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高職文秘專業第二課堂的建設與探索論文
摘 要: 高職院校文秘專業第二課堂活動的科學有效開展對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影響。本文針對高職文秘專業在開展第二課堂活動時遇到的問題、開設的原則、已有的實踐與探索進行分析和初探,旨在構建具有高職特色的文秘專業第二課堂教學體系,切實提升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
關鍵詞: 文秘專業;第二課堂;建設與探索
高職文秘專業創辦于20世紀80年代初,屬于高職院校的傳統專業,為各行各業培養和輸送了大批人才。目前,全國設有文秘專業的高職高專院校達700余所。隨著社會轉型的日漸加速,社會對秘書人才的多樣化需求也日益突出。這對高職文秘專業的發展既是機遇又是挑戰。面對機遇和挑戰,我國高職文秘專業近年來卻普遍進入發展的低谷,“從1984年開設至今,高等院校文 秘專業開設增長率逐年下滑,從76.11% 退縮到 10.45%”[ 1],其中,實踐教學與市場需求的脫節是重要的原因之一。高職院校文秘專業人才的培養,不僅要重視秘書專業技能的培養,也應重視學生職業素養、溝通能力、學習能力、管理能力等綜合職業能力的培養。充分開展第二課堂活動是訓練學生綜合職業能力的有效載體和途徑,對于促進文秘專業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意義重大。
一、第二課堂的含義
第二課堂指的是除課堂教學以外的一切傳授知識、培養能力、鍛造人格的活動。[ 2]第二課堂是第一課堂的補充、延伸和發展,是實踐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拓展學生視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能力、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有效途徑。第二課堂以其活動的主體性、內容的廣泛性、形式的多樣性、參與的實踐性有益地補充了課堂教學內容,為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空間。
高等職業教育作為高等教育的一種類型,應用性、實踐性、高等性、職業性是高職教育的基本特征。[ 3]高職教育鮮明的職業性和實踐性特征決定了高職教育必須強調和突出實踐能力的培養,其教學過程應始終貫穿實踐性和職業性,學生完成學業時應成為符合企業所需素質的“準職業人”。“準職業人”應具備的綜合職業能力主要有:表達和溝通能力、領會和滿足服務對象個性需求的能力、判斷與執行能力、理解與洞察能力、信息收集能力和寫作能力、團隊協作能力、良好心態和調適能力。這些職業能力的培養需要通過大量潛移默化、豐富有效的訓練和體驗來實現,這些是第一課堂教學無法完成的,而第二課堂具備深挖的潛能。
二、高職文秘專業在開展第二課堂活動時遇到的問題
1 過于注重形式
當前每所高職院校都不同程度地開展了一些第二課堂活動,但這些活動往往由學校學生處、團委等部門組織,面向全校所有專業的學生。系部為了完成學校的任務,硬性規定學生參與種類繁多的第二課堂活動。而且第二課堂活動與第一課堂的專業學習的結合性不夠,專業針對性不強,導致學生每天疲于應付這些活動,很難保持精力深化專業知識,不但不能促進職業素養的提升,專業技能的培養也受到影響。因此,文秘專業第二課堂教育活動的開展,一定要考慮專業的實際需要與學生的接受心理,以充分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使第二課堂教育活動真正收到實效。
2 缺乏有效的指導
有些高職院校直接放手讓學生組織第二課堂活動,缺乏相應指導,導致學生在活動中不能充分發揮展示學習成果的能力。以演講與口才為例,大部分學生在創作演講稿時多喜歡空洞地講大道理,缺乏感染力;觀點不鮮明,缺乏說服力;整體風格類似,缺乏個性。導致整個演講呈現出理論有余、深度不夠、感染力不強的局面,削弱了第二課堂的教育效果。
3 經費保障不足
開展第二課堂活動必然有一定的經費支出。第二課堂的順利開展離不開場地、設備、經費、人員等多方面的保障和配合。學校的實訓室、實驗室、會議室、多媒體教室、體育場館等場地和設備在課余時間要能為學生開放,管理要靈活機動,為第二課堂提供一切便利條件。但是學校在第二課堂活動中的經費投入十分有限。經費供應不足往往會導致設備供應不足和指導的削弱,弱化了教育效果。
三、高職文秘專業第二課堂活動開設的原則
1 以就業為導向,以職業能力的培養為核心
第二課堂的開設應以就業為導向,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盡量縮短從學生到職業人的過渡時間,讓學生盡快進入職業角色。根據市場、畢業生和用人單位的多方調研,高職文秘專業的畢業生大多在中小型企業中就業,這些企業規模相對較小,對秘書的分工不太細致,秘書往往集文秘、人事、檔案管理等多種工作于一身。秘書在日常工作中需要具備多種職業能力,包括良好的溝通能力(書面表達和口語表達能力)、領悟能力(理解能力、洞察能力、判斷能力、應變能力等)、信息處理能力、決斷能力、協調能力、辦公自動化操作能力等。因此,高職文秘專業在開展第二課堂教學中不能片面追求娛樂性,應以職業能力的培養為核心,多開展能提升上述職業能力的第二課堂活動。
2 與第一課堂活動緊密結合,兼顧趣味
高職文秘專業的第二課堂不僅僅是學校學工處、團委等相關職能部門的事情,也是專業建設的重要內容。系部在人才培養方案的頂層設計中,應將第一課堂和第二課堂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統籌規劃,按照資源優化的原則[ 4],按學期、分年級制訂實施方案,明確活動內容、活動要求和評價形式。在第一課堂上,主要向學生傳授基礎理論知識,讓學生掌握基本技能。在第二課堂上,應結合專業知識內容舉辦相關的專題講座、專業技能競賽、校內外實訓等活動。兩類課堂緊密結合,更好地激發學生學習專業知識的興趣和積極性,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和職業素養。
3 以學生為中心,教師指導相配合
第二課堂想要收到實效,學生的積極參與至關重要。促進第二課堂發展的激勵機制可從三方面著手:一是豐富活動內容,讓活動內容本身具有吸引力;二是設立專項經費,獎勵在第二課堂活動中取得優異成績的學生和指導老師,以提高師生參與第二課堂活動的積極性,形成積極響應的良好氛圍;三是建立第二課堂評價體系,及時對第二課堂活動進行評價。什幺樣的活動有利于學生表達能力的培養,什幺樣的活動有利于應變能力的培養,什幺樣的活動有利于協調能力的培養等,對相關職業能力的培養進行跟蹤、調查和反饋,總結第二課堂活動經驗,優化第二課堂活動的設置和管理使其成為學生職業能力培養不可或缺的陣地。
【高職文秘專業第二課堂的建設與探索論文】相關文章:
依托企業開展高職專業建設的探索與實踐04-30
社會體育專業建設實踐與探索論文05-01
關于高職院校校內實訓基地建設的探索的論文04-27
高職文秘專業實踐教學改革初探的論文04-27
高職院校合作模式探索的論文04-27
高職高專英語第二課堂建設的探索05-02
高職文秘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探究論文05-02
淺談高校城市管理專業建設探索論文05-02
對高職院校專業建設的思考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