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四川多措并舉,全力促進困難畢業生順利就業
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長線專業女生、有心理障礙的學生、殘疾學生及部分就業困難的農村學生是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中的難點,他們能否順利就業,直接關系到這些學生個人及家庭的切身利益與未來生活質量,也直接體現學校就業指導服務工作的質量和水平。為切實促進四川省高校畢業生充分就業,四川省政府連續多年將其列為“民生工程”之首,四川省教育廳也持續將畢業生就業工作列為重要議事日程,全面謀劃、精心組織、分類指導。各高校結合學校實際,多措并舉,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得到了各級領導和社會各界的肯定和好評。主要做法有:
一是完善幫扶政策和機制。2009年,四川省教育廳下發《關于努力促進2009年高校畢業生充分就業的通知》(川教[2009]120號),將 “加強對家庭經濟困難和就業困難畢業生的就業幫扶”作為整個工作要求的第一條,一方面明確了省級教育行政部門對困難畢業生加強就業幫扶工作的制度和具體要求,另一方面要求學校制定校內困難畢業生就業幫扶工作機制和具體措施,建立困難畢業生就業服務平臺,細化就業幫扶工作流程,為困難畢業生就業幫扶工作順利開展提供制度支持和工作保障。
二是設立省級專項幫扶資金。四川省政府從2009年起每年劃撥400萬元,設立省級高校家庭經濟困難和就業困難畢業生就業幫扶專項資金,按每人200元的標準,每年重點幫扶20000名特困學生就業。該資金主要用于補助各高等學校特困畢業生就業的車船、差旅、通訊、伙食等方面費用,緩解特困學生就業過程中的經濟壓力。截至2013年,全省累計劃撥就業幫扶資金2000萬元,幫扶10萬名特困學生就業。
三是設立學校專項幫扶資金。自2009年起,四川省各高校根據本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實際需求,按每年5~10萬元標準,設立“學校家庭經濟困難和就業困難畢業生就業幫扶專項資金”,在不與省級幫扶專項資金重復使用的前提下,重點用于對家庭經濟困難和就業困難畢業生的“一對一”就業幫扶、個性化就業指導、就業能力培訓及個人素質拓展等。該資金不僅拓寬了困難群體幫扶范圍,而且為他們順利就業增加了砝碼。據統計,近幾年全省高校每年平均投入資金500萬元以上,平均每年幫扶人數超過3萬人。
四是建立就業幫扶數據庫。按照“重點關注、分類指導”的原則,各高校對困難家庭畢業生、殘疾人畢業生以及少數民族畢業生等家庭經濟困難和就業困難群體,進行逐一排查,逐個統計,摸清底數,并根據困難學生的特點和性質,分門別類地建立信息數據庫,準確了解他們的就業難點和求職動態,以便有針對性地開展工作。此外,各高校還進行定期跟蹤,及時更新數據庫信息,確保困難畢業生就業幫扶工作持續不斷地動態推進。
五是開展“一對一”幫扶。為切實做好家庭經濟困難和就業困難畢業生就業工作,各高校通過開展“一對一”、“手牽手”活動,努力提升困難群體幫扶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學生需要什么樣的幫助,學校就提供什么樣的幫助,學生什么時候需要幫助,學校就在什么時候提供幫助。通過“高水平、高質量、精準化”的就業指導和幫扶,切實提升困難畢業生就業能力,促進他們順利就業,有效解決了他們的實際問題,為他們準確、成功地邁出人生關鍵一步奠定了堅實基礎。
六是定向推薦服務。各高校按照“重點推薦、重點服務”的原則,專門針對困難群體開展不同規模和形式的雙選活動,要求院系領導和老師在雙選會現場向用人單位單獨介紹和重點推薦,有效幫助他們實現就業。據了解,學校老師對困難畢業生進行重點推薦的就業方式成功率較高,大多數經過推薦成功就業的畢業生不僅對母校產生濃厚的感恩情懷,而且在用人單位也認真負責、踏實肯干,不僅提高了學校的就業率和畢業生就業的滿意度,也提高了用人單位選人、用人的滿意度,實現了“三贏”的良好局面。
【四川多措并舉,全力促進困難畢業生順利就業】相關文章:
北京市:多措并舉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04-29
大連市六措并舉全力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04-28
山西多措并舉 促畢業生就業04-29
廣西多措并舉助高校畢業生就業04-28
河北省唐山市多措并舉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04-30
攀枝花多措并舉促高校畢業生創業就業04-30
多措并舉建和諧班級05-01
南京:多措并舉強化管理04-27
海南多措并舉為高校畢業生就業鋪設綠色通道05-02
海南多措并舉為高校畢業生就業鋪設綠色通道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