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哈得遜油田成藏研究
對哈得遜油田的原油成分、原油和儲層瀝青族組分碳同位素、儲層自生伊利石年齡和包裹體研究,以及該地區沉積和構造歷史的研究表明,哈得遜油田發生過兩次油氣充注,第一次油氣充注發生在晚二疊紀,早期原油在油田范圍內只是經過,并沒有聚集成藏.由于當時儲層埋藏較淺,儲層成巖作用弱,沒有包裹體的形成.晚海西期由于構造抬升,儲層中殘留的早期原油發生了降解,只保留了一些重質組分.目前油藏中保存下來的原油為喜馬拉雅期注入的、由 O2+ O3源巖形成的原油.
李新虎,LI Xin-hu(西安科技大學,地質與環境工程學院,陜西,西安,710054)
刊 名: 地球化學 ISTIC PKU 英文刊名: GEOCHIMICA 年,卷(期): 2006 35(4) 分類號: P593 關鍵詞: 成藏特征 自生伊利石年齡 生物標志化合物 哈得遜油田【哈得遜油田成藏研究】相關文章:
油田污水的應用性能研究04-25
油田污水中污泥處理試驗研究04-25
膨脹石墨深度處理油田廢水研究04-27
詞匯附帶習得研究概述04-26
哈拉哈塘地區東河砂巖-角礫巖沉積相研究04-26
大慶油田落地原油對土壤污染的研究04-27
油田含油污泥處理技術的研究進展04-26
油田含油污水高級氧化技術研究04-27
塔里木油田廢鉆井液固化技術研究04-27