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資料性研究學習的指導
在中小學開展研究性學習,已越來越為廣大教師所接受。但是,在教學中如何具體指導學生開展研究性學習,尤其是如何結合學科教學開展研究性學習,許多教師卻感到陌生而迷惑。我們認為,語文研究性學習的方式大致可以包含以下幾個方面:資料性研究學習、單篇課文研究學習、課文拓展研究學習、多篇課文研究學習、語文專題研究學習以及和其他學科結合起來的綜合性研究學習等。其中,資料性研究學習是各種研究性學習的起點和基礎,也是語文教學的一項重要內容。
所謂資料性研究學習,是指指導學生收集、加工和處理資料從而學會科學研究的基本方法。要指導學生進行資料性研究學習,我們認為可采取以下幾個步驟。
第一步,教給學生檢索資料的方法
首先,是學習圖書資料的檢索方法。通過實際的檢索資料活動,讓學生了解資料的分類,如按形式可以分為圖書、報刊、檔案等,按內容可以分為線索性內容、觀點性內容、資料性內容等;知道資料的分級,如可以分為一次性文獻(原始性文獻)、二次性文獻(文摘、索引等)、三次性文獻(進展性、評論性、綜述性及參考性文獻)等;掌握資料的檢索方法,如按照“分析研究課題(明確要求、范圍、問題實質等)-確定檢查標志(所需文獻的類目、關鍵詞、作者姓名、發(fā)表日期等)-選定檢索工具(書目、文摘、索引、網絡等)-確定檢索途徑(資料來源途徑、內容途徑、作者途徑、類號途徑等)-查找原始文獻資料(瀏覽、篩選、摘錄、整理)”的程序進行搜尋查閱資料;又如按照“速讀-尋找資料標志(用找標題、中心句、關鍵段等方法搜集)-摘錄”的程序進行快速瀏覽、搜尋資料等。
其次,是學習網絡資料的檢索方法。許多學校及其所在地可能沒有大型的圖書館,難以查閱到各種各樣的資料。但許多學校已經建成校園網絡,只要接入互聯(lián)網絡,就可以利用網絡上的大量信息。資料性研究學習的一項重要任務是引導學生熟識、利用、甚至參與創(chuàng)造網絡資源。教師可以向學生介紹各種特色網站、搜索引擎和在網絡上檢索資料的方法。學生可以根據(jù)教師推薦的與學習目的有關的網站去檢索資料,然后逐漸熟悉網絡,從而學會根據(jù)學習目的迅速找到特色網站,檢索到自己所需要的資料;也可以利用關鍵詞檢索方法查找資料;還可以通過個性化網站來預定自己所需要的資料。
第二步,檢索資料
首先要明確目的任務,這是有效地收集資料的前提。在大量的信息資源面前,如果學生沒有具體的學習任務,就不知道如何去選擇信息,就如海中沒有航向的小舟,隨時會迷航,甚至會被“淹死”。因此,學生要學會分析資料性研究學習的問題的性質、目的,并據(jù)此確定收集資料的范圍,然后去查閱有關資料。
其次要盡可能多地收集與研究問題有關的資料。例如,研究學習《水──人類生命之本》的問題,理解水和人類生活的關系,就要要求學生廣泛收集水與人類生活密切相關的各種資料,不但要理解直接關系,而且要理解間接關系,還要理解水對人們精神的作用等等。值得注意的是,這里所說的“
[1] [2]
【資料性研究學習的指導】相關文章:
研究性學習指導教案04-25
納蘭性德的生平介紹資料11-28
過程性資料:《紅巖》教學反思04-29
互換性與技術測量實驗指導04-30
方法指導課教案-如何搜集資料04-25
資料真實性承諾書01-05
發(fā)揮資料性課程資源的課外效用05-01
安順站氣溫資料的均一性檢驗04-28
測井資料識別火成巖巖性方法研究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