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囗另类BBWSeⅹHD,av狼论坛,精品一卡2卡三卡4卡乱码理论,体育生gv老师浪小辉3p警察

大班數學教案

時間:2023-07-27 13:10:29 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數學教案9篇[熱]

  作為一名老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大班數學教案9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大班數學教案9篇[熱]

大班數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復習鞏固10以內數的組成和并練習10以內數的加減運算。

  2、發展幼兒的邏輯能力,提高思維的敏銳性。

  3、初步培養觀察、比較和反應能力。

  4、引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活動準備:

  數字組成卡片,標有0-10的卡片多套(幼兒人數的1、5倍)

  活動過程:

  1、數字游戲《找朋友》----每個幼兒都分得一張0-10的數字卡片,貼于胸前。教師出示數字卡片如7,請幼兒找胸前數字相加或者相減得數是7的另一幼兒做朋友。

  (1)首先兩兩找朋友,即兩個幼兒的數字之和為7、

  (2)再讓找兩個幼兒的數字之差為7的做朋友、

  (3)請找對朋友的幼兒手拉手站著,并能說出如4+3=7的等式。

  適時提醒:如果教師手中的數字為8,而有些幼兒胸前的.數字為2,那么這些幼兒即可以和數字為6的幼兒做朋友,也可以和數字為10的幼兒做朋友,但只能選擇其中一個做好朋友哦。

  2、游戲《翻得數》

  (1)兩位教師示范游戲規則:把30張卡片打亂,游戲者輪流摸10張,剩余10張反扣在桌子中間。

  其中一游戲者先翻開桌面的任意一張卡片,此卡片上的數即表示得數。大,考吧.幼,師,網再從自己的手中找兩個數字,這兩個數字相加或者相減其得數與翻的牌一致,確認找對后就把著三張卡片整齊地放在自己的一旁。接著就輪到另一游戲者翻開桌面的一張卡片,依次類推。如果翻的卡片是5,而自己手中沒有相加或者相減其得數等于5的,那么就把這張卡片拿到自己手中。桌子中間的卡片翻完后,手中牌少著為勝。

  (2)小組內幼兒兩兩輪流繼續游戲。

  教學反思:

  幼兒園的數學活動相對于其他活動枯燥、單調,容易使幼兒失去學習興趣。因為這個時期的幼兒年齡小,邏輯思維尚未發展,所以本次活動中我為幼兒創設了一個可操作的豐富材料的環境,為幼兒創設了一個可選擇性、可操作性的空間。使幼兒能獨立的操作材料,并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幼兒的自主性,選擇性,獨立性得到了充分的體現。通過一系列的游戲活動,達到了主題總目標預設的要求。

大班數學教案 篇2

  設計思路:數學是抽象性、思維性很強的一門學科。但有時候其實數學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會經常的接觸,只有長期的積累和運動,才能促進其幼兒的智力發展。日歷在我們的活動中是經常見到的,然而對于大班的幼兒而言,能真正了解、看懂日歷,并非易事,因此我巧妙的運用生活經驗,讓幼兒與小動物一起認識了“年”、“月”、“日”,并學會了看日歷。

  活動目標:

  1.觀察、發現日歷上的數字排列規律,根據已有條件找到相應的日子,

  了解一年有12個月,并學會看月歷。

  2.能讀出每月的日期,知道不同的月份天數是不一樣的,并體驗日歷給我們帶來的樂趣。

  活動重難點:學會看日歷,知道日歷在我們生活中的應用甚廣,并能感受到日歷給我們帶來的好處。

  活動準備:

  掛歷一份、自制飛機票人諾干份、《數學》冊、鉛筆、橡皮

  活動過程:(一) 借助日歷,幫助幼兒復習對年、月、日的'認識

  1.談話引題,為了考考幼兒,教師出示字“年”,讓幼兒認讀這個字。

  再次出示一個字“月”,繼續讓幼兒認讀。

  最后出示一個“日”字,幼兒繼續認讀。

  教師總結:小朋友們都很聰明能認識“年”、“月”、“日”,那你們知道今年是“20xx年”呢?對了XX年,今天老師還帶來了一張日歷,我們一起來看看。

  2.在投影儀上出示日歷,讓幼兒認讀“XX年”。

  那一年有幾個月,你們知道嗎?(12個月)你是怎么知道的?

  看著投影儀上的月份數讀一遍。(1月、2月、3月……12月)原來一年有12個月。那明天有幾個月呢?原來每年都是有12個月。

  3.那么每個月都有幾天呢?先來看一看1月份,1——31、2——28、3——31……你是怎么看出來的?(數出來、看每月的最后一天)30天的月有?31天的月有?

  4.太神奇了,原來日歷中有那么多的秘密。

 。ǘ┦痉吨v解,初步讓幼兒了解對日歷價值的認識

  1.那你們知道上次我們去秋游是x月x日嗎?(11月16日)我們在日歷上找出來,先找月后找日,為了記住這天,我們可以把它圈出來。

  2.鞏固練習,那你們知道今天是x月x日嗎?(20xx年11月25日),請一個小朋友來找出來,并也圈出來。

  3.教師小結:我們想了這個辦法后,以后就不會忘記這些重要的日子了。

 。ㄈ┻M一步讓幼兒學會認讀日歷,能根據已有條件找到相應的日子

  1.小動物們也很聰明,他們也跟你們一樣學會了這個辦法,我們一起看一看。

  2.最近森林里的小動物們很喜歡干一件事情,那就是到處去旅行。小動物們紛紛去動物旅行社報名,拿著飛機票高高興興的去旅行了。

  3.小貓、小狗、小兔最先拿到了飛機票,飛機票上有出發的日期,我們一起去看看。(11月30日、12月19日、12月27日)

  4.也用讀一讀、找一找、圈一圈、記一記的方法試著找到這天吧。小貓11月30日,我們圈出來后可以在圈的旁邊畫條魚,因為貓喜歡吃魚,這樣說明這天是小貓出發的日子,并且在小貓旁邊打個勾,說明已經幫小貓找到了。小狗可以畫骨頭、小兔畫蘿卜。這個方法你學會了嗎?

  5.在我們生活中我們還可以用這樣方法記錄更多的東西,比如:記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的生日,也可以用這個辦法,今天回去后也可以來試一試哦。

  (四)數學練習《動物去旅行》,鞏固加深幼兒對日歷的認識

  1.楊老師為了檢驗一下你們有沒有學到這個方法,又有題目考考你們了。

  2.教師把數學冊放到投影儀并講解要求:等一下把數學冊翻到第21頁。

  3.我們先一起看一看:左邊是日歷,右邊是飛機票,動物們拿著飛機票要出發了,我們一起去幫他們找找吧,注意:找到這個日期后,圈出來后要畫個不同的標記。并在已找到的這個動物旁邊打個小勾。這樣我們就不怕會漏掉了。

  4.幼兒操作。

  5.你做完作業后可以請你的爸爸、媽媽幫你檢驗一下。

  展開閱讀全文

大班數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喜歡參與數學活動,愿意在集體面前大膽講述自己的操作結果

  2、在游戲中能邊操作邊點數5以內的實物,感知數量,并說出總數

  3、能按要求正確取放學具、材料,并體會和小朋友一起游戲的快樂

  4、激發幼兒學習興趣,體驗數學活動的快樂,并感受集體活動的樂趣。

  5、喜歡數學活動,樂意參與各種操作游戲,培養思維的逆反性。

  【重點難點】

  1、在游戲中能手口一致點數5以內的實物(夾子),感知5以內的數量,并說出總數。

  2、學會按卡片上的點子數目、數字匹配相應數量的夾子。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

  1、幼兒有4以內實物的點數經驗。

  2、幼兒玩耍過夾子,能夠用夾子自由的夾東西。

  物質準備:

  粉、黃、藍各色小魚造型的夾子及各種水果造型的夾子每人5個,毛線球、小刺猬紙樣每人1個,教師使用的`大刺猬紙樣、數字5及貓媽媽頭飾各1個。

  【活動過程】

  一、游戲“淘氣的小魚”。找一找、說一說,復習看實物感知4以內的點數。

  1、貓媽媽為幼兒準備各色小魚若干條,請幼兒每人選4條,看小魚都能咬住衣服的什么地方?看誰和別人的不一樣?

  2、請幼兒說出自己的小魚咬住哪了?一共有幾條小魚?數數看?

  3、老師與幼兒一起手口一致的點數夾子數量,并說出總數是4。

  二、夾一夾、數一數,學習5以內的點數

  1、游戲“好玩的毛線球”,看點卡感知5以內的數

  (1)教師出示帶有黑點的毛線球,告訴幼兒魚食藏在小毛線球里,示范有幾個毛線球就喂幾條小魚。

  (2)幼兒每人自選毛線球,練習夾一定數量的夾子。

  (3)請3-4名幼兒點數,看看毛線球上的小魚食是否都喂到小魚了。

  2、游戲“給小刺猬夾長刺”,看數字感知5以內的數。

  (1)教師出示有數字5的小刺猬卡片,要求幼兒按照數字的數量夾相應的小魚。

  (2)幼兒選刺猬,根據數字夾夾子,鞏固幼兒對數字5的認識。

 、僖龑Р粫c數5的幼兒,先將5條小魚找到后,再一個一個的夾上去。

  三、游戲“小刺猬扎水果”,有幾個長刺就扎幾個果子,扎在小刺猬的哪都行。

  要求:

  ①教師引導幼兒會給小刺猬身上的夾子長刺夾相應數量的水果。

 、谟變涸谟螒蛑徐柟叹毩暯裉斓臄祵W內容。

  四、延伸活動

  1、將活動材料投放到益智區供給幼兒繼續學習。

  2、針對個別還沒有掌握點數的幼兒,教師繼續在活動區進行指導。

大班數學教案 篇4

  撲克牌是孩子們非常熟悉的一種游戲材料。孩子們喜歡玩撲克牌,他們在家中或幼兒園區角活動中常常玩牌。乍一看,他們玩得興致勃勃?勺屑氂^察卻發現:孩子們玩法單一,有的在模仿大人們玩牌的方法;有的是無規則的出牌。為了讓孩子在玩牌的游戲中能更好地探索和發現撲克牌的多種玩法,特設計大班數學活動《猜猜哪張撲克牌不見了》。

  【活動目標】

  1、運用分類、排序的經驗進行猜撲克牌的活動。

  2、有初步的協作、合作、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活動準備】

  自制撲克牌一套、現成撲克牌五套。

  【活動過程】

  一、觀察撲克牌排列規律

  1、出示撲克牌提問:“這是什么?你們玩過嗎?今天老師就用撲克牌來和小朋友做一個有趣的游戲。這兒有一些放大的撲克牌,牌上的數字寶寶已被我悄悄地藏起來了。你們仔細看看,他們是怎么排隊的?”

  2、老師和幼兒一起小結:橫著看,第一排是梅花,第二排是紅心,第三排是……豎著看,第一排是3個點子的牌,第二排是4個點子的牌……每種圖案的牌有幾張呢?有幾種圖案?最少的是幾個點子?最多的又是幾個點子?

  二、猜撲克牌

  講解游戲規則:老師任意抽調一張撲克牌,你根據規律猜出是什么圖案的、幾個點子的'撲克牌不見了。

  1、老師拿,幼兒猜。

  2、幼兒拿,另一幼兒猜。并讓幼兒講講:你是怎么找出來的?

  三、分組猜撲克牌

  1、講解游戲規則:四人為一組一起合作,人人動手,將老師藏掉的撲克牌找出來。并一起記錄在老師的記錄單上。

  2、請客人老師藏掉兩張撲克牌,幼兒找并進行比賽。要求大家一定要商量一下,怎樣才會獲勝。

  【活動延伸】

  讓幼兒在區角活動中與同伴或回家后與家長一起玩出更多的撲克牌的玩法。

大班數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的探究興趣,讓幼兒在探索活動中掌握運沙的科學方法。

  2、引導幼兒在活動中發現:用大小不同的工具來運同一堆沙,大工具運的次數少,小工具運的次數多。

  3、培養幼兒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活動準備:

  沙、大、小杯子各10個、小桶和筐20個、記錄單、標記等。

  活動過程:

  1、談話引起幼兒的興趣。

  師:“小朋友,你們玩過沙嗎?是怎么玩的?玩沙有趣嗎?今天我們就來玩一個運沙的游戲!

  2、幼兒第一次運沙。

  (1)提出要求:這個游戲中每個人用杯子運沙,并記錄運沙的總次數。

 。2)出示表格,記錄每個幼兒運沙次數,并引導幼兒觀察,發現問題。

  師:“請你們和好朋友互相說說運了幾次。”

  師:“誰來說說和好朋友一起游戲后有沒有發現什么問題?”“都是用一個杯子運同一堆沙,為什么次數不一樣?”

 。3)引導幼兒用科學的方法運沙,通過討論示范明確運沙的具體操作規則(滿杯后用手抹平)。

  師:“如果每一次運的沙一樣多,兩人運的'次數會一樣嗎?怎樣才能每次運的一樣多呢?”(示范)

  3、幼兒第二次運沙,驗證。

 。1)統計運沙次數。

  (2)引導幼兒觀察數據,得出結論:同一堆沙用同樣的工具,都裝滿抹平了來運,運的次數是一樣的。

  師:“這次大家發現如果每次都裝滿抹平,運的次數是一樣的!

  4、幼兒第三次用不同工具運沙。

 。1)幼兒預測用小工具來運剛才一堆沙,運的次數會怎么樣?

  師:“現在,這里有大小兩中杯子,你們猜猜用小杯子去運沙,運的次數會怎么樣?”“請你們去試試!

 。2)幼兒操作。

 。3)統計數據,幼兒通過觀察數據得出:運的次數不一樣:大杯子運的次數少,數據小,小杯子運的次數多,數據大。

  5、師小結:

  用大小不同的工具運同一堆沙:大杯子運的次數少,小杯子運的次數多。今天,運了一天的沙也累了,我們回去休息吧。

大班數學教案 篇6

  活動構思 “數”在食、衣、住、行等的日常生活中都是不可或缺的。幾乎沒有一個民族不知道1、2、3、……或“很多”這些與“數”有關的概念或名稱。僅就最單純的數東西來說,便和我們的生活密不可分。數學是抽象的科學,要是幼兒學好數學必須使其具備相當豐富的感覺經驗以培養邏輯思考的能力。蒙臺梭利數學教育正以感官教育為基礎,讓幼兒在操作感官教具時,不斷積累感覺經驗,將數量,從具體事物中抽象出來,逐步形成數概念。在過程中開啟孩子的智慧,借助教具的操作,觸類旁通,真正成為一個懂得思考的孩子。本節數學活動中,我將利用郵票上的數值進行加法運算游戲,借用蒙氏的錯誤訂正,讓幼兒自己自由地進行工作,加深對數位的理解。

  直接目的

  1、利用郵票游戲教具做加法運算。

  2、加強大數目加算練習。

  間接目的

  1、加深對數位的理解。

  2、培養運算的興趣。

  準備材料

  1、托盤;

  2、郵票箱教具;

  3、彩筆、題目卡;

  4、加法訂正板紅線。

  基本操作

  一、復習10以內的加法,并進行錯誤訂正。

  二、介紹本次工作名稱:郵票游戲的加法工作。

  三、復習郵票的一些簡單知識。

  1、取出寫上加法的`題目卡,為幼兒鞏固加數的含義。

  2、用郵票表示數字。

  3、請幼兒觀察數字,詢問幼兒數字有哪幾個數位。示范拿取對應的定位籌碼,將定位籌碼按個、十、百、千的順序排好。

  4、按照題卡選擇郵票,分別把與數字對應的郵票放在對應的定位籌碼的下面。

  5、操作郵票得出豎式結果。

  四、給幼兒不同題卡引導幼兒獨立進行計算。幼兒進行操作,教師巡回指導,強調安靜進行工作。

  五、工作結束,請幼兒將教具放回原處,離開課室。

  區域延伸:郵票箱進行進位加法橫式練習。

  活動反思 這是一次蒙氏數學教學活動在本班的的初步嘗試。孩子們通過操作形象的郵票教具,初步學習了不進位的加法。整個過程中,孩子們都在安靜的環境中,自由有序地進行工作。

  本堂課加強了幼兒大數目的加算練習,也加深了對數位的理解,為小學的加法運算奠定基礎;顒舆^程中,采用了三段式教學法復習不同顏色的郵票代表不同的位數,加強幼兒數位的理解。最后的錯誤訂正,讓幼兒對照該標準自已發現并自動糾正錯誤,無需老師的提醒,提高了幼兒學習數學的自主性,培養細心、耐心、認真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習自覺性和獨立思考能力。但在進行新工作展示時,老師的語言還需要更加簡練些,減少幼兒等待的時間,的時間給幼兒進行自由練習,發現問題及時指導幼兒。

大班數學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和學習直尺的使用方法。

  2、欣賞各種尺子(直尺、三角尺、卷尺等),了解其不同的作用。

  3、萌發對測量的興趣。

  活動準備

  1、與幼兒人數相等的各種尺子(直尺、三角尺、卷尺等)

  2、測量的表格、筆和紙盒。

  活動過程

  一、提問引發思考。

  師:教師里面的桌子、椅子、黑板,你們知道他們有多寬有多長么?

  師:那如果我想知道他們有多長有多寬,誰可以幫助我呢?(幼:尺子)

  師:現在請你觀察一下尺子上有什么?尺子是干什么用的呢?你在什么地方看到過尺子呢?

  教師:尺子上面有數字、有刻度,是一格一格的;尺子是能夠用來測量物體長度的工具。

  二、演示和操作。

  師:請你們拿己準備好的尺子,現在請你來數一數直尺上面的小格子(就是刻度),數完以后請你嘗試測量一下鉛筆盒的長度。量出請閉合的長是幾個小格子,寬是幾個小格子,并把你量出來的結果記錄在紙上。

  師:現在你已經量好了,我請幾個小朋友來告訴我你的測量結果?

  教師:測量時尺子和被測量的物體起點要對齊,要及時做記號,繼續測量。要記住原來量了多少格,然后把你幾次測量的`數據加在一起,最后結果就是物體的測量長度。

  三、幼兒思考,提出問題。

  師:下面請你們討論一下為什么小朋友測量的鉛筆盒的長和寬是不一樣的呢?(引導幼兒:鉛筆盒的大小不同,他們測量出來的結果就不同。)

  師:現在你可以用你的尺子,和剛剛老師教你們的那種方法去測量別的物體了。

  四、問題遷移,欣賞各種尺(直尺、三角尺、卷尺等),并了解作用。

  師:今天我們還帶來了很多各種各樣的尺子,請你們先來欣賞一下這些尺子,看看這些尺子有什么作用,你都在哪里看到過這些尺子呢?

大班數學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觀察、比較、認識球體和圓柱體。

  2、感受和體驗平面下立體圖形的不同。

  活動準備:

  皮球、乒乓球、茄子、蘿卜、易拉罐、水杯(有把的)、筆等實物,圓形紙片。

  活動過程:

  一、認識球體

  1、請每一個幼兒取一些圓形紙片和一只乒乓球,讓幼兒分別觀察、比較。運轉圓片及乒乓球時形狀怎么樣?發現了什么?

  (幼兒運轉圓片發現有時看上去是圓形,有時不圓,有時成一條線。撥動乒乓球時無論怎樣轉,看上去都是圓形)。

  2、小結:這些圓片,正面看是圓形,轉動后有時看上去是橢圓,再轉動成一條線,繼續轉動又成了圓形,而乒乓球就不一樣,無論怎樣轉,看上去都是圓形,因為它是球體。(讓幼兒知道球體名字)

  3、請幼兒將各種球和茄子、蘿卜等玩一玩,轉一轉,滾一滾,并組織幼兒討論:你發現了什么?

  有的東西轉得快,時間長,滾得遠;有的東西轉得慢,時間短,滾不遠。轉得快,時間長,滾得遠的是球體。

  4、請幼兒想一想:生活中還有哪些東西是球體?

 。ㄈ缙で、彈子、籃球等,凡舉到麻球、西瓜、土豆時教師應肯定:“對,像球體!保

  幼兒說不出時教師可以把已準備好的球體物品讓幼兒觀察,啟發引導。

  二、認識圓柱體

  1、請幼兒將鉛筆、易拉罐、水杯滾一滾,玩一玩。

  2、組織幼兒討論并幫助幼兒總結:你發現了什么?

  如:有的東西可以滾動,有的東西滾不了,鉛筆、易拉罐可以滾動,水杯(有把的)不能滾動。

  3、請幼兒觀察并說出,鉛筆、易拉罐的共同特征。

  4、教師小結:上面是圓形,下面也是圓形,二個圓形一樣大,中間一樣粗的'物體是圓柱體。

  5、廚師大小,高度不同的圓柱體實物,讓幼兒知道凡是符合以上特征的都是圓柱體。

  6、請幼兒想一樣,生活中還有哪些東西是圓柱體。

  三、游戲:奇妙的口袋

  讓幼兒逐個摸出袋中的物體,摸出后按圓柱體,球體分類。

  活動結束:

  由圓形過渡到球體,對幼兒來說較有難度,應讓幼兒在充分的操作和比較中感知球體和圓形的區別。

大班數學教案 篇9

  【活動目的】

  1、引導幼兒在嘗試操作活動中,學習數字5的組成,知道5可以分成2和3,3和2,1和4,4和1。

  2、發展幼兒的觀察力和思維力。

  【活動準備】

  1、小盤每人一只,瓶蓋每人5只(也可用正反棋、雙面雪花片等)。

  2、二套練習紙每人各一份。

  3、教師用范例表各一份。

  4、數形小方塊若干。

  5、鉛筆每人一支。

  【活動過程】

  一、幼兒第一次嘗試

  1、幼兒每人手持5只瓶蓋,在小盤里撒,看看瓶蓋有幾個朝上,幾個朝下?(邊撤邊做記錄)能力強:用鉛筆寫在記錄紙上。,能力弱:用數形小方塊在記錄紙上表示。

  2、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3、討論:

 。1)你玩出了幾種方法?有幾種不同的結果?

 。2)用什么好辦法把這四種方法全部記?

  4、小結:撒5只瓶蓋按正、反面區分有四種不同的結果。(邊歸納邊有規律地記錄于范例表中)

  5、延伸活動:

 。1)可與同伴比比,看誰玩出的方法最多?

 。2)回家后,也與爸爸、媽媽玩這一游戲,比比誰玩出的方法最多?

  二、幼兒第二次嘗試

  1、幼兒每人一張圖表,上面有許多空格,請幼兒將其補填完整。提示:(1)觀察表格中的`不同點。(圓點與數字的區別)(2)按照表格中圓點與數字的提示,正確填寫。(若表中的第一行是圓點,則下面的空格也用圓點表示,若表中的第一行是數字,則下面的空格也用數字表示)

  2、幼兒操作,教師指導。能力強:用筆直接記錄于紙上。能力弱:可用5只瓶蓋操作,并用數形小方塊表示。

  3、討論:請個別幼兒在范例表中進行操作,并要求全體幼兒驗證。

  三、講評、小結幼兒活動情況

  活動反思:

  此活動的設計是為學習新知識做鋪墊,通過游戲,讓幼兒體驗數學課的樂趣。通過創設情景,設置問題,有效地調動了幼兒的探索欲望,我一開始沒有直接點題,而是自然地引出了課題:5的組成。在情景的創設中,幼兒興趣濃厚,一個個當起了小兔的小幫手,注意力一下子集中過來了。在幼兒探索操作的環節中,我放手讓幼兒去嘗試操作,再通過集體交流,讓幼兒在操作、交流中初步感知5分成兩份的四組分合式。但在操作過程中,發現有的幼兒只是隨意分合順序,沒有規律;有的幼兒只會分一種的;有的幼兒按順序分的;有的幼兒有重復分的。但是經過我有意識的引導后,再次讓幼兒操作,讓幼兒自己講述操作過程,這樣活動既得到反饋,幼兒語言表達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又得到提高。而且這個環節還讓幼兒學會觀察比較,學會思考,初步培養分析綜合能力。還通過游戲,鞏固了5的組成,讓幼兒體會數學與生活。

【大班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快樂數學教案04-02

【精選】大班數學教案07-22

大班數學教案06-27

大班幼師數學教案02-14

大班優秀數學教案02-13

大班對稱數學教案04-02

大班數學教案07-20

大班數學教案:小矮人上樓梯_大班數學教案07-08

【薦】大班數學教案01-05

大班數學教案【薦】01-05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昌县| 阿巴嘎旗| 福建省| 灌南县| 蓬安县| 宜都市| 赤城县| 宁蒗| 沅陵县| 寿宁县| 资兴市| 美姑县| 五寨县| 革吉县| 昭苏县| 拜泉县| 光山县| 苍梧县| 廉江市| 偃师市| 凤阳县| 郸城县| 庆城县| 三穗县| 桃江县| 盐城市| 探索| 卓尼县| 渝北区| 治县。| 太湖县| 闵行区| 中西区| 昌都县| 柯坪县| 会理县| 定襄县| 富宁县| 湘乡市| 富平县| 富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