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談體育公共服務的滿意度論文
摘要:自從我國開始全民健身計劃以來,人民的體育鍛煉的迅速向前,但是對于人民的相關滿意度評價仍處于較為稀少的狀態,因此難以發現人民在鍛煉健身過程中的問題,而無法做到有效快速解決。本文即從公眾對體育公共服務滿意度評價,對株洲市全民健身運動開展的效果進行評價,并提出相關問題與建議。
關鍵詞:株洲市;體育公共服務;期望值;滿意度
按照我國第6次的人口調查表明,株洲市的常住人口中,男性占株洲市總數的51.41%,女性數量是48.59%。根據相關調查數據顯示,株洲市人民對體育相關服務的評價并不是很高,只能靠近“中等滿意”的級別。雖然國家重視人民的健康發展,并把人民體育發展納入了發展規劃,還把全民健身計劃納入政府報告中,但體育公共服務和其他基礎公共服務相比較,成形較晚,基礎還較淺,缺乏發展群眾體育的經費和用于基礎建設的資金成為制約其發展的重要問題,成功建好一個面向人民群眾在運動設備、相關組織、相關宣傳、志愿者項目、指導傳授、體育競賽、素質測評的體育體系還需要很長一個時期。經濟的發展程度決定了體育的發展程度,株洲市經濟在闊步向前,體育產業發展應緊跟其腳步,相應的體育公共服務也應和其他服務行業一樣使人滿意。我們不應該原地等待,等待不會進步,我們應該搭著經濟發展的順風車轉變觀念發現問題,全面認識到體育相應產業在構建和諧社會工作中的不可取代的作用。要堅信隨著經濟社會的迅速飛躍以及老舊認識的轉變,未來株洲體育公共服務的質量將會有一個質的飛躍。
一、性別對體育公共服務評價的影響
根據相關調查所得信息顯示,性別對體育相關服務的滿意度評估上有明顯的差距。男性、女性從體育組織服務、體育設施服務、體育指導服務、體育信息服務和體育活動服務五個維度的評價的比較能夠看除,男性對株洲市體育服務各個內容的評價都低于女性居民。這與男性參加工作單位上組織的體育活動比女性相對要多、社會交往頻繁及工作之余時間的利用有關,女性工作之余一般花費在做家務與帶小孩上,體育活動就相對參加較少的原因。而無論男女,對修建群眾性體育公共設施滿意度相對較高。體育公共設施是可以看見的有形產品,與人們進行體育鍛煉有著直接聯系,從而人們在期望值與滿意度方面對它們都有著較高要求,進而也表明了株洲市政府對體育場地設施修筑方面的高度重視[1]。
二、年齡對體育公共服務評價的影響
根據相關調查所得信息顯示,株洲市各個年齡段人民對株洲市體育服務的評價隨著年齡越大評價越低的趨勢,而這一情況也恰恰符合我國體育人口年齡分布特征。25歲以下人口是以剛出校園的為主的,他們基本保留著學生時代身體鍛煉的良好習慣。56歲以上人群,剛步入老年,身體機能下降,工作、生活又沒什么壓力,健身意識高于中青年人的現象,體育服務方面需求也隨之高于中青年,他們對體育公共服務方面的期望也就要高。而處于26-55中間年齡的人,由于社會環境、家庭背景、事業發展等影響,導致他們較少進行運動健身,形成不關注體育建設的現狀。圖中可以看出,各個年齡階段的人對體育公共服務評價呈向下變化,最顯眼的為五十五歲之上的老年人,這就說明他們對運動健身有很大的需要,更體現了要加大對中老年人的健身鍛煉組織[2]。
三、學歷和文化水平對體育公共服務評價的影響
在分析學歷水平對株洲市體育評價五個因素時,將調查對象的文憑劃成四個部分:高中及以下、大專、本科、研究生及以上。除了相關指導服務的滿意度和設施服務的滿意度之外,學歷水平的區別對其他三項體育評價都有著較為明顯影響。組織服務層面上,高中及以下水平與本科、高中及以下與研究生及以上都有表現出明顯不同。組織服務評價由低至高分別為大專、高中及以下、本科、研究生及以上。在信息服務評價上,研究生及以上和高中及以表現出較為明顯差異。信息服務的評價由低至高分別為研究生及以上、大專、本科、高中及以下。活動服務評價上,高中及以下和大專、高中及以下和本科、研究生及以上和大專、研究生及以上和本科4組表現出較為明顯差異。對活動服務評價由低至高分別為大專、高中及以下、本科、研究生及以上[3-6]。
四、結語
綜上所述,株洲市公眾對體育公共服務各方面的滿意度是相對較低的,株洲市女性居民對體育公共服務5內容方面的評價大多數高于男性居民,株洲市各個年齡段對體育公共服務的評價呈現年齡越低評價越高的發展趨向,學歷越高的株洲市居民對體育公共服務的滿意度就越高。因此,在一步一步實現株洲市體育公共服務平均平等化的基礎上,更大程度開發、利用體育公共服務資源,實現株洲市體育公共服務的多元化;在相關教練的技能水平和素質發展上,增強體育指導員的培訓工作,進一步提升指導員服務質量;在資源配置方面,政府部門應加大體育設施管理的資金投入,及時的對體育設施進行維修與更換;開展豐富多彩的體育活動,提倡體育項目創新。
參考文獻
[1]蔡景臺,樊炳有,王繼帥.城市體育公共服務居民滿意度調查分析[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9,(6):31-35
[2]陳琦,呂樹庭,范冬云,庒弼,肖暢明,劉禮.廣州市體育公共服務公眾評價現狀調查及啟示.[J]上海體育學院院報,2011(4):26-31
[3]傅蘭英.姬成茂.徐虎波.柴新.河南省城市社區體育現狀及發展對策研究[J].體育科學,2004(4):16-17.
[4]呂樹庭.商執娜.北京奧運會后中國體育管理體制改革的思考[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10,44(7):9-15
[5]姚績偉,楊濤,丁秀詩.城幣社區體育公共服務公眾滿意度量表的研制[J].天津體育學院學報.2013(28):6-7.
[6]閔健,李萬來,劉青.公共體育管理概論[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5.
【談體育公共服務的滿意度論文】相關文章:
農村公共體育服務研究論文05-01
新農村建設公共體育服務研究論文08-04
公共體育場館顧客滿意度評價體系研究論文04-27
淺析上海服務型城市公共體育服務體系論文05-05
關于高校公共體育服務體系平臺的構建論文11-17
公共體育服務多元化發展的幾點思考論文05-01
徐州市公共體育服務體系建設分析論文11-15
也談體育教學的創造論文05-02
談終身體育與學校體育論文05-02
從讀者滿意度談高校圖書館信息服務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