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淺談審美教育在中學語文教學中的實施〔1〕
[作者] 沈亞萍
[內容]
中學語文教學內容是一個多層次、多結構、多要素的美學系統。它薈萃了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從不同側面,不同角度反映了不同時代、不同民族、不同國度的審美情趣、審美要求和審美理念,蘊含著極其豐富,極其廣泛,極其深刻的美學內容。憑借這一巨大的美學資源優勢,在中學語文教學中實施、滲透、強化審美教育(www.35d1.com-上網第一站35d1教育網),并通過閱讀范文,分析內容,說寫訓練等各種形式,幫助和指導學生去充分感受美,正確鑒賞美,準確創造美,這對于促進語文教學改革,推動學校素質教育(www.35d1.com-上網第一站35d1教育網),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在閱讀范文中充分感受美
在語文教學活動中,由于審美對象的顯現是以課文為主的,所以課文內容則是學生耳聽,眼看,口讀的最直接感知的材料,而閱讀范文則成了激發學生美的情趣,樹立美的意識,增強美的感受的重要途徑。
1.激發美的情趣
學生美的情趣是在學習過程中激發出來的。教師的作用,就在于為學生對課文的感知和體驗創設一種情境,指出一種導向,即通過對課文的認真閱讀和反復品味,為其接受機制創造美的情緒氛圍,誘發他們全身心的投入其中。比如教學說明文《核舟記》,在充分梳理課文內容之后,教師反復吟讀,恰如一個聰明博識的導游,把學生帶到一件新奇的珍品面前,將其部件的精細,機關的巧妙及前后關聯一一化解展示于眾,而學生種種巧語妙思隨導游手指足引次第而來,將木舟諸多妙處逐一接受。一篇平實無華的文言說明文就這樣把學生引入了意趣盎然情景之中,而教師的朗讀就是由此岸到達彼岸的“木舟”。實踐證明:朗讀課文是激發情趣的關鍵。通過朗讀,課文中的美學意蘊得到了初步的揭示,美學價值得到了相應的開掘。
2.樹立美的意識
學生美的意識是在美的情趣激發以后,潛移默化逐步確立起來的。教師要分外珍惜,精心呵護,要在閱讀范文上下功夫,花氣力。閱讀范文既有老師富有魅力的范讀,更有學生富有表情的朗讀。如前者是導徑的燈,后者則是尋路的杖。學生在尋路之時則能把教材中優美的詩歌、散文,動人的小說、戲劇,通過聲情并茂的反復吟誦,體味出作品的美感,從而進入作品中特定的意境,達到“目視其文,口發其聲,耳醉其音,心同其情”的藝術效果,就會積極主動的去發現美,感受美。
3.增強美的感受
范讀不僅要再現課文的情境,更要能深刻體會課文的情感,只有真正體會到課文的情感,才能獲得最真切的感受。中學生正值青春萌動期,內心世界一刻也不會平靜,他們渴望豐富的情感體驗,強烈的感情共鳴,適時的情感渲泄,而教師的作用就在于因勢利導,使其從作品中吸取營養,產生愛心,升發美感。比如課文《春》,教師通過舒緩、欣喜的語調,再現了堅韌的青草,溫柔的春風,濕潤的春雨,璀璨的春花等形象,使學生感受到春天的美景。再如《回憶我的母親》,教師通過平和溫情
[1] [2] [3]
【淺談審美教育在中學語文教學中的實施〔1〕】相關文章:
淺談中文教學中的審美教育04-28
淺談美術欣賞教學中的審美教育05-01
中學語文教學中的審美教育04-30
在中學語文教學中融入審美教育04-30
淺談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的方法04-29
如何在語文教學中實施審美素質教育04-29
淺談在高校體育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04-30
論中學語文教學中的審美觀培育04-29
試論高職歷史教學中的審美教育04-29
淺談中學語文教學中的修辭教學論文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