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深部作用在華北中生代陸內造山過程中的主導性-對斷塊構造力源機制的討論
本文結合筆者對大興安嶺和燕山中生代陸內造山作用的研究,對張文佑先生提出的"斷塊構造"的力源機制作進一步的探討.大興安嶺中生代不同深度的兩種作用同時控制著巖漿活動和構造變形,即軟流圈底辟體上涌與陸緣剪切走滑的共同作用--可稱之為構造一巖漿活動的二元機制,其中前者起主導作用.燕山地區中生代的斷陷和隆起,是在巖石圈斷裂繼承性活動的基礎上,在地幔物質上升和參與的背景下發生的,其中深部作用也是主導性的.
作 者: 邵濟安 作者單位: 北京大學造山帶與地殼演化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北京,100871 刊 名: 地質科學 ISTIC PKU 英文刊名: CHINESE JOURNAL OF GEOLOGY 年,卷(期): 2009 44(4) 分類號: P542 關鍵詞: 華北 中生代 斷塊構造 深部作用 地幔物質【深部作用在華北中生代陸內造山過程中的主導性-對斷塊構造力源機制的討論】相關文章:
華北東部盆山耦合與內生成礦作用04-27
力化學作用與構造煤結構04-27
大陸板內構造環境的微量元素判別04-26
地殼根、造山熱與巖漿作用04-27
地球深部與表層的相互作用04-26
東海陸架盆地中新生代構造演化對烴源巖分布的控制作用04-27
華北克拉通東部中生代高Mg閃長巖--對巖石圈減薄機制的制約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