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從管制到服務
一、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的困境我國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從政府管制方式改革的角度撕開了傳統體制的鐵幕,對于推動我國政治行政體制改革的發展具有極大的意義。然而,由于改革是在缺乏系統性制度變革的背景和行政領導簡單“命令式”的強力推動下進行的,改革中也存在諸多難以克服的問題和缺陷。這主要表現在:
1.改革目標不明確,以非理性、非規范的方式進行。在各地一哄而起的改革中,改革者往往對改革的目標定位,審批改革的范圍,以及審批項目的撤立、增減的標準不明確,缺乏整體的設計和統一的標準。各種改革措施或機構往往是臨時設置的,隨意性、反復性和變動性很大,影響了改革的效果。
2.重數量、輕質量,形式主義嚴重。各地改革都是在行政領導的強力推行下進行的,往往缺乏對改革的理性設計和明確的規范,改革的功利性取向十分明顯。各部門為保護自己的既得利益往往采取各種“對策”、“怪招”來對付上級的壓力,改革過程往往呈現改革者和改革對象之間的談判和討價還價的“博弈”,導致改革淪為缺乏實質內容的形式主義,或表現為扭曲和無效。這主要表現在:
(1)為減少而減少,追求削減數目和比例的最大化,玩弄數字游戲。
(2)改頭換面,變相管制,換湯卻不換藥。
(3)邊減邊設,以這樣那樣的理由設立新的審批項目,而且改革風潮一過,又馬上收回已取消的審批權。
(4)減完了事,無后續措施,完全放棄政府管理責任和服務責任。
3.改革不夠深入。各地改革大都停留在低層次的水平上,不能從根本上動搖“條塊分割”的行政管理模式,改變傳統的行政命令和行政干預方式,不能對如何改善政府服務質量和公民參與問題作出回應。
4.改革沒有實現行政文化的轉型。審批的濫用往往與傳統體制下人們形成的管理觀念有關,人們習慣于依賴政府的管制。這種頑固的管制文化使得公務人員往往習慣于管制,依賴于管制,缺乏一種服務意識,不能放下官架子,不愿意屈身聆聽“顧客”聲音,做到為民著想,為民服務。
5.改革存在不協調、不配套、上下左右脫節的問題。當前的改革主要停留在省、市一級,地區之間、部門之間措施不配套,上下左右改革不統一。而且,由于改革是單兵突進,政府職能沒有根本轉變,管理體制沒有轉型,機構沒有精簡,各種法律、制度也不健全,因此改革措施的推進顯現十分的艱難,甚至出現多次的反復。
二、改革的內在理念和趨勢
審批制度改革決不只是政府審批項目的增減,它涉及到政府職能內容、方式的轉變和管理體制的轉型,涉及對傳統的管制型政府模式的根本變革,改革所應該達到的最終目標是實現政府職能方式和管理體制的全面轉型。因此,行政審批制度改革要突破困境,就必須擺脫改革的低層次徘徊的局面,全面沖破管制行政的桎梏,實現政府
[1] [2] [3] [4]
【從管制到服務】相關文章:
管制04-29
初級管制培訓中學員管制意識的培養04-26
賓館部門工作管制04-29
福田雷沃親情化服務到越南04-25
環境管制與電力企業04-27
檔案安全保管制度04-30
到,到趙嘏,到的意思,到賞析 -詩詞大全03-13
學校門衛管制度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