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新課程挑戰傳統教學
課程改革的核心環節是課程實施,而課程實施的基本途徑是課堂教學。因此,當課程方案一旦確定,教學改革就成了課程改革的重頭戲了,而教學改革則是一場更持久、更復雜的攻堅戰。新課程對課堂教學提出了嚴峻挑戰,為適應新課程的變化,教學改革要努力實現新的突破。
樹立全新的語文教育(www.xfhttp.com-雪風網絡xfhttp教育網)觀
新課程對教師的教學提出哪些新的要求呢?以語文教學為例,首先教師要融入文化的變革之中,追求先進文化和先進思想,不是一般的拓展知識面,多讀幾本書,而是以思考的眼光站在一定的高度進行知識更新。當前,國外母語教學的改革趨勢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一、努力追求高質量的語文教育(www.xfhttp.com-雪風網絡xfhttp教育網)水平,以適應時代發展和參與國際間的競爭;二、培養負責的公民,形成國家觀念,具備應有的時代道德價值觀;三、促進學生的主動發展,培養學生的個性;四、文學熏陶與語言文字的實際應用并重;五、在學習方式上,注重在實踐中學習和研究性的學習;六、強調語言學習必須與不同領域的內容相結合;七、引進先進技術加強語言學習;八、課程標準與評價緊密結合。
另外,教師應當注意到信息社會對語文教學提出的新挑戰。現代社會發展的最重要的標志之一,就是信息量劇增,信息傳遞迅速快捷,信息傳播途徑多樣化。這就要求每一位合格公民都要具備收集、整理、運用信息的能力。語文教學要培養學生閱讀書面文字、觀看音像資料、在日常生活和交際過程中選擇和把握重要信息的能力。這個能力不僅是指獲得信息的數量,更重要的是指獲得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在準確認識和理解信息的基礎上,正確地處理信息、運用信息,并重視信息的表達形式和表達結果。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能用準確而高效率的口頭和書面語言進行表達的能力,是信息化社會每個人必須具備的素質之一。語文教學要適應信息化社會的新變化,鼓勵學生利用各種信息源,拓展視野,獲得選擇、判斷信息的能力。
學生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不能死記硬背抽象的符號和內容,而要與實際事物和對象本身聯系起來。這就要求學生對周圍事物、對現實世界進行深入的觀察和認識,從而使語言文字與事物本質之間的距離縮短,這樣獲得的知識與能力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語文學習要與社會生活相互貫通,才能使語文學習獲得生機與活力,而這種生機與活力來源于學生的真實感受和認識。所以,教師要尊重學生富有個性的情感體驗和思維方式,鼓勵學生說自己想說的話,寫自己想寫的文章,杜絕將學生的思維納入既定模式的做法。教師不要一講到底,一灌到底,以成人的理解代替學生的感受。
語文教學離不開以學生為主體的實踐活動,應鼓勵學生主動感知閱讀材料,與文學作品進行直接的交流。不要用教師對課文的“肢解” 分析代替學生對課文的整體感悟。
滲透科學、技術和社會相互關系的教育(www.xfhttp.com-雪風網絡xfhttp教育網)
在教學中,教師應當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教師應當重視滲透科學、技術和社會相互關系的教育(www.xfhttp.com-雪風網絡xfhttp教育網),引導學生不僅要學好知識和技能,而且要關注社會的發展,關心國家的生存和可持續發展,通過具體事例幫助學生認識學科知識與社會發展的緊密聯系。第二,科學技術和社會的相互關系問題涵蓋面很廣,包括全球
[1] [2]
【新課程挑戰傳統教學】相關文章:
自主學習理念對傳統英語教學的挑戰04-30
新課程教學感想04-30
知識時代的挑戰vs大學的傳統價值05-01
地圖Mashup對傳統地圖制圖帶來的挑戰04-28
全景接片云臺挑戰傳統接片攝影05-03
化學新課程教學反思04-10
新課程數學教學心得12-08
向命運挑戰教學反思04-29
向命運挑戰教學設計04-30
英語新課程改革教學反思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