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提高教師作文教學技能途徑與方法的論文
一、課題的提出
作文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創造性表述的過程。”所以小學語文教師要重視研究作文教學,提高教學技能,以多種教學途徑與方法,激發小學生寫作的興趣,促進他們觀察能力、實踐能力的養成,從而提高小學生的作文能力。
但當前小學作文教學的現狀卻不容樂觀。一方面是部分教師至今沒有對作文教學形成正確的認識,要么不重視作文教學,應付了事,要么錯誤地認為,作文能力的提高沒有什么好辦法,只有靠學生悟性;還有的教師則認為作文就是為了考試,加強寫作方法、技巧的指導是條捷徑。所以有的老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基本不作為或者無所適從,全靠學生自發地讀寫,找一兩篇范文讓學生讀一讀,就馬上“趕鴨子”下水,自己則在一旁觀望。另一方面有的老師則走向另一個極端,把指導作文的功夫只花在講授寫作方法、技巧上,視技法為作文法寶,陷入格式化的深淵。如此種種情況導致了小學生普遍存在著害怕作文的現象。假話、空話、套話盛行,缺乏新意、個性和特色,沒有真情實感,與生活實際相去甚遠,雷同、平庸、應付、抄襲現象越越來越多,作文教學一直處于低迷狀態。因而,提高教師作文教學技能途徑與方法研究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理論價值和實踐價值
理論價值
立足實際,以學生為本,研究教師的作文教學的技能,探索效作文訓練與指導的途徑與方法。
實踐價值
更新教師的作文教學理念,提高教學技能。激發學生作文的興趣,讓學生獲得直觀的生活體驗,提高學生的作文能力和水平,進一步優化我校的作文教學環境。
三、研究目標
1.通過課題研究,強化語文教師作文教學的研究意識,并在研究實踐中促進作文教學技能的提高。
2.研究作文教學規律和教法,尋找作文教學的規律,探索作文教學的模式。
3.通過研究提高教師的作文教學技能,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挖掘合適的作文教學資源,進行有效的作文教學,提高學生的作文能力。
4.通過研究總結歸納行之有效的作文批改、評價方式,有效培養和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和水平。
四、研究內容
1. 小學生作文訓練與指導有效方法的實踐研究。教師結合教材和學生實際,挖掘身邊合理的作文教學資源,采取有效的途徑和方法進行扎實的作文指導與訓練,激發學生作文的興趣,提高學生作文能力。
2.結合實際進行有效的習作批改的研究。教師面批、精批、指導學生互批互改等,以多種方式完善作文,提高學生作文能力。
3.小學生作文有效評價的研究。針對學生作文的實際,客觀地進行評價,以激勵性評價為主,發現學生作文的閃光點, 增強學生信心,感受成功的喜悅,樹立作文的信心和勇氣。
五、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認真學習新《課標》等一些理論,通過搜集資料,總結其他學校、優秀教師的研究成果、教學經驗,及時了解同行的研究動態和特色,使課題研究更明確,更科學。爭取在現有研究水平的基礎上有提高和突破。
2.行動研究法。通過在真實的教學情境中開展研究,邊實踐邊反思,診斷、矯正教師的教學行為,并以此方法貫穿課題研究的始終,使課題研究質量和效果達到螺旋上升。
3.案例引領法。在課題研究過程中選取典型的案例,用典型案例引路,促進教師教學行為的跟進,提高教師作文教學的技能。
六、研究原則
1.科學性原則。樹立科學的教學觀,遵循教育教學和學生身心發展的客觀規律,科學的激發學生作文的興趣。
2.主導性原則。提高教師作文教學的技能,增強教師的主導意識,重視激發教師的潛在學習動機,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3.民主性原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學生要平等對話、相互尊重、相互啟發,建立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保證教師有良好的心境和愉快的情緒。
七、研究對象
學校全體語文教師
八、實施步驟
本課題研究周期為3年,即2013年4月——2015年12月,共分三個階段。
1.準備階段:2013年4月——2013年7月
收集資料,學習相關的理論知識;對本校教師作文教學現狀進行分析;制定課題實施方案,組建課題組,明確分工,準備相關材料,做好課題研究的前期準備,申請立項。
2.實施階段:2013年8月——2015年7月
定期舉行作文課堂教學觀摩活動,開展經常性的校本教研交流活動,探尋小學作文教學的有效途徑與方法,提高教師的作文教學水平,培養學生的作文興趣和能力。
收集資料,總結階段性成果,撰寫案例和論文,進行階段總結。
3.總結階段:2015年8月——2015年12月
對課題研究過程的資料進行收集、梳理、歸類,形成研究報告,并對課題研究過程中形成的經驗總結、典型課例、論文等成果進行整理形成顯性成果。
九、課題組成員及分工
組 長:任豐山(主持課題研究的全面工作)
副組長:董 萍 孟憲東 孟晶(課題的統籌安排與實施)
成 員:李超 李躍 全國慧、李春燕、周瑩 、閆偉東、張文華、姜泳利、李世鋒、宋相珍(具體做法的實施,過程性材料的征集。提供公開教學現場等。)
王元萍(負責本課題研究過程中的資料查找,后勤保障。)
十、預期成果
1.“提高教師作文教學技能途徑與方法的研究”課題研究階段報告、結題報告等。
2.“提高教師作文教學技能途徑與方法的研究”專題研究論文(教學設計、案例分析、教學反思、經驗總結等)。
十一、保障措施
1.加強制度建設,嚴格遵守學校的教科研制度,為本課題的實施保駕護航。
2.選擇學校優秀教師組成課題組成員,做好成員的分工與任務的落實,保障本課題高質量的開展和順利地結題。
3.加大對課題研究的經費投入,學校為保障本課題實驗能正常運作,在課題需要時下撥一定的資金為課題實驗活動經費。
【提高教師作文教學技能途徑與方法的論文】相關文章:
提高Java技能的幾種簡單有效的方法05-01
初探歷史教學水平提高的途徑04-29
提高奶山羊繁殖力的方法和途徑04-28
安徽方言區師范生職業語言技能提高的途徑05-02
淺談提高教師素質的途徑04-30
談教師自身素質提高的途徑04-28
利用微格教學有效提高生物教師教學技能04-30
提高中職烹飪專業學生職業技能的有效途徑04-29
提高數學教學論文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