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探究高校公共音樂課程教學的意義及改革方向論文
探究高校公共音樂課程教學的意義及改革方向
李琳 (四川省綿陽職業(yè)技術學院621000)
摘要:分析了當前高校音樂課教育的現(xiàn)狀,強調了藝術教育對做好素質教育所能起到的作用以及對大學生全面健康發(fā)展的重要影響。針對當前音樂課教育的現(xiàn)狀,提出了改革高校公共音樂課教育的方法。
關鍵詞:素質教育;藝術教育
目前,從小學到高校普遍存在著重視專業(yè)教育輕視藝術教育的現(xiàn)象。從中考到高考都將語數(shù)外等列為重點,這也無可厚非,但是在教育教學中也絕不能忽略藝術教育的存在,更不能將之拒之門外。在現(xiàn)階段音樂課雖然只是一門選修課,但其在整體教育中的地位是不該被忽視的。它在提高大學生的藝術修養(yǎng)、陶冶學生的情操、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等方面起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它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人才的重要渠道。音樂課教育在教學中的重要性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1.提高學生道德修養(yǎng)。今天,我們在對大學生進行人格、品質等教育時,突出強調了大學生要具有高度的團結、合作精神,并通過體育、文藝等課外活動來增強學生的團隊合作。其實,音樂課也是培養(yǎng)大學生這種優(yōu)秀素質的渠道之一。因為,通過合唱、合奏等群體性的音樂活動,能較好地培養(yǎng)個人與群體相互依賴、相互協(xié)調的生存意識。從而潛移默化地陶冶大學生的群體意識與協(xié)作精神。
2.提高學生身心素質。當今教育,要做好大學生健康心理素質的培養(yǎng),絕對離不開對其藝術方面的教育。大學是人生最美好的時期,處于人生最活躍、最豐富多彩的時期,學生對知識的需求,情感的需求以及自我實現(xiàn)意識的需求都在迅速增長,數(shù)理化等知識已經不能滿足學生個性化發(fā)證的需求。增加音樂欣賞和學習,可以使人的感情得以抒發(fā),情緒得以釋放,好的心理狀態(tài)得以恢復。因此,在音樂課上通過音樂欣賞可以調整和理順學生對人生觀、價值觀的認識,促進大學生心理的健康發(fā)展。
3.提高學生藝術才能。音樂對人的智力開發(fā)具有獨特的功能,這是不容質疑的科學事實。音樂教育在促進智育的發(fā)展,加強人體各項能力的鍛煉等方面都有極大的作用a在高校開設公共音樂課,可以學生在緊張的學習生活中得到放松,從遠離家鄉(xiāng)的思念中得到慰藉,從挫折失敗中獲得信心。這樣使得學生更能集中精力到學業(yè)中,順利完成學業(yè),成為社會可用之才。
4.提高學生審美情趣。音樂是美妙的,它可以使人平靜、平和的看得待周圍的人和事。大學生通過學習音樂藝術不僅能獲得豐富的知識,更能凈化心靈,更客觀真實的的認識和理解社會,發(fā)現(xiàn)人性的真、善、美。同時,音樂的神奇力量可以喚起人們在實踐活動中的創(chuàng)造思維,激起人們?yōu)槊篮玫睦硐攵鴬^斗的熱情。
因此,音樂教育對于培養(yǎng)大學生樹立起崇高的人生理想和科學的信念具有十分重要的功能與價值。
高校音樂課的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目前很多人都認為高校開設音樂、美術等課程的意義與價值不大,于是作為素質類音樂課,在各高校不可能成為投入的重點,因此高校音樂教育要獲得重視與發(fā)展必須要靠大家努力。同時公共音樂課教學管理不規(guī)范,存在著諸多問題:教材內容陳舊、缺乏系統(tǒng)性,教學形式單一。教師教學僅憑個人的偏好自選教材,按自己習慣的教學方式施教。從教師的本身素質來講,由于教學經驗、教學態(tài)度等方面的差異造成教學水平參差不齊。鑒于種種弊端,我認為對高校開設的公共音樂課程教學標準進行規(guī)范很有必要。所以,我們當務之急要改變現(xiàn)在的教育狀況,需要從以下幾點入手。
首先,要改變國民對藝術教育存在的輕視的觀念。較之國外,我國對藝術教育的重視遠遠不夠;近年來,我國的改革開放使得物質文明突飛猛進,而精神文明的的建設就顯的滯后了。要改變這種狀況必須先從觀念上,思想上入手。近年來,我國政府雖然對藝術課程給予了高度的重視和扶植,并在各項教育法規(guī)中都明確了藝術課程的應有地位,但是,由于中高考中沒有對藝術教育的體現(xiàn),這導致在教學過程中仍然沒有切實的把藝術教育重視起來。我們必須對音樂藝術課程的價值和作用有一個充分的認識,高校的公共音樂課在現(xiàn)階段雖然只是一門選修課,但其在整體教育中的地位是不該被忽視的。它在培養(yǎng)學生的道德觀、陶冶學生的情操、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方面起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其次,觀念上加強重視之后,要有切實可行的規(guī)劃,并按照規(guī)劃高效的落實。這是改善高校藝術教育的關鍵步驟?梢哉f,目前我國高校公共音樂課教學中甚至沒有統(tǒng)一的大綱和教材,這和其他課程相比,差距是不可想象的。這也是高校音樂藝術教育不受重視的表現(xiàn)之一。這種隨意發(fā)展任其自生自滅的狀態(tài)必須得到改變。我們必須根據(jù)高校藝術教育的實際制定出相應的大綱和教材,使藝術教育有綱可循、有的放矢。所以當務之急要組織有關院校、結合學生實際,編制適合本校學生的教材,以提高他們的綜合能力為主,注重實踐性和簡明性,結合實用性與趣味性,使學生既真正喜歡又達到掌握基本知識的目的。
大綱和教材統(tǒng)一之后,要有一套相應的制度來“護航”,這樣才能保證高校音樂藝術教育在高校教育中占有一席之地,才能當代大學生全面健康的發(fā)展。
再次,要改革教師在音樂藝術教育教學中的方法。目前,很多音樂課教師因為課程的不受重視而在教學中失去教學興趣,教學方法單一、枯燥,甚至敷衍塞責,得過且過。必須強調,教師在教學中要積極創(chuàng)新,勇于探索;要強調實用性、趣味性,要把寓教于樂落實實處。教師教學方法的改革需要先從以下幾點入手。
1.調整與更新教學內容。教學中要選用中、外經典曲目和地方優(yōu)秀民間音樂作品。也要注重當下膾炙人口的流行歌曲的選取,適當增加比重。增加聲樂伴奏曲、歌曲即興伴奏常識、合唱指揮、欣賞;引導學生將音樂與多種的藝術種類結合,如和舞蹈結合成為歌舞表演;和故事結合成為音樂劇等。這樣才能增加學生對音樂課的興趣,引起足夠的重視。
2.改革教學形式。音樂課程的授課方式更適合與教育學的互動,然而,大多數(shù)教師的教學方式就像領讀課文一樣,機械而沒有生機。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應注重與學生積極互動,啟發(fā)學生獨立分析、學習,使教學內容與學生的學習體驗互為補充。設置教學實際環(huán)境,讓每個學生各顯其能,發(fā)揮主觀能動性。
3.改革考試制度。音樂以及其他藝術課程的考試往往存在打分的隨意性,沒有嚴格統(tǒng)一的評分標準;這使得藝術課程分數(shù)的含金量很低,所以課程自然得不到重視。所以,要擯棄過去那種評定成績無明確評分標準的做法,改善音樂課的考核方法,使之能真正反映學生的實際運用音樂知識、技能技巧以及策劃、參與文娛活動的能力。
結束語
在普通高校開設公共音樂課可以擴大學生的知識領域,豐富學生的感知,凈化學生的心靈,調節(jié)學生的精神生活,開發(fā)學生的智力,促進對專業(yè)知識的學習,使學生成為綜合素質較高的人才。所以藝術教育必須引起當今社會及學校的重視。加強教學標準的規(guī)范,這是改進和加強高校公共音樂課的關鍵。調整與更新教學內容、改革教學形式是提高課程質量的必要措施。通過教學大綱、教材內容、考核標準的規(guī)范化,才能達到提高學生審美情趣、道德修養(yǎng)、藝術才能的課程總體目標。
【探究高校公共音樂課程教學的意義及改革方向論文】相關文章:
高校英語教學改革探究論文05-04
高校教學管理改革探究04-30
例析課程改革中探究式教學的功能論文05-03
高校電子課程項目化教學改革論文05-03
高校公共體育瑜伽課程研究論文04-27
新課程改革下初中音樂教學改革論文04-30
營銷策劃課程教學改革的思路及方法探究論文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