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打擊樂教案20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打擊樂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幼兒園打擊樂教案1
活動目標
1、在學會《大中國》舞蹈的基礎上,學習用樂器為樂曲伴奏。
2、借助舞蹈動作的暗示,嘗試選配樂器演奏方案
3、看指揮協調地一致地演奏。
活動準備:打擊樂器:小玲、鈴鼓、圓舞板若干磁帶,音響,幼兒人手兩根彩條
活動過程
一、教師帶領幼兒隨著音樂表演舞蹈《大中國》
二、學習探索用拍節奏,表現《大中國》舞曲。
1、剛才,我們小朋友舞動彩條表演《大中國》,下面,我們來學習拍手伴奏表演《大中國》音樂好嗎?
2、教師反饋幼兒的想法,并將揮動彩條的1-17喝4-25小節的動作改成拍手的動作。
3、幼兒隨樂練習改變的動作
4、幼兒嘗試看教師指揮做拍手的.節奏動作。“我來指揮,你們看我的動作,我指到哪里,哪里的小朋友就拍手!
三、幼兒討論配器方案
教師:你們覺得什么動作可以做搖鈴的動作?拍手的動作可以用什么樂器呢?
四、幼兒嘗試看指揮用樂器演奏。
1、幼兒看指揮做樂器的模仿動作。
“我們不拿樂器,跟著老師的指揮做樂器的模仿動作,小鈴是什么樣子?鈴鼓?呢?圓舞板呢?”
2、幼兒看教師的指揮用樂器演奏。
“請小朋友輕輕地把樂器拿起來,看老師的指揮演奏!
3、幼兒嘗試交換樂曲演奏。
“現在,請小朋友把樂器放在自己的椅子上面,換一個座位,拿新樂器演奏”
幼兒園打擊樂教案2
活動目標
1.通過積極參與活動,感受用樂器表現故事情節所帶來的愉快情緒。
2.感受動物走路聲音特征與樂器(大鼓)聲音性質的關系。
3.熟悉故事內容,學習用樂器演奏動物走及關系的節奏。初步掌握節奏型。
活動準備
教師準備:大胖熊玩具一個;打擊樂器大鼓、鈴鼓等。
活動過程
1.教師出示大熊玩具,引導幼兒傾聽故事,胖胖熊和小老鼠。
(1)幼兒一邊傾聽故事,一邊在教師提示下學習使用像聲詞。
(2)啟發幼兒分辨胖胖熊與小老鼠走路特征的不同,并進行模仿。
2.教師出示大鼓,并敲擊鼓面和鼓邊,引導幼兒將打擊樂器的聲音與動物走路的聲音進行匹配。
3.教師出示鈴鼓,并拍鈴鼓和搖鈴鼓,引導幼兒傾聽拍鈴鼓與搖鈴鼓的'聲音區別,嘗試使用不同的鈴鼓敲擊方法表現熊和小老鼠的形象。
4.教師講述故事,并提示幼兒在適當的時候用樂器演奏參與故事。
活動提示
1.此活動可分多次進行,第一次熟悉故事內容,并嘗試用樂器進行演奏;第二次活動可多出示幾種樂器,引導幼兒探索其聲音特質,并找出可以為此故事演奏的樂器,可提供,響板,串鈴,木魚,小鈴等樂器。
2.教師和家長可啟發孩子用同樣的方法將匹配的樂器用于故事表演中。
附故事:《胖胖熊和小老鼠》
森林里住著胖胖熊的一家,有熊爸爸、熊媽媽、熊哥哥,它們整天忙碌,非常勤勞。胖胖熊的鄰居是小老鼠一家,有鼠老大、鼠老二、鼠老三,它們好吃懶做,就想偷胖胖熊家的東西吃。
夏天來了,胖胖熊家長的西瓜獲得了豐收,大家都來收西瓜。
熊爸爸抱著西瓜走來了,嘭、嘭、嘭、嘭,把西瓜放進籮里,非常高興,哈哈哈哈
熊媽媽抱著西瓜走來了,嘭、嘭、嘭、嘭,把西瓜放進籮里,非常高興,哈哈哈哈
熊哥哥抱著西瓜走來了,嘭、嘭、嘭、嘭,把西瓜放進籮里,非常高興,哈哈哈哈
西瓜收完了,胖胖熊們累極了,都走到田邊的大樹下睡覺了。
小老鼠聞到了西瓜的香味,也想吃西瓜,他們悄悄出來偷西瓜了。
鼠老大出來偷西瓜,嘀嘀嘟、嘀嘀嘟。
鼠老二出來偷西瓜,嘀嘀嘟、嘀嘀嘟。
鼠老三出來偷西瓜,嘀嘀嘟、嘀嘀嘟。
壞老鼠被胖胖熊發現了,他們趕快逃跑,胖胖熊緊緊追趕,老鼠嚇跑了,胖胖熊開心地笑了,哈哈哈哈
幼兒園打擊樂教案3
1.完整欣賞音樂,初步感受歌曲歡快的旋律,了解樂曲結構。
。1)完整欣賞音樂,初步感受歌曲歡快的旋律。
導入語:今天老師為你們帶來了一首非常好聽的歌曲,聽完后你要告訴我你的感覺是怎么樣的?這首歌曲有什么特別的地方?
(2)再次完整欣賞音樂,了解樂曲結構。提問:歌曲里共有幾段?每一段是誰問誰答的?三段中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呢?
小結:這是一首蒙古族的.問答歌,音樂節奏歡快,體現一家三口在一起的幸福場景。
2.分段欣賞歌曲,根據圖譜用身體動作表現歌曲不同的演唱。
。1)欣賞第一段,用不同的動作為歌曲伴奏。提問:女兒來了用什么動作表示?爸爸來了用什么動作表現?那么女兒爸爸一起來的時候用什么動作表現?
。2)欣賞第二段,創編不同角色的動作。提問:第二段是誰問誰答呢?媽媽的聲音可以用什么動作來伴奏呢?
。3)同樣方法欣賞第三段。
。4)出示圖譜,引導幼兒完整地拍打身體的節拍演奏這首歌曲。
3.自由選擇樂器進行演奏,體驗與同伴合作演奏的快樂和成功。
。1)幼兒自由選擇樂器,嘗試樂器的正確演奏方法。
。2)幼兒能根據圖譜并會看老師指揮進行演奏。
。3)交換樂器,請幼兒指揮進行演奏,體驗合作演奏的成功與快樂;顒友由:區角中交換樂器繼續演奏《吉祥三寶》。
幼兒園打擊樂教案4
活動目標:
1.根據樂器的音色特征,找出相應的圖形,并用嘴巴模仿樂器發出的聲音。
2.學習協調一致地看指揮輪流演奏。
3.通過演奏圖譜認識作品ABA的結構,體驗樂曲輕松詼諧的情緒特征。
活動準備:
1.圖形卡片,圖形樂譜
2.碰鈴、鈴鼓、圓舞板、鼓
3.音樂
活動過程:
1.出示碰鈴、鈴鼓、圓舞板。
師:誰想來玩一玩這些樂器?
2.出示圖形卡片你覺得哪一種樂器發出的聲音像哪一幅圖?
教師依次敲擊樂器,請幼兒說出這種聲音像哪幅圖。
3.辨別音色你能學一學這些小樂器發出的聲音嗎?
。ń處熣堄變河米约旱纳ひ裟7旅考䴓菲靼l出的聲音,然后選取容易發音,音色接近樂器的聲音,碰鈴——叮,圓舞板——答,鈴鼓——沙啦啦啦啦啦。)
4.熟悉圖形譜
。1)師出示圖形樂譜,播放音樂。
師隨音樂指圖形譜,并有節奏地用模仿性語言朗誦圖形譜。
(2)鼓勵幼兒輕聲跟誦。
5.帶領幼兒邊朗誦邊做相應的樂器演奏模仿動作。
師:誰來學碰鈴唱歌?(提示幼兒要邊做動作邊朗誦)
6.看指揮分聲部練習。
幼兒分成三組,每組各模仿一種樂器的聲音,看指揮聽音樂模仿演奏。
7.樂器演奏
。1)幼兒手持樂器看指揮分組演奏。
。2)聽音樂邊朗誦邊演奏。
8.完整演奏。
附:樂曲分析《土耳其進行曲》,本曲全稱為《"土耳其進行曲"主題變奏曲》,這是一首以"土耳其進行曲"為主題而馳名世界的變奏曲。實際上,本曲的.主題本身并非具有純正的土耳其風格,正如莫扎特的《土耳其進行曲》一樣,只是反映了當時流行的一種"東方風格",而在現代人看來,本曲幾乎沒有什么東方味道。但是由于它具有十分通俗而流暢的旋律,故與莫扎特的同名作品齊名,成為不朽的古典小品。
樂曲的主題簡潔而極其節奏化。八分音符均整一貫的節奏,加上十六分音符來提高活潑感,全曲表現出一種帶有童貞般的單純。像這種快活的節奏,在貝多芬的作品中屢見不鮮。各個變奏并不著力渲染技巧,但樸實有力,而又不陷于單調,是一種巧妙的關聯。
幼兒園打擊樂教案5
活動目標:
1、熟悉故事內容,學習用樂器演奏動物走及笑聲的節奏。
2、通過探索,認識動物走路聲音特征與樂器聲音性質的關系,體驗探索聲音的樂趣。
3、能較專注地傾聽老師的指令演奏樂器。
活動準備:
1、大鼓、鈴鼓、搖鈴、串鈴、小鈴、單響筒、圓舞板,及相應的漢字卡片。
2、有相關漢字指示的節奏卡三張,胖胖熊和小老鼠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出示胖胖熊和小老鼠的圖片,激發幼兒聽故事的興趣。
師:看,誰來了?這是一只怎樣的熊?(胖胖的,所以叫胖胖熊),胖胖熊和小老鼠之間會發生生么事呢?
二、講述故事內容,感受故事的愉悅情緒。
1、老師提出問題:
(1)故事講了什么事情?
(2)在故事里,你聽到了哪些聲音?是誰發出來的?(分別出示節奏卡)2引導幼兒模仿故事中動物走路及笑的聲音。
這些聲音是怎樣的?你能模仿出來嗎?
三、認識三種節奏型
1、根據節奏卡集體用象聲詞表現相關節奏。
2、引導幼兒用身體動作表現節奏。
提問:你還能用其他的動作來把這些節奏表現出來嗎?
四、學習為動物走路及笑聲配樂器。
1、討論:如果讓你用樂器來表現這些不同的聲音和節奏,你會選擇哪些樂器,怎么配?為什么?
(1)幼兒商量后回答。
(2)老師出示一些樂器,幼兒自由的選擇并且根據相應的節奏型演奏。
(3)請個別幼兒在集體前演奏,一起評價。
2、老師總結并確定配器方法,并在黑板上以節奏譜的形式顯示。
3、幼兒根據節奏譜重新座位,聽故事做相應的演奏。
(1)可以請能力強的幼兒取代老師講述故事,指揮演奏。
(2)幼兒交換樂器演奏。
延伸活動:
1、提出思考:
(1)如何演奏才能區分同類動物的不同特點?比如,怎樣把熊爸爸熊媽媽和熊哥哥在相同的聲音上區分出來?
(2)還可以把哪些樂器也配到故事中來
2、在音樂角中提供樂器,引導幼兒繼續表演和探索。
活動目標:
1、要求幼兒熟悉故事內容,學用樂器演奏動物走及笑聲的節奏。初中掌握節奏型XXXX|,XXX|,XX|。
2、指導幼兒通過探索活動,初步認識動物走路聲音特征與樂器(大鼓)聲音性質的關系。
3、要求幼兒積極參加探索活動,感受故事情節帶來的愉悅情緒。
活動過程:
1、示胖胖熊和小老鼠的圖片,激發幼兒聽故事的興趣。
2、幼兒一邊聽老師有表情地計劃故事內容,感受故事的愉悅情緒,一邊在教師的提示下使用像聲詞并模仿動物走路及知的節奏做動作。
(1)教師對出現的聲音進行提問:故事講了哪些小動物?
、倥峙中茏呗钒l出了什么樣的聲音(嘭、嘭、嘭、嘭,出示節奏卡)
②胖胖熊收西瓜很高興的時候發出了什么聲音(哈哈哈哈,出示節奏卡)
③小老鼠出來偷西瓜發出了什么聲音(嘀嘀嘟、嘀嘀嘟,出示節奏卡)
(2)幼兒模仿故事中動物走路及笑的聲音。
它們的聲音是怎樣的'?你能模仿嗎?(教師依次提示,幼兒依次模仿)
(3)在教師提問小老鼠與胖胖熊走路哪個輕、哪個重的啟發下,幼兒初步感受動物走路特征的不同。
3、幼兒辨別節奏
(1)幼兒傾聽教師敲擊鼓面、敲擊鼓邊的聲音,辨別其輕重,并在教師啟發下將打擊樂器的聲音與動物走路聲音進行匹配。
師:老師來敲擊鼓面和鼓邊,你們來辨別老師敲擊鼓面跟誰走路發出的節奏一樣,敲擊彭邊又跟誰走路發出的節奏是一樣的。
師:老師敲鼓打節奏,你們來模仿動物走路,看看誰的節奏最準。
(2)幼兒通過樂器演奏動物走路聲節奏
教師指圖譜節奏幼兒使用鈴鼓、木魚、雙響筒打擊節奏。
(3)幼兒傾聽教師拍鈴鼓的聲音,在教師的啟發下將鈴鼓的聲音與熊的笑聲相匹配。
師:這是誰在笑啊,我們來數數胖胖熊笑了幾下,下面陳老師要用鈴鼓來演奏胖胖熊的笑聲。
4、在教師重點講述故事二、三部分的同時,幼兒用樂器演奏參與故事。
(1)教師敲擊大鼓模仿動物走的聲音及節奏,幼兒用動作及像聲詞與教師一同模仿,并作鈴鼓表示熊的笑聲。
(2)教師敲擊大鼓,帶領全體幼兒練習。
故事內容:
森林里住著胖胖熊的一家,有熊爸爸、熊媽媽、熊哥哥,他們整天忙碌,非常勤勞。胖胖熊的鄰居是小老鼠一家,有鼠老大、鼠老二、鼠老三,他們好吃懶做,就想偷胖胖熊家的東西吃。
夏天來了,胖胖熊家里的西瓜獲得豐收,大家都來收西瓜。
熊爸爸抱著西瓜走來了,嘭、嘭、嘭、嘭,把西瓜放進籮里,非常高興,哈哈哈哈。
熊媽媽抱著西瓜走來了,嘭、嘭、嘭、嘭,把西瓜放進籮里,非常高興,哈哈哈哈。
熊哥哥抱著西瓜走來了,嘭、嘭、嘭、嘭,把西瓜放進籮里,非常高興,哈哈哈哈。
小老鼠聞到了西瓜的香味,也想吃西瓜,他們悄悄出來偷西瓜啦。
鼠老大出來偷西瓜,嘀嘀嘟、嘀嘀嘟。
鼠老二出來偷西瓜,嘀嘀嘟、嘀嘀嘟。
鼠老三出來偷西瓜,嘀嘀嘟、嘀嘀嘟。
壞老鼠被胖胖熊發現了,他們趕快逃跑,胖胖熊緊緊追趕,老鼠嚇跑了,胖胖熊開心地笑了,哈哈哈哈。
幼兒園打擊樂教案6
活動目標:
1、根據圖譜拍出相應節奏型,感受印尼歌曲的風格,熟悉音樂結構。
2、樂曲前四句句末,隨音節奏邊拍|×× ×|念“恰恰恰。
3、學習看指揮進行演奏。
活動準備:
1、鈴鼓、碰鈴、圓舞板等打擊樂器人手一件。
2、圖譜、音樂
3、幼兒對印尼的風情民俗有所了解。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回憶有關印尼的風俗民情。重點說說有哪些好吃的水果。
二、幼兒看圖譜,說出圖譜上的物體名稱。重點了解“木瓜”。
三、幼兒欣賞
音樂一遍。提問:樂曲叫什么名字?是哪個國家的曲子?
四、結合圖譜,幼兒再次欣賞音樂。
1、教師隨音樂幫助幼兒熟悉圖譜。
2、幼兒用身體動作來表示圖譜中的水果,并進行拍奏。
。1)教師示范。提問:老師做了哪些動作?菠蘿、櫻桃、木瓜分別是用什么動作表示的?
。2)幼兒隨音樂用身體動作表演。
3、念拍“恰恰恰”幼兒在教師引導下聽出前四句音樂每一句末的“×××”節奏,并隨樂練習念、拍“恰恰恰”。
4、幼兒分聲部練習。
1、在教師放慢速度演唱歌曲旋律聲中,根據教師面對不同小組的.動作,幼兒學習迅速、準確地用相應節奏動作表示。
2、在錄音伴奏下,幼兒根據教師指揮迅速作出節奏動作反應。
五、指導幼兒根據預定的節奏方案設計出配器方案。
1、出示鈴鼓、碰鈴、圓舞板。聽聽哪種樂器的聲音最高?可以用來表示什么物體?
1、“菠蘿”處可用什么樂器演奏?“木瓜”處可用什么樂器演奏?
2、“帶飄帶的果藍”處可用什么樂器演奏?
3、“櫻桃”處可用什么樂器演奏?
六、組織幼兒分聲部進行樂器演奏。
1、在錄音伴奏下,教師指揮,幼兒演奏。
2、個別幼兒上來指揮,集體練習打擊樂器演奏。
3、個別幼兒即興指揮,集體演奏。
4、全體幼兒自由選擇,交換樂器演奏。
幼兒園打擊樂教案7
【教材分析】
學習合奏也是學習合作的開始,不僅節奏準確還需學會傾聽,以便能和諧地演奏,提高幼兒的合作意識,感受音樂帶來的快樂。《昆蟲音樂會》是一首節奏抒情的'樂曲,多以四分音符為主,教學重點是熟練掌握 4/4 拍節奏特點,學習三種不同的節奏型并能夠按強弱規律使用打擊樂器合拍地演奏。教學難點是學會看指揮,注意與同伴之間的相互配合,不突出自己,達到能協調地演奏。
【活動目標】
1.在圖譜的幫助下,能用打擊樂器拍出三種不同的節奏型。(重點)
2.學習用樂器與同伴進行合奏表演,提高傾聽能力。(難點)
3.體驗與同伴共同演奏的興趣。
【活動準備】
1.蜜蜂、蛐蛐、蟈蟈昆蟲頭飾。
2.節奏卡片,木魚、碰鈴、響板等樂器。
3.圖譜,音樂錄音。
【活動過程】
一、創設游戲情景,幼兒選擇喜歡的昆蟲頭飾,激發參與活動的興趣。
1.森林里要舉行昆蟲音樂會,你們準備好了嗎?我們先來排練一下。
2.教師逐一出示昆蟲圖片和節奏卡,請幼兒按照節奏學說蜜蜂、蛐蛐、蟈蟈的叫聲。
二、出示兩種節奏型,學習兩聲部合奏。1.創設情境:有請蜜蜂和蛐蛐一起唱歌。
教師彈奏旋律,幼兒按照兩種不同的節奏,一起演唱,不受同伴的干擾。
蜜蜂: x x x x| x - - - 蛐蛐:xx x xx| x - - -
2. 幼兒分角色按照節奏徒手進行演奏練習。蜜蜂: x x x x| x - - -
蛐蛐:xx x xx| x - - -
蟈蟈: x.x x.x|xx - - -
引導幼兒隨著音樂看節奏卡片進行拍打節奏,鼓勵他們用拍手拍肩的動作表示不同的節奏型。
3.結合打擊樂器進行合奏練習
幼兒分成三組,第一次兩種樂器練習合奏,第二次三種樂器同時合作拍出不同的節奏型。
三、昆蟲音樂會。
1.幼兒扮演的昆蟲選擇相應的樂器。
蜜蜂組使用碰鈴,蛐蛐組使用木魚,蟈蟈組使用響板。
2.結合手勢動作隨音樂看圖譜進行演奏。
3.交換樂器,聽音樂看指揮進行演奏。
引導幼兒相互交換角色,變換節奏型和樂器,學習聽音樂看指揮進行演奏。
4.隨著音樂錄音,配上樂器將歌曲完整表演,邀請個別能力較強的幼兒擔當小指揮。
附:昆蟲音樂會
1=D 4/4
5 5 6 6 | 5 5 3 - | 2 3 4 - | 3 4 5 - |
x x x x | x x x - | x x x - | x x x - | 5 5 6 6 | 5 5 3 - |2.3 4 3 2| 1 - - - |
x x x x | x - - - | x x x x | x x x - | xx x xx x |x - - -|
x. x x. x|xx - - -|
幼兒園打擊樂教案8
活動目的
1.通過音樂活動,培養幼兒敢于嘗試、探索的精神。
2.幼兒嘗試用各種打擊樂器并選擇合適的節奏型為樂曲伴奏,從中感受樂曲的美感。
3.進一步發展幼兒的想像力和創造力,讓幼兒為樂曲自編舞蹈動作。
活動準備
節奏卡若干、磁性黑板、錄音機、磁帶、打擊樂器、小鈴、響板、鈴鼓。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小朋友聽著音樂愉快地進教室。
二、基本部分
1.第一次嘗試,讓幼兒知道樂曲的名稱、節拍、情緒,理解打擊樂器應有節奏地為樂曲伴奏。
(1)請幼兒欣賞樂曲,欣賞后讓幼兒說出樂曲的名稱、節拍及情緒。
(2)教師準備若干小鈴、響板、鈴鼓,讓幼兒自由選擇樂器,并為樂曲自由伴奏,教師將幼兒伴奏過程進行錄音。
(3)教師放錄音,幼兒聽完錄音后和老師一起討論。
師:小朋友剛才聽了錄音,聽后覺得怎么樣?為什么不好聽呢?這首樂曲本來很美、很好聽,可是小朋友伴奏不僅沒有使樂曲更好聽,反而聽了不舒服,那我們應該怎么辦?(拍整齊的節奏)
(4)教師把幼兒分成三組,每組幼兒討論選擇某種節奏,并且聽著音樂拍出所選的節奏。
2.第二次嘗試。通過嘗試,讓幼兒感知用打擊樂器拍同一種節奏為樂曲伴奏很單調,從而啟發幼兒試用小鈴、響板、鈴鼓這三種樂器有層次地進行合奏。
(1)幼兒討論,并用打擊樂器拍出已商量好的節奏為樂曲伴奏。(在每組中教師準備若干節奏卡,讓幼兒自由選擇)
(2)每組幼兒把寫有節奏型的節奏卡貼在黑板上,并輪流進行表演。伴奏后,教師和小朋友一起討論。
師:剛才大家都聽了每組小朋友的演奏,覺得怎么樣?(好聽,不亂七八糟的)但老師覺得有些單調,怎樣才能拍得更好聽呢?
3.第三次嘗試。啟發幼兒開動腦筋,用響板、小鈴、鈴鼓三種樂器模仿音樂中的.形象,選擇合適的節奏型為樂曲伴奏,并從中體驗用打擊樂器伴奏注意不要太響,要控制力度,以免破壞樂曲美的意境。
(1)教師讓幼兒按小鈴、鈴鼓、響板三種樂器分成三組。
(2)幼兒商量選擇合適的節奏卡,邊聽樂曲邊用樂器進行演奏。
(3)教師請拿小鈴的幼兒說說拍得是什么節奏?為什么要選擇這個節奏?讓幼兒把節奏卡貼在黑板上。( I,小鈴敲的聲音像農民伯伯拍麥子時,麥子在跳舞的樣子)教師請拿響板的幼兒說說拍的是什么節奏?為什么要選擇這個節奏?( I I,響板敲的聲音就像農民伯伯拍麥子的聲音)教師請拿鈴鼓的幼兒說說拍的是什么節奏?為什么要選擇這種節奏?( I I敲鈴鼓的聲音就像農民伯伯拍麥子的聲音)教師讓敲響板和鈴鼓的小朋友分別把選擇的節奏卡貼在黑板上。
(4)教師請小朋友在合奏時注意強弱,拍打擊樂器不要太吵,要控制力度。
(5)小朋友聽音樂進行合奏,教師錄音。
(6)教師放第一遍錄音和幼兒進行合奏的錄音,讓幼兒進行比較。
三、結束部分
1.小朋友聽著音樂自由舞蹈。
2.小朋友聽著《拍大麥》的音樂走出教室。
幼兒園打擊樂教案9
活動目標:
1、能夠跟隨音樂用樂器進行律動
2、能夠和同伴合作交換杯子的表演
3、能夠感受到音樂活動帶來的樂趣
活動重點:
幼兒能夠跟隨音樂進行律動表演
活動難點:
能夠和同伴合作進行律動表演
活動準備:
杯子
活動過程:
一、律動引入活動
1、你們聽出是什么節奏了嗎?
2、我們再來聽一聽看看是不是你們說的這樣。教師幼兒邊聽邊拍手。
3、請小朋友用我們的身體和這個音樂玩游戲。用我們身體的肩膀,手臂,腰部和音樂玩游戲。
4、放音樂幼兒跟隨律動。
二、學習合作動作:
1、剛才我們都做什么動作?誰來說一說。
2、我們和旁邊的小朋友合作一起做律動哦,我們聽音樂來試一試。
3、請幼兒示范:你們兩個剛才是用什么動作玩的?請你們給小朋友展示下。
三、出示教具杯子
1、這是什么?杯子,今天我們要用杯子來做游戲了。杯子怎么拿,怎么放才能更穩呢?誰來說說一說,
2、在音樂的什么地方我們要敲杯子呢?在最后的部分敲杯子。
3、教師引導:我們先拍肩膀再拍腿然后在拿杯子,我們一起聽音樂試一試哦。
4、和對面朋友交換杯子:在音樂的最后部分,把你的`杯子和你的好朋友交換,看看誰能做到呢。
5、我們先練習一下,試一試。
6、幼兒聽音嘗試和同伴一起交換杯子,
7、我們在桌子上試一試,聽音樂做動作。
8、和旁邊的朋友交換杯子;先看老師和好朋友是怎么交換的呢?
9、我們試一試學一學,和旁邊的小朋友交換,看誰能夠做到。
幼兒園打擊樂教案10
設計意圖:本次活動是家長開放日活動,我以這個活動為載體讓家長了解一些新的教育理念,我們希望能夠幫助幼兒建立自主的學習,追求自主的快樂,我們對自主的理解就是讓幼兒成為頭腦清醒的自我建設者,具體體現為三個目標:
(1)學會做人。這是從情感態度上出發,如本節課我就是要讓幼兒體驗一種高度合作與協調,體驗成功。
。2)學會做事。這就是以往家長所熟悉的知識技能方面的,本節課就是提高幼兒的節奏感和音樂感知能力。
。3)學會學習。以往強調教師教現在教師引導幼兒了解學習的方法,這節課我就引導嘗試轉換身體動作為節奏,探索樂曲的配器方案,而不是直接的將如何演奏,配器告訴幼兒。
總之在教育教學實踐中我們深深地感受到,培養幼兒的各種能力往往比幼兒獲取單純的知識有益的多,這些能力、情感與態度對幼兒是終身有益。
一、活動目的:
1.在學習身體動作的基礎上,學習用樂器演奏“解放軍進行曲”。
2.嘗試轉換身體動作為節奏,探索樂曲的配器方案。
3.在演奏時體驗精神飽滿的激動心情及大家合作成功的快樂。
二、活動準備:
磁帶、樂器(碰鈴、圓舞板、鈴鼓、大鼓)節奏譜一張
三、活動過程:
1.觀看錄像引入,激發幼兒的興趣。
小朋友認識解放軍嗎?覺得解放軍怎樣?(神氣、勇敢)今天我們就來當解放軍,先來聽音樂觀看解放軍的錄像,看看解放軍在干什么?
2.傾聽樂曲旋律,觀看教師表演。
提問:你看見解放軍在干什么?(踏步、甩頭、吹喇叭、歡呼)
3.幼兒表演。要把解放軍的英勇神氣表現出來。
4.看教師表演,幼兒轉換拍出身體動作的`節奏。
5.看節奏譜聽音樂練習拍節奏。
6.學習使用樂器進行演奏。
。1)、啟發幼兒探索配器方案。
。2)、持樂器練習。
。3)持樂器看節奏譜演奏。
(4)聽音樂看指揮使用樂器進行合奏。
。5)請一名幼兒當指揮演奏。
。6)加大鼓。
7.談話。
今天我們大家一起合作才可以演奏好這首解放軍進行曲,你們有什么想法?我們要把解放軍這種團結合作、遵守紀律、勇敢的精神保持下去。
家長反饋:這個活動跟以往的音樂教學方式有很大改變,比較活潑,區別了呆板、陳舊的學習方式;孩子平時比較喜歡來幼兒園,對幼兒園的活動感興趣,說明幼兒園的教育教學幼兒感興趣;老師的教學方法新穎有趣,幼兒參與的興致高,都能積極主動地參與活動,氣氛好。
幼兒園打擊樂教案11
活動目標
1、認識幾種樂器并嘗試這些樂器的演奏方法。
2、能安靜地傾聽樂器發出的聲音,能通過辨音來為樂器和其聲音配對。
3、萌發對打擊樂器的興趣。
重點難點
1、讓幼兒熟練的掌握樂器的名稱。
2、掌握樂器正確的演奏方法。
3、通過聽聲音,辨別相應的樂器。
活動準備
1、四種打擊樂器(沙錘、鼓、三角鐵、鈸等),每種數量大約是幼兒數量的 1/3。
2、各種樂器選 1 個放進寶箱里,剩下的樂器分類各自裝在一個籃子里。
3、一張桌子(預備用來擺放鼓的)。
4、操作活動頁自制 PPT。
活動過程
一、認識四種打擊樂器以及它們的演奏方法
今天老師帶來了一箱子的寶貝,小朋友們想不想看? 我們來看看這里面有什么?
1、認識沙錘及沙錘的演奏方法出示(老師神秘摸出)沙錘:
。1)你知道這是什么嗎?(鼓勵幼兒說出樂器名稱-沙錘,可以重復向幼兒提問)
(2)怎樣讓沙錘發出聲音呢?(請幼兒上臺嘗試用沙錘發出聲音,然后老師示范并小結:我們可以搖動沙錘。)是怎樣搖動沙錘的呢?(老師有節奏地搖動沙錘, 請幼兒空手跟著一起模仿)
。3)小朋友想來搖動沙錘嗎?(發給幼兒沙錘,跟老師一起有節奏地搖動沙錘)
(4)我們來仔細聽聽,沙錘發出的聲音是怎么樣的呢?(老師搖動沙錘,請幼兒仔細傾聽:沙沙沙、沙沙沙)我們一起來學一學沙錘的聲音。
2、認識鼓及鼓的演奏方法出示(老師神秘摸出)鼓:
。1)你們知道這是什么嗎?(教給幼兒樂器的名稱-鼓,可以讓幼兒重復幾遍)
。2)怎樣讓鼓發出聲音呢?(幼兒上臺嘗試用鼓發出聲音,然后老師示范并小結: 我們可以用手來拍打鼓面,也可以用鼓槌來敲擊鼓面。)鼓槌是怎樣敲擊鼓面的呢?
。ɡ蠋熡泄澴嗟厍脫艄拿妫堄變河沂质持改7鹿拈掣黄鹎脫簦
。3)小朋友想來敲擊小鼓嗎?(發給幼兒鼓槌,鼓放在桌子上,跟老師一起有節奏地敲擊小鼓)
。4)我們來仔細聽聽,小鼓發出的聲音是怎么樣的呢?(老師敲擊小鼓,請幼兒仔細傾聽:咚、咚、咚、咚)我們一起來學一學小鼓的聲音。
3、認識三角鐵及三角鐵的演奏方法出示(老師神秘摸出)三角鐵:
。1)你們知道這是什么嗎?(教給幼兒樂器的名稱-三角鐵,可以讓幼兒重復幾遍)
(2)怎樣讓三角鐵發出聲音呢?(請幼兒上臺嘗試用三角鐵發出聲音,然后老師示范并小結:我們可以用小鐵棒來敲擊三角鐵。)小鐵棒是怎樣敲擊三角鐵的呢?
(老師有節奏地敲擊三角鐵,請幼兒右手食指模仿小鐵棒跟著一起敲擊)
。3)小朋友想來敲擊三角鐵嗎?(發給幼兒小鐵棒和三角鐵,跟老師一起有節奏地敲擊三角鐵)
。4)我們來仔細聽聽,三角鐵發出的聲音是怎么樣的呢?(老師敲擊三角鐵,請幼兒仔細傾聽:!!┪覀円黄饋韺W一學三角鐵的聲音。
4、認識鈸及鈸的演奏方法出示(老師神秘摸出)鈸:
(1)你們知道這是什么嗎?(教給幼兒樂器的名稱-鈸,可以讓幼兒重復幾遍)
(2)怎樣讓鈸發出聲音呢?(請幼兒上臺嘗試用鈸發出聲音,然后老師示范并小結:我們可以捏緊繩子,碰擊兩片鈸來發出聲音。)兩片鈸是怎樣碰擊的呢?(老師有節奏地碰擊鈸,請幼兒用兩手掌模仿鈸跟著一起碰擊)
(3)小朋友想來碰擊鈸嗎?(發給幼兒鈸,跟老師一起有節奏地碰擊鈸)
。4)我們來仔細聽聽,鈸發出的聲音是怎么樣的呢?(老師碰擊鈸,請幼兒仔細傾聽:砰……砰……)我們一起來學一學鈸的聲音。
小結:(老師一邊說一邊用樂器示意)剛剛小朋友認識沙錘,搖動沙錘就會發出“沙沙沙沙”的聲音;這是鼓,用鼓槌敲擊鼓面,就會發出“咚、咚、咚、咚”的聲音; 這是三角鐵,用小鐵棒敲擊三角鐵,就會發出“!!钡穆曇;這是鈸, 碰擊鈸,就會發出“砰……砰……”的聲音。
二、游戲“聽聲音猜樂器”
下面我們來玩一個有趣的游戲,“聽聲音猜樂器”播放課件 PPT 過程:
PPT1:這里有哪幾種樂器?(逐一說出圖片上的樂器名稱)——請小朋友仔細聽, 這是誰發出的聲音?(每種可以重復播放)
PPT2:猜對了,這是三角鐵發出的聲音。
。ㄓ猛瑯拥姆绞揭龑в變合瓤磮D片,然后聽聲音猜樂器,再出示答案)
三、介紹并完成操作游戲“找影子”
出示操作手冊頁面 PPT:
今天我們認識了四種不同的樂器寶貝,還記得它們的名字嗎?(分別指圖讓幼兒說出名字)
現在呀沙錘、鼓、鈸、三角鐵都藏起來了,只留下了它們的影子,小朋友來把它們找出來好嗎?
。ɡ蠋熤钢摰挠白樱┻@是誰?(找到后)我們幫鈸用線連起來;(用同樣的.方法辨認每一種樂器的影子,然后跟樂器連起來)
小結:(老師用手示意連接線,帶著幼兒一起說)這是——沙錘;這是——鼓;這是——鈸;這是——三角鐵。哦,小朋友真棒,把樂器全都找出來了。
延伸活動建議:
在接下來的區域活動時間里,指導幼兒輪流完成操作頁的連線活動。
活動總結
在本次活動中,利用音樂游戲,幫助幼兒分辨常見打擊樂的音色,幼兒比較容易掌握。幼兒對沙錘和鼓的認識比較多,但是對于三角鐵和撥的認識和使用比較少,這四種樂器小朋友最開始都不能正確掌握它的使用方法,通過活動,有邀請幼兒自己去探索樂器怎樣發聲,提高幼兒的興趣,加上老師的指導,幼兒更容易學習正確的演奏方法。在今后的延伸活動中,可以慢慢的讓小朋友去探索樂器使用方法的多樣性。
幼兒園打擊樂教案12
活動目標:
1、要求幼兒熟悉故事內容,學用樂器演奏動物走及笑聲的節奏。
2、指導幼兒通過探索活動,初步認識動物走路聲音特征與樂器(大鼓)聲音性質的關系。
3、要求幼兒積極參加探索活動,感受故事情節帶來的愉悅情緒。
活動過程:
1、示“胖胖熊和小老鼠”的圖片,激發幼兒聽故事的興趣。
2、幼兒一邊聽老師有表情地計劃故事內容,感受故事的愉悅情緒,一邊在教師的'提示下使用像聲詞并模仿動物走路及知的節奏做動作。
。1)教師對出現的聲音進行提問:故事講了哪些小動物?
①胖胖熊走路發出了什么樣的聲音(嘭、嘭、嘭、嘭,出示節奏卡)?
②胖胖熊收西瓜很高興的時候發出了什么聲音(哈哈哈哈,出示節奏卡)?
③小老鼠出來偷西瓜發出了什么聲音(嘀嘀嘟、嘀嘀嘟,出示節奏卡)?
(2)幼兒模仿故事中動物走路及笑的聲音。
它們的聲音是怎樣的?你能模仿嗎?(教師依次提示,幼兒依次模仿)
。3)在教師提問“小老鼠與胖胖熊走路哪個輕、哪個重”的啟發下,幼兒初步感受動物走路特征的不同。
3、幼兒辨別節奏
。1)幼兒傾聽教師敲擊鼓面、敲擊鼓邊的聲音,辨別其輕重,并在教師啟發下將打擊樂器的聲音與動物走路聲音進行匹配。
師:老師來敲擊鼓面和鼓邊,你們來辨別老師敲擊鼓面跟誰走路發出的節奏一樣,敲擊彭邊又跟誰走路發出的節奏是一樣的。
師:老師敲鼓打節奏,你們來模仿動物走路,看看誰的節奏最準。
(2)幼兒通過樂器演奏動物走路聲節奏
教師指圖譜節奏幼兒使用鈴鼓、木魚、雙響筒打擊節奏。
。3)幼兒傾聽教師拍鈴鼓的聲音,在教師的啟發下將鈴鼓的聲音與熊的笑聲相匹配。
師:這是誰在笑啊,我們來數數胖胖熊笑了幾下,下面陳老師要用鈴鼓來演奏胖胖熊的笑聲。
4、在教師重點講述故事二、三部分的同時,幼兒用樂器演奏參與故事。
(1)教師敲擊大鼓模仿動物走的聲音及節奏,幼兒用動作及像聲詞與教師一同模仿,并作鈴鼓表示熊的笑聲。
(2)教師敲擊大鼓,帶領全體幼兒練習。
故事內容:
森林里住著胖胖熊的一家,有熊爸爸、熊媽媽、熊哥哥,他們整天忙碌,非常勤勞。胖胖熊的鄰居是小老鼠一家,有鼠老大、鼠老二、鼠老三,他們好吃懶做,就想偷胖胖熊家的東西吃。
夏天來了,胖胖熊家里的西瓜獲得豐收,大家都來收西瓜。
熊爸爸抱著西瓜走來了,嘭、嘭、嘭、嘭,把西瓜放進籮里,非常高興,哈哈哈哈……
熊媽媽抱著西瓜走來了,嘭、嘭、嘭、嘭,把西瓜放進籮里,非常高興,哈哈哈哈……
熊哥哥抱著西瓜走來了,嘭、嘭、嘭、嘭,把西瓜放進籮里,非常高興,哈哈哈哈……
鼠老大出來偷西瓜,嘀嘀嘟、嘀嘀嘟。
鼠老二出來偷西瓜,嘀嘀嘟、嘀嘀嘟。
鼠老三出來偷西瓜,嘀嘀嘟、嘀嘀嘟。
壞老鼠被胖胖熊發現了,他們趕快逃跑,胖胖熊緊緊追趕,老鼠嚇跑了,胖胖熊開心地笑了,哈哈哈哈……
幼兒園打擊樂教案13
活動名稱
認識打擊樂器
活動目標
1.知道并記住打擊樂器的名稱。
2.知道打擊樂器的使用方法。
3.嘗試根據音色來分類打擊樂器。
環境創設
各種打擊樂器:碰鈴、串鈴、鈴鼓、三角鐵、響板、木魚、雙響筒、蛙鳴筒、沙球等。
活動過程
一、認識打擊樂器
1.今天老師帶來了一箱寶貝,大家想不想看看?
2.這里面有什么?我們來看一看(一一出示打擊樂器,并演示使用方法。)
3.我們的這些寶貝是一個大家族,他們的名字叫做打擊樂器,他們可以用來演奏打擊樂或者打節奏。
二、學習使用方法
1.請每個小朋友上來,選你喜歡的樂器。
2.自己試一試,聽聽你的樂器發出的聲音。
3.聽老師打幾段節奏,小朋友用你們的.小樂器來模仿一下。
三、嘗試分類
1.我們聽過了自己的小樂器發出的聲音,請你們來說說你的樂器發出的聲音是什么樣的。(教師總結:叮叮、篤篤、沙沙等)
2.請你們根據自己的樂器聲音排成小組。(教師指導)
3.每個小組的小朋友來試試,分別來給我們的歌打打節奏,還記得我們的節拍符號嗎?(播放樂曲,讓幼兒分組打節奏,分別對各種樂音有感性認識。)
幼兒園打擊樂教案14
活動目標:
1、萌發幼兒對音樂活動產生興趣。
2、利用2/4拍的音樂用肢體動作和鄉土器械進行表達表現。
活動準備:
1、若干音樂鄉土器材如:串鈴、碰鈴、響筒、雙響筒、毛竹琴、三角鐵響簾等。
2、熟悉《新年好》這首音樂旋律以及《新年好》大節奏圖。
3、會響的音樂請帖若干、節奏卡片|X X |X X|;|XX X|XX X|以及各種樂器的簡單小圖片。
活動過程:
一、節奏《我的身體會動》
老師:我們的.身體很靈活,讓我們來介紹一下。
引導幼兒根據音樂用節奏語言表達。(我的脖子轉轉、我的小手拍拍、我的小腰扭扭、我的小腳跺跺……)
二、用肢體動作進行節奏游戲(嘗試運用肢體動作鞏固2/4拍音樂節奏,使其節奏合拍到位)
師:要過新年了,我們一起去參加新年聯歡會,好不好!
探索節奏請帖的秘密。
看請帖:新年聯歡會發了一張請帖,特別有趣,是一種節奏請帖,只要小朋友拍對了節奏請帖,請帖就會發出美妙的節奏音樂,我們就可以去參加新年聯歡會了。
引導幼兒發現節奏請帖上的秘密,并用小手等肢體來拍打2/4拍節奏。
三、用鄉土器械進行節奏游戲(嘗試運用鄉土器械進行大膽表達表現,萌發幼兒對音樂的興趣。)
1、選擇一種器械進行演奏。
師:爺爺奶奶知道我們要參加新年聯歡會,他們特意為我們送來了許多農村特有的音樂器具寶寶,你們猜猜這是為什么?
教師依次出示介紹鄉土音樂器具,并示范演奏。
2、請若干幼兒分別示范敲打各種民間音樂器具,讓幼兒們初步熟悉各種音樂器具的演奏。
3、出示|X X |X X|;|XX X|XX X|節奏卡,讓幼兒自由選擇各種民間音樂器具敲打。
4、出示《新年好》大節奏圖,幼兒集體演奏。
四、敲敲打打真快樂
放《新年好》音樂,幼兒用各種民間音樂器具集體演奏,體驗敲敲打打的快樂。
幼兒園打擊樂教案15
活動目標
1、感受新疆歌曲的風格,熟悉樂曲結構,并根據圖譜拍出相應的節奏型。
2、初步學習為樂曲設計打擊樂器演奏。
3、注意看指揮演奏,體驗師生合作的快樂。
4、培養幼兒與他人分享合作的社會品質及關心他人的情感。
活動準備
圖譜一張,視頻音樂,課件,幼兒人手一件打擊樂器。
活動過程
一、感受新疆歌曲的風格、結構
1、看視頻短片,感受新疆歌曲的風格。
教師:你看到了什么?這是什么地方?
小結:新疆是我國的一個省,那里盛產各種各樣的水果,那里的人們熱情、善良,能歌善舞。
2、欣賞歌曲,感知樂曲結構。
教師:聽了這首歌曲,你有什么感覺?有沒有聽到特別的地方?
小結:這首歌曲有兩段,一共有三種不同的節奏型。
二、熟悉圖譜,用身體動作演奏
1、出示圖譜,觀察圖譜,說出圖譜上的.圖標。
2、身體動作練習。
引導幼兒用拍手、跺腳、拍肩等動作看圖進行節奏練習。
三、學習用樂器演奏
1、集體配器。
。1)介紹樂器,認識并鞏固三種不同樂器的打擊方法。
(2)嘗試根據圖譜為樂曲匹配相應的樂器。
2、完整徒手練習演奏。
3、看圖譜集體完整演奏。
4、看指揮演奏。
5、集體演奏。
活動反思
在教學中,我選擇了音樂課,在課型上,我選擇了打擊樂。之所以這樣大膽地嘗試了打擊樂教學,主要原因是想讓學生感受音樂帶來的快樂,在參與過程中,使每個學生體會到“我能行”。
當然,我知道,在基本功上我還有相當大的差距。所以,在教學過程中,不可能一帆風順,我已做好了失敗的準備。但是,我覺得失敗和成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活動中積累經驗,找到最恰當的方法,這種訓練方法對我們的學生來說是否可行,這才是我選擇打擊樂教學的真正目的。課的開始我觀察到,學生們踏著律動曲的節奏,高興地來到了我的教學環境之中,看得出,他們喜歡音樂課,給我樹立了信心。音樂課很受孩子們的歡迎,大部分幼兒都積極參與活動,但是也有少數的小朋友不太積極,我發現孩子也不是不喜歡,是不太愛表現,平時就是不太愛說話,在以后的活動中,生活中,我將會給這部分幼兒創造機會,使我們的教學能夠更完美。
總的來說,我覺得雖然學生掌握了教學的基本內容,但掌握得較吃力,原因是教學內容難度較大,教學環節安排有不合理之處,如:時間分配不夠科學,教學密度較大,教學過程一直在緊張中進行。由于課前過高估計了學生的能力,造成分散難點時遇到了麻煩,耽誤了時間,接下來時間不足,使學生只學到了基本演奏方法,而缺少理解、消化過程,發生了學生意猶未盡不肯離開的現象。
我將通過這次觀摩教學活動,總結經驗教訓,征求教師意見,學習他人所長,在今后教學工作中揚長避短,取得好成績。
幼兒園打擊樂教案16
活動目標:
1、學習用串鈴、圓弧板演奏| * — * — | * * * — |的節奏型。
2、根據指揮的手勢演奏樂器。
3、愛護樂器,學會輕拿輕放。
活動準備:
人手一件打擊樂器,串鈴和圓弧板各一半。
活動過程:
一:復習歌曲《郊游》
1、齊唱歌曲,唱出歌曲的歡快活潑和連貫優美。
2、學習接唱,教師先唱兩小節,幼兒接唱兩小節,并以此類推,最后四小節師生齊唱。
3、幼兒先唱,教師接唱,全體幼兒分兩部分,互相接唱。(接唱過程中,注意觀看手勢暗示或指揮動作)
二:學習打擊樂《剪羊毛》
1、幼兒隨樂曲兩拍一下地拍手。
2、邊聽音樂邊拍| * — * — | * * * — |的'節奏型。
3、比較前、后節奏的快慢,并隨樂曲練| * — * — | * * * — |的動作。
4、學習分聲部做動作。
把全體幼兒分成兩部分,請一半幼兒拍手,另一半幼兒拍腿,并隨樂練習(教師用相同的動作進行指揮)
5、幼兒用打擊樂器演奏。
要求幼兒輕輕地把樂器放在腿上。
學習看指揮!敖處熋鎸Υ弰澟淖泳褪侵笓]你們演奏,面向圓弧板劃拍子就是指揮你們演奏!
隨樂看指揮演奏打擊樂器。
6、輕輕有序地在音樂聲中把打擊樂器放到指定的地方。
幼兒園打擊樂教案17
活動目標
1、在熟悉樂曲旋律的基礎上,學會用身體動作表現樂曲節奏。
2、引導幼兒嘗試用打擊樂器為樂曲《喜洋洋》伴奏。
3、體驗活動帶來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喜洋洋》音樂、ppt、打擊樂器(雙響筒,碰鈴,鈴鼓)
2、打擊樂譜
活動過程
1、傾聽音樂,感受音樂情緒。
(1)師:我們來聽一首曲子,聽完說說這首曲子聽上去感覺怎么樣?
。2)師:這是一首很歡快、熱鬧的的樂曲,曲子的名字就叫喜洋洋。
2、聽辨樂句節奏,鼓勵幼兒用身體動作表現樂曲。
(1)出示樂句節奏圖譜,感受樂曲ABA結構。
。2)師:你覺得這個樂曲,能分成幾段?
(3)師:聽音樂的感受不一樣,所以表達也不一樣,這個音樂是ABA式的三段體,第一段感覺很熱鬧,像一群人在敲鑼打鼓,第二段很舒緩像大家在一起跳舞,第三段跳完舞大家又開開心心的在一起迎新年。
(4)看PPT,聽辨樂句的節奏。
(5)師:這里有兩條樂句的節奏,一條是A段的,一條是B段的',你們來聽一聽那句是A段的,那句是B段的?
。6)嘗試用身體的各部位表現音樂節奏型、
(7)師:不一樣的節奏型,打出來的節奏是不一樣的,能不能用我們的身體來打一下節奏呢?
(8)看圖譜,配樂演奏身體部位的節奏
3、聽音樂嘗試用樂器分聲部演奏
。1)、出示樂器和節奏型,自主配樂練習。
。2)師:咱們用打擊樂器來演奏。
(3)看指揮用樂器演奏一遍。
(4)師:樂隊演出是有要求的,你知道哪些要求?
(5)交換樂器演奏樂曲。
活動延伸
嘗試不同的配樂方式演奏樂曲。
附節奏譜
幼兒園打擊樂教案18
一、活動目標
1、在打擊樂活動中感受與同伴合作演奏的快樂。
2、結合動作總譜學習用身體動作表現樂曲,注意看指揮,用不同的樂器合作進行演奏。
3、知道正確的演奏樂器。
二、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
。1)動作圖譜一張;樂器:雙響板、碰鈴、鈴鼓若干、樂器聲音卡四張。
。2)幼兒分三組,座位為馬蹄形,樂器先放在幼兒椅子底下。
2、經驗準備:幼兒已有打擊樂的經驗
三、活動過程
1、教師播放音樂,進入活動,初步感知音樂。
2、結合圖譜,幼兒學習身體動作,進一步感受理解音樂結構。
。1)教師:剛剛我們聽到的是什么音樂?聽到這首音樂,你心里感覺怎么樣?張老師聽到這首音樂也感覺很快樂,我還把我的快樂畫下來了,你們想看嗎?
(2)教師聽音樂結合圖譜,完整做身體動作。
教師:用圖畫的`方式來表現音樂,這叫圖譜。你在圖譜中發現了什么?這些圖畫表示什么意思?可以怎么做動作?讓我們一起來試一試。
。3)幼兒集體看圖譜做身體動作,教師哼唱。
。4)幼兒集體隨音樂看圖譜做身體動作一遍。
。5)幼兒分三組隨音樂做身體動作。第一組跺腳,第二組拍手,第三組搖手、拍手。(重點指導第三組幼兒學習最后兩樂句的搖手、拍手。)
3、出示樂器,學習樂器演奏,進一步感知表現音樂。
(1)出示樂器:響板、碰鈴、鈴鼓。知道其名稱和演奏方法。
教師:小朋友們玩得很開心,小樂器也想出來玩了。看看,這是誰?它可以怎么演奏?
。2)出示樂器卡,貼到圖譜相應的地方。
(3)教師哼唱,帶領幼兒分組徒手演奏第一遍,重點指導鈴鼓組的幼兒學習搖奏和拍奏的方法,并弄清楚什么地方搖奏,什么地方拍奏。
。4)教師哼唱,幼兒分組徒手演奏第二遍,重點指導樂曲最后一句三種樂器的齊奏部分。
(5)發放樂器,幼兒聽音樂演奏樂器第一遍,提醒幼兒注意樂器的使用規則。
。6)幼兒聽音樂看指揮演奏樂器第二遍,提醒幼兒注意看教師指揮。
4、幼兒有序地收拾樂器,結束活動。
四、活動延伸
教師引導幼兒換組,交換樂器演奏樂曲。
幼兒園打擊樂教案19
活動目標:
1、在音樂和游戲的情景中,感受到郊游的輕松愉快。
2、掌握X X XX X這一節奏,并用肢體動作創造性的展現。
3、在理解歌詞的基礎上,學習正確使用樂器節奏,感受A段音樂的歡快和B段音樂的優美。
活動準備:
錄音機、磁帶、節奏展示板、水果貼畫、樂器。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播放音樂《郊游》教師帶領幼兒進入活動室,并表現郊游的情境。
談話活動:教師與幼兒談論春天郊游引出歌曲《郊游》。
現在是什么季節。
今天給小朋友門帶來了一首好聽的歌曲,這首歌曲啊是和郊游有關的.下面我們一起來聽一下。
二、基本部分
1、欣賞歌曲《郊游》讓幼兒體驗歌曲歡快情緒,感知歌曲節奏。
剛才有沒有發現歌曲中有哪些部分不一樣的?再來聽一遍歌曲。
2、小朋友們發現歌曲一開始比較歡快中間部分比較優美最后一部分又變的歡快了對不對?小朋友們真聰明!
3、引導幼兒創編動作進行表演,跟著音樂加上動作來表演一下。
4、出示節奏展示板,認識節奏并讓幼兒正確的打節奏。
1)(出示節奏展示板)有沒有哪個小朋友知道這是什么?
這是節奏象(認識小節線)這樣的符號X我們讀“噠”XX象這樣兩個挨著下面畫橫線的我們讀“噠噠”要連起來讀,象這樣X—的我們要把“噠”拉長,下面來跟老師一起一邊拍手一邊練習一遍。
2)小朋友們有沒有發現剛才我們打的前面兩小節節奏是一樣的然而后面的就不一樣了為了區分開來我們就用紅紅的小蘋果來表示,后面的就用黃黃的梨來表示,(重復的地方讓幼兒粘貼)接下來的這幾小節和前面的都不一樣我們就用綠綠的小西瓜表示。
5、認識樂器并讓幼兒討論配器方案,為歌曲伴奏。
1)認識樂器,并教幼兒使用樂器。
2)剛才我們貼蘋果的地方我們用雙響筒伴奏,貼梨的地方用響板來伴奏,貼西瓜的地方用沙棰來伴奏。并分別用樂器來打節奏。
三、結束部分
游戲:《小小音樂會》
教師扮演指揮家,幼兒扮演小演奏家一起給歌曲伴奏。
幼兒園打擊樂教案20
活動目標:
1、在熟悉樂曲結構并會隨樂律動游戲的基礎上,探索樂器的兩種演奏方法并看指揮大膽地進行演奏。
2、根據身體動作暗示,探索拇指镲兩種(敲、搖)不同演奏方式,并大膽進行演奏表現故事情節。
3、體驗合作演奏成功的喜悅。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
。1)幼兒已欣賞過“拯救美羊羊”的游戲并會隨樂律動游戲。
。2)幼兒已有使用鈴鼓和單響筒的經驗。
2、物質準備:圖譜一張、音樂、拇指釵8個、鈴鼓8個、單響筒8個
活動過程:
一、隨樂進行“拯救美羊羊”的游戲,感受游戲情境的樂趣。
師:你們玩過“拯救美羊羊”這個游戲嗎?我們一起來玩一玩吧。
二、看圖譜,用身體動作表現游戲情節。
1、運用故事情境講述圖譜。
2、聽音樂,按音樂節奏整體玩游戲。
3、聽音樂,按音樂節奏分聲部玩游戲。
三、運用動作暗示,探索樂曲的不同演奏方式表現故事情節。
1、根據身體動作創編拇指釵的兩種(敲、搖)演奏方式。
師:今天這里有一樣新樂器,你們認識嗎?它叫“拇指釵”,它和我們一起來玩這個游戲。
。1) 幼兒分半探索拇指釵的`不用演奏方法(伴隨音樂)
(2)總結概括拇指釵的兩種演奏方法。(先請有樂器的小朋友說,再請沒
有樂器的小朋友會說。)
(3)分半合樂演奏A段。
2、總結鈴鼓和單響筒的兩種不同演奏方法。
師:鈴鼓和單響筒的兩種演奏方法你們會嗎?誰來說一說。
四、集體演奏
1、幼兒選擇樂器演奏樂曲。
2、歡慶的演奏方法。
師:歡慶時誰來演奏?你們要不要試一下?
3、第一遍完整演奏樂曲。(用樂器動作演奏)
4、第二遍演奏(正確使用樂器演奏)
5、交換樂器演奏,增加強弱力度。
6、歡慶(B段)增加難度演奏。
師:這次要增加難度了,在歡慶時請你們看我的指揮來演奏,有沒有信心?
【幼兒園打擊樂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打擊樂教案12-30
幼兒園中班打擊樂教案03-28
幼兒園大班《打擊樂》教案03-01
打擊樂的教案12-31
大班教案:打擊樂03-12
大班打擊樂教案03-26
打擊樂音樂教案10-23
(經典)打擊樂音樂教案06-10
打擊樂音樂教案[精選]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