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夏季西北太平洋副熱帶高壓指數
利用在特定區域上平均的夏季(6、7、8月)平均850 hPa位勢高度異常,我們定義了兩種指數,分別用來描述夏季北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在東西方向和南北方向上的偏移.對于東西向指數,平均的區域為副高的西側(110°-150°E,10°-30°N);對于南北向指數,平均的區域為副高的西北側(120°-150°E,30°-40°N).發現這兩種指數是相互獨立的.基于南北向指數的合成分析結果與以往的研究結果吻合得相當好.在年際時間尺度上,將這兩種指數與國家氣候中心公布的副高指數進行了比較,發現盡管有一些微弱的差別,本文定義的指數與國家氣候中心的副高指數大致具有相似的年際變化,因而本文的指數與國家氣候中心的指數也對應著相似的環流和降水型.進而,對本文的指數與國家氣候中心的指數對應的環流(降水)型之間的不同進行了分析,表明本文的指數比國家氣候中心的指數能夠更好地描述對應的環流和降水型.一個重要的結果是,不論根據本文指數,還是根據國家氣候中心指數,東西向指數(或西伸指數)都比南北向指數(或北界指數)對應著更顯著的降水異常,特別是在東亞地區和菲律賓海.這兩種指數還可以用來描述副高在夏季里的季節推進,即,北移和東退.副高在7月中旬迅速北移和東退.發現在副高平均處于偏北或偏東的夏季里,北移或東退的幅度明顯偏強.這兩種指數和本文的結果可用于對大氣環流模式的評估.
【夏季西北太平洋副熱帶高壓指數】相關文章:
副熱帶高壓與東亞季風指數的非線性數學模型的遺傳算法參數優化04-26
亞洲夏季西風指數與中國夏季降水的關系04-27
中國東部夏季降水與同期東亞副熱帶急流年代際異常的關系04-26
夏季南亞高壓與川渝地區降水的關系研究04-27
北半球副熱帶-中緯度太平洋大氣季節內振蕩的緯向傳播與東亞夏季旱澇04-27
指數與指數冪的運算教案04-25
數學《指數與指數函數》教案02-25
PbTe的高溫高壓合成04-27
什么是閃光指數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