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2014考研政治沖刺:生態文明
距離2014考研政治開考的時間越來越短,在僅剩的幾天時間里,考生們仍然可以在考研政治復習中有所作為。本文為大家整理了2014考研政治沖刺專題復習的生態文明內容,希望對大家最后的沖刺備考有所幫助。
【專題六】生態文明
【材料1】“十一五”以來,初步建成全國環境監測和污染源自動監控網絡,解決了2.15億農村人口飲水安全問題,二氧化硫等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下降。但環境好轉只是局部性的,總體惡化的趨勢尚未得到根本遏制,環境矛盾凸顯,壓力繼續加大,形勢十分嚴峻。
空氣持續惡化。目前,我國70%左右的城市空氣質量達不到新的環境空氣質量標準,霧霾天氣頻繁發生。全國酸雨污染仍然較重,酸雨區面積約占國土面積的12.2%。此外,有的地方還出現了光化學煙霧污染。現在,在一些城市,呼吸上新鮮空氣已經成為一種奢求。
【材料2】水污染日益嚴重。我國當前70%江河湖泊被污染,75%的湖泊出現不同程度的富營養化,90%流經城市的河段受到嚴重污染。一些主要城市及近郊地區地下水中,已檢測出有毒微量有機污染指標。
重金屬污染呈現高發態勢。隨著我國城市化的推進,化工污染成為重大污染源,鎘、砷、鉛、鉻、汞等重金屬污染嚴重,在對水體造成污染的同時,也成為土壤中長期存在的“毒瘤”。(《理性看齊心辦——理論熱點面對面·2013》)
問題1. 環境惡化主要原因:
客觀原因:
環境污染是經濟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國際經驗表明,當工業化處于中期時,由于人口迅速膨脹、城市化進度加快、資源消耗大量增加,不可避免會造成對環境的污染和破壞。盡管我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但由于發展質量水平不高、核心競爭力不強,我國長期處于全球價值鏈的中低端,承接比較多的是一些高消耗、高污染的產業。更要看到,發達國家一兩百年工業化過程中不同階段出現的環境問題,在我國集中出現。現階段,我國經濟發展的任務十分繁重,發展方式仍然比較粗放,經濟增長與環境保護的矛盾十分尖銳。
主觀原因:
一是過于看重“GDP”政績觀。二是監管職能失控。三是污染企業違法成本低,手段隱蔽。
問題2. 什么是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為何發展循環經濟和低碳經濟?
①資源節約型社會,是指以能源資源高效率利用的方式進行生產、以節約的方式進行消費為根本特征的社會。環境友好型社會,是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社會,通過人與自然的和諧來促進人與人、人與社會的和諧。
②發展循環經濟和低碳經濟,是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和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是一種新的經濟增長方式和經濟發展模式的選擇。
③我國是一個高能耗國家,需要逐步向循環經濟和低碳經濟新的發展模式轉變。
④循環經濟以減量化、再利用和資源化為原則,以提高資源利用率為核心,以資源節約、資源綜合利用、清潔生產為重點,通過調整結構等措施降低排放、提高勞動生產率,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低碳經濟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為基礎的經濟模式。
問題3. 結合十八大精神談談如何保護生態環境?
[1]我們必須牢固樹立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的理念,
[2]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
[3]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積極調整經濟結構,推動產業優化升級,
[4]著力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
[5]從源頭上扭轉生態環境惡化趨勢,走出一條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的新路子。
【考研政治沖刺:生態文明】相關文章:
考研政治沖刺階段模擬試題06-27
做好考研政治最后沖刺準備04-28
生態文明建設的政治訴求04-29
2012考研政治沖刺階段復習要領04-28
考研政治最后沖刺階段復習攻略04-28
2015考研政治沖刺 答題順序及技巧04-29
2015考研政治沖刺:形勢與政策必備04-29
考研政治沖刺復習教你得高分04-27
考研政治準備沖刺 研讀真題04-28
沖刺階段考研政治復習對策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