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幼兒園大班教案《媽媽孕育我》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媽媽孕育我》,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幼兒園大班教案《媽媽孕育我》1
設計意圖:外出散步時,孩子們發現了一位懷孕的阿姨,許多幼兒對自己在媽媽肚子里是什么樣的、如何長大的非常感興趣,因此設計了這次活動。活動重點放在幼兒收集媽媽十月懷胎的資料,(包括圖片、照片、文字資料)和教師提供的影像資料上,讓幼兒了解胎兒的生長過程。本次活動以幼兒主動參與為主,自己收集、尋找獲得信息,(家長協助幼兒上網、去書店、咨詢醫生等,讓幼兒獲得知識),在收集中找到問題的答案。并通過集體活動,詳細了解胎兒在母體中是如何長大的。讓幼兒嘗試獲得知識的各種途徑。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嘗試用各種途徑獲得知識。
2、讓幼兒了解自己在媽媽肚子里的`生長過程,知道媽媽養育自己的辛苦。
3、教育幼兒尊敬媽媽,激發愛媽媽的情感。
4、培養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1、活動前幼兒收集大量的關于母親十月懷胎的資料,可由家長協助幼兒上網、去書店、咨詢醫生等方法獲得信息。
2、胎兒在母體中成長的、真實的影像資料、幼兒喜聞樂見的卡通影像資料、膠水、泡沫板
3、一位懷孕的母親
活動過程:
一、主題討論
幼兒通過自己收集資料,展開討論。
問題: (1)、你在媽媽肚子里時,媽媽會有什么反應?
(2)、你在媽媽肚子里,餓了怎么辦?
(3)、你在媽媽肚子里,怎樣活動和長大的?
(4)、你在媽媽肚子里時,發生了什么有趣的事?
二、1、請一位懷孕的母親
讓幼兒有個直觀的了解,阿姨肚子里有個小寶寶。自己沒出生前也是在媽媽肚子里漸漸長大直至出生的,激發幼兒想了解自己在媽媽肚子里是怎樣長大的愿望。
2、影像資料
通過影像資料,讓幼兒看到自己在母親肚子里的真實影像,初步了解自己在媽媽肚子里是如何漸漸長大的。
3、卡通形象
進一步加深了解自己在媽媽肚子里是如何長大的,初步體會媽媽孕育自己的不容易。
三、布置主題墻:媽媽孕育我
1、幼兒通過日常生活中對媽媽的觀察,夸夸自己的媽媽。“我的媽媽最能干”。激發幼兒愛媽媽的情感。
2、幼兒自己動手把收集的資料貼在主題墻上,讓全班的小朋友都來分享,體會分享的快樂。
四、活動延伸
回家后做幾件愛媽媽的事情,第二天開展主題討論:你是如何愛媽媽的。
幼兒園大班教案《媽媽孕育我》2
活動目標
初步了解自己在媽媽肚子里的生長過程。
通過體驗,了解媽媽十月懷胎的辛苦,激發愛媽媽的情感。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幼兒見過孕婦。
課件準備:“孕婦”圖片;“媽媽孕育我”圖片。
材料準備:畫筆、畫紙;皮球/氣球/小枕頭。
活動過程
出示圖片“孕婦”,激發幼兒了解媽媽肚子里有寶寶的興趣。
——你知道你是從哪里來的'嗎?
——圖片里的阿姨肚子為什么那么大?
小結:阿姨肚子里有小寶寶了,你們沒出生前也是住在媽媽的肚子里。
出示圖片“媽媽孕育我”,引導幼兒初步了解胎兒在媽媽肚子里是如何長大的。
——寶寶在媽媽的肚子里要不要吃東西?怎么吃的?
——寶寶在媽媽的肚子里還會做什么呢?
——寶寶一天天長大了,媽媽會有什么感覺呢?
小結:媽媽肚子里有一根帶子叫臍帶,當媽媽吃了東西,寶寶就可以通過臍帶吸收營養。從懷孕4個月起,寶寶在肚子里就會動動手腳了。隨著寶寶漸漸長大,媽媽可能會頭暈、嘔吐、腰酸、抽筋等,行動也越來越不方便,媽媽懷孕非常辛苦。
給幼兒每人發放一個皮球/氣球/小枕頭,塞在衣服肚子位置直到離園,可以讓幼兒嘗試坐起床、撿東西、下樓梯、上廁所等動作。體會媽媽十月懷胎的辛苦,激發愛媽媽的情感。
發放繪畫材料,鼓勵幼兒身上帶著枕頭畫出媽媽懷孕的樣子。
1.提醒幼兒可以用透視的方法畫出寶寶在肚子里的樣子。
2.幼兒作畫,教師巡回指導。重點指導寶寶在媽媽身體里的位置是否正確。
3.鼓勵幼兒將畫帶回家送給媽媽,并表達對媽媽的感恩之情。
溫馨提示
體驗媽媽懷孕的活動結束后,第二天課請小朋友來談談感受,激發愛媽媽的情感。
活動延伸
家園共育
1.鼓勵幼兒多夸夸自己的媽媽,表達對媽媽的喜愛之情。
2.鼓勵幼兒回家后做幾件能表達愛媽媽的事,如給媽媽捶背、端水等,并以照片的形式記錄下來。
【幼兒園大班教案《媽媽孕育我》】相關文章:
《媽媽孕育我-母親節》大班科學活動教案09-20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我的媽媽》12-30
幼兒園大班美術《我的好媽媽》教案06-27
《我的好媽媽》大班教案08-28
幼兒園大班《媽媽》教案04-28
幼兒園大班教案《媽媽》03-29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我的好媽媽03-06
大班我的媽媽語言教案04-01
大班音樂教案我的好媽媽01-08
大班音樂教案:《我的媽媽是中國》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