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自主創業遭遇“四難” 專家鼓勵先就業再擇業后創業
這是一個關于大學生自主創業數據的有趣對比。湖南高校學生營銷創業大賽昨日落幕,短短的時間內吸引了省內10多所高校的2000多名在校大學生熱情參與;而省教育廳畢業生就業辦公室的數據統計,這幾年登記的自主創業人數,全省每年沒有超過200人,譬如2006年全省20多萬畢業生人,登記自主創業的畢業生2006年為125人,2007年229911人,登記為107人,僅占就業率0.05%。
是什么造成大學生自主創業這種“一半火焰一半海水”的現狀?
虛擬大賽激發大學生熱情
這次湖南高校學生營銷創業大賽有省內10多所高校的330支隊伍共2000多名大學生參賽。參賽團隊經過銷售實戰、創意陳述和模擬創業三個環節,最終產生了15支優勝團隊,其中冠亞季軍分別為恒久STAR團隊、尋繹團隊和途中團隊。
主辦方表示,從大學生們的熱情可以看出,類似的創業大賽這種企業走進校園的活動,對鍛煉大學生綜合素質,提高大學生創業意識和就業競爭力,是很有必要的。
自主創業遭遇“四難”
“盡管我們不斷呼吁、鼓勵大學畢業生自主創業,但受資金、經驗、人際關系等方面局限,目前大學畢業生選擇創業的還是很少。”湖南省大中專學生信息咨詢與就業指導中心負責人夏學軍如此表示。
大學生自主創業,首要的是啟動資金,尋求“第一桶金”是面對的第一道難題。從民政學院畢業的小張,本想在學校附近開一家燒烤或茶飲料店,但來自農村的家庭無法給她資金支持,她的開店夢暫時破滅。
傳統就業觀念根深蒂固是第二難。不僅家長,不少大學生也認為自主創業是迫不得已才作出的選擇,找工作才是第一要務。目前傳統就業觀念還是根深蒂固。
經驗不足是第三難。湖南師大一個學生畢業后在杭州投資四十多萬搞大棚蔬菜,不料臺風來襲,讓他的努力瞬間付之東流。省畢業生就業指導中心有關人士認為,高校創業教育的缺乏與滯后是導致目前大學生創業低迷的重要原因之一。
此外,盡管一些部門表示畢業生自主創業,將在戶籍管理、項目扶持、貸款擔保、稅費減免、社會保障等方面給予有力支持。但一些大學生反映,這些規定真正落實起來程序繁雜且非常艱難,這是另一個難題。
先就業再擇業后創業
2006年從湖南師大樹達學院畢業的張同學,目前在長沙經營一個演出公司,兩天前他回到母校招畢業生。樹達學院負責就業的劉衛老師說,這個小張當年就很愛琢磨演出這方面的事情。在她看來,在校大學生具有創業稟賦的,經過一定的知識積累和創業訓練,如能有所發明創造,甚至擁有知識產權,再通過風險投資和社會保障機制的作用,就能完成知識的轉化,而高校應該有的放矢地加強這個方面的教育。
夏學軍介紹,目前上海市已經出資億元設立大學生創業幫扶資金,遼寧等地也設有專項資金用于支持大學生創業。湖南應通過政府撥款設立大學生創業幫扶資金,其主要意義不在于能否幫助多少大學生創業,而在于改變學校的機制,激勵更多的學生創業。
長沙南方職業學院院長何躍春則認為,目前就業的大環境很不景氣,畢業生也可考慮先就業,再擇業,后創業。
【自主創業遭遇“四難” 專家鼓勵先就業再擇業后創業】相關文章:
山西省出臺多項創業政策鼓勵全民自主創業04-30
創業難的心情說說03-08
鼓勵就業創業 蘭州實施“萬企計劃”04-30
鼓勵自主創業 南寧高校畢業生創業可獲2000元補貼04-29
創業就業口號12-06
就業.創業.公益04-29
鼓勵創業的句子01-09
自主創業鼓勵多 大學畢業當老板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