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第四部分 課程實施建議[第三學段(7~9年級) ]
第三學段(7~9年級)
一、教學建議
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與共同發展的過程。
數學教學應從學生實際出發,創設有助于學生自主學習的問題情境,引導學生通過實踐、思考、探索、交流,獲得知識,形成技能,發展思維,學會學習,促使學生在教師指導下生動活潑地、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
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應發揚教學民主,成為學生數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要善 于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鼓勵學生大膽創新與實踐;要創造性地使用教材,積極開發、利用各種教學資源,為學生提供豐富多彩的學習素材;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有效地實施有差異的教學,使每個學生都得到充分的發展;要重視現代教育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有條件的地區,要盡可能合理、有效地使用計算機和有關軟件,提高教學效益。
(一)讓學生經歷數學知識的形成與應用過程
本學段的教學應結合具體的數學內容采用“問題情境-建立模型-解釋、應用與拓展”的模式展開,讓學生經歷知識的形成與應用的過程,從而更好地理解數學知識的意義,掌握必要的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發展應用數學知識的意識與能力,增強學好數學的愿望和信心。
抽象數學概念的教學,要關注概念的實際背景與形成過程,幫助學生克服機械記憶概念的學習方式。比如函數概念,不應只關注對其表達式、定義域和值域的討論,而應選取具體實例,使學生體會函數能夠反映實際事物的變化規律。
例1 已知攝氏溫度(℃)和華氏溫度(?)有如下關系:
攝氏溫度/℃
0
10
[1] [2] [3] [4] [5]
【第四部分 課程實施建議[第三學段7~9年級 ]】相關文章:
第 5 周課程計劃04-28
課程第9章異常處理教案:第9章、第11章04-28
美術第3冊教案(第四單元)04-25
網絡課程的實施方案范文(精選7篇)10-30
北京:2008年3、7月,部分汽車分步實施國Ⅳ,部分商用車仍執行國Ⅲ05-02
《消費品使用說明第2部分:家用和類似用途電器》將實施05-02
師大版七上歷史部分教案-第3課04-25
師大版七上歷史部分教案-第2課04-25
第 3周課程計劃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