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武漢實驗外國語學校小學部以“校本研究”推進課改
本報訊(記者梁杰)日前,記者在武漢實驗外國語學校小學部采訪時發現:這里的教師人人是課改的參與者,個個能上公開課,任何時候都不怕推門聽課。教師們由衷地說:“是課改成就了我們,是‘校本研究’讓我們獲得新的超越。”
當課程改革步入關鍵之年,當課改進入縱深發展階段,困擾學校管理者的主要問題是——如何提高教師的專業化水平?如何激發全體教師參與課改的積極性?如何讓學生得到真正全面的發展?武漢實驗外國語學校小學部以“校本研究”為突破口,緊緊抓住課改中的關鍵問題。
兩年前,學校開始進行“校本研究”時,教師們并不理解,采取“拖”的辦法被動學習。當老師們真正步入“校本研究”的殿堂后,他們發現工作和學習開始相得益彰,學習的喜悅感越來越濃。如今,學習已成為許多老師工作的必需。
在老師們的學習、研究熱情被點燃后,為進一步引導、激勵教師順利開展“校本研究”,學校相繼建立了一系列的“校本研究”制度:以反思為前提、以教學問題為對象、以平等互動為特征的校本教研制度;以解決學校實際問題為目的、以全員參與為基礎的科研制度;以“制度第一、校長第二”為原則的民主、多元的人性化管理制度。
學校面向全體教師,搭建校內外舞臺,為每一位教師創造展示的機會。并鼓勵和引導教師揚長避短,形成各自獨特的教學風格。每學期,學校拿出3個星期的時間開展“四同活動”:即在同一天、同一年級、同一學科,在各自班中上同一節課。這種“同課擂臺賽”讓老師們充分展示了教學個性。老師們感受到,在課改中,成功者是成功,失敗者也是一種成功。老師們說,“校本研究”讓我們的雙眼有了自信的光芒,頭腦有了睿智的思想,工作有了創新的火花。
互動反思沙龍是這所學校的一道亮麗風景線。每周三,學校組織各科教師參加本學科的教學沙龍。教師們帶著教學中的感悟和問題,真實地交流,自由地對話。如今,教師們把這里當作分享彼此經驗、反思失敗教訓、共享更多資源的團隊互動平臺。
武漢實驗外國語學校小學部以全面提高教師整體素質為目標,探索教師專業化發展途徑,為教師搭建成長平臺;給學生一個空間,讓他們自主探究,發揮創造力,與教師共建生命課堂;從營造健康和諧的校園生態入手,讓教師和學生在課堂中共同成長。
武漢實驗外國語學校小學部以“校本研究”推進課改
【武漢實驗外國語學校小學部以“校本研究”推進課改】相關文章:
學校課改實驗工作計劃04-29
液體工質激光推進耦合的實驗研究04-26
課改實驗工作計劃04-25
在學習中推進兩期課改04-28
激光推進器輔助啟動實驗研究05-01
學校課改培訓總結06-19
課改實驗識字教學的問題及分析04-30
學校課改工作總結05-20
2009學年課改實驗工作計劃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