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藏北申扎地區下石炭統永珠組下部孢子組合的特征及意義
報道藏北申扎永珠區德日昂瑪-下拉剖面的永珠組孢子組合,發現孢子43屬,70 余種(包括未定種).組合特征如下: 1)缺乏歐美植物地理區早石炭世典型的石松類植物的小孢子Lycospora 屬及早石炭世晚期(維憲期)重要孢子屬;2)出現較多早石炭世早期(杜內期),甚至泥盆紀晚期分子.呈現出新老化石的混合現象;3)北半球和南半球孢子的混合組合,同時也是冷、暖微古植物群混合,既有相當于中國早石炭世晚期大塘期以及西歐維憲期典型屬種,又有南半球澳大利亞(包括巴西和非洲大陸)的維憲期的典型種.從孢子化石混合現象看,永珠組應為近岸淺水或濱海條件下的沉積,下伏地層的孢子化石再沉積現象說明當時有一次很大的海平面下降,在鄰近地區出現了大面積的剝蝕區.說明杜內期末期-維憲期初期,申扎地區出現一次由岡瓦納大陸冰川發育造成海平面相對下降.形成區域上不整合界面--洛工組或"巴日阿朗寨段"底部的不整合界面.混合孢子組合中的寒冷氣候條件下的孢子化石的發現,印證了楊式溥、范影年和林寶玉推斷的岡瓦納冰川自早石炭世維憲期(大塘期)開始就影響到西藏申扎的推論.
作 者: 紀占勝 姚建新 高聯達 武桂春 蔣忠惕 傅淵慧 JI Zhan-Sheng YAO Jian-Xin GAO Lian-Da WU Gui-Chun JIANG Zhong-Ti FU Yuan-Hui 作者單位: 紀占勝,姚建新,高聯達,武桂春,JI Zhan-Sheng,YAO Jian-Xin,GAO Lian-Da,WU Gui-Chun(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北京,100037)蔣忠惕,JIANG Zhong-Ti(中國地質調查局實物資料中心,河北三河,065201)
傅淵慧,FU Yuan-Hui(中國地質大學地球科學學院,北京,100083)
刊 名: 古生物學報 ISTIC PKU 英文刊名: ACTA PALAEONTOLOGICA SINICA 年,卷(期): 2006 45(3) 分類號: Q91 關鍵詞: 孢子組合 岡瓦納冰川 永珠組 維憲階 西藏【藏北申扎地區下石炭統永珠組下部孢子組合的特征及意義】相關文章:
鄂東黃石地區下三疊統大冶組風暴沉積04-26
閩西南下三疊統溪口組硅質巖的地球化學特征及構造意義04-26
中國北方地區石炭紀巖相古地理04-26
息烽-遵義早石炭世大塘期巖相古地理特征12-02
中天山下石炭統馬鞍橋組重結晶灰巖熱水沉積成因的地球化學初步分析04-26
哈密地區苦水構造混雜巖帶地質特征及其意義04-27
景德鎮地區酸雨特征分析04-27
青島地區閃電活動氣候特征04-27
2008年山東地區閃電活動特征分析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