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電氣工程實踐基地建設方案探討論文
1實踐基地建設的指導思想、目標以及原則
1.1實踐基地建設的指導思想
立足武陵山片區各區經濟建設,面向城鄉電網改造升級以及智能電網的發展,有效服務于武陵山片區經濟社會發展。培養適應武陵山片區基礎扎實、知識面寬、實踐動手能力強、創造能力強、素質高的電氣工程人才。培育適應武陵山片區區域發展需要的專業特色。
1.2實踐基地建設的目標
對接武陵山片區支柱產業、優勢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現代服務業、特色產業等與關系到國計民生的基礎產業。加強校內實踐基地建設,強化學生實際動手能力;建立發電、輸電、配電的系列參觀實習基地;校企合作緊密,建設校企聯合實踐基地。以創建培養模式先進、辦學基礎條件好、教學團隊水平高、社會服務能力強、數字化資源豐富、學生質量一流等有一定影響的特色專業。
1.3實踐基地建設的原則
緊跟新型工業化和電力行業人才市場需求變化,大力推動電氣專業建設與電力行業發展的深度融合。利用多種平臺實現資源共享,校企共建研究所、實驗室、實踐基地;從專業建設規劃、實踐教學、人員培訓、項目合作等方面開展合作。實現基地共建共享、師資隊伍互通互利,教學培訓相融相促。
2加強校內實踐基地建設,強化專業基礎實驗實訓教學
2.1校內實踐基地建設方案
根據專業特點,按照“理實一體”的原則,積極探索教學型實訓基地的建設模式,建成真實、仿真的項目教室、現場教室等。根據專業課程實驗內容的特點和聯系,對校內實踐基地的建設主要分為三個相當獨立的單元模塊分別進行創建。主要分為電力系統自動化模塊、電力系統繼電保護及微機保護模塊、供配電綜合訓練模塊。重點建設電機學實驗室、電力系統自動化實驗室、電力系統繼電保護實驗室、電力電子技術實驗室、高壓技術實驗室以及單片機實驗室。
2.2專業基礎實驗實訓教學模式
為提高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激發學生的創造能力及獨立設計能力。應注重電工、電子等基礎實驗訓練,推行“四層次”的實驗實訓教學模式(如圖2所示)“。四層次”的實驗實訓教學模式主要包括科學基礎實驗層、實際操作訓練實驗層、虛擬仿真實驗層以及開發創新實驗層。以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及綜合應用能力,促進前沿科學的研究以及創新技術的應用開發。
3創建參觀實踐基地,促進理論與實際相結合
主動適應武陵山區域產業結構調整升級需要,及時調整專業培養定位,積極探索創建校外參觀實踐基地,促進理論與實際相結合。通過參觀不僅能讓學生接觸新技術、新工藝、新方法、新思想,開闊眼界,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且能使學生了解企業的文化、生產過程和工藝流程,增長實際生產知識。加強與校外電力相關企業交流,建立生產車間參觀基地;與地方供電公司合作,建立發電-輸電-配電的系列參觀實習基地;與地方發電企業合作,創建水力發電廠、火力發電廠參觀實習基地。
4校企聯合,創辦產學研實踐教學基地
按照“共建、共享、共贏”的原則,創新校企共建生產性實訓基地的建設模式;積極探索教學型實訓基地的建設模式,建成真實、仿真的項目教室、現場教室等。使學生能更深刻的認識變電站設備及電力系統,電氣設備的基本操作、變電站倒閘操作和變電設備的運行巡視及故障處理。與地方供電公司共建輸變電運行實踐基地的建設。該實踐基地包括220kV設備場地、110kV設備場地、35kV設備場地、10kV設備場地、10kV高壓室以及主控樓組成。主要組成設備包括主變壓器、斷路器、隔離開關、電流互感器、電壓互感器、避雷器、消弧線圈、無功補償裝置以及成套繼電保護裝置。能完成電氣設備的基本操作、變電站倒閘操作和變電設備的運行巡視及故障處理以及繼電保護等相關知識的培訓。通過實踐教學基地的建設,可有效提高人才培養的效率。企業不僅可以為搞好科研課題、進行科研開發創造條件,把科研成果及時轉換到企業中區;而且可以積極參與學科建設,為提高教學質量。學校可以為企業解決生產、管理上的難題,和企業技術、管理人員一起進行科研攻關。
5結語
總之,在當前武陵山片區經濟發展背景下,對高校學生進行必要的實習實踐是符合時代發展的。而高校實踐基地的建設是保證實踐順利開展的前提條件,通過“校內實踐基地建設—參觀實踐基地建設—校企聯合實踐基地建設”多層次的遞進式建設思路,積極探索學科、企業和學生各方共贏的機制,以培養出符合企業需求、具有個人自我拓展能力的畢業生,也為實踐學校與社會緊密結合的教育方法邁出更新的一步。
【電氣工程實踐基地建設方案探討論文】相關文章:
應急救援基地建設探討04-25
電氣工程人才培養的實踐體系探討論文05-02
馬尾松松脂林基地建設探討05-02
高職電子專業實訓基地建設探討04-28
二基地內建設方案05-01
勞動實踐基地建設工作總結03-18
鐵路路基地基處理探討建筑工程論文04-27
全科醫學教學基地建設及實踐研究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