你有什么收獲?我們一起來分享一下!

  學生交流,集體總結。

  二年級下冊數學總復習教案 18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58~60頁的內容。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回顧本單元學習內容的基礎上,總結自己的收獲,提出不理解的問題。

  2.讓學生進一步掌握三位數加減三位數的估算和筆算的方法,并感受算法的多樣化。

  3.能根據現實生活情景,提出不同的數學問題,并能解決問題。

  4.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整理知識、回顧學法的學習習慣。

  【教學過程】

  一、知識再現,回顧學法

 。1)請同學們回憶一下,我們這一單元主要學習了哪些內容?你又有什么收獲呢?學生可能回答:我們學習了解決問題;我們可以解決簡單的買文具的問題;我們可以簡單地記賬;我們可以選擇不同的方法租船……今天我們就來把這些內容進行整理與復習。(揭示并板書課題)

  (2)你還有什么不理解的問題嗎?

  二、結合實際,解決問題

  1.三位數加減三位數的計算出示:小明家有圖書587本,小紅家有圖書239本。

  教師:同學們,根據這兩個條件,你想到些什么?

  學生可能想到:小明家和小紅家的圖書很多,小明和小紅都喜歡看書……

  教師:根據這兩個條件,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學生可能回答:小明家和小紅家一共有多少本圖書?小明家比小紅家的圖書多多少本?小紅家比小明家的圖書少多少本?

  根據學生提出的問題列出算式。

  587+239 587-239

  學生估算第1個算式,說一說估算的方法。

  學生1:587+239≈800,我把587看成600,把239看成200,600+200=800。

  學生2:587+239≈850,我把587看成600,把239看成250,600+250=850。

  學生3:587+239≈830,我把587看成590,把239看成240,590+240=830。

  教師:誰估算的答案與正確答案最接近呢?該怎么辦?學生4:同學3估算得比較接近。

  學生5:我們可以通過計算來進行比較,看誰估算的答案與正確答案最接近。

  學生用豎式計算,一人板演,全班齊練。587+239/826

  集體訂正后,說說計算時要同學們注意什么。

  學生:相同數位對齊,從個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數相加滿十就應該向前一位進1。

  學生計算第2個減法算式,要求先估算,再用豎式計算,看自己的`計算是否正確。

  2.根據現實生活情景,提出不同的數學問題,并能用多種策略解決問題

  課件出示下面的動畫:小明的爸爸和小明一起到超市買東西,剛好買了50元的商品,小明的爸爸從錢包里摸出了一些錢,發現只有2元和5元的面值。同學們猜一猜,小明的爸爸可以怎樣付錢?

 。1)學生獨立思考。

  (2)學生匯報。(略)

 。3)怎樣才能得出盡量多的答案而又不重復呢?小組討論交流,并完成如下的表格:

  2元的張數(張)5元的張數(張)第1種第2種第3種第4種

  (4)學生匯報,出示表格:

  2元的張數(張)5元的張數(張)第1種58第2種106第3種154第4種202

  (5)仔細觀察表格,你發現了什么?

  學生可能回答:2元的張數如果增加,5元的張數就減少;2元的張數如果增加5張,5元的張數就減少2張;2元的張數只能5張5張的數;5元的張數都是雙數……

  三、反饋練習,拓展運用

  (1)明明一家3人到動物園去參觀,參觀的門票有兩種:價格最低的為30元,價格最高的為50元。明明買了3張票,一共可能用去多少元?

  (2)完成教科書練習十二的思考題。

  二年級下冊數學總復習教案 19

  教學內容:

  課本P63頁第1題及練習十四的第1、2、4、5、6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學會根據除法的意義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2、使學生懂得從數學的角度提出學過的數學問題,并能夠解決問題,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

  3、培養學生積極參與數學學習活動的興趣,對數學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在交流中養成傾聽他人想法以及尊重他人與人進行合作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

  溝通乘、除法的聯系,掌握口訣求商的方法。

  教學難點:

  靈活運用所學解決簡單問題,提高計算的正確率。

  教學方法:

  啟發學生思考,探究合作學習,

  教學準備:

  每人一張空白紙,口算卡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復習導入

  師:同學們,我們前幾天學過了哪些知識,誰能說一下這些小朋友在干什么?

 。ㄔO計意圖:直奔主題,讓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直接明確學習的內容和任務。)

  二、回顧整理,建構網絡

  1、教學第63頁主題圖(課件出示)

  師:你看懂了什么?

  引導學生觀察主題圖,同桌互相說一說題意。

  生:把除法算式有規律地排一下,還可以利用乘法口訣表的排列方式整理除法算式。

  師:(1)發下一張空白的表格紙

 。2)組織學生根據45句乘法口訣寫出45道除法算式

 。3)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按一定的規律合作整理除法算式,或者按除數相同的規律進行整理,培養學生井井有條的思維習慣,按規律辦事的思想方法。

 。4)歸納整理:一是把除數相同的算式歸類。二是按商相同的算式歸類(對于其他的方式也給予肯定)

  (設計意圖:利用乘法口訣的排列方式以小組為單位按一定的規律合作整理除法算式,培養學生井井有條的思維習慣,按規律辦事的.思想方法。)

  三、重點復習,強化提高

  學生做第64頁的第1題

  先算出每道算式的結果,寫在對應動物的下面,然后再將所得7個結果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

  要求學生熟練應用乘法口訣求商,同時學會有序地思考問題的方法。

  游戲形式做第64頁第2題

  先讓學生看清加、減、乘、除的運算符號

  使學生初步形成百以內四則運算的口算技能

  學生獨立完成第65頁第4、6題,完成后找學生起來回答他是怎樣做的。

  做第65頁中第5題

  先讓學生看懂圖意

  再讓同桌兩人為一組進行對口令活動

  使學生進一步理解乘除法之間的關系,理解“倍”的意義。

 。ㄔO計意圖:用多種形式進行練習,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鞏固學生對表內除法計算的理解與熟練。)

  四、自主檢評,完善提高

  1、27÷9=36÷4=56÷8=35÷7=42÷6=64÷8=

  45÷5=8÷8=14÷7=18÷3=28÷7=54÷6=

  2、你能給下面這些算式排排隊嗎?

  7÷721÷345÷972÷936÷4

 。ǎ>()>()>()>()

  3、課堂總結

  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板書設計

  整理和復習(一)

  除數相同商相同

  18÷9=2

  想:(二)九十八或9×()=18

  18是9得2倍

  教后反思:

  本節課的復習中,在引導學生復習用乘法口訣求商時,可以利用乘法口訣表的排列方式,整理除法算式。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按一定的規律合作整理除法算式。如,按除數相同的規律進行整理或按商相同的規律進行整理等。通過這樣的整理培養學生井井有條的思維習慣,按規律辦事的思想方法。同時,通過運算題的訓練,提高學生的口算能力,使學生對乘除混合運算的順序理解得更牢靠。

  二年級下冊數學總復習教案 20

  教材分析

  本單元的學習內容包括平均分、除法運算的意義,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用除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這是學習除法計算的開始,是今后學習表內除法(二)以及學習多位數除法的基礎。

  學情分析

  本單元是在學生初步了解了乘法的意義、學會利用乘法口訣口算表內乘法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除法的含義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礎上的',使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認識“平均分”,了解“每份分得同樣多”的生活實例。通過直觀操作展示除法在應用時的兩種實際操作的方法,使學生理解除法的含義,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經驗,為學生創設解決問題的情境,讓學生了解知識來源于生活,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去學習。

  復習目標:

  1、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進一步體會除法運算的含義。

  2、復習讀、寫除法算式,強調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

  3、進一步認識乘、除法之間的關系。能夠比較熟練地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

  4、使學生會根據除法的意義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5、培養學生認真觀察、獨立思考等良好的學習習慣。

  復習重點:

  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的方法及解決問題。

  復習難點:

  除法的含義和用除法運算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復習過程:

  一、進一步認識“平均分”。

  (一)舉例說明“平均分”的含義

  提問什么是平均分?

  舉一反例讓學生說是不是平均分。

  讓學生用自己的學具擺一擺平均分的例子,通過手機展示在白板上,通過“擺一擺、說一說”的形式讓學生互相說算式、結果、口訣和其他算式。引導出“每份分得同樣多叫平均分”

 。ǘ⿲懰闶,說除法各部分名稱

  根據自己的例子,寫出除法算式,并指出被除數、除數和商,所用乘法口訣并寫出其他算式。

  二、結合提問復習除法的意義,強調除法的兩種不同形式:平均除、包含除,加深除法含義的認識。

  通過算式12÷2=6及其圖形總結出:把12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6。

  通過算式12÷6=2及其圖形總結出:把12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2。

  通過算式12÷2=6及其圖形總結出:12里面包含6個2。

  通過算式12÷6=2及其圖形總結出:12里面包含2個6

  三、整理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的除法算式

 。ㄒ唬┏朔ǹ谠E練習(連一連)

  三四十二 12÷3=4 12÷4=3 4×3=12 4×3=12

  四六二十四 24÷4=6 24÷6=4 4×6=24 6×4=24

  (二)根據乘法口訣寫算式

  三六十八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四五二十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ㄈ╈柟逃贸朔ǹ谠E求商

  根據乘法口訣與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的關系總結:有些口訣可以寫2道乘法算式和2道除法算式,有些口訣可以寫1道乘法算式和1除法算式。

 。ㄈ┛凑l算得又對又快(計時比賽)。

  6×2= 18÷6= 30÷6= 4×5=

  12÷3= 17-9= 3÷3= 24÷4=

  36÷6= 16÷4= 25+5= 20÷5=

  71-50= 30+6= 8÷2= 18÷3=

  四、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

 。ㄒ唬┝惺接嬎

  1. 14個◇,每2個一份,可以分成幾份?

  2. 被除數是30,除數是5,商是幾?

  3. 25里面有幾個5?

 。ǘ┙鉀Q問題

  有24本練習本平均分給6人,每人幾本?

  1. 讓學生自己計算,展示2名同學的進行講解。

  2. 重點分析兩問的相同和不同。

  五、本節課復習了什么?有哪些收獲?

  通過思維導圖進行總結。

  六、課后作業布置:

  1、第26頁思考題。

  2、第27頁第4題。

  3、認真復習本單元內容,熟記乘法口訣

【二年級下冊數學總復習教案】相關文章:

二年級下冊數學總復習教案05-06

小學數學總復習教案05-06

【熱門】二年級下冊數學總復習教案02-19

小學二年級數學下冊總復習教案01-26

二年級下冊數學總復習教案(9篇)02-17

二年級下冊數學總復習教案9篇02-17

數學總復習教案(15篇)01-27

數學總復習教案14篇01-26

小學數學總復習教案【熱】06-29

主站蜘蛛池模板: 松原市| 富源县| 东乡| 青田县| 长春市| 饶平县| 东至县| 皮山县| 田东县| 永安市| 竹溪县| 贵定县| 皋兰县| 大兴区| 白城市| 东乌珠穆沁旗| 盐边县| 澜沧| 文化| 家居| 大港区| 达拉特旗| 中卫市| 长治市| 瑞安市| 大田县| 巴林左旗| 五台县| 邮箱| 南华县| 马尔康县| 南阳市| 丰城市| 绍兴县| 柳林县| 都兰县| 崇左市| 万年县| 五原县| 桃园市| 来宾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